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糯米飯是傣族過年過節常吃的美味, 要先用蝶豆花、玫瑰茄、曲米、蘇木等植物分別煮出7種顏色。
再用這7種顏色的湯汁浸泡糯米8小時左右,原本潔白的糯米在吸收了彩色的湯汁後,也變成了7種顏色。
玉溫把7種顏色的糯米依次放入木甄子裏, 加大火蒸著,花果葉木的清香很快混著糯米的香氣溢了出來。
那邊張大軍已經處理好玉溫買回來的羅非魚,按玉溫吩咐的方式, 用鹽、生抽、味精,小米辣和檸檬汁醃製起來, 這是等下要做包燒烤魚的。
張大軍也是很有資曆的老廚師,看玉溫準備的食材就知道他要做傣族手抓飯, 他順手就用半個蘿卜雕了一個孔雀頭,頭頂的簇羽, 鳥身的羽毛都活靈活現。
他是一個半月前,在和岩應的第一次爭吵後就決定要易主的。
像他這種資質的廚師,外麵想要他的餐廳很多,現在剛興起的星級酒店也有要請他過去的。
張大軍一一篩選出來,都覺得這些餐廳酒店不是自己所期望的歸屬, 他想去一個能真正創造出美味的地方。
他家住得離傣味不遠,每天躺在**聞著香茅草烤雞散發出來的濃烈香味, 張大軍心裏湧現出了一個瘋狂的念頭——不如去傣味上班?
可他又立刻冷靜下來,傣味畢竟太小了, 比他剛出徒的時候打工的第一家飯店還要小。
他辛苦二十幾年才混到國營飯店主廚的位置,按理說不能越活越倒退, 一下子落差這麽大,見到同行也怪丟人的, 親戚朋友那邊也沒法交代。
但這個念頭一旦生出來, 就越來越執拗, 到了今天,他終於恍恍惚惚地走進了傣味。
等小蘇泉也被校車送進家裏,飯菜開始陸續上桌。
一個巨大的竹編簸箕裏鋪滿了芭蕉葉,正中擺一隻活靈活現的孔雀頭,七彩斑斕的糯米飯像是孔雀美麗的覆羽,鋪滿了整個簸箕。
簸箕裏點綴的菜品有,牛肉幹巴、舂雞腳、包燒魚、香茅草烤雞、脆皮五花肉、涼拌黃瓜、涼拌炒雞蛋,還有一份撒撇米線。
蘇茶跟了玉溫這麽久,這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麽隆重的手抓飯,麵上露出驚喜的神色來。
要不是現在沒有手機,玉溫感覺她下一步的動作肯定是掏出手機先拍滿一個九宮格。
馮石頭摩拳擦掌,今天可是要大快朵頤了。
張大軍本想說自己要回去和家人一起過中秋節,可看到眼前的美食,也是挪不動腳。
晚上喝玉溫自己釀的糯米酒,酒精度數不會很高,醇香中透著一股糯米的香氣。
手抓飯顧名思義就是要用手抓著吃。
洗幹淨手以後,在手心裏鋪一塊芭蕉葉,上麵放上鋪上糯米飯,糯米飯上再放上雞肉、魚肉和涼拌菜,之後一起送進嘴裏。
糯米飯帶著花香,雞肉香嫩,魚肉鮮滑,所有的味道一起在嘴裏迸開,是一種異域才有的獨特香氣。
再看桌上,碧綠的芭蕉葉上擺放著五彩的孔雀,真的有一種走進熱帶雨林的感覺。
馮石頭最喜歡傣味的飯菜,香茅草烤雞自然不用說,油潤潤的雞大腿咬一口會爆汁,酸酸辣辣的舂雞腳更是吃得停不下來。
一頓飯吃完,臉上浮起兩朵酡紅色,連肚子也圓潤了不少。
吃完飯後,蘇茶輕他們到茶桌那邊說話,泡的是王慶忠前幾天新送來的古樹茶。
今年的雨水多,茶葉味道有點淡,但古樹茶畢竟根基深,喝起來還是比外麵的茶葉香味要醇厚許多。
張大軍雖然隻是一個廚子,但一直在高級飯店上班,好東西還是見識過不少。
玉溫這裏廟雖說是小了一點,但用的都是一等一的好食材。
在張大軍以往不算淺薄的見識中,隻要注重質量,再稍微會一點營銷的飯店最後基本都能做大。
想到這裏,他心中的天平又朝傣味這邊傾斜一點。
玉溫不疾不徐地往他們二人身前的空杯裏注入茶湯,又抬頭喚了正在看小蘇泉畫畫的蘇茶一聲,
“蘇茶,你也過來一下。”
等他們三人都坐好了,玉溫才緩緩開口,
“兩位今天拎著禮物上門的目的我心裏也猜到一二,先不必著急要不要在傣味工作,不如先讓我和你們說說傣味以後的發展再做決定。”
玉溫知道,從國營飯店一下子落到傣味這樣的小鋪子,心態肯定會崩,不如先來畫個大餅,願者上鉤。
馮石頭往前傾了傾上身,很認真地聽著玉溫的話。
“首先,工資方麵,我承諾,國營飯店開多少,我這邊按雙倍工資。”
這點她明白,像張大廚這種資曆的總廚,馮石頭這種手上有一大票食材采購一手資源的采購,傣味這種小店隻能砸錢才能留得住。
而且,莊慕市的工資很快便能迎來飛速增長時期,物價也會隨之飆升,現在開這麽些錢,雖然看似很多,但最多半年,也不過隻是尋常工資。
