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唐德宗時,鎮守三吳的觀察使韓滉是一個清正的官員,他以知人善任而著稱,用人時力使部下都能夠人盡其才。
一天,韓滉一個老朋友的兒子前來投奔他,想讓韓滉給他安排一份工作。韓滉便問這個小夥子有何特長,小夥子支支吾吾了半天,始終回答不上來。韓滉一時想不出有什麽合適的工作可以分配給小夥子幹,隻好先安頓他住下來再說。
有一天,韓滉設宴待客,由於人手不夠,就讓這個小夥子出麵作陪,酒宴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小夥子自始至終正襟危坐,一副不為所動的樣子,從不和左右賓客交談。客人們看到他派頭這樣大,以為是個大有來頭的人物,都不敢貿然上前攀談,因此搞得宴會的氣氛十分壓抑。見小夥子如此木訥,不善於交際應酬,韓滉暗自懊悔自己派人不當。
過了幾天,下人向韓滉報告說,管理軍需庫的人員更換了幾次,但怎麽也製止不住財物的流失。
原來韓滉手下的軍需庫儲備有大量的兵器和物資,管理軍需庫是個肥缺,受到各方各麵的關注和拉攏,守庫人員一上任,用不了多久就與形形色色的人混熟了。人際關係一複雜,自然會產生很多弊端。
“派誰去管理軍需庫才能讓人放心呢?”韓滉頭痛不已。
忽然,韓滉眼前浮現出那個小夥子在酒宴上正襟危坐的樣子,不禁大發感慨:“對呀,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眼前不就有一個最合適不過的人選,我怎麽早沒有想到呢?派小夥子去管理軍需庫,肯定再合適不過了。”
小夥子接到韓滉派他管理軍需庫的任命後,每天早晨一到軍需庫,就裏裏外外仔細巡視一遍,然後端端正正地守在軍需庫門口,除了處理公事,從來不與人聊天閑話,直到日落西山。
自從小夥子接任管理軍需庫的工作之後,軍需庫就再也沒有發生閑雜人等隨便出入,以及財物丟失的現象。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缺點,但缺點未必都是劣勢。韓滉老友的兒子為人木訥,在交際應酬方麵是個缺點,但在拒絕**、忠於職守方麵卻是個優點。韓滉就能夠取其優點,並能使其充分發揮其優點與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