- 論再生緣
- 論再生緣002
- 論再生緣003
- 論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
- 韋莊秦婦吟校箋
- 狐臭與胡臭
- 徐高阮重刊洛陽伽藍記序
- 朱延豐突厥通考序
- 俞曲園先生病中囈語跋
- 讀吳其昌撰梁啟超傳書後
- 蓮花色尼出家因緣跋
- 三國誌曹衝華佗傳與佛教故事
- 贈蔣秉南序
- (一)吾家先世中醫之學
- (二)清季士大夫清流濁流之分野及其興替
- (六)戊戌政變與先祖先君之關係
- 寅恪先生詩存
- 庚戌柏林重九作 時聞日本合並朝鮮
- 追憶遊那威詩 並序
- 宣統辛亥冬大雪後乘火車登瑞士恩嘉丁山頂作 時將歸國
- 法京舊有選花魁之俗餘來巴黎適逢其事偶覽國內報紙忽覩大總統為終身職之議戲作一絕
- 癸醜冬倫敦繪畫展覽會中偶見我國新嫁娘鳳冠感賦 此三十八年前舊作庚寅冬偶憶得之
- 挽王靜安先生
- 王觀堂先生挽詞 並序
- 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
- 閱報戲作二絕 庚午
- 辛未九一八事變後劉宏度自沈陽來北平既相見後即偕遊北海天王堂
- 壬申題萍鄉文芸閣廷式雲起軒詩集中鹹 葉刻本誤作感 通七律後
- 和陶然亭壁間女子題句 詳見俞平伯和詩序
- 燕京西郊吳氏園海棠 甲戌春作
- 戊寅春晚蒙自樓居作
- 戊寅蒙自七夕
- 別蒙自
- 己卯春日劉宏度自宜山寄詩言擬遷眉州予亦離昆明往英倫因賦一律答之
- 庚辰元夕作時旅居昆明
- 庚辰暮春重慶夜歸作
- 壬午元旦對盆花感賦 太平洋戰起困居香港時作
- 壬午五月發香港至廣州灣舟中作用義山無題韻
- 予挈家由香港抵桂林已逾兩月尚困居旅舍感而賦此
- 壬午桂林雁山七夕 桂林良豐山居時作
- 挽張蔭麟二首 良豐山居時作
- 癸未春日感賦 時居桂林雁山別墅
- 楊遇夫寄示自壽詩五首即賦一律祝之
- 甲申春日謁杜工部祠
- 聞道 白日黃雞
- 甲申除夕自成都存仁醫院歸家後作
- 目疾久不瘉書恨
- 目疾未瘉擬先事休養再求良醫以五十六字述意不是詩也
- 乙酉春病目不能出戶室中案頭有瓶供海棠折枝忽憶舊居燕郊清華園寓廬手植海棠感賦
- 憶故居 並序
- 五十六歲生日三絕 乙酉仲夏五月十七日
- 乙酉新曆七夕 成都新民報近聞
- 十年詩用聽水齋韻 並序
- 玄菟
- 餘昔寓北平清華園嚐取唐代突厥回紇土蕃石刻補正史事今聞時議感賦一詩
- 漫成
- 乙酉八月十一日晨起聞日本乞降喜賦
- 漫誇 乙酉八月十二日作
- 連日慶賀勝利以病目不能出女嬰美延亦病相對成一絕
- 乙酉八月二十七日閱報作
- 成都秋雨
- 乙酉九月三日日本簽訂降約於江陵感賦
- 春帆樓 並序
- 乙酉秋赴英療治目疾自印度乘水上飛機至倫敦途中作
- 乙酉秋來英倫療治目疾遇熊式一君以所著英文小說「天橋」見贈即題二絕句
- 南朝
- 北朝
- 來英治目疾無效將返國寫刻近撰元白詩
- 大西洋舟中記夢
- 丁亥元夕用東坡韻
- 丁亥春日清華園作
- 無題
- 丁亥春日閱花隨人聖盦筆記深賞其遊暘台山看杏花詩因題一律
- 戊子元夕放燄火呼鄰舍兒童聚觀用東坡韻作詩紀之
- 戊子三月二十五日清華寓園海棠下作
- 丙戌春旅居英倫療治目疾無效取海道東歸戊子冬複由上海乘輪至廣州感賦
- 己醜清明日作用東坡韻
- 己醜送春
- 己醜夏日
- 青鳥
- 哀金圓 己醜夏作
- 純陽觀梅花
- 己醜除夕題吳辛旨詩
- 庚寅人日
- 庚寅元夕用東坡韻
- 庚寅春日答吳雨僧重慶書
- 庚寅廣州七夕
- 庚寅廣州中秋作
- 霜紅龕集望海詩雲「一燈續日月不寐照煩惱不生不死間如何為懷抱」感題其後
- 題冼玉清教授修史圖
- 答曉瑩辛卯元旦見贈
- 辛卯廣州元夕用東坡韻
- 首夏病起
- 舊史
- 辛卯廣州端午
- 寄瞿兌之
- 丙戌居成都五十六歲初度有句雲「願得時清目複朗扶攜同泛峽江船」辛卯寓廣州六十二歲生日忽憶前語因作二絕並贈曉瑩
- 廣雅堂詩集有詠海王村句雲「曾聞醉漢稱祥瑞何況千秋翰墨林」昨聞客言琉璃廠書肆之業舊書者悉改業新書矣
- 辛卯七夕
- 舊曆七月十七日贈曉瑩
- 送朱少濱教授退休卜居杭州
- 有感 辛卯舊曆八月初十日
- 答沈得霖陳植儀夫婦
- 題與曉瑩結婚廿三年紀念合影時辛卯秋寄寓廣州也
- 卜式
