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養生講究天人相應。中醫認為人的生命依據自然界的陰陽消長而變化,其中,節氣或者說四時的更替對人體影響最大,具體來說是夏至和冬至這兩個節氣。
民間有句古話說,冬至和夏至都是“收人”的時候。為什麽這麽說呢?這是因為夏至、冬至這兩個時間點都處於陰陽極度交替的時候,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此時常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
以節氣命名的“二至丸”
既然夏至和冬至如此重要,我就給大家重點講一講以這兩個節氣命名的中藥方劑——二至丸。
二至丸見於明代《攝生眾妙方》,現在在藥店也可以買到。它的配伍非常簡單,隻有兩味藥,一味是旱蓮草,一味是女貞子。可能有人會問,這兩味藥有什麽特別之處嗎?為什麽由它倆組成的方劑要叫作二至丸呢?
旱蓮草和女貞子,都入肝、腎二經,可養陰而益肝腎,雖不及枸杞、生地這般為大眾所熟知,但是因兩者的最佳收采時間而受古代醫者的青睞。
稍懂中醫的人都知道,中草藥有時會講究藥物的采摘時間,比如“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意思是說,每年的三月采摘茵陳比較好,過了這個時間,藥效就會大打折扣。旱蓮草和女貞子也是如此。
旱蓮草和女貞子都有烏發益腎的功效
接下來,就和大家具體說說這兩味藥材吧。
二至丸中用到的旱蓮草,得名於外形和生長環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雲:“細實頗如蓮房狀,故得蓮名。”而名中“旱”字,則是與生在水中的蓮藕相對而言。又因其莖葉揉碎後會流出墨綠色的汁液,所以旱蓮草又叫“墨旱蓮”。
旱蓮草的藥用價值在很多醫學典籍裏都有記載,比如,《本草綱目》稱旱蓮草“烏髭發,益腎陰”,《唐本草》則記載為:“汁塗眉發,生速而繁。”
中醫認為,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一天,在這一天采摘的旱蓮草,不僅莖葉健壯、汁多濃稠,而且承天地至陽之氣,藥效更佳。
至於二至丸中的另一味藥——女貞子,《本草綱目》對其描述道:“此木淩冬青翠,有貞守之操,故以貞女狀之。”意思是,女貞樹即便在冬至這個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也枝葉繁茂、碩果滿枝,所以將其果實稱為女貞子。
關於它的藥用價值,《本草經疏》論述為:“此藥氣味俱陰,正入腎除熱補精之要品。腎得補則五髒自安,精神自足,百疾去而身肥健矣。”可見,女貞子稟天地至陰之氣,而冬至又是一年中陰氣最盛的一天,所以冬至這天收采的女貞子,更加味全氣厚。
吃二至丸可以調理頭發早白嗎?
其實,關於二至丸,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可以與大家分享。
相傳,明末安徽地區有位叫汪汝桂的名醫,因先天體質單薄,再加上後天多年苦讀,未到40歲,須發便已早白,未老先衰。有一次他出去采藥,偶遇一位百歲老僧,見老僧耳聰目明、須發烏黑,便請教養生之道。老僧指著院中高大的女貞樹說,取女貞子蜜酒拌蒸食即可。
汪汝桂從醫理上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為了增加療效,又取滋補肝腎的旱蓮草,將其搗汁熬膏,摻和女貞子末製成藥丸。服用數月,感覺效果還不錯,便持續服用。數年後,汪汝桂探望同鄉好友汪昂,汪昂詫異於他全無昔日的病容,問其原因,汪汝桂如實相告。
汪昂聽後,以豐厚的報酬延聘汪汝桂,曆時四年,汪汝桂著書四部,將女貞子、旱蓮草治療肝腎不足一方收進《醫方集解》中,稱之為“二至丸”。
聽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問,我們可以吃二至丸來調理頭發早白嗎?
現代人預防和治療頭發早白也可以用二至丸,特別是長期用腦過度的人群。我們常說的血熱導致白發,其實就是勞思過度而傷及陰血,一旦陰血不足就會內生虛熱。而二至丸正好可以通過滋陰清熱,從根本上去除血熱這個頭發早白的誘因。
隻不過,現在的人吃二至丸,多不如古人的效果好,但這不是二至丸本身有問題,而是現代人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把一天當成幾天來用是很多人的常態,身體的虧空以及虛火,遠遠超過古人,所以即便用二至丸來補益身體,也多是入不敷出。
為此,不要指望二至丸能在短時間內使你白發返黑,除非你在吃藥的同時,心情徹底放鬆,比如去休一個長假,使身體不再有新的虧空,隻不過這顯然不夠現實。從這個角度來說,二至丸的效果在於延緩、減少白發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