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部中國史不知從何說起。其實,距我們最近的中華民國史,也弄不清該從哪兒說起。
一種觀點認為中華民國的曆史起自1894年,因為那一年孫中山覺醒發奮起而反清;一種觀點認為起自武昌起義,因為這場起義終結了帝製,開啟了民國;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真正的民國曆史起自袁世凱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因為袁世凱政府不僅與大清有法律繼承關係,而且獲得國際公認;當然,還有主張以1912年元旦成立南京臨時政府為起點。各種看法都有道理,不過我們在這裏更傾向於從立憲黨人閃身而退,湯化龍仗義而出說起。
湯化龍,湖北浠水人,生於1874年,1911年武昌起義發生時三十七歲,正當盛年。在這之前,湯化龍是體製內的奮鬥者,他在獲取功名成為進士並當了很長時間法部主事後,於1906年自請前往日本留學,研習法律。湯化龍之所以在功成名就後留學深造,主要是因為清政府宣布憲政改革,法政成為時髦專業,湯化龍趕上了這趟末班車。
兩年留學生涯很快結束,湯化龍回國後積極投身於憲政改革,成為湖廣總督陳夔龍的得力助手,負責籌辦地方自治,主導湖北省諮議局籌備。1909年谘議局開局,湯化龍被選為副議長,稍後任議長。
君主立憲是湯化龍那一代中國人的政治訴求,他們相信中國在經曆了數十年蹉跎之後,唯一正確的路徑就是仿效東西洋各國實行君主立憲。然而,為時不久,由於光緒帝和慈禧太後相繼去世,清政府重心發生偏移,邊疆危機、外交危機接連報警,立憲黨人對先前預備立憲方案不太滿意,希望清政府因時製宜加快步伐。立憲黨人發動了一次又一次國會請願運動,希望清政府用憲政去化解危機。
在國會請願運動中,湯化龍是領袖、是中堅。他是各省谘議局聯合會會議主席,其政治信念就是實行真正意義的君主立憲。除了君主立憲,湯化龍不願認同其他任何政治方案。
基於這樣的認識,湯化龍理所當然地成為稍後皇族內閣、親貴內閣的反對者。無論如何他也不能認同君主立憲被這些皇族、滿洲貴族弄成了權貴內閣。此後,湯化龍利用湖北谘議局、各省谘議局聯合會為工作平台,與相鄰各省立憲黨人緊密聯係,廣泛合作,期待找到機會迫使清政府改正錯誤,收回成命,重回君主立憲軌道,而不要這樣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瓜分權力。
在清政府宣布皇族內閣之後的幾個月,湯化龍等立憲黨人想方設法向朝廷施壓,但始終沒有讓朝廷卻步。中國究竟應該怎麽辦,湯化龍這些立憲黨人好像也江郎才盡束手無策毫無辦法。
車到山前必有路。誰也想不到的時間,誰也想不到的地點,1911年10月10日晚,在武昌,湖北新軍一場規模不大的嘩變,打破了僵局,終結了大清王朝的曆史,也終結了兩千年帝製,開啟了一個全新時代。
10月11日上午,武昌城內槍聲停止,首義領導人手足無措,這些下層軍官根本不知道如何收拾殘局。他們帶著渾身疲憊趕到湖北省谘議局,期待谘議局的體製內精英,那些稍具異端思想的政治家能夠挺身而出,收拾殘局。
湖北省谘議局位於武漢蛇山南端,閱馬場北端,是一年前剛剛落成使用的一幢西洋式小樓。這是湖北新政治的中心,聚集了一批湖北地方政治精英。
首義官兵在向谘議局集中的時候廣發英雄帖,廣召官紳前往谘議局商量大事。勸業道、武昌府等衙門官員以及一批紳商、鄉紳聞訊前往。但最重要的湖北政治領袖,也就是谘議局議長湯化龍卻不見蹤影。
湯化龍期待政治變革,期待清政府重回君主立憲正途,但對新軍起義這樣的事情,顯然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那一夜,響徹武昌城上空的槍炮聲確實讓湯化龍感到震驚,但下一步怎樣走,他並沒有既定方案,因為這樣的軍事行動遠遠超出他的想象。那一夜,湯化龍在柯逢時家中徹夜未眠,商量對策。
柯逢時生於1845年,時年六十六歲,為湖北官場前輩,曾在中央任各省土藥統稅大臣,一度兼任總理衙門大臣。早幾天剛剛被清政府宣布授予浙江巡撫,還沒有來得及上任就發生了武昌起義這樣的事。柯逢時為湖北在籍家居職位最高的官員,既有“領袖紳士”的美譽,當然不能不對湖北局勢負有責任,並提供意見。
湯化龍和柯逢時那一夜究竟商量了哪些事,現在已經不可考了。我們能夠知道的是,11日上午谘議局派員在柯家找到了湯化龍,然後由谘議局議員胡瑞霖陪同來到谘議局。
11日下午1點,起義新軍代表與谘議局議員及各界代表舉行聯席會議,商討在目前情勢下武昌、湖北究竟應該怎麽辦。
起義軍代表在會議開始時恭推湯化龍出麵主持湖北大局,理由是,湯化龍為進士出身,有學問;湯化龍為湖北谘議局議長,有地位;湯化龍為日本歸來的留學生,有國際視野,在未來對外交涉中有可以憑借的資源。
就湖北政治生態而言,湯化龍當然是收拾殘局的最佳人選。他在隨後發言中對各界擁戴還是比較受用,坦然表示兄弟湯某樂於出來追隨諸位一塊兒幹,但對究竟怎樣一塊兒幹,湯化龍不置可否,說不出個所以然。
湖北谘議局議員胡瑞霖是湯化龍兒女親家,胡瑞霖對新軍起義的前途並不絕對看好,他不讚成湯化龍現在就出麵領導,但怎樣拒絕起義軍代表的好意,似乎也很費斟酌。胡瑞霖理清思路後表示,現在軍事行動剛剛開始,成敗關鍵還在軍事上的攻守,湯議長雖說有滿腔熱情和遠大理想,但文人不知兵,徒然站位反而會貽誤大事,害了大家。胡瑞霖勸義軍官兵打開思路,看能否在軍隊中找個具有新思想的將領來領導。
對於胡瑞霖的意思,湯化龍心領神會,他趕快接過話題強調,革命事業,兄弟湯某一向讚成。現在武昌起義,各省還不知道,必須先通電各省,呼籲各省新軍和行政當局一致響應,革命方才有機會大功告成。再者說,湖廣總督瑞激逃走了,他必定會用電報報告朝廷,朝廷收到電報後,第一反應就是派遣軍隊打湖北,同我們為難。兄弟湯某隻是一介書生,軍事非我所長,其他行政事務,兄弟一定盡力幫忙。
胡瑞霖說,革命軍真乃仁義之師,連夜作戰,市廛不驚,人民簞食壺漿,革命軍亦辭而不受。兄弟萬分敬佩。革命軍暫時所需款項,兄弟胡某可代為籌辦。
經胡瑞霖提議,谘議局支付一萬元作義軍臨時費用。稍後,又由胡瑞霖出麵向商會暫借五萬元。
湯化龍在胡瑞霖暗示下,沒有迅即出麵成立新政府,但湯化龍仗義而出,表示願意盡力為起義軍幫忙,這預示著大清王朝瓦解,標誌著一個全新的政治架構誕生。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湯化龍仗義而出,是民國政治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