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精神的國家,是沒有力量的國家。

蜀漢之亡,不是亡於所謂的窮兵黷武,而是亡於政治,導致國力減弱,更導致失去民心。

因為對於混日子的員工來說,混是最重要的,而跟著誰混是不重要的。跟著劉老板是混日子,跟著曹老板或者司馬老板也是混日子,沒有多少差別。和平年代也就這麽混下去了,一旦出什麽大事,那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靠不住的。

做人不能太高調

當領導的必備素質之一是團結人,會用人。

為體現一榮俱榮休戚相關的團結精神,做了漢中王、大司馬的劉備,自然要對手下的文臣武將大加封賞。

其中最為光輝奪目的是六個人。兩個文臣,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四員猛將,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

許靖同誌雖然加盟劉備集團的時候極不光彩,但在擔任劉備政府秘書長(左將軍長史)的時期,許老先生認認真真,兢兢業業,不顧年過七十高齡,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仍然為劉備政府的人才評價工作發揮光熱。

作為一個出色的CEO,員工的工作情況,從來都逃不出劉備的眼睛。看著許老先生工作這麽賣力,劉備老板終於一笑泯成見,對他刮目相看,給予漢中王太傅的高級官職,位列文官之首。

法正則因為攻取漢中的精彩建議,以身擋箭的耿耿忠心,定軍山之戰的超群謀略,更加受到劉備的信任和器重。尚書令的工作職責,主要是參與機要,掌管並處理領導的奏章文書,可見法正此時的受信任程度。

至於前、後、左、右四位四星上將的人選,劉備和諸葛亮等人著實費了一番思量。

諸葛亮指出,黃忠以軍功升遷,名望遠遠比不上關羽和馬超。如果他們四人一起上任為四星上將,那麽馬超和張飛都上過漢中前線,親眼目睹了黃忠的功勳有多大,不會有什麽話說,但關羽就不一樣了,既沒見黃忠的大功,又一向心高氣傲為人高調,恐怕會心裏不爽。

諸葛亮的這番話,雖然說得有理有據,卻不排除有為趙雲爭取四星上將名額的用意。以劉備手下武將的資曆和名望來看,黃忠的名額如果空缺下來,遞補的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是趙雲。

但諸葛亮的建議被劉備否決了。換句話說,劉備不同意趙雲出任後將軍。

這裏有一個疑問,劉備為什麽不提拔趙雲。

趙雲追隨劉備的時間不可以說不早,二十年縱橫南北建立的功勳不可以說不多,以至於近年來的影視作品當中,趙雲的風頭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甚至蓋過了關羽,成為劉備手下的第一名將。

趙雲的武勇、忠義、謀略,當領導的劉備不可能不清楚,但為什麽在奪取益州之後給了趙雲一個翊軍將軍的官職,此後長達九年一直沒有提拔呢?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說是見仁見智,有多種不同的理解。

有人就拿這件事作為證據,認為趙雲在劉備後期其實不受重用。這個論調很容易推翻,最有力的證據在於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古今刀劍錄》。書中記載劉備在稱帝後的第一年鑄造了八柄寶劍,一把自己佩戴,三把給了三個兒子劉禪、劉理、劉永,其餘四把分別賜給了諸葛亮、關羽(此時關羽已死,應當是賜給了關羽之子關興)、張飛和趙雲。可見,趙雲是劉備最為器重的四位心腹大臣之一。

既然趙雲如此受劉備器重,那為什麽偏偏得不到提拔呢?

我的看法是,劉備不提拔趙雲,與唐太宗臨終前把名將李勣(即徐世勣,傳說中的徐茂公)貶到偏遠地區的用意是一樣一樣的——讓兒子對大將有恩,大將就會對兒子更加忠誠。

所不同的隻是李勣被貶的原因明確載於史書,而趙雲不被提拔的原因卻是個曆史空白。所幸曆史不隻是白紙黑字,即便史書上有許多空白,我們還可以從人心權謀讀出一點東西。

劉備不提拔趙雲,說到底是帝王權術在作祟。

後來劉禪即位,立即加封趙雲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很可能就是遵循劉備生前的安排。如此一來,劉禪對趙雲的救命之恩算是有所報答(老板不能一直欠著員工的人情),而趙雲受到封賞就會對劉禪更加忠誠不二。

這個推測,還有一樣東西可以作為佐證——年齡。

雖然趙雲和黃忠的確切出生年月已經無法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趙雲的年齡要遠遠小於黃忠,而且小於劉備。所以劉備將趙雲看做可以輔佐兒子的大將是非常靠譜的。

事實上,趙雲確實是蜀漢五虎大將中,在後劉備時代還活著的唯一一人,堅強地活到了最後,輔佐了劉禪整整六年。

當然,諸葛亮的建議雖然被劉備否決了,但他的顧慮絕不是多餘的。

作為一個辦事穩妥之人,諸葛亮從來不說沒意義的廢話。

作為一個修史嚴謹的人,陳壽也從來不記沒意義的廢話。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如果一句話既被諸葛亮說了,又被陳壽記了,那就絕對不是廢話。

