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們的回憶中,倪老師的光輝業績可不止一兩件。
“該輪到我說了。”阿紮特古麗朝薑南笑笑,“丫頭子,你是不是很好奇,他們回憶了這半天,故事裏怎麽都沒我的份?因為我是那年冬天,才被倪老師撿回去的。”
當年團場的教師,除了教書育人,還承擔了給兵團職工和家屬掃盲的任務。一放寒假,倪愛蓮和其他老師背著資料,穿過戈壁灘,把識字課堂搬去各個連隊。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老職工對掃盲不感興趣,尤其抵觸讓知青當老師:“認字了不起啊?是能多開幾畝條田,還是能多挖幾條溝?老子玩命把糧食種出來那會兒,你們還在城裏吃奶咧。”
八連養蜂班的班長長李金山,就很讓掃盲老師頭疼的。他不來上課理直氣壯,春夏兩季,是蜜蜂跟著花兒跑,他得跟著蜜蜂跑,到了秋天,忙著幫蜜蜂準備越冬。眼看冬天到了,蜜蜂冬眠不出巢,倪愛蓮在養蜂班沒找到人,直接去堵家門口。
土坯房裏走出來一個女人,聽倪愛蓮說來說去,隻是笑眯眯搖頭,最後高聲喊了一句:“阿爾特古麗!”
屋後跑出來個十二三歲小姑娘,穿著過於寬大的棉軍裝。
“我阿帕不會講漢話。”她自己的漢話說得也不是太流利,勉強能讓倪愛蓮聽懂,“阿塔去戈壁找木頭了,這幾天都不回來。”
“找木頭?”
“冰溜子把蜂箱戳壞了,要打新的,還要準備明年的蜂箱。我阿塔是真的很忙,不能去上課。”
倪愛蓮遞了塊水果糖給她,小姑娘接了,朝她羞澀地笑笑:“謝謝倪老師。”
“你認識我?”倪愛蓮打量小姑娘,“你是在二小讀書?哪個年級的,我怎麽沒見過你?”
小姑娘低下頭,盯著自己的腳尖。
“你阿塔很忙,不能來上課。你呢?想不想上學?”
小姑娘搖頭:“我不想上學。上學沒用,不如在家幫忙幹活。”
不等倪愛蓮再說什麽,她飛快地跑開了。
這就是阿爾特古麗和倪愛蓮的第一次見麵。
聽見“阿爾特古麗”這個名字,薑南怔了怔,想要提醒這個口誤,不過老人已經繼續講故事了。
阿爾特古麗的不是李金山的親生女兒,是跟著她的阿帕嫁過來的拖油瓶。
那時候兵團一些老光棍,要麽托人回老家找人,要麽就想辦法就地解決。娶維族媳婦的有好幾家,但隻有她一個拖油瓶。所以她從小聽阿帕的話,要當孝順、勤快的好女兒。李金山待她也是視如己出。自己穿破羊皮袷袢,把兵團發的棉軍裝給女兒穿。
所以後來倪愛蓮再三上門,指責李金山不讓孩子上學,阿爾特古麗還幫著阿塔同她吵架。
最激烈的一次,她把倪老師送的識字卡片和鉛筆扔了,氣呼呼地大喊:“我就是討厭上學!沒文化是我的事,不許罵我阿塔!”
她像小山羊一樣,把腦袋抵在倪老師腰上,一個勁把人朝外頂:“我會放蜂,我會種地,我撿棉花比誰都厲害。以後我要開拖拉機,當勞模,用不著讀書識字。”
倪老師被她頂了個趔趄,抓著門框才沒摔倒。
“誰跟你說,開拖拉機,當勞模就不用讀書識字?”倪老師把鉛筆撿起來,“知道這鉛筆是怎麽來的?”
“小賣部賣的。”
“不對,這是我當選生產能手那一年,兵團獎勵我的。你看,鉛筆上不是有字?”
“你也當過生產能手?不是騙人的?”阿爾特古麗盯著鉛筆上金光閃閃的刻字,愣了半晌,有些生氣,“我又不認識字,幹嘛讓我看這個。”
倪老師笑了:“我說沒騙你,你相信嗎?如果你認識字,就能知道我說的是不是真話了。所以學文化很重要。”
阿爾特古麗不吭聲。
倪老師又問她,一個維族小姑娘,為什麽要學著說漢話?平時為什麽還要教阿帕說漢話?
阿爾特古麗覺得這個老師有些傻:“因為要和其他人講話,要講相互能聽懂的話。”
“聽不懂會怎麽樣?”
“聽不懂……那就不知道大喇叭裏通知了什麽,不知道要去幹什麽活,哪裏有棉花撿,好吃的拉條子怎麽拉,有點麻煩。”
倪老師說,沒有文化也是一樣的麻煩。沒有文化,就不會知道條田要怎麽種得好,拖拉機壞了怎麽修。兵團能在戈壁灘上種出糧食和棉花,靠的不隻是蠻力,還有文化知識。掌握了文化知識,才知道怎麽挑選、培育抗鹽堿的糧種,才知道防沙的紅柳插成什麽角度最好。
經過倪老師的再三勸說,那個冬天,阿爾特古麗全家都參加了掃盲班。有時候家裏活計多,去不了掃盲班,倪老師會找時間上門給他們補課。
等到開春時,阿爾特古麗已經認識不少字,直接讀了二年級。李金山得意壞了,特地托人從烏魯木齊給她買了個鐵皮文具盒。
上學不到三天,小姑娘就又不肯去學校了。
倪老師追上門問原因,原來是名字惹得禍。
“他們叫我金花。”已經六十五歲的老太太瞪向幾個同樣垂垂老矣的男同學,“沒錯,就你們三個,還有……”
孫國平的腿抖得更厲害了:“也不能怪我們,阿爾特古麗,這名字本來就是金花的意思……”
阿爾特古麗,好聽;李金花,土氣,還被嘲笑是地主婆才會取的的名字。
現在說起來很無稽,當年對小姑娘來說,卻是天大的委屈。
倪老師知道後哈哈笑:“如果在延安時期,你可能叫山丹丹。”
然後正色說:“給你起個新名字好不好?”
新名字和舊名字很像,阿紮特古麗。倪老師拉著小姑娘,在稚嫩的掌心一筆一畫寫出了它的漢語——解放之花。
第二天上課鑼打響後,倪老師先把阿紮特古麗叫上講台。小姑娘重新做了自我介紹,用粉筆把歪歪扭扭的四個字寫在黑板上。
麵對嬉笑打量的同學,她大聲地把倪老師教的內容重複了一遍:“解放之花,我的名字是紀念我阿塔和他的戰友,把新疆從巴依老爺手中解放。就像你們的名字是張守疆、王愛革、李建華,我們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