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嗎?
水果裏有大量維生素C,還有許多黃酮類多酚類營養素,膳食纖維很多,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吃。很多人糾結的是這些水果是餐前吃還是餐後吃。
我的建議是:要麽當主食吃,要麽當加餐吃。比如餐前有水果,你一邊吃一邊想著這頓飯的主食可以不吃或者減少,也就是用水果交換掉相應的主食。加餐吃的時候不要吃多了,一次100~200克,如果同時加上一些堅果、雞蛋更好。
千萬不要吃飽後再吃,除非這頓飯沒吃主食,可以考慮餐後吃點水果。
盡量選升糖指數較低的水果。一般北方的水果含水量比較大,南方的水果含碳水化合物比較多,比如杧果、菠蘿。
還要注意量的問題,一個蘋果大約是200克,一次吃一個足矣,別吃多了。
糖尿病患者能吃脂肪嗎?
幾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被告知“少吃脂肪,尤其是少吃飽和脂肪”,但是,如果一頓飯脂肪很少,會有什麽結果呢?是不是很容易餓?
這些年來,已經有很多科學家做了大量研究,發現動物的飽和脂肪酸並不是壞東西,而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造成人體的炎性反應。我在《你是你吃出來的》中講過,人類從猿猴走到今天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雜食動物很不容易,其中有好幾十萬年都是狩獵時代,那個時候人類集體圍獵動物,獲得獵物之後用火烤著吃,不管肥肉、瘦肉還是內髒,全部吃得幹幹淨淨。動物的飽和脂肪酸能讓人類有飽腹感,有更多的能量去戰勝惡劣環境,所以相當重要,不能隨意減量或不吃。
一般來講,一餐混合性食物在胃裏停留3~4小時,大家早上8點吃早飯,12點左右正好吃中午飯。
大家通常的體會是,如果這頓飯吃了些肉類、含油量多的食物,就不容易餓,也就是說胃排空慢。因此糖尿病患者每一頓飯都要吃一些油類食物,比如我經常建議患者早餐用椰子油或者豬油煎雞蛋,加上幾片牛肉,再加上一份粗糧、200毫升牛奶和100克蔬菜,這樣一上午胃的排空會很慢,血糖就很穩定。中午吃飯時要有肉類,下午血糖也比較平穩。如果過於清淡,胃裏的食物被吸收得太快,容易引起低血糖。
吃素能降糖?
許多糖尿病患者吃素食,結果血糖忽高忽低,很難控製,而且感到全身無力,更可怕的是睡眠越來越差,記憶力也開始下降。
其實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補充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人體中最基礎的營養成分,細胞結構、人體代謝、大腦運轉都離不開它,胰腺的β細胞合成胰島素也需要氨基酸。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量非常重要,運動時肌肉組織要重組,如果蛋白質不足,會出現肌肉無力。
有位女患者,63歲,患有多年糖尿病,後來因為膝關節疼痛造成行走困難,以為得了風濕病,就到風濕科去看病。風濕科醫生給她做了許多化驗,發現她沒有患風濕,於是給她開了一些止痛藥。
後來她因為經常心悸,於是去心內科看病。心內科醫生給她做了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超聲心動圖顯示她有二尖瓣和主動脈瓣輕度狹窄。
再後來,她又因為頭暈轉到神經內科,掛了我的號。
我仔細問她在什麽情況下會頭暈,她非常明確地告訴我是站立和行走時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她為什麽在站立和運動中頭暈呢?如果是腦血管問題,應該和體位關係不大,既然這樣,就可能是血容量不足所致,因為血容量與蛋白質關係非常密切。於是我讓她把褲腿提起來,用手指在她的脛骨前麵摁了幾下,發現有非常明顯的凹陷,這說明她血液中缺乏蛋白質。
我問她平時怎麽吃肉、蛋、奶的,她說因為自己有糖尿病,從來不敢吃肉,一周吃兩個雞蛋,不喜歡喝牛奶。
可以下判斷了,她是因為低蛋白飲食造成體內的蛋白質缺乏,引出來一係列症狀,包括關節痛、心悸、頭暈等。
