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原本以為,此案應該不複雜。但仔細排查後發現,此案竟然另有隱情。”
梁天興怒道,“殺人償命,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我大魏律法也是明確記載了的。先前遼人阿巴特殺害酒樓老板的事,陛下就已經做了聖裁。魏有法,你想違抗聖意?”
“梁大人,聽我把話說完再扣帽子也不遲。”
“你可別胡說,我幾時給你扣帽子了?”
魏有法輕輕哼了一聲,不再理會梁天興了,朝蕭慶行禮道,“陛下,臣已經查實,蔣橫之所以殺害薛天華,是因為薛天華強搶民女,且毆打陸金釗。另外,此人平素裏,仗勢欺人,橫行霸道,百姓對他早有怨恨。”
“既然如此,那你之前為何不將此人繩之以法,卻要讓他逍遙法外?”
魏有法立馬跪下來,“臣知罪,請陛下責罰。”
“此事稍後再議。朕問你,那薛天華是否十惡不赦?”
“是!”
“你可有證據?”
魏有法馬上掏出了供詞、奏本,說道,“這些都是臣親自調查得來的,上麵還有不少人簽字畫押,證明薛天華確實殘害了數條人命,冰泉為非作歹多年。這些事情,件件樁樁都是真的。臣若是有一個字的虛假,要殺要剮,任憑陛下處置!”
這話一出,大臣們一個個麵麵相覷。
一向謹小慎微,從來不會說大話的魏有法,現在表現得如此強硬,說明這事八成是真的。
不少人紛紛看向了梁天興,都發現他的臉色很難看。
蕭慶拿到供詞和奏本後,勃然大怒道,“此人果然該殺!”
天子一怒,眾臣跪伏。
“魏有法,你身為刑部尚書,是大魏律法的捍衛者,本應該懲處奸凶,維護律法公正。大梁城有人濫殺無辜,橫行霸道多年,你卻渾然不知。你這個刑部尚書是怎麽當的?”
“臣知罪,請陛下責罰!”
這時,嚴儒也連忙跪下來,“陛下,微臣是大梁城府尹。大梁城有如此歹人為惡,微臣沒有將其抓捕歸案,是臣失職,請陛下嚴懲。”
“你能主動請罪,說明你還有自知之明。但是,朕也不能,是非不分。你畢竟上任不久,很多事情還沒有妥善處理。這件事,你縱然有罪,但朕會從輕處罰的。”
“謝陛下。”
蕭慶發火道,“傳旨,魏有法玩忽職守,致使薛天華逍遙法外。即日起,罰俸一年,責令自省。若有再犯,嚴懲不貸!”
“臣謝主隆恩。”
“大梁城府尹嚴儒,加強大梁城治安維護。若是再有人膽敢草菅人命,觸犯大魏律法,而又沒有受到懲處,朕拿你是問。”
“臣遵旨!”
蕭慶一揮手,兩個人便站了起來,問道,“魏有法,既然薛天華該死,那蔣橫應該判何罪?”
“稟陛下,蔣橫之所以殺薛天華,完全是因為薛天華搶了陸金釗的妻子,還毆打陸金釗,屬於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魏有法繼續說道,“至於薛天華幾人,以前便濫殺無辜。即便蔣橫不殺他,臣抓到他們,也會判其死刑的。但是,既然薛天華現在已死,他所犯罪行自然是一筆勾銷。”
“至於蔣橫,此人見義勇為,除暴安良,按律應該嘉獎。但他連殺數人,行為過激,造成了惡劣影響。但是,他殺人又屬於情有可原,迫不得已。因此,臣建議無罪釋放。”
聽到這話,梁天興頓時大怒道,“魏有法,你竟然說無罪釋放?簡直是荒唐。蔣橫蓄意殺人,且手段殘忍,又當街行凶,嚇得百姓惶恐不安。”
“此人若是不明正典刑,斬首示眾,大魏律法的莊嚴和神聖何在?那天下百姓對律法還有敬畏之心嗎?你魏有法身為刑部尚書,竟然徇私枉法,放縱凶犯,你到底居心何在?”
魏有法據理力爭道,“薛天華一行人,草菅人命,為非作歹多年,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蔣橫殺他們,那是除暴安良。若是殺了蔣橫,今後誰還敢見義勇為?”
“以前就是因為缺少蔣橫這樣的人,薛天華他們才會肆無忌憚地濫殺無辜,橫行霸道。正是因為缺少蔣橫這樣的人,大梁城以前才會邪亂叢生,成為某些人胡作非為的樂土。”
這話帶著明顯的含沙射影。
梁天興當然聽得出來,魏有法這是在說他。
因為梁天興把持朝政的那幾年,確實是烏煙瘴氣,民怨沸騰。
當時很多人都不滿。
但都因為懼怕梁天興,都是敢怒不敢言。
現在蕭慶決心整頓吏治,廓清寰宇,魏有法自然要把壓抑在心裏多年的憤怒全都吐出來。
鍾富聽了連忙附和道,“陛下,魏尚書的判決,臣覺得既合律法,也合情理。”
“臣讚同魏尚書的判決。”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越來越多的大臣都讚同魏有法的判決。
如今朝中局勢明顯偏向於蕭慶了。
既然如此,誰還敢讚同梁天興?
見越來越多的大臣都讚同魏有法的判決,梁天興頓時氣得暴跳如雷,火冒三丈。
想當初,都是他率領大臣們對抗蕭慶。
如今,蕭慶還沒發話,大臣們便一窩蜂地反對他。
梁天興深深得感受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
見眾人都讚同魏有法的判決,蕭慶當即宣布道,“朕意,蔣橫殺害薛天華一案,就按照魏有法的判決處理。此外,朕覺得魏有法的話很有道理。朝廷以前的風氣,確實很有問題。”
“以前是朕荒廢了國事,懶惰怠政,一切罪責都是朕的,和任何人無關。朕不日就會下罪己詔,檢討自己。”
眾臣紛紛跪在地上,“臣等惶恐。”
魏有法立馬說道,“以前都是臣等沒有好好輔佐陛下,都是臣等之過,陛下萬不可自責。”
“魏尚書此言有理,請陛下責罰臣等。”
“請陛下降罪。”
蕭慶一擺手,“罷了。以前的事,就不提了。從今日起,朝廷要大力嘉獎那些敢於見義勇為的人。隻有這樣,才能弘揚正氣,打擊邪惡。”
“傳旨,刑部及天下州府,都要設立見義勇為獎。對於那些敢向不公說不,向不法說不的人,朝廷應該大力嘉獎。可根據具體事宜,應獎勵白銀五十兩到一萬兩。若是敢有人打擊報複見義勇為者,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朝廷重臣,一律斬首示眾,決不寬貸!”
“朕要用這件事告訴天下人。大魏律法既不會冤枉一個好人,更不會放過一個壞人。天理、人情、國法俱在!”
眾臣行禮,“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