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

領導·箴言

民者,萬世之本也。 (賈誼)

服務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孫中山)

運用權力時,應當時時心存敬畏。 (蔣立冬)

人民的幸福是至高無上的法。 (西塞羅)

合法而穩定的權力在使用得當時很少遇到抵抗。 (塞·約翰遜)

一、建設服務型政黨、服務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製目標,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曆史前進。十八大還強調,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係群眾製度。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從人民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持實幹富民、實幹興邦,敢於開拓,勇於擔當,多幹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堅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下決心改進文風會風,著力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更好反映群眾呼聲,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設服務型政黨、服務型政府,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提高黨和政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關鍵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重點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指導,按照全體人民

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要求,圍繞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創新公共服務體製,改進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係。

建設服務型政府就是要實現政府自身的轉型—由管製型轉向服務型,由經濟建設型轉向公共治理型,實質上是對政府管理體製的再調整,是對行政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的再協調。不難預見,隨著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深化,國家行政機關的決策、管理、協調、指導、監督、服務任務更加繁重,對國家機關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能力必將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設服務型政黨、服務型政府,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共同努力。要增強建設服務型政黨、服務型政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把建設服務型政黨、服務型政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製定工作規劃,確定重點任務,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積極推動,不斷取得新進展。要加強對建設服務型政黨、服務型政府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深入分析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總結實踐經驗,認真借鑒國外有益做法,促進服務型政黨、服務型政府建設。

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點是轉變政府職能。政府對經濟運行實施宏觀調控,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是一項重要職能,同時又是重要特征。單純依靠行政力量直接配置資源和完全聽任市場配置資源,都有其種種局限性,政府應該製定對經濟運行實施宏觀調控的製度安排,調節的程度和範圍應由市場失靈的程度和範圍來決定。一是製定全國經濟發展戰略,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目標、結構優化目標、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標等。二是保證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和計劃目標的實現,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對經濟運行實施有效調節。三是保證經濟係統正常、高效運行,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要看到,我國政府職能轉變仍然不到位,一些政府部門仍然管了一些不該管的事情,而應該由政府管的一些事情,政府還沒有很好地擔負起責任,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比較薄弱,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城鄉之

間、地區之間和不同群體之間的差別比較大。因此,為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和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長遠目標,必須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核心和重點,在全麵履行政府職能的基礎上,把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為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必須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要規範行政行為,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運行的幹預,使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切實轉變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

按照黨的十八大的部署,要進一步深化行政體製改革。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穩步推進大部門製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係。優化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設置,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改革,深化鄉鎮行政體製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推進政府績效管理。嚴格控製機構編製,減少領導職數,降低行政成本。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善體製改革協調機製,統籌規劃和協調重大改革。要進一步健全權力運行製約和監督體係。堅持用製度管權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是權力正確運行的重要保證。要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製約又相互協調,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健全決策機製和程序,發揮思想庫作用,建立健全決策問責和糾錯製度。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和糾正。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範化,完善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司法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製度,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製度,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