這個患者在我的再三解釋之下,終於願意回家吃肉、蛋、奶了。
我又幫她把每一頓的飲食結構搭好,采用混合性食物把升糖指數降下來,這樣既保證她身體的營養均衡,又保證她的血糖波動減少。盡管她還在吃降糖藥,每個月會來門診開點降糖藥,但她每一次來都高高興興、精神抖擻,胸脯挺得高高的。她說好多年沒有這麽舒服了,關節不疼了,心悸和頭暈症狀也消失了。
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很多糖尿病患者出門時都會帶一些餅幹,主要是怕血糖低,這個想法是對的。
但是有的患者說:“我這個餅幹是無糖餅幹,所以適合我們糖尿病患者吃。”這實際上是一個飲食誤區。
前麵已經介紹了糖類的分類。單糖中果糖是甜的,雙糖中蔗糖是甜的,其他的糖類基本上都不甜,尤其是澱粉。澱粉是最常見的糖類,澱粉在消化道分解成為葡萄糖,所以隻要是含澱粉的食品,哪怕沒有甜味,也不能算無糖食品。
廠家在製作無糖食品時,為了達到味道香甜、易於保存的目的,都要加些添加劑,比如,甜味劑、反式脂肪酸、防腐劑、增稠劑等。
按照歐洲國家的通用概念,無糖食品不能含有蔗糖和來自澱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麥芽糖、果糖、澱粉糖漿、葡萄糖漿、果葡糖漿等。但是,它必須含有相當於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劑品種。
根據中國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通則》規定,“無糖”的要求是指固體或**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於0.5克。
看完這些,大家還認為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大家在買無糖食品時一定要看食品說明書,關注兩點:一個是碳水化合物含量,100克中是不是超過了0.5克;另外看一下添加劑和反式脂肪酸的添加情況。
我更建議大家用水果加餐,水果的GI值不高,營養豐富;或用巧克力加餐,巧克力的GI值是49;還可以用牛奶加餐,牛奶的GI值是27.6。而大家都認為沒有甜味的蘇打餅幹的GI值是72。
降糖藥一吃就是一輩子?
很多人認為已經得了糖尿病就必須吃藥,一旦吃藥就要按時吃,吃一輩子。我過去沒有學營養學的時候也是這麽認為的。得病了吃藥那是天經地義的,但是,這些年我用營養治療的思路給糖尿病患者指導,患者的治療效果告訴我:降糖藥物可以撤下來。
有一次我在一個醫院講課,醫院院長在下麵認真地聽。他有糖尿病,吃了兩種降糖藥,已經吃兩年了。以前他吃飯很清淡,做到低脂低鹽多運動,但是藥物依然不能減,血糖也是忽高忽低。聽過我的課以後,他立即行動起來,做到食物多樣化、三足鼎立,還注意加餐。每天早上把自己做好的早餐通過微信發給我,開始時我還做一些指導,後來發現他做得無可挑剔,我經常給他一個大大的“讚”。
一個月之後,他告訴我,他的降糖藥全部停了,血糖基本正常。
到現在4年了,血糖完全正常,體重也減了8千克,關鍵是他後來一直沒有再用降糖藥。
還有一個62歲的患者,患糖尿病好多年了,一直服藥。有一次因為頭暈耳鳴,他來到神經內科找我看病,我自然要對他的飲食進行一下指導。
他很愛吃麵條和饅頭,一頓飯吃2個饅頭,不愛吃蔬菜,說蔬菜嚼起來太麻煩。我給他講了營養治療方麵的注意事項,回家後他照著去執行。
我給他約了一個月以後複診,沒想到才半個月就來了。他說自己最近血糖下降很快,有一次還出現了低血糖問題,問我能不能加點餐。
我說你應該減降糖藥,而不是加餐。他很不解,說:“內分泌科的醫生說不要輕易動藥物,別自己隨便增減。”
我耐心解釋:“如果你的飲食、運動量都不變的話,藥物就不要隨意增減,內分泌醫生在尋找藥物與血糖穩定的平衡點;而你現在飲食方麵做了調整,升血糖的力量已經不大了,降糖藥就要相應往下減。”
我看他還是不明白,就隻好連說帶比畫:“比如,一個燒著爐子的房間,房間裏溫度太高怎麽辦?有人會說,開空調啊。開空調就相當於藥物治療。其實,最簡單的方法是減少燒火用的木炭。木炭減少了,房間溫度自然就降下來了,那個空調的使用量是不是也應當減少呀?”
