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攻占了鹹陽後,由於秦王素日橫征暴斂,項羽的五十多萬兵士見了豪華的阿房宮,不由分說就放起火來。大火燒了三個月,把阿房宮燒成了一堆灰燼。另外,子嬰和秦國貴族八百多人也被項羽殺了。

消滅了秦王朝以後,項羽稱楚懷王為義帝,表麵上承認他是帝,實際上所有的事情都得聽項羽主張。項羽在楚國時原來也是貴族,他將六國舊貴族和有功的將領一共封了十八個王,自稱為“西楚霸王”,所有諸侯都得由他指揮。

分封諸侯之後,各國諸侯非常滿意,分別帶著軍隊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項羽也回到他的封國西楚的都城彭城。

在十八個諸侯中,項羽最擔心的就是劉邦。項羽將劉邦封在偏遠的巴蜀和漢中,稱為漢王,又把秦國的三名降將章邯等人封在關中地區,擋住劉邦,使他出不來。

劉邦對自己得到的封地也是很不滿意,但是他自知難以和項羽對抗,便帶著人馬到南鄭去。到了南鄭,以蕭何為丞相,曹參、樊噲、周勃等為將軍,休養生息,準備他日再和項羽爭天下。但是,劉邦手下的兵士遠離故鄉,個個思鄉心切,每天都有人逃走。

有一天,忽然有人來報告:“丞相逃走了。”劉邦一陣眩暈,像被人家斬掉了左右手。到了第三天早晨,蕭何才回來。劉邦見了他,又生氣又高興,責問蕭何說:“你為何也要逃走?”

蕭何說:“我怎麽會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

劉邦又問他:“你追誰呢?”

蕭何說:“韓信。”

韓信是淮陰人,項梁起兵以後,有一次路過淮陰,韓信就在他那裏入伍了,在軍隊裏當個小兵。項梁後來戰敗,他們又跟了項羽。項羽見他比一般兵士強,就讓他做個小軍官。

韓信此後向項羽獻了好幾次計策,項羽都沒有采用。韓信失望之餘,又投奔劉邦,不過,在那裏他也僅僅當了個小官。有一次,韓信因為犯了法被抓起來要砍頭,他剛好看到劉邦的一個將軍夏侯嬰經過,韓信就高聲呼喊:“劉邦難道不想打天下了嗎,為什麽要斬殺壯士?”夏侯嬰看韓信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便放了他,還向劉邦推薦了他,劉邦給了韓信一個管糧食的官。

後來,丞相蕭何見到了韓信,聽了他幾次言談,覺得他很有才幹,三番五次向劉邦建議重用韓信,可是劉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韓信覺得劉邦也不會重用他,便也找個機會開溜。

蕭何知道韓信逃走了,來不及告訴劉邦,立刻騎上快馬親自追趕過去。兩天後,終於把韓信找了回來。劉邦聽說了此事,氣急敗壞地說:“逃走的將軍有十來個,你都沒找過,你說你去追了韓信,是不是撒謊?”

蕭何說:“像那樣逃走的將軍容易找得很,但是像韓信這樣的人才,天底下找不出第二個來。大王如果隻想做個漢中王,那就用不到韓信;可是你要準備打天下,除了他沒人再可以商議大計了。這就看大王您想怎麽樣了?”

劉邦說:“我也打算要回東邊去啊。哪能老悶在這個鬼地方啊?”

蕭何說:“大王如果決計打回東邊去,就趕快重用韓信,他就會留下來;假如不重用他,那麽,他終究還是要跑掉的。”

劉邦說:“好吧,我就看你的麵子,讓他做個將軍。”

蕭何說:“即使讓他做將軍,韓信還是不會留下來。”

劉邦說:“那就拜他為大將吧!”

聽了劉邦的話,蕭何十分高興地說:“這是大王的英明。”

於是,劉邦叫蕭何這就去把韓信找來,想立刻拜他為大將。蕭何爽快地說:“拜大將可是件大事,大王萬萬不能草草了事。大王如果誠心拜他做大將,就該揀個好日子,自己事先齋戒,搭起一座高壇,按照任命大將的儀式辦理,那才行啊!”

劉邦同意了。

一時之間,漢營沸沸揚揚,大家都知道劉邦要擇日子拜大將啦!幾個跟隨劉邦多年的將軍個個興奮得睡不著覺,認為這次一定是選自己做大將。

等到正式拜大將那天,大家才知道拜的大將竟是韓信,一下子都愣了。

舉行拜將儀式以後,劉邦再次接見韓信,說:“丞相多次推薦將軍,將軍一定有好計策,請將軍指教。”

韓信謝過劉邦,向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條件,認為劉邦一定能夠打敗項羽。劉邦越聽越高興,慶幸自己得了韓信這樣的人才。

後來,韓信就替劉邦操練兵馬,東征西戰。最終輔佐劉邦建立了大漢帝國。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隻有與不同的人合作,集合各種人的能力,才能擁抱成功。蕭何深深地了解這一點,所以他火燒火燎地月下追韓信,被後世作為尊重人才的千古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