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握客觀規律,促進思維創新

當今世界,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科技革命來勢凶猛,高科技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越來越快,文化產業特別是信息技術產業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不斷增加,世界已經步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社會財富向擁有知識和信息的國家和地區聚集,知識和信息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也就是說,誰掌握了新知識、新信息,誰就掌握了發展的主動權。因此,綜合國力的競爭主要表現為創新能力的競爭。這就要求我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通過思維創新來推動實踐創新,從而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在人類思維中,既有好奇、懷疑、批判、創新等積極的一麵,同時又存在著滿足於現狀、故步自封、因循守舊、墨守成規、迷信權威、怕犯錯誤,或者明明知道是錯誤也要找理由為自己辯護等消極惰性的因素。

思維中的惰性因素是妨礙創新的大敵,它像一根無形的繩索把人的頭腦束縛或禁錮起來,讓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在現實生活中,思想和行為中的惰性因素,往往表現為某種根深蒂固的習慣勢力,或者在某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方式的掩護下,表現為一種對不合理事物的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的態度和行為。

因此,創新要想跟上世界和時代的發展潮流,必須打破思維的各種束縛和障礙,解放思想,根據時代的發展潮流和事物發展的趨勢,隨時捕捉時代的腳步,滿足時代的需要。從思維的窠臼中跳出來,眼前就會豁然開朗,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家長帶著上初中的孩子去池塘摸魚。摸魚前,他吩咐兒子摸魚時不要弄出聲,否則,魚就會嚇得往水深處跑,就捉不到魚了。有一天,兒子一個人去捉魚,竟捉了半盤魚。家長忙問怎麽捉的。兒子說,您不是說一有聲響魚就會往深處跑嗎?所以,我就先在池塘中央挖了一個深水坑,再向池塘四周扔石子,當魚跑進深坑,我隻管摸魚就是了。

故事中的家長由於受到習慣思維的束縛看到的隻是幾條魚,而孩子因少了“經驗”卻看到了整個池塘的魚。在分析與綜合的思維過程中,如果伴隨著合理想象與創造性思維,人的認識能力會得到進一步發揮,認識成果甚至是驚人的。在我國全麵建設和諧社會和參與全球化發展的曆史進程中,我們將會麵臨更多、更新、更複雜的挑戰和機遇,在種種挑戰和機遇麵前,沒有現成的答案和固定的模式。經驗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我們一味墨守教條,因循成規,把自己的思維禁錮起來,就不能隨機應變、標新立異,就會在生活中到處碰壁,工作中一籌莫展。就會跟這個極富變化的時代脫節,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落伍。

“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思維中是否具有創新意識,是否能夠進行創新思維,是每個人創新能力的要求,也是新時代對我們每個領導幹部創新能力的基本要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