比如說諸葛亮對於黃忠出任後將軍的質疑。這不是說諸葛亮對黃老將軍存有偏見,而是有一個人做人太高調了。他的高調,不隻是諸葛亮知道,後來的陳壽也知道,甚至地球人都知道。

這個全世界都知道我很高調的人,就是關羽。

關羽如此高調是有資本的。闖蕩江湖幾十年,關羽早已名滿天下,雖然當時的關羽還是人不是神,卻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是劉備帳下第一大將,勇猛蓋世,忠義無雙,博取封侯已近二十年,獨鎮荊州也有九年。陣斬顏良,辭曹歸劉,刮骨療傷,這幾個近似於神話的故事,都是確鑿無疑的史實。這一切讓本就自命不凡的關羽,感覺更加良好。

當初馬超歸順劉備之後,關羽很想跟這個風流一時的人物切磋切磋。但關羽長期鎮守荊州,偏偏見不到在益州的馬超,想來想去寫了一封意味深長的信,送給諸葛亮。

作為一個不世出的人才,諸葛亮當然不是吹的,他看懂了關羽的意味深長,還寫了一封回信。他的回信可以說是和稀泥、玩平衡的教科書式的榜樣,既不得罪任何人,又能讓關羽滿意。信中回答說:

“孟起(馬超)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英布)、彭(越)之徒,當與益德(張飛)並驅爭先,猶未及髯(關羽)之絕倫逸群也。”

關羽見到信後,心中懸著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心情愉悅地把信拿給大夥看。那意思是說,大夥都來看看,不論什麽時候,不論來了誰,我關某都是劉備帳下毫無疑問的NO.1!

當加封前將軍的使者費詩從成都趕到荊州後,關羽卻有幾分不爽。因為他發現,NO.1一下子有了四個,雖然自己依舊排名靠前,但究竟誰輕誰重?還是不分輕重?他實在有點搞不懂了。張飛還罷了,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馬超也罷了,人家是當過一鎮諸侯的曆史風流人物;黃忠算什麽?一個一輩子沒闖出名堂的老兵!

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便放話出去不想當這個前將軍。

便再次驚喜地得到了滿意的回答。

費詩開導關羽說,作為一個幹大事的老板,劉備要用的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就像當年劉邦重用韓信,但說到底還是蕭何、曹參等一起從小玩到大的夥伴們關係更鐵。關將軍你在老板的心目中,同樣“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何必太計較官位誰高誰低、薪水誰多誰少?

費詩這麽說,絕不是因為他口才棒、應變能力好,而是出發前曾被老板劉備指點迷津。

當諸葛亮提出質疑之後,劉備就想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關羽的高調,全世界都知道,一路相隨走過三十多個春秋的劉備更是一清二楚。

費詩遵循老板劉備的指點,除了帶來上麵那一番話之外,還奉命帶著兩樣重要的東西前來——符節和黃鉞。

這兩樣東西,我們在讀古代史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比如,蘇武牧羊時,手中拿的那件有毛(裝飾的旄尾)的棍狀物品就是符節,蘇武把它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周武王攻入朝歌後,商紂王已經而死,不過武王還是把紂王的頭給砍了下來,用來砍紂王頭的武器有點像我們砍柴的斧頭,不過它是明黃色的(以金或銅裝飾的緣故),它的學名就是黃鉞。

想想這兩件事,我們就能明白,符節和黃鉞簡單來說都是皇權的象征,把他們授予大臣,一般稱為“假節”和“假節鉞”,作為加重權力的信物,與古裝戲中的尚方寶劍有點相似。不過符節和黃鉞的用途以及代表的權力,是有很大差別的。簡單來說,大臣“假節”可以斬殺中級幹部以下的人,“假節鉞”則甚至可以斬殺“假節”的高級幹部。可見,“假節鉞”的大臣地位和權力遠在“假節”之上。

此時,關羽就受到劉備授予的“假節鉞”殊榮,而且是唯一一人(張飛、馬超兩人隻是“假節”)。也就是說,此時在劉備集團中,關羽的地位是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劉備對關羽的器重,可見一斑。而關羽仍然對黃忠與自己平級一事不大高興,就隻能說明他實在高調得有些過分了,連自己人都看不起,不會搞團結。

古人的處世哲學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太高調。

關羽高調的作風,透露出高傲的性格,也為他人生最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不過在悲劇之前,他將首先迎來人生的。

最後的征戰

關羽的來源於一場雨。

八月,長江中遊連綿不斷的大霖雨。

下大雨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要看對誰來講。對於出外征戰的人來說,趕上這樣一場大雨,真是倒了大黴了,天天泡在雨水中,既對身體不好容易落下病根,又沒辦法幹正事打仗,真是痛苦啊。

