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眼裏“搞得比較好”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原名重八,後取名朱國瑞,元文宗天曆元年九月十八(1328年10月21日)丁未時,出生於濠州(今安徽省鳳陽縣東)鍾離太平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
朱重八自幼貧寒,父母兄長均死於瘟疫,孤苦無依,入皇覺寺(位於鳳陽城西門外)為小沙彌,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入寺不到兩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重八隻得離鄉為遊方僧。後於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覺寺。因其友湯和的一封信,參加了反元起義軍,改名“朱元璋”意為誅(朱)滅元朝的璋(璋,一種武器)。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蒙元暴政。
朱元璋在郭子興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子興便把養女馬氏嫁與了他,軍中稱之為“朱公子”。郭子興死後,朱元璋統率郭部,任小明王韓林兒的左副元帥。接著以戰功連續升遷,至正十六年(1356年)諸將奉朱元璋為吳國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吳王位。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基本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和掃平元的殘餘勢力後,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朱元璋是繼劉邦之後又一個出身微細、起自草莽的平民皇帝。朱元璋和劉邦、成吉思汗一樣,都屬於不識字或識字不多的“大老粗”,卻創造了許多“秀才”(知識分子)望塵莫及的偉大功業。《明史》讚譽朱元璋“當其肇造之初,能沉幾觀變,次第經略,綽有成算”,實非虛詞。
毛澤東對朱元璋卓越的軍事才能給予過很高的評價,曾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李世民創造了許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最符合毛澤東的軍事思維;而朱元璋之所以能緊隨李世民之後排名第二,是因為他的軍事謀略也深得毛澤東的讚許。比如,朱元璋在北定中原之前,在江南主要麵對兩股勢力:一是陳友諒,一是張士誠。本來張士誠尤為逼近朱元璋的地盤,所以有人建議他先打張士誠。但朱元璋經過分析對比,卻先置張士誠於不顧,而首先解決陳友諒。其理由是陳友諒素性驕傲,而張士誠器量狹小,兩相比較,“誌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故先攻友諒”。果然,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決戰時,張士誠徘徊觀望,“卒不能出姑蘇一步以為之援”。陳友諒既滅,張士誠頓成累卵,不久便為朱元璋擊滅。朱元璋後來回憶說,如果先打張士誠,“浙西負固堅守,友諒必空國而來,吾腹背受敵矣”。
在北伐中原的過程中,朱元璋以其雄才大略、遠見卓識對北伐又做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東,撤除元朝的屏障;進兵河南,切斷它的羽翼;奪取潼關,占據它的門檻;然後進兵大都,這時元朝勢孤援絕,不戰而取之;再派兵西進,山西、陝北、關中、甘肅可以席卷而下。這就是他的“次第經略”的戰略思想。
毛澤東吸納並綜合了李世民“以弱勝強”、朱元璋“次第經略”的思想,形成“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戰略原則。朱元璋的成功經驗,讓毛澤東領略到在不同戰略階段分清主次、逐步拓展的極端重要性。毛澤東的“不要四麵出擊”、“不打無把握之仗”等戰略思想,顯然有著深厚的曆史淵源。
朱元璋打天下時十分注重知識分子的作用,善於將知識分子的謀略、智慧為己所用。劉伯溫、宋濂、朱升、章溢、葉琛等一批飽學之士,聚集在他的周圍以備顧問,使之左右逢源,如虎添翼。文武雄才極一時之盛,共襄盛舉,方才成就了朱元璋奄有宇內的宏圖。毛澤東更是這樣,他在延安時期撰寫的《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等重要文章,其著眼點也是文武並重。
1948年11月,明史專家吳晗輾轉來到河北省平山縣的西柏坡,將他在當年8月份寫完準備再版的《朱元璋傳》的修改稿,送請毛澤東閱正。正在指揮解放戰爭的毛澤東於百忙之中擠出時間仔細閱讀了書稿,還約請吳晗深談了兩次。隔了幾天,毛澤東在退還《朱元璋傳》原稿時,還特地給吳晗寫了信。信中說:
兩次晤談,甚快。大著閱畢,茲奉還。此書用功甚勤,掘發甚廣,給我啟發不少,深為感謝。有些不成熟的意見,僅供參考,業已麵告。此外尚有一點,即在方法問題上,先生似尚未完全接受曆史唯物主義作為觀察曆史的方法論。倘若先生於這方麵加力用一番工夫,將來成就不可限量。