- 改舊句寄北 參丁亥春日清華園作
- 壬辰廣州元夕收音機中聽張君秋唱祭塔
- 壬辰春日作
- 男旦
- 偶觀十三妹新劇戲作
- 呂步舒
- 曉瑩生日賦一詩為壽
- 曉瑩祖南注公光緒戊戌春間所書詩幅寅恪昔年旅居香江時值太平之戰略有毀損今重裝畢敬題四絕句於後其第三第四兩首乃次原韻也
- 癸巳元旦贈曉瑩
- 廣州癸巳元夕用東坡韻
- 次韻和朱少濱癸巳杭州端午之作
- 癸巳六月十六夜月食時廣州苦熱再次前韻
- 癸巳七夕
- 廣州贈別蔣秉南
- 詠黃籐手杖 並序
- 癸巳除夕題曉瑩畫梅
- 甲午元旦題曾農髯丈所畫齊眉綏福圖 圖為瑩寅結婚時洞房壁間所懸畫幅也
- 寄題社稷壇牡丹畦 葉遐庵移植
- 聞歌
- 貧女 甲午季秋
- 無題
- 讀昌黎詩遙想燕都花事
- 黃皆令畫扇有柳如是題陳臥子詞詞雲「無非是怨花傷柳一樣怕黃昏」感題二絕(按第二首佚)
- 乙未陽曆元旦作時方箋釋錢柳因緣詩未成也
- 乙未陽曆元旦詩意有未盡複賦一律
- 乙未迎春後一日作
- 寅恪六十六歲初度
- 乙未中秋夕贈內即次去歲中秋韻
- 丙申春偶讀杜詩「唯見林花落」之句戲成一律
- 從化溫泉口號二首
- 丙申六十七歲初度曉瑩置酒為壽賦此酬謝
- 丙申七夕作時蘇彝士運河問題方甚囂塵上也
- 戲題餘秋室繪河東君初訪半野堂小影
- 聽讀夏瞿禪新著薑白石合肥本事詞即依見贈詩原韻酬之
- 丁酉首夏校園印度象鼻竹結實大如梨曉瑩學寫其狀寅恪戲題二絕
- 丁酉五日客廣州作
- 丁酉七夕
- 箋釋錢柳因緣詩完稿無期黃毓祺案複多疑滯感賦一詩
- 南海世丈百歲生日獻詞
- 春盡病起宴廣州京劇團並聽新穀鶯演望江亭所演與張君秋微不同也(按此題本三首,二三兩首佚。)
- 遙祝少濱世先生八十生日即次自述詩原韻
- 聽演桂劇改編桃花扇劇中香君沈江而死與孔氏原本異亦與京劇改本不同也
- 庚子春張君秋來廣州演狀元媒新劇時有人於台前攝影戲作一詩
- 又別作一首
- 寄懷杭州朱少濱
- 辛醜七月雨僧老友自重慶來廣州承詢近況賦此答之
- 贈吳雨僧
- 壬寅元夕作用東坡二月三日點燈會客韻
-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九夕廣州京劇團新穀鶯諸君來中山大學清唱追感六年前舊事仍賦七絕三首以紀之(按此三絕句僅存第一第三兩首。第二首存「戴子黃柑酒可傾」首句,下佚。)
- 壬寅清明病中作
- 憶燕山涭水河舊居賦此詩時為曉瑩生日即以是篇為壽可也
- 壬寅中秋夕博濟醫院病榻寄內
- 壬寅小雪夜病榻作
- 舊曆壬寅六月十日入居病院療足疾至今日適為半歲而足疾未愈擬將還家度歲感賦一律
- 病中南京博物院長曾昭燏君過訪話舊並言將購海外新印李秀成供狀以詩紀之
- 癸卯正月十一日立春是夕公園有燈會感賦
- 癸卯元夕作用東坡韻
- 十年以來繼續草錢柳因緣詩釋證至癸卯冬粗告完畢偶憶項蓮生鴻祚雲「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傷哉此語實為寅恪言之也感賦二律
- 癸卯冬至日感賦
- 甲辰元旦餘撰春聯雲「豐收南畝春前雨先放東風嶺外梅」又除夕前買花數株故第四句第六句述其事也
- 甲辰人日作
- 甲辰元夕作次東坡韻 並序
- 甲辰春分日贈向覺明
- 甲辰天中節即事和丁酉端午詩原韻
- 戲題有學集高會堂詩後(按:此詩不知何年作,姑附此)
- 詩存補遺
- 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
- 二、黃巾米賊之起原
- 三、趙王倫之廢立
- 四、孫恩之亂
- 五、劉劭之弑逆
- 六、魏太武之崇道
- 七、東西晉南北朝之天師道世家
- 八、天師道與書法之關係
- 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
- 述東晉王導之功業
- 魏書司馬叡傳江東民族條釋證及推論
- (下)推論
- 崔浩與寇謙之
- 支湣度學說考
- 乙、何謂心無義
- 丙、心無義與「格義」之關係
- 丁、心無義之傳授
- 戊、「格義」與「合本」之異同
- 己、附論
- 桃花源記旁證
- 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
- 書魏書蕭衍傳後
- 讀哀江南賦