當然最痛苦的是領頭的將軍。當兵的照樣有飯吃有錢拿,打仗不打仗並不怎麽關心,統帥卻不能不考慮。如果戰鬥任務完不成,還把錢花了一大堆,是不好向老板交代的。

關羽就非常痛苦。為打通從漢中至荊州的水路通道,使劉備手中的益州(包括漢中)和荊州兩塊根據地更好地連成一片,奪取戰略要地襄陽和樊城,關羽受命北伐已經有幾個月了。

對於關羽出師北伐,還有一種重要的觀點,認為是為了減輕漢中戰線的壓力。考慮到劉備在漢中吃緊的形勢,要是關羽出兵牽製曹軍,倒也合情合理。但根據史實分析,關羽北伐應該是為了奪取襄陽和樊城,理由至少有四:

一是關羽出師北伐的時間,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六七月之間(此前與曹仁等曹魏諸將小規模的戰鬥一直不斷)。曹操派出於禁援軍是在當年七月,可知關羽北伐必然在此稍前。而在五月,漢中爭奪戰已宣告結束,關羽此時出兵,說是支援漢中,首先在時間上就對不上號。

二是幾乎在同一時間,孟達受命進攻房陵、上庸等地。關羽與孟達出兵時間相同,戰略目的應該也相同,是互相配合完成打通漢中至荊州的水路通道的戰略任務。

三是牽製曹軍支援漢中的目的,應該說很快就達到了(曹操五月從漢中撤退,七月調遣七軍救援曹仁),但關羽還是沒有停手。顯然,此時關羽出軍的戰略任務還沒有完成。

四是劉備一貫的作風,奉行穩步發展。進攻益州時,他留下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大批猛人和多數兵力守衛荊州,是因為益州形勢不明朗,荊州絕對不能丟。後來他在攻取漢中時,益州方麵吃緊,卻一直沒有讓荊州方麵出兵,同樣是怕荊州有個閃失丟了老根據地。所以直到漢中取勝之後,他才比較放心地讓荊州方麵北伐,以擴大戰果。

蜀漢第一名將關羽,就此開始了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征戰。

這是無比光榮的一戰,也是極其慘痛的一戰。

成敗,有時候離得那麽近,又那麽遙遠。

對於北伐的目的地——襄陽和樊城,關羽很熟悉。十多年前劉表的大本營就在襄陽,而襄陽北邊隔漢水相望的就是樊城,這是當年劉備駐軍的地方。關羽水軍就誕生在襄陽和樊城之間的漢水中。

關羽望著眼前的兩座城市,大有物是人非的感慨。如今的襄陽和樊城,已經在曹操手中整整十一個年頭。守衛襄陽的曹魏將領是平狄將軍呂常,而守衛樊城的則是征南將軍曹仁,還有堪稱文武全才的汝南太守滿寵和投降不久的立義將軍龐德二人協助。這幾人都歸前敵總司令征南將軍曹仁節製。

襄陽地理位置重要,城池防禦堅固,因此在曆史上一直是軍事重鎮,後世甚至評價說“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可唾手下”(周密《癸辛雜識》)。蒙古大軍南下時,南宋守襄陽守了足足六年(當然不可能有郭靖大俠的幫助),但襄陽被攻破後,南宋就全無招架之力,僅僅三年就滅亡了。

此時關羽指揮水、陸軍隊從江陵北上,按照地理形勢,首當其衝的就是襄陽。

不過關羽重點進攻的是與襄陽一水相隔的樊城。這樣做主要出於兩個原因:一是襄陽城池的堅固,在曆史上是有名的,要想強行攻破,難度實在太高;二是樊城位於漢水北岸,隻要拿下樊城,就能切斷襄陽守軍的後路和後勤補給線,那時候即便襄陽固若金湯,也根本用不著攻打,等著守軍困死餓死就行了。

關羽的策略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曹仁也絕不是吃素的。

關羽意圖包圍敵軍,來個甕中捉曹仁。

曹仁就來個反包圍,不但分軍守衛兩座城池,還讓龐德率軍駐守城外,三者互為掎角之勢。《孫子兵法》雲:“十則圍之”,看你關羽有多少軍隊,能把襄陽、樊城、龐德三方分隔包圍?

