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一戰,劉邦取得關鍵勝利,建立漢朝。
劉邦大擺酒席慶祝勝利,酒酣耳熱、群臣興奮之際,劉邦問眾人:“我們如何能得天下,而項羽又為什麽失去天下?”
有的大臣說是上蒼保佑。劉邦聽了笑而不語。
有的大臣接著說道:“除此之外,陛下還有人和。陛下功必賞、過必罰,賞罰分明,因而眾誌成城,奪取天下。而項羽失敗是因為他嫉賢妒能,將領打了勝仗不記功,攻占了土地也不給賞賜。”劉邦微微頷首。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不外乎恭維劉邦雄才大略、用兵得當等。
但並沒有人說到劉邦的心坎裏,最後劉邦笑著說:“你們的話對也不對。對,是隻知其一;不對,是不知其二。”
聽到這裏,眾臣都肅靜下來,洗耳恭聽劉邦的高論:“朕原本一介草民,起事時區區一個亭長。後來斬白蛇、舉義旗,中間屢次遭受挫折,甚至差點滅亡,但最終立朝建國,那是因為我並不過分相信自己的才能和運氣,我尚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論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我比不上張良;論治國安民、籌措糧草,我比不上蕭何;論統兵作戰、製勝千裏,我比不上韓信。之所以是我統一天下,是因為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並注意處處請比我優秀的人來幫我,比如張良、蕭何、韓信,他們在我這裏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用擔心受到排擠、受到冷遇!所以並不是我有什麽過人的本領或者有什麽神靈保佑!而項羽卻相反,他認為自己才是天下最了不起的人。盲目自大和虛榮心的過分膨脹,讓他看不見別人的才能。在他手下那麽多有才的人不是遭到打擊,就是不被重用,很多人不得已逃之夭夭,就連範增這樣的人也被他懷疑,所以他失去了天下才是必然。”
聽了劉邦的話,眾臣都心悅誠服。
劉邦統一天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他能夠招徠人才並且善於和他們合作。劉邦用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打天下的成功。對於賢才,我們不應該采取嫉妒、迫害的態度和舉措。謙虛地對待每一個人才,讓每個人人盡其才,並各有收獲,領導者才會成就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