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醫生,化驗結果來了。”護士站外,瑪依拉快步走來,手裏拿著一疊檢驗單。
李明正在和阿依古麗討論古麗娜的病情。
天剛蒙蒙亮,他們就來到醫院查房。
自從三天前收治了這個來自帕米爾高原的小患者,兩人一直在為手術方案做準備。
“肺動脈壓力有所下降,”阿依古麗指著化驗單說,“降壓治療效果還不錯。”
“心功能指標也在改善。”李明點點頭,“可以和馬主任商量具體手術時間了。”
就在這時,阿布都·卡德爾院長和馬主任一起走來。
“正要找你們,”院長說,“剛才縣醫院來電話,說那邊又發現兩例疑似先心病的孩子,家長想知道能不能轉院。”
“又是塔什庫爾幹?”阿依古麗問。
“對,”馬主任說,“一個是牧區的,一個在縣城。聽說症狀和古麗娜很像。”
李明皺起眉頭。
這已經是半個月內發現的第三批先心病患兒了。
上周光是塔什庫爾幹一個縣,就確診了三例。
“馬主任,”阿依古麗突然說,“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主動出擊?與其等他們來醫院,不如我們過去篩查。”
馬主任眼睛一亮:“這個想法不錯。可是塔什庫爾幹那邊條件艱苦,設備也不全……”
“可以帶便攜式超聲儀去,”李明接過話題,“先進行初步篩查。如果發現疑似病例,再安排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阿布都·卡德爾院長一直在聽他們討論。
此時他開口說:“這事我考慮過。前兩天和衛健委溝通,他們也有這個想法。準備在偏遠山區開展一個兒童先心病篩查救治項目。”
“太好了!”阿依古麗說,“我們可以……”
話沒說完,監護儀的報警聲突然響起。
古麗娜的房間傳來護士的呼喊:“李醫生!血氧又降了!”
所有人快步衝進病房。
女孩麵色發紺,呼吸急促,監護儀顯示血氧飽和度隻有82%。
“快!準備吸氧!”李明一邊調整氧氣流量,一邊觀察心電監護。
阿依古麗迅速給病人檢查:“右心衰竭加重了,需要加強利尿。”
搶救持續了半小時,古麗娜的情況才逐漸平穩。
站在病床前,李明和阿依古麗都意識到,手術不能再拖了。
“明天安排手術。”馬主任當即決定,“今天做術前準備。”
送走主任後,阿依古麗去找艾爾肯交代術前注意事項。
李明則開始整理病曆,準備製定詳細手術計劃。
中午時分,阿曼大夫拄著拐杖來查房。
老人看了看古麗娜的情況,又仔細詢問了高原上類似病例的情況。
“這種病在高原地區比較多見,”阿曼大夫說,“我年輕時在塔什庫爾幹工作過,經常遇到。問題是發現得太晚,很多孩子都耽誤了。”
“所以我們想組織篩查,”阿依古麗說,“但高原條件艱苦,不知道……”
“去!必須去!”阿曼大夫斬釘截鐵地說,“我給你們開些防治高原反應的藥。再艱苦也比孩子們等死強。”
下午,醫院召開了緊急會議。
阿布都·卡德爾院長宣布了篩查項目的初步方案:組建專門醫療隊,分批進駐偏遠山區,為適齡兒童進行先心病篩查。
“第一站就去塔什庫爾幹,”院長說,“先從問題最突出的地方開始。李明、阿依古麗,你們負責具體實施方案。”
會後,兩人開始著手準備。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便攜式診斷設備、必要藥品、交通工具、翻譯人員……
“別忘了準備供氧設備,”阿依古麗提醒道,“塔什庫爾幹海拔太高,我們自己也需要防範高原反應。”
“還要考慮天氣因素,”李明說,“這個季節山區時常有暴雨。”
正說著,護士站傳來呼叫:“李醫生,古麗娜的父親找你們。”
病房裏,艾爾肯握著女兒的手,神情憂慮:“大夫,聽說你們要去我們那裏?路太難走了,你們……”
“放心吧,”阿依古麗用維語回答,“再難的路我們也要去。不能讓更多的孩子遭罪了。”
艾爾肯眼圈紅了:“真的太感謝你們了……”
“別說這些,”李明打斷他,“明天就是手術了,你要幫古麗娜保持好心情。”
晚上整理資料時,李明發現阿依古麗正在查看塔什庫爾幹的地圖。
“在找什麽?”他問。
“計算行程,”阿依古麗指著地圖上蜿蜒的山路,“從縣城到最偏遠的牧區,有些地方隻能靠馬或驢。我在想,是不是要聯係當地牧民幫忙。”
李明看著地圖,那些曲折的山路像一條條褶皺的紋路,蔓延向帕米爾高原深處。
在那片廣袤的雪域裏,不知還有多少孩子正在等待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