關羽當然沒有那麽多兵力,雙方進入相持階段。

但關羽名將的名頭不是吹出來的,越打越順手,漸漸占了上風。

眼看戰事吃緊,曹仁隻得向老板曹操求救。

有沒有常識很重要

曹操又坐不住了。

從漢中敗退長安沒多久,襄陽方麵就吃緊,曹操感慨人生真是變化無常,若幹年前隻有他打劉備的份,打得劉備滿世界亂跑,現在卻隻有劉備打他的份,打得他捉襟見肘;若幹年前關羽還在他手下吃過飯,現在關羽卻不想讓他吃下飯。

感慨歸感慨,見過無數大風大浪的曹操,財大氣粗,還是有辦法的。何況他手裏還有一支壓箱底的預備軍隊——七軍,約有三四萬人,拿去救援曹仁是綽綽有餘的。

畢竟是六十大幾的人了,曹操這次不打算親自上前線,他要為這支軍隊挑選一位統帥。

曹操看中的是曹魏五子良將中官階最高、名望最重、以毅重著稱的左將軍於禁。

於禁,字文則,泰山郡钜平(今山東泰安南)人,在曹操得到兗州的時候開始追隨,此後征戰一生,立下無數汗馬功勞。要認識這個人物,可以分析以下兩個典型事件。

事件一:曹操在宛城被張繡打敗,軍隊四散逃命,隻有於禁率領的軍隊還保持戰鬥力,有組織地撤退。但夏侯惇率領的青州兵一向軍紀很差,遇到這種混亂局麵,不少人更是渾水摸魚趁亂搶劫。有一群青州兵正搶得不亦樂乎,不幸遇到了於禁,當場被斬殺。事後,僥幸逃回去的青州兵向曹操報告,說於禁那小子反了。

青州兵惡人先告狀的事情,於禁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但他此時的做法,體現出了一位名將的風度。他不是先跑到曹操那裏為自己辯解,而是率領部下構築防禦工事,等到局勢穩住之後,才回去向曹操請罪。

這件事大大地感動了曹操一把,立即為於禁升官封侯,還稱讚說:“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事件二:劉備殺死車胄奪回徐州的時候,響應劉備的昌豨,在劉備失敗後,接受張遼勸說再次投降了曹操。但沒過幾年,這個造反將軍昌豨又背叛了曹操。這次前去攻打昌豨的是他的老朋友於禁。昌豨看是老朋友來了,也許出於僥幸心理就又投降了。於禁身邊的下屬都認為,應該把昌豨綁起來送給老板曹操處理。

於禁的做法,卻讓眾人大吃一驚,他又是先斬後奏。他的依據是曹操有軍令——被包圍後才投降的人都要殺(夠狠),所以即便是老朋友,我也不能不殺,然後流了幾行眼淚就把昌豨給砍了。

依常理來看,就算有軍令,把俘虜送給領導處理也沒有什麽不對,尤其是老朋友,就更應該這樣做,說不定還能救人一命,在不違背公家利益的原則下保全私人友誼。

曹操對這件事的反應十分耐人尋味,他先是感歎說:“昌豨不投降我而投降於禁,看來是命裏該死啊!”(豨降不詣吾而歸禁,豈非命耶)

言外之意,曹操是說昌豨投降了他就可以不死,他還要再赦免昌豨一次。胸懷是何等寬廣!

但曹操的做法卻是“益重(於)禁”,提拔於禁為虎威將軍。

在這個世界上,靠得住的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話,而是一個人的心。

很明顯,曹操雖然嘴上那麽說,實際上卻對於禁的做法打心底讚同。畢竟曹操不是好好先生,也不是開政府招待所的,心裏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昌豨一類人早就鬱悶到家了,隻是要擺出胸懷寬廣的姿態而已。

隻有於禁最明白曹操的心思,他殺了昌豨,既能對反複無常的人起到殺一儆百的震懾作用,又無損於老板的寬廣胸懷。

為了大局,為了老板,什麽朋友,什麽義氣,統統都是狗屁,完全可以拋棄!

說到底這是一個有大局觀的冷血將軍的所作所為!

別人看不穿,這就是他們與於禁之間的差別所在。

通過這兩件事,可以看出於禁不但是名將,還是一員有心計有大局觀的名將,曹操對他大加器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何況此時,五子良將中最先升任右將軍的樂進已死,張遼、張郃、徐晃三人不論官階還是名望都比不上於禁,因此於禁出任七軍總司令,著實有點舍我其誰當仁不讓的意味。

於禁在進發襄樊的路上,看著浩浩蕩蕩的大軍,躊躇滿誌,認定此去定能建不世功業,博青史留名!

於禁的躊躇滿誌是有原因的,此前他率領的軍隊數量一直不多,尚且博得拜將封侯;如今手下有三四萬步騎大軍,前途那叫一個不可限量。

他萬萬沒有想到,此去雖然沒有建立不世功業,卻同樣贏得了青史留名,隻不過是以另一種方式——遺臭萬年。救援襄樊成為他人生的滑鐵盧,從此再無翻身的可能。

滑鐵盧來得太快太突然,讓人猝不及防。

於禁剛剛到達樊城附近,剛剛紮好營盤,還沒怎麽打仗(下雨打不了),就發現平地洪水三丈,營地一片汪洋,七軍將士皆為魚鱉。

當然,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於禁與一部分將士進行爬山比賽,登高望水。

確切說來不是登高望水,而是登高望船,望眼欲穿。

沒過多久,於禁就看到船了,心底一陣激動。但他很快就不激動了,取而代之的是絕望,前所未有的絕望,深入骨髓的絕望,令人窒息的絕望。

因為開過來的不是曹仁將軍派來接應的船隻,而是前所未見的大船。

作為一個資深將領,於禁清楚曹軍中沒有這樣的大船,它們的歸屬有且隻有一個可能——關羽!

