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商、周三代,最寶貴的智慧莫過於“因”,也就是順應和利用。如果能做到“因”,那就可以無敵於天下。比如大禹治水,他疏通了三江五湖,開鑿了伊闕,使洪水能夠順著溝壑流回陸地,最終注入東海,這都是順應了水的力量。舜多次遷徙,每次都能成功地建立起新的都邑、城邦甚至國家,最後堯把帝位禪讓給了他,這是因為他順應了人心。商湯和周武王能夠用少量的兵力製服夏朝和商朝,也是因為他們順應了民眾的意願。同樣地,秦國人能夠迅速到達遠方,是因為他們有馬車;越國人能夠輕鬆渡海,是因為他們有船隻。秦國和越國雖然距離遙遠,但人們仍然可以安坐到達,這都是因為他們利用了交通工具。

周武王派人去偵察殷商的情況,回來報告說殷商已經亂了。武王問亂到什麽程度,回答說奸邪的人已經戰勝了善良的人。武王認為還不夠亂。後來又去偵察,回來報告說賢者都已經出走了。武王還是認為不夠亂。再去偵察,回來報告說百姓都不敢抱怨了。武王聽後立刻告訴太公望,太公望說這是刑罰過於嚴酷的表現,說明殷商已經亂到極點了,可以出兵討伐了。於是武王選了三百輛戰車和三千名勇士,按照預定的日期甲子日出發,結果紂王被擒獲。這是因為武王知道殷商已經沒有什麽能夠與他為敵的了,他順應了形勢,利用了殷商的混亂,所以能夠輕鬆取勝。

武王到達鮪水時,殷商派膠鬲來偵察周軍的情況。武王告訴膠鬲他將在甲子日到達殷都的郊外,讓膠鬲回去報告。後來天降大雨,但武王仍然堅持冒雨行軍。軍師們都勸他休息,但武王說他已經讓膠鬲回去報告了甲子日到達的消息,如果不到達就會讓膠鬲失信被殺。於是他堅持行軍,最終在甲子日到達了殷都的郊外,並大敗殷軍。這是因為武王做到了言而有信,順應了人心。

武王進入殷都後去拜訪了一位長者詢問殷商滅亡的原因。長者讓他第二天日中時來見麵但卻沒有按時赴約。周公旦解釋說這位長者是一個君子他不能背叛自己的主公去告發主公的罪惡所以不忍心告訴武王殷商滅亡的真正原因。但他通過不按時赴約的方式來暗示武王殷商滅亡的原因就在於言而無信。

最後作者列舉了一係列順應和利用的事例來說明“因”的重要性。比如觀察星辰可以知道四時的變化、推算曆法可以知道月亮的盈虧、大禹去裸國訪問時順應了當地的習俗、墨子見荊王時順應了荊王的愛好、孔子通過彌子瑕見厘夫人也是順應了當時的禮儀、商湯和周武王遇到亂世時順應了民心才能成就功業。因此作者得出結論說順應和利用就可以成功而專斷獨行就會失敗。所以能夠做到“因”就可以無敵於天下即使國家再大、民眾再多也沒有什麽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