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孩子:六月十八日信(郵戳十九)今晨收到。雖然花了很多鍾點,信寫得很好。多寫幾回就會感到更容易更省力。最高興的是你的民族性格和特征保持得那麽完整,居然還不忘記:“一簞食(讀如“嗣”)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唯有如此,才不致被西方的物質文明湮沒。你屢次來信說我們的信給你看到和回想到另外一個世界,理想氣息那麽濃的,豪邁的,真誠的,光明正大的,慈悲的,無我的(即你此次信中說的idealistic,generous,devoted,loyal,kind,selfless)世界。我知道東西方之間的鴻溝,隻有豪傑之上,領悟穎異,感覺敏銳而深刻的極少數人方能體會。換句話說,東方人要理解西方人及其文化和西方人理解東方人及其文化同樣不容易。即使理解了,實際生活中也未必真能接受。這是近代人的苦悶:既不能閉關自守,東方與西方各管各的生活,各管各的思想,又不能避免兩種精神兩種文化兩種哲學的衝突和矛盾。當然,除了衝突與矛盾,兩種文化也彼此吸引,相互之間有特殊的魅力使人神往。東方的智慧、明哲、超脫,要是能與西方的活力、熱情、大無畏的精神融合起來,人類可能看到另一種新文化出現。西方人那種孜孜矻矻,白首窮經,隻知為學,不問成敗的精神還是存在(現在和克利斯朵夫的時代一樣存在),值得我們學習。你我都不是大國主義者,也深惡痛絕大國主義,但你我的民族自覺、民族自豪和愛國熱忱並無一星半點的排外意味。相反,這是一個有根有蒂的人應有的感覺與感情。每次看到你有這種表現,我都快活得心兒直跳,覺得你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兒子!媽媽也為之自豪,對你特別高興,特別滿意。

分析你嶽父的一段大有見地,但願作為你的鑒戒。你的兩點結論,不幸的婚姻和太多與太早的成功是藝術家最大的敵人,說得太中肯了。我過去為你的婚姻問題操心,多半也是從這一點出發。如今彌拉不是有野心的女孩子,至少不會把你拉上熱衷名利的路,讓你能始終維持藝術的尊嚴,維持你嚴肅樸素的人生觀,已經是你的大幸。還有你淡泊名利的胸懷,與我一樣的自我批評精神,對你的藝術都是一種保障。但願十年二十年之後,我不在人世的時候,你永遠能堅持這兩點。恬淡的胸懷,在西方世界中特別少見,希望你能樹立一個榜樣!

說到彌拉,你是否仍和去年八月初訂婚時來信說的一樣預備培養她?不是說培養她成一個什麽專門人才,而是帶她走上嚴肅、正直、坦白、愛美、愛善、愛真理的路。希望以身作則,鼓勵她多多讀書,有計劃有係統地正規地讀書,不是消閑趨時地讀書。你也該培養她的意誌:便是有規律有係統地處理家務,掌握家庭開支,經常讀書等等,都是訓練意誌的具體機會。不隨便向自己的fancy[幻想]讓步,也不隨便向你的fancy讓步,也是鍛煉意誌的機會。孩子氣是可貴的,但絕不能損害taste[品味],更不能影響家庭生活,起居飲食的規律。有些脾氣也許一輩子也改不了,但主觀上改,總比聽其自然或是放縱(即所謂indulging)好。你說對嗎?彌拉與我們通信近來少得多,我們不怪她,但那也是她道義上感情上的一種責任。我們原諒她是一回事,你不從旁提醒她可就不合理,不盡你督促之責了。做人是整體的,對我們經常寫信也表示她對人生對家庭的態度。你別誤會,我再說一遍,別誤會我們嗔怪她,而是為了她太年輕,需要養成一個好作風,處理實際事務的嚴格的態度;以上的話主要是為她好,而不是僅僅為我們多得一些你們消息的快樂。可是千萬注意,和她提到給我們寫信的時候,說話要和軟,否則反而會影響她與我們的感情。翁姑與媳婦的關係與父母子女的關係大不相同,你慢慢會咂摸到,所以處理要非常細致。

最近幾次來信,你對我們托辦的事多半有交代,我很高興。你終於在實際生活方麵也成熟起來了,表示你有頭有尾,責任感更強了。你的錄音機迄未置辦,我很詫異;照理你布置新居時,應與床鋪在預算表上占同樣重要的地位。在我想來,少一二條地毯倒沒關係,少一架好的錄音機卻太不明智。足見你們倆仍太年輕,分不出輕重緩急。但願你去美洲回來就有能力置辦!

