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壓大的高血壓患者,請把肉吃夠

一位71歲的女患者,經常在突然站起時頭暈,走起路來頭重腳輕。她患高血壓多年,一直按時服降壓藥,收縮壓正常,舒張壓比較低,一般情況下,血壓是135/60毫米汞柱,有時血壓會降到130/50毫米汞柱。如果降壓藥減少,血壓會升到150/70毫米汞柱。為了緩解頭暈問題,她讓醫生幫助換了很多種降壓藥,效果都不好。

其實,這個患者的主要原因是脈壓太大,並且血容量不足。脈壓等於高壓減去低壓,這個患者的脈壓為135-60=75毫米汞柱。而脈壓與血管的彈性關係密切。

當人站立或者行走時,頸動脈竇會發出反射信息,用以調整進入大腦血管及身體中小動脈的血液量,以保證腦供血的正常。但是這個患者脈壓太大,血管管壁僵硬,導致這種反射能力很差。另外這個患者一味地減肥,也造成了血容量不足和輕度貧血。

人們在測量血壓時通常隻注意血壓的高低,很少關心脈壓的大小,殊不知脈壓過大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另一個危險因素。

中國正常人的脈壓標準一般是30~40毫米汞柱,歐洲的標準是不超過65毫米汞柱,美國的標準是不超過70毫米汞柱——脈壓65~70毫米汞柱是極限。

前文我們說了,一個人血管壁彈性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血管壁中層的彈性組織。這個彈性組織是由彈性纖維形成的40~70層的彈性網,它很像小孩玩的蹦蹦床。彈性網的厚度和質量決定了血管壁這張“蹦蹦床”的彈性。動脈壁中層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所以要想增加血管彈性,必須保證每天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

脈壓大的患者,建議多吃一些瘦肉、牛奶、雞蛋,各種瘦肉都可以吃。先保證蛋白質的總量,再考慮吃四條腿、兩條腿、沒有腿的動物肉的問題。

保證每天吃到兩個手掌心這麽大塊的瘦肉(魚肉、雞肉、羊肉、豬肉、牛肉都行),再加上一個雞蛋、一袋牛奶。

還要注意維生素的補充,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隻要堅持科學飲食,舊的血管就會慢慢改善,變成彈性好的新血管。

H型高血壓患者,要改變青菜烹飪方式

H是同型半胱氨酸英文homocysteine的首字母。homocysteine的英文簡稱是HCY,表示在血壓升高的同時,血液化驗顯示同型半胱氨酸增高。

我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大約三分之二是H型高血壓。H型高血壓患者的中風發生率比沒有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高血壓患者高5倍,比正常人高25~30倍。所以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同型半胱氨酸對健康的影響。

H型高血壓怎麽診斷呢?

同型半胱氨酸是人體細胞代謝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在血液中的濃度一般為5~15微摩爾/升。同型半胱氨酸高於15微摩爾/升,我們稱之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這主要與身體中缺乏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有關。

如果我們平時在飲食中注意補充這些營養素,H型高血壓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現在一些醫生意識到葉酸的重要性,會給患者開葉酸片。但這種藥片對有的人有效,對有的人卻無效,主要原因是葉酸在人體中必須與其他維生素同時存在才能發揮作用。這就類似於一個足球隊,隻有一個中鋒沒法打比賽,隻有前鋒、後衛、守門員都不缺,整個隊伍相互配合,才有可能發揮出高水平。

HCY增高,也有可能是這個患者不缺葉酸,而是缺乏維生素B6或者維生素B12。

所以大家要做到食物多樣化,從食物中全麵獲得各種維生素,讓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葉酸、泛酸等協同發揮作用。

含葉酸的食物有新鮮的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蔬菜中葉酸含量較高的有萵苣、花椰菜、油菜、小白菜、青菜、扁豆、豆莢、西紅柿、胡蘿卜、蘑菇等;新鮮水果葉酸含量較高的有橘子、草莓、櫻桃、香蕉、檸檬、桃子、李子、杏、楊梅、海棠、酸棗等。另外動物的肝髒、腎髒中都含有葉酸。

中國人為什麽容易出現葉酸缺乏?

一方麵,是由我們的烹飪習慣導致的。中國人習慣炒菜,吃熱的食物,而葉酸對熱、酸性溶液敏感,烹調加工會損失50%~90%的葉酸。

另一方麵,許多地區的居民很少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經常以不是蔬菜的食物代替菜,比如,鹹味的湯湯水水、醃製的菜類、土豆、豆製品等。例如,山西、河南地區的人沿襲了傳統的飲食習慣,天天吃麵條,吃得很香也很飽,但是仔細看看,麵條裏隻有很少的蔬菜,而且熱湯麵的溫度都非常高,還有一些人幾乎一年不吃一次水果。這樣的飲食習慣,很容易導致葉酸不足。

維生素B6廣泛存在於動植物性食品當中,其中豆類、畜類及動物肝髒、魚類中的含量豐富,在花生和酵母菌中的含量也較高。然而維生素B6與葉酸一樣怕高溫,所以我們也應該學習一下歐美國家,吃生的蔬菜。

維生素B12是人體中參與新陳代謝的重要輔酶,尤其在神經係統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裏,比如,瘦肉、動物的內髒、魚、禽貝殼類及蛋類,而植物性食品中基本不含維生素B12。

相比葉酸和維生素B6,維生素B12在耐高溫方麵有優勢,日常烹飪中損失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