- 上
- 下
- 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傑」
- 記唐代之李武韋楊婚姻集團
- 論唐代之蕃將與府兵
- 李太白氏族之疑問
- 書唐才子傳康洽傳後
- 論韓愈
- 讀東城老父傳
- 劉複愚遺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問題
- 上章
- 下章
- 四聲三問
- 從史實論切韻
- 論李棲筠自趙徙衛事
- 李德裕貶死年月及歸葬傳說辨證
- (上)貶死年月
- (下)歸葬傳說
- 以杜詩證唐史所謂雜種胡之義
- 書杜少陵哀王孫詩後
- 元白詩中俸料錢問題
- 順宗實錄與續玄怪錄
- 魏誌司馬芝傳跋
- 逍遙遊向郭義及支遁義探源
- 元代漢人譯名考
- 幾何原本滿文譯本跋
- 吐蕃彝泰讚普名號年代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一)
- 靈州寧夏榆林三城譯名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二)
- 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蒙古源流研究之三)
- 蒙古源流作者世係考(蒙古源流研究之四)
- 高鴻中明清和議條陳殘本跋
- 梁譯大乘起信論偽智愷序中之真史料
- 武曌與佛教
- (乙)楊隋皇室之佛教信仰
- (丙)武曌與佛教符讖之關係
- (丁)結論
- 讀洛陽伽藍記書後
- 大乘義章書後
- 禪宗六祖傳法偈之分析
- (一)
- (二)
- 須達起精舍因緣曲跋
- 敦煌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跋
- 附記
- 敦煌本心王投陀經及法句經跋尾
- 敦煌本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演義跋
- 斯坦因Khara-Khoto所獲西夏文大般若經考
- 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
- 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夏梵藏漢合璧校釋序
- 敦煌石室寫經題記匯編序
- 童受喻鬘論梵文殘本跋
- 南嶽大師立誓願文跋
- 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
- 王靜安先生遺書序
- 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
- 劉叔雅莊子補正序
-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續稿序
- 楊樹達論語疏證序
- 陳述遼史補注序
- 陳垣燉煌劫餘錄序
- 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序
- 陳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
-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序
- 鄧廣銘宋史職官誌考證序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
- 先君致鄧子竹丈手劄二通書後
- 大乘稻芊經隨聽疏跋
- 敦煌本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跋
- 薊丘之植植於汶篁之最簡易解釋
- 庾信哀江南賦與杜甫詠懷古跡詩
- 東晉南朝之吳語
- 李唐武周先世事跡雜考
- 貳
- 叁
- 肆
- 論李懷光之叛
- 李唐氏族之推測
- (乙)李唐自稱西涼後裔之可疑
- (丙)李唐疑是李初古拔之後裔
- 李唐氏族之推測後記
- 三論李唐氏族問題
- (甲)李唐之李必非代北叱李部所改
- (乙)李唐在李淵以前其血統似未與胡族混雜
- (丙)推測李虎所以追封唐國公之故