十日前向巴黎書店訂了一批法文書,大半是各種字典和參考書。我手頭常用的法文字典(不是大部的)破爛不堪,無法再用,三十年來這已經是第二部了。現在不能再換新的。還有許多工具書亦是翻譯工作上不可缺的。可是又要花費你數十鎊(確數不知,因手頭無價目單),不知會不會影響你的開支?心裏有點急。

侖布伯伯向巴黎去信,得到的回音是德國corogne [科隆]來的,價值三十五馬克,另加五六個馬克寄費,大概統共不會超過二鎊。倫敦潮濕,而且你們倆都容易傷風,我看你們也該買一架。我已去信叫侖布伯伯把德國的信寄我,我當打一副本寄你,你即可按址匯錢去要他們徑寄上海。

林先生現在內蒙古一帶旅行,下月初才能回來。三分之二的畫需要他親自裝裱(上回兩張亦是他自己動手裱的);預計至早當於七月二十日左右寄出。大概一共寄你九張。除早已肯定要的友人,你收到款子後即匯來之外,其餘的盡管慢慢待價而沽。林先生也絕對不急,倒是擔心你代人受過。此次寄的畫多,即使寫明GIFT[禮品],恐仍有納稅可能。若是如此,將來可將關稅平均攤在每幅畫上,另外向購畫人收取。若有困難,則可在畫款項下扣除稅款,林先生絕不計較。

我早料到你讀了《論希臘雕塑》以後的興奮。那樣的時代是一去不複返的了,正如一個人從童年到少年那個天真可愛的階段一樣,也如同我們的先秦時代、兩晉六朝一樣。近來常翻閱《世說新語》(正在尋一部鉛印而篇幅不太笨重的預備寄你),覺得那時的風流文采既有點兒近古希臘,也有點兒像文藝複興時期的意大利,但那種高遠、恬淡、素雅的意味仍然不同於西方文化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人真是奇怪的動物,文明的時候會那麽文明,談玄說理會那麽雋永,野蠻的時候又同野獸毫無分別,甚至更殘酷。奇怪的是這兩個極端就表現在同一批人同一時代的人身上。兩晉六朝多少野心家,想奪天下、稱孤道寡的人,坐下來清談竟是深通老莊與佛教哲學的哲人!

亨德爾的神劇固然追求異教精神,但他畢竟不是公元前四五世紀的希臘人,他的作品隻是十八世紀一個意大利化的日耳曼人向往古希臘文化的表現。便是《賽米裏》吧,口吻仍不免帶點兒浮誇(pompous)。這不是亨德爾個人之過,而是民族與時代之不同,絕對勉強不來的。將來你有空閑的時候(我想再過三五年,你音樂會一定可大大減少,多一些從各方麵進修的時間),讀幾部英譯的柏拉圖、色諾芬一類的作品,你對希臘文化可有更多更深的體會。再不然你一朝去雅典,盡管山陵剝落(如丹納書中所說)麵目全非,但是那種天光水色(我隻能從親自見過的羅馬和那不勒斯的天光水色去想象),以及巴台農神廟的廢墟,一定會給你強烈的激動,狂喜,非言語所能形容,好比四五十年以前鄧肯在巴台農廢墟上光著腳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鄧肯(Duncun)自傳》,倘在舊書店中看到,可買來一讀)。真正體會古文化,除了從小“泡”過來之外,隻有接觸那古文化的遺物。我所以不斷寄吾國的藝術複製品給你,一方麵是滿足你思念故國,緬懷我們古老文化的饑渴,另一方麵也想用具體事物來影響彌拉。從文化上、藝術上認識而愛好異國,才是真正認識和愛好一個異國,而且我認為也是加強你們倆精神契合的最可靠的鏈鎖。

石刻畫你喜歡嗎?是否感覺到那是真正漢族的藝術品,不像敦煌壁畫雲岡石刻有外來因素?我覺得光是那種寬袍大袖、簡潔有力的線條、渾合的輪廓、古樸的屋宇車輛、強勁雄壯的馬匹,已使我看了怦然心動,神遊於兩千年以前的天地中去了。(裝了框子看更有效果。)

十八家詩鈔以外,李白詩文集想也收到了吧?給你的兩把扇子你覺得怎樣?最好平日張開著放在玻璃櫃內欣賞。給彌拉的檀香扇,買不到更好的。且檀香女扇一向沒有畫得好的。從這個小包看,東西畢竟是從蘇聯轉的,否則五月十二日寄的包不可能在六月十八日前收到。

幾個月來做翻譯巴爾紮克《幻滅》三部曲的準備工作,七百五十餘頁原文,共有一千一百餘生字。發個狠每天溫三百至四百生字,大有好處。正如你後悔不早開始把肖邦的etudes [練習曲]作為每天的日課,我也後悔不早開始記生字的苦功。否則這部書的生字至多隻有二三百。倘有錢伯伯那種記憶力,生字可減至數十。天資不足,隻能用苦功補足。我雖到了這年紀,身體挺壞,這種苦功還是願意下的。

