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後,一輛嶄新的流動醫療車行駛在通往葉城縣最偏遠村落的山路上。車身上“關愛風燭健康同行”幾個大字格外醒目,吸引了沿途村民的目光。
車上,李明、阿依古麗和縣婦幼保健院的幾位醫生正在做著最後的準備。他們即將為偏遠山村的婦女們送去一項重要的健康服務——“兩癌”免費篩查。
“根據前期摸底,這個村子適齡婦女近200人,但常規體檢的覆蓋率不足三成。”阿依古麗一邊整理資料,一邊說,“當地經濟條件差,婦女健康意識淡薄,是宮頸癌、乳腺癌高發卻被忽視的群體。”
李明點點頭,沉聲道:“農村婦女‘兩癌’防治,曾經是一個老大難問題。篩查率低、患者發現晚,嚴重威脅農村婦女的健康和生命。作為婦產科醫生,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改變這一現狀。”
車隊漸漸駛進了村子。早有所聞的村民們已經在村委會門前列隊等候,他們用好奇而期待的目光迎接著這群特殊的客人。
“鄉親們,我們是縣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的醫生,這次來是為大家進行免費的宮頸癌、乳腺癌篩查,提前預防婦科腫瘤。”李明拿著麥克風,向村民們介紹來意。
“這個檢查就是給婦女看病的吧?我沒啥不舒服,就不檢查了。”人群中,一個中年婦女小聲嘀咕。
阿依古麗走上前,微笑著解釋:“大姐,您有所不知,‘兩癌’早期是沒有明顯症狀的,等到身體不適時往往已經晚期了。定期篩查可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能最大限度保護我們婦女朋友的健康。”
“可是這個檢查,會不會很痛啊?我聽說婦科檢查很痛的。”另一位年輕女性問道,臉上流露出恐懼的神色。
“大家放心,現在的檢查方法已經很先進了,采用液基薄層細胞學技術,取材快速、標本質量高,您隻會感到輕微的不適,不會有疼痛感的。”阿依古麗耐心地解釋,“而且我們都是女醫生,會給您創造一個安全、隱私的就診環境。”
在醫生們的悉心解說下,村民們的顧慮逐漸打消。婦女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有序地走進臨時搭建的篩查帳篷。
阿依古麗和婦幼保健院的醫生們分工協作,有條不紊地為婦女們進行宮頸癌篩查。先是詢問病史,然後進行婦科檢查,最後采集宮頸脫落細胞標本。
“張姐,從您的年齡和病史看,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宮頸癌篩查,如果連續3年陰性,以後可以3年篩查一次。”阿依古麗一邊填寫病曆,一邊叮囑道。
“王大娘,您有外陰瘙癢、接觸性出血等症狀,可能是宮頸炎,我這就取個分泌物做個化驗。如果確診,要盡早治療,避免發展成宮頸癌前病變。”
“小李啊,你懷孕6個月了是吧?孕期宮頸癌篩查一樣很重要,如果發現病變,還能盡早采取保胎和治療措施呢。”
帳篷外,李明正在為村民們進行乳腺癌篩查。他先是詢問乳腺疾病家族史和月經史,然後細致地進行視診、觸診,對可疑病灶進行B超檢查。
“趙阿姨,我摸到您左側**外上象限有個腫塊,B超提示為良性腫瘤。建議到縣醫院做個穿刺活檢,明確診斷後再製定治療方案。您不要太擔心,良性腫瘤切除後一般不會複發的。”
“小張啊,你最近**有溢液嗎?有血性溢液一定要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像你這個年齡,最好每年都做一次乳腺鉬靶X線攝影,從40歲開始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把乳腺癌扼殺在萌芽狀態。”
“大家要經常做**自檢,這是乳腺癌早診早治的利器。我給大家發一些宣傳冊,上麵有詳細的自檢步驟,回去可以跟著學習。”
……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很快過去,夕陽西下時,篩查工作終於告一段落。
經過初篩,共發現3例宮頸癌可疑病例和5例乳腺腫塊,均已電話預約到縣醫院進一步檢查。這些及時發現的問題,都將通過早期幹預避免演變為危及生命的惡性腫瘤。
更可喜的是,通過醫生們手把手的指導,很多婦女學會了**自檢的方法,掌握了宮頸癌防治的基本知識,健康意識得到明顯提高。
“感謝縣醫院的醫生們,給俺們婦女送來了最及時的關懷,教會了俺們嗬護自己的方法。”村支書的老伴兒動情地說,“這個‘關愛風燭’項目太好了,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俺們農村婦女的健康之路。”
李明和阿依古麗相視一笑,這樣的認可,正是對他們最大的鼓舞。
“其實,農村婦女‘兩癌’防治,不能隻靠我們醫生的力量。”李明語重心長地說,“還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營造‘預防為主、關愛生命’的氛圍。比如完善農村婦女‘兩癌’篩查的公共衛生政策,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認知水平等。”
阿依古麗接過話茬:“我們還要充分發揮鄉村醫生和村級婦女幹部的作用,讓她們成為‘兩癌’防治的宣傳員和動員員,使篩查常態化、製度化。隻有縣鄉村三級聯動,城鄉社會共同參與,農村婦女‘兩癌’防治的目標才能最終實現。”
今天,他們用“流動服務”點亮了一盞健康明燈,照亮了一方婦女的希望。
而在不遠的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健康使者”,與他們一起,將這盞明燈傳遍葉城的每一個角落,迎來農村婦女健康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