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陣呐喊聲中,劉伯姬走了出來。剛才她插不上口,這會準備補回來。
她扯開嗓門大叫了一聲:“大——哥——”
所有人都嚇了一跳,以為出什麽大事了,周圍忽然靜了下來,一個個都不出聲。
她見了大家那緊張的神情,不由噗嗤一聲,笑出聲來。
“我說咱們都起兵了,得講個論功行賞了罷?以我的能耐,至少當個將軍。”
四下盡喝倒彩,心道差點被這小姑娘嚇死。幾位族裏的長輩,狂抹胸口。
劉縯連翻白眼,沒好氣地道:“你有什麽功勞和本事,且說來聽聽。”
劉伯姬大言不慚地道:“這一次,咱們能得到宛城李氏的支持,全是我的功勞,因為要不是我看似好欺負,把城裏的壞人招了過來,三哥根本不會遇到李家的人。”
劉秀一聽登時哭笑不得,細一琢磨,卻又挑不出她這話的毛病。
就連李軼和李鬆兩人都聽得忍俊不禁。
人群中冒出一個戲謔的聲音:“到了你這裏,‘好欺負’倒成優點了?”
四下登時傳來一陣哄笑。
劉伯姬麵不改色,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
“我是看似好欺負,其實不好對付,想欺負我的那些人,被我殺了好幾個。”
“哦?”劉縯大吃一驚,“小妹敢在宛城裏殺人?”
劉伯姬登時來勁了,臉上盡是得意之色。
“哼,別小看我,鏟奸除惡,我不比你們這些男子漢差到哪裏去。這事千真萬確,我現在可是全南陽的通緝犯,不信你問我三哥,還有這兩位李大哥也可以作證。”
她說著指了指李軼和李鬆。
聽到這裏,周圍的人狂抹冷汗。
按理說,成了通緝犯,誰都會大呼晦氣,沒想到這裏還有位引以為豪的。
劉縯被她逗樂了,笑道:“哎呀,不愧是我的小妹,那真是了不得,在場的估計很少有人能有你這個膽識和戰績,我看封個將軍也可以,就叫‘好欺負將軍’罷。”
四下再次傳出一陣哄笑。
劉伯姬的臉皮還真厚,她竟然照單收下了。
“你們笑什麽?雖然這頭銜怪了點,那好歹也是個將軍。別看我是個女流,上戰場殺敵的時候,我不會輸給你們的,身為將軍我可要發揮表率作用,咱們走著瞧。”
她的話剛一落音,周圍登時傳出幾聲古怪的口哨。
劉縯心中暗笑,這小妹胡鬧歸胡鬧,倒也提升不少士氣。
既然士氣已經上來了,就該說正事了。
劉縯喝道:“好了,我看過今天的日子,隻能封一位將軍,其他人就別想了。”
人群中傳來笑聲。
劉縯示意大家安靜,他的臉色忽然嚴肅:“接下來,咱們好好打幾仗,打出咱們漢軍的威風來!到時候論功行賞,隻要確實有能力的,有戰績的,都能封為將軍。”
四下歡呼叫好。
劉良問道:“縯兒,你身為全軍的統帥,可想好了作戰的計劃?”
劉縯大笑:“這事我琢磨好幾年了,怎會沒有計劃?”
他忽然麵朝大家,說得**澎湃。
“首先,我們要揮軍北伐,盡快把宛城拿下,到時候我們就有一個新家了。”
劉秀道:“聽說朝廷在宛城一帶放了重兵,有十餘萬之眾,大哥切莫輕敵。”
劉縯道:“三弟所言不差,所以我們要在北伐的路上打幾個勝仗,把朝廷放在宛城一帶的十萬兵馬引出來,慢慢消耗他們的實力,當時機成熟之後,再伺機決戰。”
聽了這一番話,劉秀知道大哥帳下有高人相助,當下放心了。
“大哥,我願帶領一支先鋒隊伍,為大軍摸清道路。”
劉縯大笑,瞧著三弟道:“好!難得你有這份膽識,之前是大哥看錯眼了。你可在族中挑選勇士千名,先往新野一帶進發,不要急於攻城掠地,能威懾敵軍就好。”
“是。”劉秀答了一聲。
劉伯姬忽道:“大哥,打先鋒怎少得了我?我要和三哥一同出發。”
“準。”劉縯又把目光轉向三弟,“另外,我再給你派一員猛將。”
他朝身後喊一聲:“黑熊。”
劉稷扛著一把雙刃開山斧走出來了,一臉興奮之色,叫一聲:“大哥。”
劉縯道:“你隨文叔出征,打個頭陣,記得要聽軍令。”
“打頭陣?”劉稷聞言咧嘴一笑,如同吃了蜜糖一般,“俺喜歡。”
劉縯又朝眾人道:“大家回去好好準備,明日一早,陳兵蔡陽城。”
四下齊聲叫好,漸漸散去。
天還沒亮的時候,舂陵的大軍已經集結好了,大概有七八千人。
算上青龍寨的兩部人馬,以及宛城李氏的幾百人馬,那也有上萬人了。
舂陵劉氏家家戶戶習武,各家所養門客也都是些好武之人,他們的戰鬥力遠非一般的義軍可比,即便遇到朝廷的精銳之師,那也有一拚之力。
青龍寨的戰鬥力更不用說了,他們經常與地方勢力爭鬥,早已煉出了一身本事。
這支萬人隊伍絕對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一個縣的兵力,不過兩三千人,除去守城的,能調動的軍隊也就一兩千人。
所以說,若不考慮朝廷特派的軍隊,劉縯足以橫行南陽了。
但事情並非這樣。
南陽是個富饒之地,也是個軍事要地,更重要的是它還扼守著西去武關的路。
武關是關中平原南邊的一道門戶,一旦武關失守,京城就有麵臨兵災的可能,所以王莽絕不容南陽有失,派了十萬精兵駐守在宛城一帶,若有軍情,可由甄阜調動。
這十萬精兵才是劉縯最大的威脅,更何況劉縯的所作所為,早已被朝廷關注。
劉縯也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做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的。
他把劉秀叫到身邊,特別囑咐了幾句。
“你的主要任務是打出漢軍的旗號,宣揚漢軍的威嚴,令各縣兵馬不敢妄動,給當地民眾傳個消息,若遇到敵軍,能打就打,打不過時切莫戀戰,及時退走便可。”
“大哥放心,我理會得。”
“去罷,大哥就在你的身後,任何時候都不要害怕。”
“是。”劉秀領命,大步而去。
劉秀騎上水牛,帶著一千人馬,踏上了光複漢室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