患者終於明白了。
後來他把降糖藥減到了原來的一半,空腹血糖依然穩定在6~8毫摩爾/升。
掃描二維碼 回複“夏萌”
了解更多 糖尿病患者 飲食方案
快速看懂糖尿病
如何認識糖尿病?
糖尿病,簡單來說就是患者體內的血糖值過高。血糖最重要的功能是供應能量,沒有能量就沒有生命。但血糖增高時要引起注意,它是一個現象,是身體在向你發出信號,如果你仍然不調整生活方式,就可能引起心腦血管疾病、下肢血管病變等。
那麽血糖高是怎麽造成的呢?我們首先需要知道血糖從哪兒來,到哪兒去。血糖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肝髒釋放糖原、糖異生過程是身體調節血糖水平的暫時性手段。血糖的消耗有三條途徑:第一,進入細胞內供應能量;第二,轉變為肝糖原;第三,轉化為脂肪。進入細胞的葡萄糖被徹底消耗掉了,而後兩條途徑是血糖改頭換麵後,仍存留在身體裏,以補充人體急需。當血糖的主要來源過多,消耗受阻,就會造成血糖高。
如何進行血糖監測?
影響血糖值高低的關鍵因素有很多,包括飲食、運動、情緒、胰島素抵抗、體內胰島素分泌量、藥物等。
為了診斷準確,糖尿病患者往往要做幾項與血糖有關的化驗: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饅頭餐試驗等。通過化驗結果,分析出造成血糖高的上遊因素,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指導患者,做到治標治本。
糖尿病人群如何進行營養管理?
糖尿病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不同階段受影響的器官損傷程度不同,要進行管理的目標也不一樣。
第一階段:糖尿病前期。這時期血糖超過正常值,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可能已經有了胰島素抵抗、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症等。這一時期如果足夠重視,血糖問題是可以逆轉的。第二階段:糖尿病期。這一時期不僅要關注合並症和並發症問題,還要關注患者的用藥問題。第三階段:糖尿病並發症期。糖尿病的並發症分為急性並發症和慢性並發症。如果患者出現急性並發症,要馬上送醫院治療;如果出現慢性並發症,要看已經累及哪些器官,製定營養方案時,不要給重要器官增加負擔,同時穩定血糖值,還要最大限度地減少並發症的程度,減輕胰島素的負擔。
如何降低血糖值?
血糖對於維持生命活動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它的數值必須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人體會派出很多激素來調節血糖值平衡,其中負責升高血糖的激素有5個: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而負責降低血糖值的隻有胰島素1個。因此,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我們的胰島細胞,維持胰島素的平衡狀態。
要想讓胰島素分泌能力永葆青春,永不衰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讓胰腺的β細胞太疲勞,並且要增加結構性營養素,也就是肉、魚、蛋、奶中的蛋白質、磷脂、膽固醇等結構性營養素。尤其是氨基酸,它是胰島素這樣的蛋白質類激素最基本的原料。因此,在糖尿病人群的飲食中,蛋白質和脂類營養素要比一般人多一些。
糖尿病人群應該如何飲食?
“管住嘴”是控製血糖的關鍵。糖尿病患者吃飯要“挑”,挑升糖指數低、血糖負荷低的食物,要盡量吃粗糧、全穀物、根莖類等天然的碳水化合物類食物,還可以用水果來代替傳統的主食,盡量不要吃蛋糕、麵包、紅薯粥等精細加工的米麵類食物。
糖尿病患者吃飯也要“不挑”——平衡膳食,什麽都吃。要注意食物的多樣化,脂類、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一樣都不能少,但要注意同一類食物不要吃太多。還要注意方法,少吃多餐,細嚼慢咽,先吃不好消化的食物,最後吃碳水化合物,還要掌握食物交換份的方法,科學搭配。
常見誤區解答
(1)參見《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編著,主編楊月欣、王光亞、潘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