馮石頭是提前知道雙倍工資的,所以也沒什麽太大的意外。
但張大軍不淡定了,他在國營飯店一個月是正好300塊的工資,雙倍工資就是600,一個月賺600?好家夥,這可比一個中層幹部的工資都高了。
玉溫麵上波瀾不驚,淺喝了一口茶,又道,
“我再給兩位說一下現在傣味的情況,在我和蘇茶兩個人的情況下,這個小店一天大概能銷售一百隻烤雞,一隻十塊,一個月就是三萬,我們就以三萬為基數,營業額每上升一萬,大家便多拿一百的績效工資,上不封頂。”
張大軍先是暗暗吃驚,他知道傣味生意好,但沒想到會這麽好,一個月能賺三萬的毛利,她們自產自銷,成本和利潤大概能到五五分,那也就是說,這間小店,老板玉溫每個月最少能賺到整整一萬塊人民幣。
捋清楚這個數字,張大軍倒吸一口冷氣,90年的莊慕,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見過一萬塊。
馮石頭心裏則是想,賺這麽多錢,難怪吃得起大青蝦。
蘇茶跟著玉溫的時間長了,對這些數字早就麻木了,默默地看著玉溫裝...陳述事實。
說完店裏的基本情況,玉溫話鋒一轉,
“不過既然你們加入了,傣味現在雖小,但我們也是正規注冊的餐飲公司,每個月會有相應的績效考核標準,每個人每周都要做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我的目標是,十年內讓傣味上市,我希望你們也能有一樣的野心和執行力,如果沒有,那麽我們趁早好聚好散,道不同不相為謀。”
見三個人都不說話,玉溫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琥珀色的茶湯,給他們一個消化的過程。
雖然績效考核,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在他們三個人聽來都是陌生的詞匯,但一想到即將到手的雙倍工資和績效獎金,馮石頭和張大軍又覺得這些都不是什麽問題。
在人民幣的麵前這些都不是問題,不懂可以問,不會可以學。
“三位對我上麵說的話有什麽疑問嗎?”
國營飯店總廚、資深采購和...蘇茶,像三個小學生似的,乖巧地搖搖頭。
馮石頭一本正經地補充一句,“沒有疑問。”
“好,那我接下來來分工。”
“馮石頭負責食材采購,分管農發公司那邊的業務。”
“張廚和我負責後廚,意見統一的時候聽你的,意見不統一的時候聽我的。”
張大軍仔細咂摸咂摸這句話,怎麽覺得...這意思是玉溫領導他?瞬間便麵色不太好看。
玉溫看出他的心思,淺笑著說,“張廚,既然我們叫傣味,顧名思義賣的就是傣味,您之前接觸過傣族食物嗎?”
張大軍抿著嘴沒說話,但神色還是不太高興的樣子。
玉溫又道,“我們國家五十幾個名族,每個名族都有自己的飲食特色,更別說根據地域不同,菜係又分川、粵、魯、閩、蘇、湘、浙、徽,一個人能精通一種菜係已經是不容易,所以不懂也不丟人,我們共同進步。”
張大軍抿抿嘴,似乎是在思考玉溫的話。
玉溫沒再管他,她現在是在安排工作,並不是和誰商量,有的階段,錢就是跪著賺的,這些得他自己想通。
她又把頭轉向蘇茶,“蘇茶,你以後不必打雜,專心精進你的財務專業,隻是現在人員不足,行政事務你也得分管。我們還需要招聘兩個人,一個餐廳打雜的,另一個去農發公司照看養雞場,工資你按市場價核定好給我簽字。”
蘇茶點點頭。
在她辭去福村村委會計的職務跟著玉溫來莊慕的時候,玉溫就給她說過,打雜隻是暫時的,到了一定的階段,她要做的還是會計。
蘇茶隻是高中文憑,到了莊慕後又報了成人高考,想考進財經大學繼續深造會計。
安排好工作,玉溫看看天色已經不早了,便讓他們各自回家休息。
馮石頭和張大軍出了傣味的大門,迎麵撞上一個人。
那人西裝革履,衣著考究,操著一口南方普通話說了句,“不好意思啦。”之後匆匆進了屋裏。
玉溫還坐在茶桌前,一彎冷月掛在天井上方,忽明忽暗地照在她白皙清冷的臉上。
她身著華麗的傣裙,卻有一種遺世獨立的孤清之感。
這幅畫麵,讓歐陽劍心裏一動,湧上一股說不明道不清的情愫。
玉溫聽到腳步聲,抬頭淡然地看過來,“歐陽老板?這麽晚有事嗎?”
歐陽劍也不走進,就站在院子的廊下,“玉老板,我想請你和我走一趟,有一單生意要介紹給你。”
作者有話說:
默默求個收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