恭喜你,答對了。

大船的確是關羽的大船。

甚至洪水也是關羽的洪水。當然,關羽不可能製造出洪水,他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洪水(這個問題下邊分析)。

當於禁統率七軍聲勢浩大地開赴襄樊前線的時候,關羽十分鬱悶地發現,仗沒法打了。對付曹仁和龐德等人,他已經感到有些吃力,甚至還中了龐德一箭。如今再來三四萬生力軍,他明顯處在劣勢,想要攻克襄陽和樊城更是難上加難。

但一向做人高調、做事要強的關羽,從來就沒有知難而退的習慣。他還想堅持幾天,看看能不能找到對手的破綻,抓住機會擊敗曹軍。

機會是沒有的,有的隻是大霖雨。

八月,長江中遊連綿不斷的大霖雨。

這樣的雨天,別說打仗,就是撤退也無法進行。

關羽看著從天而降的雨水,心情一如陰暗的雨天,十分鬱悶。

換個角度看問題,往往別有洞天。眼看大雨連綿不斷地下了十多天,關羽的心情不但不再鬱悶,反而豁然開朗,希望雨下得更大更纏綿。

因為作為一個將軍,尤其是名將,有沒有常識很重要。

關羽有常識,而且他發現於禁雖然有心計,可惜沒常識。

雖然關羽和於禁都是北方人,但關羽來到荊襄一帶已有二十年,這些年的生活常識告訴他,十多天大雨之後有什麽——洪水!

同時,關羽發現不論是於禁還是龐德,這幾位幹旱地區出來的將軍就是不一樣——大腦中壓根兒就沒有下雨發洪水的常識,他們的軍營駐紮的地方地勢都低,洪水一來將會全部成為魚鱉。

那麽,就讓大霖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於是,在漢水水位持續高漲的某一天,漢水突然決堤了(人為造成),平地水高五六丈,樊城一帶一片汪洋。

輪到關羽出手了。他率領早就準備好的水軍大船,首先開往於禁和龐德的營地,前去捕魚捉鱉。

世間事經不起對比

當關羽水軍到達於禁七軍營地的時候,雙方敵對將士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戲劇性的改變。

關羽水軍對於七軍將士來說,不再是你死我活的敵人,而是天使,臨危救命的天使。

關羽水軍的所作所為也像極了一群天使。他們在洪水中打撈出的七軍將士有多少呢?僅僅日後送到江陵後方的就有步騎三萬。

七軍統帥於禁,在這回天無力的時刻,選擇了投降關羽。

無法抵抗的時候,投降是正常甚至明智的選擇。雖然古人有著殺身成仁的傳統,但委曲求全的也不在少數。設身處地,於禁做出這個決定並不意外,意外的是另外一個人的決定。

這個人的做法與於禁形成了十分強烈的對比,一下子就把於禁比下去了,而且把於禁比到了萬劫不複的境地。可以說,於禁將軍最後不是被曹丕逼死的,而是被這個人比死的。

我們知道,世間事經不起對比,最怕有參照物,有了風華絕代的石榴姐才能顯出秋香姐的貌美無雙,有了奇醜無比的陪襯人才能顯出雇主的差強人意。

這個讓五子良將中的左將軍於禁結結實實做了一回陪襯人的人物,就是立義將軍龐德。

於禁,被曹操提拔於行伍之中,追隨近三十年,大受器重,臨危變節,投降求生。

龐德,原是馬超部將,在漢中投降曹操不過三四年,誓死效忠,奮戰不屈,拒降而死。

對比效果一目了然,一個越發卑鄙齷齪,一個更加光彩照人。

關羽水軍在打撈七軍將士的同時,也向龐德的將士伸出了援手。

除了洪水,隻有敵軍,不投降隻能死,唯一能選擇的隻是死的方式,要麽被淹死,要麽被殺死——自殺或者他殺。

畢竟怎麽死都不如活著好,絕大多數人都不想死。手下的將士們眼看大勢已去,紛紛向龐德提出投降的建議。

但帶頭提出建議的將士立即腦袋搬家,實施者當然是龐德。

龐德不但決定自己要死,而且要求將士們陪著他一起死,誰不想死,就先讓誰死。

龐德如此決絕地隻求一死,當然首先是視死如歸的凜然大義,其次卻是不得不死的無奈處境。

原因就在龐德的官號上——立義將軍。受封立義將軍的那一刻,龐德就不能對不起封號中的這個“義”字。何況龐德來到襄樊前線的時候,由於他以前的老板馬超和親哥哥龐柔都在劉備手下打工,許多人對他的忠誠度提出了嚴重質疑,在背後指指點點說他靠不住。凡事開頭難,投降也一樣,有了第一次,就保不住會有第二次。

