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廣德殿,蕭慶將羅必守的奏本遞給了鄭明龍,問道,“這些將領你認識嗎?”
鄭明龍看了後,立馬歸還,“回陛下,臣一個都不認識。”
蕭慶皺眉。
事情不好辦。
這事也不能怪鄭明龍。
他之前雖然在蘇鼎天的麾下當過差,但後來就進入了皇宮,統帥禦林右軍。
大魏有那麽多駐守各地的部隊,將領也有那麽多,鄭明龍不可能全認識。
再說,他要是真的都認識,反而不妙。
仔細看了看名單,還有兵部給出的意見,蕭慶詫異道,“羅必守這個老家夥一門心思地想讓自己的姑爺當常勝軍的統領。現在,卻又舉薦了另外三個人來出任常勝軍統領。他到底是什麽意思?”
“他會不會是故意這麽做的?”
蕭慶看向了鄭明龍,問道,“你的意思是?”
“羅大人已經舉薦了郭戰天。若是郭戰天真得成了常勝軍的統領,雖然會有人說他舉賢不避親,但肯定也會有人說他這是安插自己人。但若是他同時推薦了另外幾個人,郭戰天再脫穎而出,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你說的也有道理。”
蕭慶點點頭,又問道,“你覺得,蔣橫和這個郭戰天,孰優孰劣?”
“若是論武藝,蔣橫肯定是略勝一籌。至於帶兵的才能,這要從實際出發。”
“是應該讓他們好好比一場,一較高下才行。但是,蔣橫雖然無罪釋放了,可他現在畢竟是平頭老百姓一個。就算他真得有帶兵之才,朕也不可能直接提拔他為常勝軍的統領。”
蕭慶用手指敲了敲桌子,煩躁道,“這還真是一件麻煩事。”
“陛下,臣有個主意,不知道可不可行。”
“講。”
“既然陛下暫時無法決定誰來統領常勝軍更好,而常勝軍的統領一職,又不能空缺。臣建議,請秦國雲暫時代為掌管。”
蕭慶搖搖頭,說道,“論戰功、威望和資曆,秦國雲自然是沒得說。可他畢竟年事已高,身體也不好。上次來見朕,下個跪都要喘半天。怎麽能帶兵呢?”
“臣的意思是,請秦國雲做名義上的常勝軍統領。至於具體事務,則交給副手去管。等選出合適的人了,再請秦國雲出麵,保舉此人出任常勝軍統領!這樣一來,滿朝文武便不會有話說。”
“原來你是這個意思。”
蕭慶想了想,點頭笑道,“這個辦法可以試試。去把兵部侍郎秦書良叫來,朕要和他說這事。”
“遵旨。”
秦書良來了後,聽到事情的原委。
他雖然有些不願意,畢竟秦國雲的身體確實大不如前。但蕭慶也說了,隻是名義上掌管,不管理具體事務。
所以,他也沒辦法拒絕,說道,“臣代家父,叩謝陛下隆恩!”
“秦愛卿,朕聽說你年輕時候也跟隨秦國雲出征過。那你對軍中的人才,應該有一定的了解。這樣,你給朕推薦一個人選,出任常勝軍的副統領。”
“陛下,臣已經入朝為官十年了,對軍中之事早已忘得差不多,實在是無法推舉出符合陛下要求的將領,請陛下恕罪。”
秦書良做事確實很本分。
他心裏清楚,自己入朝為官後,就不能再和昔日袍澤聯係了。否則,就是犯了大忌,別人會抓住這個把柄,上奏彈劾他。
所以,他寧肯被蕭慶責罵,也不願意推薦人才。
蕭慶很無奈。
他不能因此責罵秦書良,畢竟人家是按照朝廷規矩辦事的。
無奈之下,他隻得揮退了秦書良。
等秦書良走了後,蕭慶歎氣道,“算了,這事再看看吧。”
翌日,蕭慶換上了天子才能穿的金甲,騎上禦馬,帶著鄭明龍等五百禦林右軍,到了北營的營地後,他便看到北營的將士已經排列整齊。
他縱馬進入北營,看到這些將士精神飽滿,甲胄鮮明,刀槍鋒利,很是威武。
梁天盛快步跑了過來,單膝跪地道,“稟陛下,北營將士全部集合完畢,請陛下檢閱!”
“平身。”
蕭慶下馬後,大步走到了高台上。
梁天盛、鄭明龍,一左一右地站在他身邊。
在現場的還有兵部羅必守等人。
環顧一圈,蕭慶皺眉道,“南營主將金忠怎麽沒來?”
羅必守上前一步,行禮道,“回陛下,兵部已經給他下令了,可能正在趕來的路上。”
“朕都已經來了,金忠還沒有到。羅必守,這是你的疏失。”
聽到這話,羅必守嚇得趕忙跪下道,“臣知罪,臣這就派人去催。”
“快去。”
羅必守立馬給兵部侍郎秦書良下令道,“你即刻帶人去南營,叫金忠迅速整頓南營人馬,來北營接受陛下檢閱!”
“是。”
蕭慶看向了梁天盛,命令道,“開始吧。”
“臣遵旨。”
梁天盛拿起令旗,猛地一揮。
手下將校立刻領命,開始指揮士卒操練。
南營有步卒,有騎兵。
步卒演練陣型,騎兵縱橫馳騁,呐喊聲直衝雲霄,聲勢浩大。
演練到一半的時候,秦書良急急忙忙跑回來了。
跟他一起來的還有金忠。
羅必守勃然大怒,衝上去嗬斥道,“大膽金忠,兵部早已下令,讓你今天帶南營將士來北營,接受陛下檢閱,你為何不遵令而行?”
接著,他便迫不及待地喊道,“來人,把金忠給我綁了,以延誤軍機論處。”
梁天盛一揮手,幾個北營兵士衝上來就抓住了金忠。
金忠大喊道,“陛下,臣冤枉!”
“慢!”
蕭慶一揮手,示意那幾個兵士放開。
但那幾個兵士卻看向了梁天盛。
鄭明龍大怒道,“大膽。竟敢違抗陛下的旨意,你們都不要腦袋了嗎?”
“陛下的旨意你們沒有聽見嗎?放開!”
梁天盛喊了一聲,那幾個兵士這才鬆手。
空氣瞬間凝固。
蕭慶黑著臉,目露凶光,拳頭攥緊,卻一言不發。
鄭明龍下意識把手放在了刀柄處。
隻要蕭慶一聲令下,他便即刻拿下梁天盛。
蕭慶也很想這樣做。
但就剛才的情況來看,一旦鄭明龍動手,梁天盛勢必會下令反抗。
弄不好這三萬兵馬真會造反。
如果打起來,鄭明龍帶的五百禦林右軍根本抵擋不住,蕭慶很可能會命喪於此。
所以,即便他火冒三丈,也隻能強忍下這口氣。
慢慢鬆開了拳頭,蕭慶看向了金忠,“你剛才說冤枉。那你告訴朕,你如何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