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臣剛剛得報,此次招募新軍,朝廷總共募得三萬人,且都是年富力強的精銳!”
羅必守得知了這件事,立馬歡天喜地得跑來向蕭慶道賀。
蕭慶聽了也是非常高興,笑道,“是嗎?那真是太好了。”
“有這樣的精銳部隊,縱然遼國南侵,我朝也不懼他們。”
接著,羅必守便問道,“不知陛下給新軍賜何名?”
“朕想過了,就取名常勝軍。”
“好名字。”
羅必守又問道,“那陛下打算讓誰來統領這三萬新兵呢?”
“你可有人選?”
“靖邊侯郭維的孫子,郭戰天。”
羅必守眉飛色舞地介紹道,“此人自小跟隨靖邊侯馳騁疆場,勇武過人,富有謀略。回朝後,又閉門讀書,專心習武,可謂是文武全才。另外,靖邊侯在軍中效力近四十年,威望甚高。由郭戰天出任新軍統領,臣以為再合適不過了。”
蕭慶聽了連連點頭,“聽你這麽一說,他還真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當然,新軍統領關係到大梁城的安危,陛下也當謹慎處之。臣建議,由陛下親自考核郭戰天,看看其人的才能是否能勝任。”
“有道理。行,你退下吧,朕考慮考慮。”
羅必守連忙行禮道,“臣告退。”
等他走了後,蕭慶便招來鄭明龍,問道,“郭戰天這個人,怎麽樣?”
“回陛下,此人的確如羅大人說的那樣,文武全才。但有件事,臣不知道該不該講。”
“這裏就咱們兩個人,有話直說。”
“郭戰天是羅必守大人的女婿。”
蕭慶秒懂,笑道,“難怪他極力推薦郭戰天,搞了半天是他們自家人,這老家夥的算盤打得真響。如果郭戰天最後真得成為了新軍統領,羅必守非但幫自己的姑爺謀了個好差事,自己也落了個舉賢不避親的美名。”
“隻可惜,朕不會讓他牽著鼻子走。”
接著,蕭慶又問道,“蔣橫那邊怎麽樣了?”
“回陛下,田克用死了後,臣已經對北營的其他將領展開了暗中調查。但是,他們把事情處理得很幹淨,一點痕跡也沒有留下,臣暫時查無實據。”
“這麽說,想無罪釋放蔣橫,很難了?”
鄭明龍無奈點頭道,“是。不過,興許魏大人能想到辦法。他畢竟是刑部尚書,對大魏的律法爛熟於心。”
蕭慶用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麵,思索片刻後,他突然站了起來,嚇得鄭明龍趕忙弓下腰去。
蕭慶走到了鄭明龍麵前,命令道,“兩件事。第一,你派人去向魏有法打聽一下,看看他有沒有辦法。記著,不要跟他說是朕的意思。”
“臣明白。”
“第二,你親自去一趟恒陽侯秦國雲的府邸,當麵詢問這位老將軍。用什麽樣的方法能考察一個人是否有帶兵的才能?”
“臣遵旨!”
鄭明龍告退了。
蕭慶坐回到了龍椅上。
他對一個人是否有帶兵的才能,心裏是有一定的標準的。但蕭慶畢竟沒有親自上過戰場,得來的知識全都是曆史書上的。
書本和實際,終究有一定差距。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還是決定請教一下秦國雲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
原本蕭慶是想讓蘇鼎天來做這些事情的,但蘇鼎天的病情一直沒有好轉。
新軍招募成功,讓得梁天興很緊張。
蕭晃更是坐不住了,直接來尚書府找他,見了麵便說道,“蕭慶肯定是要對我們下手了。這三萬新軍,一定是拿來對付我們的!”
“殿下莫急。雖然他招募了三萬新兵,但要想讓這三萬人形成戰鬥力,對我們構成威脅,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怎麽說?”
梁天興解釋說,“一支軍隊要想有戰鬥力,最重要的便是要有一位得力的統帥。蕭慶手底下才幾個人?他上哪兒去找帶兵的將領?”
“可萬一他找到了呢?”
“即便找到了,這三萬人想要有戰鬥力,也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沒有一年半載,如何能行?”
他剛說完,梁天盛便起身說道,“殿下,我大哥說得很對。新兵的訓練最是麻煩,隊列、號令、陣型、戰術等等,絕非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
“原來是這樣。看來,是本王太著急了。”
“殿下的顧慮也不無道理。若是我們能掌控這支新軍,則大大增強了我們的實力。”
蕭晃急忙問道,“怎麽做?”
“三年之期已經到了。”
蕭晃目不轉睛地看著梁天興,沒有反應過來這話的意思。
過了一會兒,他如夢初醒,恍然大悟,笑道,“對,對對,三年之期已經到了。按照朝廷製度,各地戍守的將領要進京麵聖,並由兵部進行考核,重新安排新職位。”
接著,他又皺眉道,“可羅必守這個混賬東西已經背叛我們了,他是絕不會聽從我們的安排!”
“他會的。”
“何以見得?”
梁天興嘴角一揚地笑道,“因為他還有把柄在本相的手裏。他若是不從,本相頃刻間就可以叫他灰飛煙滅!”
早朝。
眾臣行禮之後,羅必守上前一步說道,“陛下,三年之期已經到了,各地戍守的將領進京後,臣已經對他們進行了考核。這是他們考核的成績,以及兵部給出的意見,請陛下禦覽。”
小李子將奏本呈給了蕭慶。
蕭慶對這些人一個都不認識,他也不知道這樣的安排是否合理。
但考慮到昨天羅必守舉薦自己的姑爺,他也擔心這個老家夥會趁機安插親信。
所以,蕭慶稍作思量後,便說道,“此事,朕會認真考慮的。”
見他不打算同意,羅必守有些著急了,催促道,“陛下,雖然各地戍守的將領入京後,由他們的副手統領一方。但眼下大魏並不太平,還是應該速速定奪才是,以免生亂。”
“朕自有分寸。”
“是。”
既然蕭慶已經這麽說了,羅必守也不敢再多說什麽。
退下後,他下意識地瞥了一眼梁天興,意思是,我盡力了。
梁天興一言不發,這事本就和他的職責無關。
他要是多嘴,非但容易引起蕭慶的懷疑,更嚴重的還會招來彈劾,說他越權行事。
即便如此,他仍然有信心能讓自己的人,拿下新軍統領一職!
至少從概率上來說是這樣的。
但他不插嘴這件事,卻可以插嘴另外一件事。
“陛下,蔣橫當街行凶,殺害薛天華等數條人命,影響惡劣。大梁城府尹嚴儒本來已經做了判決,但案子移交到刑部後,魏大人不知是何原因,拖延數日,一直沒有決斷。”
梁天興滿臉不快地繼續說,“百姓對此有頗多的怨言,甚至還有人說,朝廷要徇私枉法,放縱殺人凶手。臣擔心,再這樣拖延下去,會讓百姓對朝廷不滿,會讓我大魏律法的莊嚴和神聖**然無存。請陛下明鑒!”
蕭慶聽到梁天興的話,沒有反駁,立刻看向了魏有法,問道,“魏尚書,你作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