此信對吳晗苦心為朱元璋立傳稱道有加,但又指出吳晗“似尚未完全接受曆史唯物主義作為觀察曆史的方法論”。顯然,毛澤東和吳晗在對朱元璋的評價問題上,存在一定差異。在毛澤東眼中,唯物史觀亦可稱作“奴隸史觀”,是底層人民在創造曆史,曆史上的農民起義都程度不同地推動了曆史的進步。朱元璋作為農民起義的首領,更是如此。而吳晗的《朱元璋傳》卻以朱元璋影射蔣介石,顯然沒有貫徹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新中國成立後,吳晗根據毛澤東的意見,從1954年開始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重新寫了《朱元璋傳》。1955年春,油印出100多份,再次呈送毛澤東請求指正。毛澤東又認真通讀了一遍,在書中多處用鉛筆畫了直線、曲線等符號和著重號。如今在中南海毛澤東故居書房裏,還保存著這本吳晗寫有“送毛主席,請予指正”的上、下兩冊十六開油印書稿。
毛澤東對吳晗的修改表示滿意,同時指出:“朱元璋是農民起義領袖,是應該肯定的,應該寫得好點,不要寫得那麽壞(指朱元璋的晚年)。”1964年,吳晗根據征集來的各方意見,利用病休時間再一次對書稿做了修改,並於1965年正式出版。
朱元璋晚年以猛治國,用嚴刑峻法懲治貪汙,澄清吏治,結果倒使人人自危。但比起那些窮奢極欲、風流成性的皇帝來,朱元璋還算儉約自持。朱元璋晚年猜忌日甚,錯殺了許多人,這一點特別為後來人所詬病。毛澤東並不是認為朱元璋沒有過錯,隻是認為對朱元璋這位農民起義的領袖應采取基本肯定的態度,“應該寫得好點,不要寫得那麽壞”。
毛澤東對朱元璋的經曆研究得相當仔細,甚至一些具體的曆史環節也不放過。比如,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春,朱元璋在即吳王位後親自率兵征伐武昌,一舉**平漢、沔、荊、嶽等地區。毛澤東讀到《明史》涉及此事的記載時,批注道:“不令諸子孫統兵作戰,失策。”在他看來,朱元璋應該讓諸子孫在血雨腥風中經受磨煉,不能讓他們坐享其成。
1953年2月,毛澤東與陳毅同遊南京紫金山,共發思古之幽情。陳毅興致勃勃地講了當地關於朱元璋的一些傳說故事。毛澤東接著說:“朱洪武是個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個謀士叫朱升,很有見識。朱洪武聽了朱升的話‘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最後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20世紀70年代,毛澤東提出過“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以及“備戰、備荒、為人民”兩個基本口號,顯然是從朱元璋的策略中得到啟發,並予以發展和超越。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初封燕王。因太子朱標早逝,朱元璋死後即由長孫朱允炆繼位,這就是建文帝。朱允炆采納大臣齊泰、黃子澄等的建議而削藩,以免重蹈西漢“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的覆轍。在此背景下,燕王朱棣身處危殆,於是以“靖難”、“清君側”為名起兵造反,在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隨後即皇帝位,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所謂“奸臣”,並滅其族。
毛澤東在讀清人穀應泰所撰《明史紀事本末》時,仔細揣摩了朱棣造反奪取皇位的過程,並多有評論。
朱棣在與南京對峙的過程中出生入死,打過許多漂亮的勝仗。特別是建文二年(1400年)的白溝河戰役,朱棣將李景隆等率領的勤王之師打得“委棄器械輜重山積,斬首及溺死者十餘萬”。但在隨後的東昌戰役中,朱棣驕傲輕敵,結果被盛庸等擊敗,被擒斬萬餘人,“燕兵大敗,遂北奔”。當時朱棣身處重圍,左衝右突,奮力死戰,才得以逃脫。
毛澤東在對比了兩次戰役之後評論道:“白溝河大勝之後,宜有此敗。”這就是說,朱棣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注定會有閃失。這與毛澤東曾多次告誡軍事將領不要“犯大勝之後驕傲的錯誤”的思想是一致的。
朱棣後來重整旗鼓,千裏奔襲,竟然兵臨南京城下。建文帝多次派人前往朱棣大營,許以割地求和。但朱棣不為所動,口口聲聲要捉拿“奸臣”,顯出咄咄逼人的架勢。毛澤東讀至此寫道:“始終以索戰犯為詞,使南京無法答允。”言下之意,朱棣是有意將矛盾尖銳化,以遂其奪取天下之誌。
朱棣兵臨南京城下,實際上是孤軍深入,帶有相當的冒險性。這時如果朱允炆棄城而走,作戰略轉移,不見得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是方孝孺等人竟無半策以匡時艱,“唯剩一死報君王”。方孝孺以名節自勵,一心想以死留名千載,實際上形同愚人。朱棣令其起草即位詔不果,威脅道:“你不怕滅了你的九族嗎?”哪知方孝孺說:“滅十族又何妨!”結果陪方孝孺去死的親戚、學生竟達八百多人!
毛澤東對這位智謀不足、迂腐呆滯的書生沒有什麽好印象。據陳伯達回憶,他有次向毛澤東推薦方孝孺寫的《深慮論》,毛澤東不屑地說:“他自己的命運怎麽樣?他自己的命運都慮不到,還談什麽深慮?”
朱棣登上皇位後不久遷都北京,奠定了明朝近300年的基業。明成祖屢次北征,在其統治下,幅員之廣超越漢唐,受朝命而入貢者幾達30國,可謂武功赫赫,威震殊俗。其雄武之略不減其父朱元璋,所以毛澤東稱讚朱元璋、朱棣父子“搞得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