那個時候,龐德就表了忠心,放了狠話——今年我不殺(關)羽,(關)羽當殺我!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龐德此時就是以最後的抵抗踐行著自己的諾言。

代價是自己的生命。不過可以保全親人的生命,甚至換來親人的榮華富貴(龐德死後,曹操立即加封他的兩個兒子為列侯)。

關羽揮軍進攻,雖然龐德奮死抵抗,許多將士卻還是不想死,都紛紛放下武器集體投降了。龐德最後駕駛一條小船想逃回樊城,但由於劃船技術不過關,很快落水成了俘虜。

惺惺相惜,關羽很欣賞龐德的忠義和勇敢,不但不計一箭之仇,反而希望龐德投降自己。

便遭到了斷然地拒絕。

便成全了龐德的忠義。

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此後乘勝圍困襄、樊二城,威鎮中原,這是關羽用兵史上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後的成功。

這場戰役,關羽取勝的關鍵是水,大洪水。

於是就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水災淹沒了曹軍,關羽白白撿了這個大便宜;另一種認為是關羽放水淹了曹軍,早有預謀。

事隔一千八百年,又沒有留下詳細記載,曆史的真相撲朔迷離。不過分析起來,關羽放水淹曹軍的可能性更大,理由有三:

一是關羽水軍明顯是早有準備,而曹軍卻是來不及逃命。龐德軍營駐紮在樊城以北十裏,於禁七軍相距肯定也不遠。這麽近的距離,洪水暴發之後,龐德與於禁來不及逃回樊城(有小船,起碼將領可以逃)就被關羽水軍圍攻抓獲,如果僅僅說是關羽應變能力強反應快捷,恐怕難以解釋。最有可能的就是水是關羽放的,什麽時候洪水暴發盡在掌握之中,因此提前做好一切準備,一旦決開大堤,水軍立即動手。

二是洪水似乎長了眼睛,隻淹曹軍,不淹關羽。樊城的曹仁,於禁的七軍,龐德的駐軍,三處曹軍全部遭到洪水淹沒,卻偏偏沒有關羽受損失的一點資料。這是為什麽?雖然關羽軍隊船隻不少,水軍是主力,但在襄樊一帶作戰,不可能一直駐紮在漢水裏,吃喝拉撒全在戰船上解決。最有可能的就是,關羽在洪水暴發前,把軍隊全部移動到了安全的地方,或者上船。如果是關羽擔心洪水即將暴發,提前幾天調動軍隊,那麽很有可能會被於禁和龐德的偵察兵發現。所以應該是關羽調動軍隊之後,洪水立即就來了,曹軍完全來不及做出應對措施,而且洪水的去向也恰到好處——完全在掌握和預料之中!

三是洪水實在很猛很強大。《龐德傳》中記載洪水“平地五六丈”,《曹仁傳》中記載“城不沒者數板”,可見洪水來勢迅猛,有十多米高,關羽水軍大船行駛暢通無阻,完全符合人為放水的特征。如果洪水是自動決口,往往是先溢出江堤,或者決口由小而大,洪水也是逐漸擴大,有個漸進式發展的過程。

當然洪水迅速衝開大決口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但既是自動決口,又偏偏決口開得恰到好處隻淹曹軍,而關羽又恰好提前做好準備,這三者湊到一起的可能性,實在是微乎其微,差不多等於今天買經濟適用房發生六連號的幾率。

退一萬步講,即使洪水是自動暴發,關羽也明顯是提前做好了準備,至少是充分利用了洪水,並不是完全靠運氣。

機會從來隻青睞有準備的人。周瑜赤壁火燒曹軍,東南風隻是一個必要條件,取勝離不開東南風,更離不開周瑜的運籌謀略。

作為一位名將,除了作戰勇猛,善於帶兵,判斷準確,料敵製勝,多懂點諸如氣象、水文、地理方麵的常識,也是十分必要的,至少是有利無害的。

二戰時期盟軍在諾曼底成功登陸,是提前算準了那一天英吉利海峽會異常出現風平浪靜的好天氣,絕不是僥幸碰運氣。可見盟軍司令部比起隆美爾將軍,的確棋高一籌。

從這個意義上講,關羽明顯高出於禁、曹仁、龐德一籌。水淹七軍的大獲全勝,偶然之中有必然。

水淹七軍之後,關羽聲威大振。不僅乘勝圍困襄、樊二城,而且偏師深入敵後,招降曹操任命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中原一帶的反曹勢力也紛紛響應,甚至遠在鄴城的魏諷也乘機企圖發動政變,形勢一片大好。

