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張良在博浪沙謀殺秦始皇沒有成功,被朝廷通緝,隱居於下邳長達十年之久。一天,張良在鎮東石橋上遇到了一位白發長髯、手中持有一根拐杖、身上穿著褐色衣服的老人。他走到張良身旁時,把鞋子扔到了橋下,老人毫不客氣地對張良說:“小子,去幫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感到十分驚訝,一股怒火衝上心頭。但是當他看到那個老人年老體衰,自己又年輕,便忍著氣到橋下幫他撿回了鞋子。
老人坐在橋頭,眼皮也不抬一下,就傲慢地對張良說:“把鞋子給我穿上。”
鞋子都拾了回來,張良就跪在地上,老人心安理得地伸出腳讓張良給自己穿上了鞋。之後老人就滿意地離開了。張良吃驚地看著老人遠去的背影。豈料,那個老人剛剛走了幾步又轉過身來,向張良招手,示意張良到他跟前去。
張良乖乖地走上前去,老人和藹地對他說:“小夥子,我看你這個人還不錯,是一個可塑之才。五天後天一亮,和我在這裏見麵。”
張良行了個禮說:“是。”
五天之後,天剛蒙蒙亮,張良就來到橋上,可是,那個老人已經坐在橋上並等著張良了,看到張良遲到,老人十分生氣地說:“現在天已經亮了,你這個年輕人如此不守信用,和長輩約好了時間竟然還會遲到,以後還會有什麽作為呢?五天以後,雞叫的時候再來見我。”說完,老人就氣呼呼地走了。
過了五天,雞剛叫,張良就去了,可是,當他來到那裏的時候老人又已經先到那裏了。這一次,老人十分生氣地說:“我已經聽見三聲雞叫了,你怎麽才來,五天以後再早一點兒來見我。”
又過了五天,張良半夜就到橋上去等著那個老人。過了一會兒,老人出現了,他看到張良早就來了,就十分高興地說:“年輕人要成大事,就要遵守諾言,說什麽時候到就什麽時候到。”
接著,老人又從懷裏掏出一卷又薄又破的書,說:“你回去好好研讀這本書,你就可以成為皇帝的老師。我今天這句話會在十年後應驗。十三年後,你會在濟北見到我,穀城山下那塊黃石就是我。”說完之後,老人就離開了,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
天亮之後,張良認真看老人送的那本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又叫《黃石兵書》。張良得到這本奇書,整日整夜地誦讀研究,後來終於成為一名滿腹韜略、智謀超群的漢代開國名臣。
正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張良能夠克製自己內心的不悅,為年邁的老人拾鞋、穿鞋,這種行為表麵看上去十分窩囊,但這並不代表他是一個軟弱的人,而是表現出了他自身品行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