你對Michelangeli [米開蘭琪利]的觀感大有不同,足見你六年來的進步與成熟。同時,“曾經滄海難為水”“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也是你意見大變的原因。倫敦畢竟是國際性的樂壇,你這兩年半的逗留不是沒有收獲的。

最近在美國的《旅行家》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上讀到一篇英國人寫的愛爾蘭遊記,文字很長,圖片很多。他是三十年中第二次去周遊全島,結論是:“什麽是愛爾蘭最有意思的東西?—是愛爾蘭人。”這句話與你在都柏林匆匆一過的印象完全相同。

聽說馬先生有過一個學生,叫盛中國,無論音樂或技巧都極好,已送去留蘇,跟科崗學,已有一年,明年參加柴可夫斯基比賽,大有希望。告訴你這消息,你一定高興。馬先生兩個月以前親自指揮,在京演出他的新作《第二交響樂》。內容如何,成績如何,都不得而知。

以上寫了三個半小時,累得很了,還得寫英文的呢!望多多休息,勿熬夜太過!

爸爸 六月二十六日晚七時

李先生要的譜,別忘了,她對你、對我們都太好了。還有,侖布伯伯要的東西也別忘了,我當年去法國全是受了侖布伯伯的影響與感染,事實上也得到他很大幫助,否則你祖母不肯讓我走的,尤其是隻身遠行。要是我不去法國,很難想象會給你那種藝術教育。這一段曆史你該知道,也該記住。而我對幫助過我的親友,終生銘記在心,有機會就想報答他們於萬一。

莫尼卡處有否去信?別再拖拉了!像她那種朋友,你一年至少也該去兩三封信才對得起人!

吃過晚飯,又讀了一遍(第三遍)來信。你自己說寫得亂七八糟,其實並不。你有的是真情實感,真正和真實的觀察、分析、判斷,便是雜亂也亂不到哪裏去。中文也並未退步:你爸爸最挑剔文字,我說不退步你可相信是真的不退步。而你那股熱情和正義感不知不覺洋溢於字裏行間,叫我看了安慰,興奮……有些段落好像是我十幾年來和你說的話的回聲……你沒有辜負園丁!

老好人往往太遷就,遷就世俗,遷就褊狹的家庭願望,遷就自己內心中不大高明的因素;不幸真理和藝術需要高度的原則性和永不妥協的良心。物質的幸運也常常毀壞藝術家。可見藝術永遠離不開道德—廣義的道德,包括正直、剛強、鬥爭(和自己的鬥爭以及和社會的鬥爭)、毅力、意誌、信仰……

的確,中國優秀傳統的人生哲學,很少西方人能接受,更不用說實踐了。比如“富貴於我如浮雲”在你我是一條極崇高極可羨的理想準則,但像巴爾紮克筆下的那些人物,正好把富貴作為人生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標。他們那股向上爬、求成功的蠻勁與狂熱,我個人簡直覺得難以理解。也許是氣質不同,並非多數中國人全是那麽淡泊。我們不能把自己人太理想化。

你提到英國人的抑製(inhibition)其實正表示他們狂野強悍的程度,不能不深自斂抑,一旦決堤而出,就是莎士比亞筆下的那些人物,如麥克白、奧賽羅等等,豈不wild [野性]到極點?

Bath [巴斯]在歐洲亦是鼎鼎大名的風景區和溫泉療養地,無怪你覺得是英國最美的城市。看了你寄來的節目,其中幾張風景使我回想起我住過的法國內地古城:那種古色古香,那種幽靜與悠閑,至今常在夢寐間出現。—說到這裏,希望你七月去維也納,百忙中買一些美麗的風景片給我。爸爸坐井觀天,讓我從紙麵上也接觸一下貝多芬、莫紮特、舒伯特住過的名城!

見到你嶽父母,千萬代我問候。這是應有的禮貌,為了你爸爸你絕不可疏忽,切切切切!

忘了告訴你:十四日匯的四十鎊已於二十二日收到,和信一樣快。

此信可將大意說與彌拉聽,對她也有教育作用。給她的英文信你也該細讀一遍。

勃隆斯丹有信給你麽?別忘了,送她的新出的4 Ballads(四支《敘事曲》)的片子。

寫完信忽然想到你七月灌音既是solo [獨奏],絕無去維也納之理,想必就在倫敦了。屆時對鋼琴務必嚴格挑選,不能遷就。灌音既非小事,片子傳播也廣,還流傳相當時期,你又特別費力,應當鄭重。且獨奏家挑剔樂器也是常事,千萬堅持,並宜及早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