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期,隋煬帝楊廣是個無道的昏君。當時,在朝中有一個奸臣素來和朝中大臣李淵關係不和,便想要借隋煬帝之手除掉李淵。於是,這個奸臣便投隋煬帝之所好,提出讓李淵在一百天的時間內,為隋煬帝修建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如果到時候不能按時完工,就將李淵處死。
聖旨傳到李淵的住處,李淵就知道是這個奸臣想要借隋煬帝之手除掉自己。他也深知,一百天的時間裏自己又如何修得好一座宮殿呢?但是,聖旨已經下來了,身為朝廷之臣,他又如何敢違抗聖旨呢?他不禁歎氣,看來這次真的是死到臨頭了。
這時候,他的次子李世民卻對父親說道:“在一百天的時間內修建一座宮殿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我認為,既然修不成大宮殿,我們就修一個小的。隻要宮殿的布局符合皇帝的要求就行了。我認為修造宮殿的關鍵之處在於人,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要我們肯出重金網羅人才,那麽,能夠完成這一任務的人才肯定是能找到的。”
李淵覺得李世民的這番話說得很有道理,於是便派人四下尋訪、廣貼告示,招納京城內外的能工巧匠,由於所出的費用很高,能工巧匠紛紛來到李淵的官邸,願意參與到宮殿的興建之中。果然,不到一百天的時間,在眾多能工巧匠的共同努力下,這座宮殿就修建成功了。雖然這座宮殿並不很大,可是,其精致工巧、富麗堂皇卻十分符合隋煬帝的心意。
可是,那個企圖害死李淵的奸臣依然不死心,他繼續向隋煬帝進讒言道,宮殿乃是李淵早已修好了的,可見,李淵企圖謀朝篡位之心真是昭然若揭。聽到這個奸臣這麽說,隋煬帝勃然大怒。
宮殿修好還沒有幾天,隋煬帝便派人去召見李淵。李淵還以為隋煬帝對宮殿十分滿意,便喜滋滋地來到朝廷上。豈料,隋煬帝見到他卻厲聲問道:“李淵,你真是膽大包天,竟然敢欺騙我,一百天的時間裏怎麽能夠修建好這座宮殿呢?聽說這座宮殿是你自己早就建好想要自己用的,聽說你還有謀朝篡位之心。來人呐!把他給我推出去斬了!”
李淵知道這次肯定又是那個奸臣向隋煬帝這個昏君進了讒言,連聲高喊“冤枉”。突然,這時候殿下傳來一聲高喊:“陛下,冤枉!請刀下留人。”
原來,李世民回到家中聽說父親又被隋煬帝派人宣入宮裏,便知大事不妙,於是趕緊追了過來。隋煬帝看到朝堂之下乃是一個少年,不禁感到十分奇怪。於是,隋煬帝便下令讓兵士暫時停止行刑,並叫李世民前來問話。
李世民跪下叩拜,先是自報了身世姓名,就說:“陛下,我的父親乃是冤枉的。這座宮殿乃是我和父親一起監造的,的的確確是在一百天的時間內才建造好的,陛下如果不相信,可以親自前去查驗。”
“那麽,你又有什麽證據能夠證明它是才剛剛建好的呢?”
李世民說道:“懇請陛下派人到宮殿上拔釘驗鏽、揭瓦驗泥。剛剛建好的宮殿釘子是沒有生鏽的,瓦泥也是潮濕的。假如這座宮殿是早就建好的話,那麽,釘子上肯定早就生了鏽,而瓦上也會生黴斑。”
聽了李世民的這番話,隋煬帝立刻派人前去查驗,來人回報,宮殿的釘子上果然沒有生鏽,瓦上沒有黴斑,泥土也是濕的。這就表明了這座宮殿確確實實是剛剛建好的。於是隋煬帝便重賞了李淵父子,同時還重重處罰了那個進讒言的奸臣。
李世民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要想救父親,僅僅靠辯駁是毫無用處的,這時候,關鍵是要靠證據說話。李世民正是依靠關注釘子上的鏽、瓦片上的泥這樣的小細節,才順利救出了父親。正所謂“天下難事必成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重視工作中的關鍵細節,就有做大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