至此,關羽發動的這場有限戰爭規模迅速升級,關羽、曹操不斷調兵遣將大打出手,殺得難分難解,戰局逐漸失控。甚至第三者孫權眼看機不可失,也準備參與其中,當一回漁翁占一把便宜。

在關羽水軍的猛攻之下,困守樊城的曹仁頂不住了。有人甚至提議棄城逃跑,被滿寵阻止。為了表示團結堅守的決心,曹仁殺白馬與將士盟誓,方才穩住局勢。

遠在長安的曹操一聲長歎,不隻是歎息跟隨自己三十年的於禁關鍵時刻不如龐德,更是為自己苦心經營的數萬七軍將士不值,差不多把腸子都悔青了。

無可奈何的曹操甚至想將都城由許都遷到自己的大本營鄴城,以避關羽鋒芒(當然遷都鄴城還有便於控製中央政府等原因)。最後被司馬懿、蔣濟等人勸阻,認為遷都是示弱,而此刻不但不能示弱,而且要展示有餘力,同時建議與孫權聯手對付關羽。

曹操展示有餘力的手段就是繼續派遣援兵。如果不派援兵,等於告訴關羽和劉備,他曹操已經撐不住了,也等於告訴曹仁等前方將士,老板已經沒辦法了,你們的生死隻能靠自己。前方將士一看老板指望不上,搞不好會立即尋找新老板——投降關羽,後果那叫一個不堪設想。

撐不住也要死撐,即便沒有能力救援,至少也要擺個姿態出來。

臨危受命的又是資深救火隊員徐晃。不過曹操給他的軍隊實在過於寒酸,不僅數量不多,而且都是剛剛入伍的新兵蛋子。

沒辦法,七軍預備部隊全部被關羽下餃子一鍋端了,老板手裏除了禁衛軍,已經沒有兵了。

要就要新兵,不要就隻能光杆司令上路。

性格決定命運

曹操不斷調兵遣將,甚至還抽調鎮守居巢(今安徽巢湖)的征東將軍張遼支援襄樊前線,自己則坐鎮洛陽附近作為後援。

曹操動作這麽大,關羽也沒閑著。

《易經》有辭:上九,亢龍有悔。道理幾乎人人都懂,是說見好就收、適可而止,否則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卻從來沒有幾個。

關羽此時就沒有適時收手的意思。他看出革命形勢一片大好,爐火燒得通紅,趁熱打鐵就能成功。

關羽趁熱打鐵的方法,是抽調江陵和公安的後方軍隊圍攻襄陽、樊城。

促使關羽調兵的主觀原因,就是他的性格。作為一個高調的人,高傲、自負、要強是關羽的性格特點。他要把嘴邊的肉——襄陽、樊城吃進肚子裏才甘心,並且要隻靠自己的力量吃下去。所以他不是向劉備請求援兵,而是抽調荊州後方軍隊。

客觀原因是東吳的偽裝。此時魯肅已經在兩年前病逝,一向主張強硬對劉的呂蒙接替右部督職位,將武力奪取荊州提上議事日程,不僅說動了老板孫權對荊州的不死之心,而且定下了具體的作戰計劃,首先是偽裝自己、麻痹關羽。

於是,關羽很快得到消息說東吳猛將呂蒙病得不輕,帶薪休了長期病假,接替呂蒙工作的是年輕人陸遜。

很快,關羽又接到了陸遜的來信,信的內容可以說是拉關係、拍馬屁的教科書式的榜樣,沒有絲毫的惡意,完全是同誌式的關懷和粉絲式的仰慕。

關羽與呂蒙打過交道,深知這人的強硬作風和不懷好意,在後方留的不少軍隊就是防備他的。現在既然上任的是陸遜這樣一個粉絲,關羽以為大可不必擔心後方的安全,於是將後方大批軍隊抽調到了前線。

打仗除了需要兵,也離不開糧食等軍需物資。關羽軍隊的給養要靠荊州後方幹部提供,其中有南郡太守麋芳與駐守公安的將軍士仁(一作傅士仁)。這兩人以前常被關羽呼來喝去,心裏都有幾分不爽。尤其是麋芳,他是劉備的小舅子,哥哥就是麋竺,既算外戚,又是老資格,關羽看他不順眼,他也看關羽不順眼。

《關羽傳》記載麋芳與士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這句話引起了不同的解釋,一種說法是他們在做後勤工作的時候出了差錯;另一種說法是他們不聽關羽的將令,沒有派兵前去支援。不論是哪種原因,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兩人惹惱了關羽。

關羽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得知這兩人辦事不力,他當場就宣布:“等我回去立即收拾這兩個家夥。”(還當治之)關羽不是說說而已,從受封前將軍、奉命“假節鉞”的那一刻開始,他已經有權對麋芳、士仁這樣級別的幹部實施先斬後奏。

