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眼間,李明和阿依古麗來到葉城縣已經一年有餘。
這一年,是充實的一年,是收獲的一年,更是讓他們終生難忘的一年。
回想起初來葉城時的情景,李明和阿依古麗都感慨萬千。
那時的他們,滿懷著服務基層的熱情和理想,卻也難免有些許忐忑。農村醫療條件的落後,群眾健康意識的淡薄,種種困難和挑戰,曾讓他們感到無從下手。
但是,他們沒有退縮,沒有放棄。“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我們”的誓言,始終鼓舞著他們砥礪前行。
一年來,他們紮根基層,踐行初心,用醫者仁心溫暖著葉城縣的父老鄉親。
在他們的倡導和推動下,“關愛風燭”項目在葉城縣全麵鋪開,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偏遠農村的健康之路。
那一次次深入農家的義診,讓偏遠村落的父老鄉親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那一場場形式多樣的健康宣教,讓“健康第一”的理念在群眾心中紮下根來;
那一項項切合實際的分級診療探索,讓小病在村衛生室得到及時處置,大病在縣醫院得到有效救治;
那一期期接地氣的村醫培訓,讓一支紮根農村的“健康守門人”隊伍茁壯成長;
那一次次走村入戶的婦女“兩癌”篩查,讓農村婦女的“生命之花”免遭病魔的摧殘。
……
漸漸地,“關愛風燭”在葉城縣已經成為一個叫得響的品牌,成為縣域醫共體建設的一麵旗幟。
縣電視台專門製作了係列宣傳片,報道“關愛風燭”的感人事跡;
市衛健委將葉城“關愛風燭”作為醫療援助典型,在全市推廣學習;
一時間,李明和阿依古麗成了葉城縣的“明星”,成了群眾交口稱讚的“好醫生”。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自滿,反而更加警醒自己:榮譽隻能代表過去,為民服務沒有終點。
這不,在總結“關愛風燭”成功經驗的同時,他們又在謀劃新的行動。
“阿依古麗,咱們下一步的重點,應該放在農村兒童的早期發展幹預上。”一天,李明對阿依古麗說,“農村兒童的體質和認知發育問題越來越突出,將來會影響到整個民族的素質。我們應該未雨綢繆。”
阿依古麗讚同地點點頭:“我也有同感。農村兒童的營養不良、佝僂病、齲齒等問題確實普遍,而且兒童期的很多疾病如果幹預不及時,會影響終身。我們要加大農村兒保工作的力度。”
於是,一個全新的“關愛風燭”項目——農村兒童早期發展幹預計劃應運而生。李明和阿依古麗又開始馬不停蹄地奔走在村村寨寨,為農村娃娃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
“李明,阿依古麗,葉城縣衛健委決定推薦你們作為全國‘最美基層醫生’候選人,你們看如何?”一天,縣衛健委主任找到李明和阿依古麗,興奮地說。
“‘最美基層醫生’?我們哪裏擔得起這麽高的評價啊。”李明連連擺手,“我們隻是做了基層醫生應該做的,實在不敢當這個稱號。”
阿依古麗也靦腆地笑笑:“是啊,比起那些紮根基層幾十年的老前輩,我們的付出實在微不足道。再說了,我們的工作離不開縣鄉村各級醫療機構的通力協作,大家都是‘最美’。”
主任見他們謙虛,更是欽佩:“你們兩位太謙虛了!你們在葉城縣的所作所為,早已是婦孺皆知。你們不僅醫術高超,醫德高尚,更是‘關愛風燭’的主要發起人和推動者,為縣域醫共體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如果說你們不是‘最美’,誰還敢當這個稱號?”
李明和阿依古麗麵麵相覷,心中百感交集。他們何曾想到,當初的一念之差,竟讓他們收獲了如此多的讚譽和肯定。但他們更加明白,這些榮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它們是一種鞭策,鞭策他們在人民健康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它們更是一種責任,責任他們為民族健康的未來貢獻出更多力量。
“謝謝主任的信任和肯定。”李明鄭重地說,“我和阿依古麗商量了一下,決定接受推薦。但我們不是為了評選什麽‘最美’,而是想以此為契機,號召更多的醫務工作者投身基層,為群眾健康做實事好事。讓‘關愛風燭’這盞明燈,照亮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角落。”
阿依古麗也堅定地點點頭:“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基層健康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我們也呼籲社會各界繼續關注、支持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攜手共建共享健康中國的美好明天!”
……
李明和阿依古麗漫步在縣城的小道上,享受著難得的閑暇時光。
“這一年多來,真是讓人終生難忘啊。”李明感慨道,“上級的信任,同事的支持,群眾的肯定,還有你的陪伴,這一切都讓我倍感幸福和踏實。”
阿依古麗輕輕挽住李明的手臂,柔聲說:“是啊,回首這一路,雖然艱辛坎坷,但我們收獲了太多太多。我們見證了基層醫療的重大變遷,我們感受了群眾健康的喜人向好,我們也收獲了彼此的真摯情感。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明深情地望著阿依古麗,目光堅定而溫柔:“阿依古麗,今後的路還很長,讓我們攜手並肩,繼續在基層醫療的道路上奮鬥吧。不忘初心,不辱使命,讓‘關愛風燭’成為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照亮每一個人的健康夢想。”
阿依古麗點點頭。
“我們的‘關愛風燭’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我覺得還可以做得更多。”李明若有所思地說。
“你的意思是?”阿依古麗好奇地問。
“我在想,我們能不能在葉城縣建立一個‘基層醫療發展基金會’,專門用於支持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李明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我們可以號召社會各界捐資捐物,集腋成裘,為農村醫療機構改善硬件設施,為貧困患者提供醫療救助,為優秀村醫提供進修深造的機會……”
阿依古麗被李明的想法點燃了:“這個想法太好了!我們還可以成立一支‘健康教育誌願服務隊’,定期深入農村開展健康教育和義診活動。讓‘關愛風燭’的火種播撒到更廣闊的天地。”
李明和阿依古麗越聊越興奮,他們幻想著有一天,葉城縣的每一個村衛生室都能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每一位村民都能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識,每一個貧困患者都能得到及時的醫療救助,每一位村醫都能通過在縣醫院進修提升自己的醫療水平……
他們堅信,隻要他們堅持不懈地努力,隻要社會各界攜手同心,定能讓“關愛風燭”這盞明燈越燃越旺,照亮每一個農村群眾的健康之路。
“為了這個夢想,我們一起加油吧!”李明和阿依古麗緊緊握住彼此的手,目光堅定而充滿希望。
夜色漸濃,皓月當空。但在李明和阿依古麗的心中,一輪更加璀璨奪目的明燈已經升起。那是他們用“仁心仁術”點亮的明燈,是他們用“初心使命”燃起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