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登上了王位後,一日,燕昭王去請教老臣郭隗,說:“齊國在我國內亂的時候,突然襲擊我們。我知道要想報仇,以我們的國力很難辦到。然而廣納天下士人和他們一同管理國家,洗雪先王的恥辱,這乃是我的願望。請問應該怎麽辦?”

郭隗回答說:“一般來說,成就帝業的人與老師相處,成就王業的人與朋友相處,成就霸業的人與臣子相處,亡國之君隻能同仆役小人相處。屈己之意以侍奉賢者,恭敬地接受教導,那麽才能超過自己百倍的人就來了;奔走在人前,休息在人後,自己最先向賢者求教,最後一個停止發問,那麽才能超過自己十倍的人就來了;見麵時別人有禮貌快步迎上來自己也就有禮貌地快步迎上去,那麽和自己能力相仿的人就來了;依著幾案,拿著手杖,斜視用手示意別人去做事,那麽服雜役的仆人就來了。如果君主對人粗暴凶狠,隨意打罵踐踏,那麽隻有刑徒和奴隸在他身邊了。這就是自古實行正道求得人才的方法。大王如果廣泛選拔國內的賢者,並且登門拜見,天下的賢者便會急速到燕國來。”

燕昭王說:“這話很對,可我拜訪誰才合適呢?”

郭隗先生道:“我聽說古時的一位國君,想用千金求購千裏馬,三年也沒買到。打掃宮廷的人對他說:‘請允許我去尋求它。’國君派他去了。三個月後獲得千裏馬,不想那馬已死,於是他就用五百金買了死馬的頭,返回去把此事回報國君。國君大怒,責問道:‘我要你買的是活馬,你怎麽花五百金去買一匹死馬呢?’這個人答道:‘死馬花五百金購買,何況活馬呢?天下必定認為大王您是能出高價買馬的人,千裏馬很快就會來了。’於是不到一年,來了好幾匹千裏馬。現在大王果真想要招攬賢士,先從我開始吧!人們看到我被您尊奉了,那些勝過我的人難道會嫌路遠而不來燕國嗎?”

於是昭王聽從了郭隗的話,為郭隗專門建造房屋,並讓郭隗做自己的老師。一時間,人才爭相奔向燕國,名將樂毅從魏國趕來,鄒衍從齊國趕來,劇辛從趙國趕來。燕昭王悼念死者,慰問活著的人,與百姓同甘共苦,很快就贏得了民心。

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燕國殷實富足,士兵們生活安樂舒適,不怕打仗。於是昭王就用樂毅為上將軍,與秦、楚、晉三國聯合攻打齊國。齊軍大敗,齊閔王外逃。燕軍獨自追趕敗退的齊軍,深入到臨淄,掠盡齊國的財寶,燒毀齊國的宮殿和宗廟,差點一舉滅了齊國。

郭隗通過千金買馬骨的故事,告訴燕昭王要視金銀為糞土,厚遇天下的人才。在現代社會,一個企業的長遠發展也依賴於龐大的人才隊伍,要有人盡其才的工作環境。總而言之,企業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就需要有“千金買馬”的舉措,這樣才能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