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談話中,說到生產上完成一宗新的試驗,而沒有吃虧,總是說“將夠本”。我曾向幾位同誌請教這句話的來曆,都以為是“剛夠本”,把“剛”字讀為“將”字的音。後來有一位熟悉農業生產情況的同誌,告訴我說,這是“薑夠本”。回來一查,果然他說的有根據。原來這句話不但是長期流傳的成語,而且是一條重要的農業知識和經驗的總結。元代的農學家王禎,在《農桑通訣》中就曾寫道:“四月,竹簞爬開根土,取薑母貨之,不虧元本。”又說:“俗諺雲,養羊種薑,子利相當。”過去對於“取薑母貸之,不虧元本”這一行文字,馬馬虎虎看了,並沒有發現這裏邊有什麽大道理。而在實際生產知識豐富的人看來,這些文字記載卻概括了非常可貴的經驗。

據說許多有經驗的老農種生薑,一畝沙土地可得三千斤。每一棵薑最初隻用一小片老薑做種,長出的新薑就有兩三斤。即使遇到天時不利,田裏別的農作物棵粒不收,而種薑的田地上如果也不長什麽,你隻要挖出原來種下去的老薑,它卻一點也不會損壞,照樣能吃的、能賣的,決不至於把老本丟光了。這就叫做“薑夠本”,也就是王禎說的“爬開根土,取薑母貸之,不虧元本”的意思。這一點在其他許多農書都沒有寫清楚。比如最著名的明代大植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隻是說:“薑宜原濕沙地。四月取母薑種之,五月生苗,如初生嫩蘆;而葉稍闊,似竹葉,對生。葉亦辛香。秋社前後,新芽頓長,如列指狀,采食無筋,渭之子薑。秋分後者,次之。霜後則老矣。”

說一句公平的話,李時珍的著作在不少地方,並沒有超出他的前人王禎的解釋。王禎的《農桑通訣》有許多記載更切合於農業生產的實際經驗,他說的種薑方法,我看很重要,應該加以介紹。他寫道:

“秋社前,新芽頓長,分采之,即紫薑。芽色微紫,故名。最宜糟食,亦可代蔬。劉屏山詩雲:恰似勻妝指,柔尖帶淺紅。似之矣。白露後,則帶絲,漸者,為老薑。味極辛,可以和烹飪,蓋愈老而愈辣者也。曝幹則為幹薑,醫師資之,今北方用之頗廣。九月中掘出,置屋中,宜作窖,穀稈合埋之。今南方地暖不用窖。至小雪前,以不經霜為上。拔去日,就土曬過,用篛篰盛貯,架起,下用火熏,三日夜,令濕氣出盡,卻掩篰口,仍高架起,下用火熏,令常暖,勿令凍損。至春,擇其芽之深者,如前法種之,為效速而利益倍。”

這一段記載顯然是直接從老農的長期經驗中得來的,具有首創的意義。在王禎以前,我們翻閱《齊民要術》《爾雅翼》、《四時類要》等書的記載,都沒有說到這些要領。由此可見王禎的確是在李時珍以前很有成就的一位農學家。當他做江西永豐知縣的時候,經常和老農在一起,研究農桑園藝,總結生產經驗,著書推廣農業知識。他對中國農業科學的發展,無疑地是有重要貢獻的。這裏所說的種薑,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例證罷了。

我們應該把王禎等古代農學家總結了的經驗,和現在老農的經驗結合起來,利用北方土壤和氣候適宜於種薑的條件,多多推廣種薑。因為薑對於人的健康大有益處。當然,用量要控製,如果過量了,反而有害,這是不待說的。隻要用量適當,那末,薑就可以治療許多種疾病。王安石的《字說》稱:“薑能疆禦百邪,故謂之薑。”蘇軾的《東坡雜記》描寫錢塘淨慈寺的和尚,年紀八十多歲,顏色如童子,“自言服生薑四十年,故不老雲”。這就證明了生薑對人體健康的好處。《本草綱目》中列舉生薑能治療的病症,總有幾十種。所以,李時珍說薑是“可蔬、可和、可果、可藥,其利博矣”。

其實,早在春秋時代,孔子就知道吃生薑對身體有益,所以孔子生平“不撤薑食”。到了漢代,有人由於大量種薑,終於發財致富,因此,司馬遷在《史記》《貸殖列傳》中寫道:“千畦薑韭,其人與千戶侯等。”時至今日,人們的經驗更多了,應該更清楚地知道種薑的好處,進一步加以推廣,決不僅僅因為它夠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