- 敦煌本維摩詰經問疾品演義書後
- 與董彥堂論年曆譜書
- 讀通誌柳元景沈攸之傳書後
- 論許地山先生宗教史之學
- 吾國學術之現狀及清華之職責
- 一 敘論
- 二 禮儀(附:都城建築)
- 二 禮儀(附:都城建築)02
- 二 禮儀(附:都城建築)03
- 三 職官
- 四 刑律
- 五 音樂
- 六 兵製
- 七 財政
- 上篇 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
- 上篇 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02
- 中篇 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
- 中篇 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02
- 中篇 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03
- 下篇 外族盛衰之連環性及外患與內政之關係
- 第一章 長恨歌
- 第一章 長恨歌02
- 第二章 琵琶引
- 第三章 連昌宮詞
- 第四章 豔詩及悼亡詩 附:讀鶯鶯傳
- 第五章 新樂府
- 七德舞
- 法曲
- 二王後 海漫漫
- 立部伎
- 華原磬
- 上陽[白發]人
- 胡旋女
- 新豐折臂翁
- 太行路
- 司天台
- 捕蝗
- 昆明春
- 城鹽州
- 道州民
- 馴犀
- 五弦彈
- 蠻子朝
- 驃國樂
- 縛戎人
- 驪宮高
- 百煉鏡
- 青石
- 兩朱閣
- 西涼伎
- 八駿圖
- 澗底鬆
- 牡丹芳
- 紅線毯
- 杜陵叟
- 繚綾
- 賣炭翁
- 母別子
- 陰山道
- 時世妝
- 李夫人
- 陵園妾
- 鹽商婦
- 杏為梁
- 井底引銀瓶
- 官牛
- 紫毫筆
- 隋堤柳
- 草茫茫
- 古塚狐
- 黑潭龍
- 天可度
- 秦吉了
- 鵶九劍
- 采詩官
- 第六章 古題樂府
- 第一章 緣起
- 題牧齋初學集 並序
- 乙未陽曆元旦作
- 乙未舊曆元旦讀初學集「[崇禎]甲申元日」詩有「衰殘敢負蒼生望,重理東山舊管弦」之句,戲成一律
- 箋釋錢柳因緣詩,完稿無期,黃毓祺案複有疑滯,感賦一詩
- 丙申五月六十七歲生日,曉瑩於市樓置酒,賦此奉謝
- 丁酉陽曆七月三日六十八初度,適在病中,時撰錢柳因緣詩釋證尚未成書,更不知何日可以刊布也,感賦一律
- 用前題意再賦一首。年來除從事著述外,稍以小說詞曲遣日,故詩語及之
- 十年以來繼續草錢柳因緣詩釋證,至癸卯冬,粗告完畢。偶憶項蓮生[鴻祚]雲:「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傷哉此語,實為寅恪言之也。感賦二律
- 第二章 河東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測及其附帶問題
- 第三章 河東君與「吳江故相」及「雲間孝廉」之關係 附河東君嘉定之遊
- 第三章 河東君與「吳江故相」及「雲間孝廉」之關係 附河東君嘉定之遊02
- 第壹期
- 河東君嘉定之遊
- 河東君嘉定之遊02
- 河東君嘉定之遊03
- 第貳期
- 第貳期02
- 第叁期
- 第叁期02
- 第四章 河東君過訪半野堂及其前後之關係
- 第壹期
- 第壹期002
- 第壹期003
- 第壹期004
- 第壹期005
- 第貳期
- 第貳期002
- 第貳期003
- 第貳期004
- 第叁期
- 第叁期002
- 第叁期003
- 第叁期004
- 第叁期005
- 第五章 複明運動 附錢氏家難
- 第五章 複明運動 附錢氏家難002
- 第五章 複明運動 附錢氏家難003
- 第五章 複明運動 附錢氏家難004
- 第五章 複明運動 附錢氏家難005
- 第五章 複明運動 附錢氏家難006
- 第五章 複明運動 附錢氏家難007
- 第五章 複明運動 附錢氏家難008
- 戲題有學集高會堂詩後
- 戲題有學集高會堂詩後002
- 錢氏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