關羽說這句話的時候,凱旋回師的信心十足。他不知道,他沒有回去的那一天了。

他在前線圍攻襄、樊的時候,反對他的勢力已經結成了一張看不見的網,也在對他進行圍攻。

其中出力最多下手最狠的是江東集團的帶頭大哥孫權。

在許多人眼裏,孫權似乎是個沒有立場的人物。劉備與曹操漢賊不兩立、勢同水火,都立誌搞定對方統一天下,隻有孫權最為瀟灑,騎在牆頭,搖擺不定。

其實孫權才是三巨頭當中立場最為堅定的人物。他非常務實,一直堅守不渝的立場就是東吳的利益,所做的一切都以此為中心,為此可以拋棄政治立場,不在乎麵子問題,甚至延緩當皇帝。隻要對東吳對自己有利,孫權想跟誰好就跟誰好,稱臣進貢裝孫子統統地沒有問題。

此時劉備和曹操兩方正殺得難分難解,傷筋動骨,孫權怎麽出手,對戰局乃至政局有決定性的影響。他的作用,比得上楚漢相爭後期的齊王韓信,幫助誰,誰就贏。

決定中國向何處去的機會,短暫地掌握在了孫權的手中。

孫權可以選擇攻取曹操的徐州,也可以選擇偷襲劉備的荊州。我們知道,他最終的選擇是後者——在背後向關羽捅刀子。

孫權的這一行為讓許多人不齒,認定他不過是個守成之主,眼裏隻盯著荊州一塊地,根本沒有幹掉曹操完成統一大業的雄心壯誌。因為孫權奪荊州是占便宜,打徐州還是能占便宜,甚至能幹掉曹魏占更大的便宜,為什麽偏偏要選擇背後捅關羽呢?

原因除了呂蒙等人的推波助瀾,還因為關羽策略失誤惹火了孫權。

此前,孫權想和關羽好一回,聯係聯係雙方感情。他派使者向關羽求婚,當然不是為他本人求婚而是為他長子孫登,求婚的對象是關羽的女兒,他希望與關羽結個兒女親家。

孫權作為當時天底下腰杆最粗的三個人之一,向關羽求婚,可以說是給足了關羽麵子。而且長子孫登很有可能就是東吳事業的接班人,含金量遠遠高於其他兒子。

關羽卻一點都不給孫權麵子。他不但不答應這門親事,還把孫權的使者臭罵了一頓,然後轟了出去。

關羽不許婚的原因,很可能是看透了孫權愛玩政治婚姻這一套把戲,弄不好女兒剛過門還沒入洞房就進了牢房成了人質。但大家都是玩政治的,凡事要講究策略,他完全可以找個借口委婉拒絕,不一定要辱罵使者,讓孫權下不來台。

打狗還得看主人,罵使者就是罵孫權。孫權雖然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但畢竟沒有達到唾麵自幹的境界。挨了關羽的一頓臭罵,孫權心裏已經窩了一把火。

性格決定命運。對於關羽的性格特點,陳壽有一個較為中肯的評價——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

關羽驕於士大夫的事例很多,輕視陸遜、不團結麋芳士仁、辱罵孫權使者等等,這都為他最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這個幾乎是共識。

但善待卒伍,其實也是關羽失敗的因素之一,這一點卻往往被人忽略。

關羽擒獲於禁七軍將士三萬多人,這等於憑空增加三萬多張吃飯的嘴,而且這幫人還不能用(會逃跑和叛變),必須騰出人手去看押。

那全部放了豈不省事?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這些投降的將士,老婆孩子都在北方,放了他們,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回老家。回老家之後做什麽呢?大多數人還是有且隻有一個選擇——繼續做當兵的工作,用不了多久就會組成新的敵軍,繼續過來打你。

因此,對待大規模的俘虜,幾千年戰爭史上有個比較常見的做法——殺光。殺光最幹淨、最省事,死人不用吃飯,也不會造反,更不會再組成敵軍打仗。

遠的如戰國秦國名將白起在長平坑殺數十萬趙國降卒,秦末項羽在新安城南坑殺二十萬章邯秦兵,近的如官渡戰後曹操坑殺袁紹降軍數萬人。

關羽也可以選擇屠殺七軍士卒,隻俘虜帶頭的於禁等人就可以了。殺降卒不同於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往往對於軍事的意義非常重大。

但關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劉備集團的企業文化特色——仁義。即便是多了三萬多張吃飯的嘴,他也沒有選擇集體殺戮,而是把他們押送到後方去。

都是窮人家的孩子,都是出來混的,都不容易,就留他們一條性命吧。

劉備集團的仁義,從來都不是光說不做,這隻是其中普通的一例。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民間美化劉備和關羽,醜化曹操,是有一定曆史根據的。

就因為善待降卒,關羽又得罪了一把孫權。

三國時期人口很少,經濟遭到很大破壞,連皇帝都餓過肚子,更不要說平民百姓。相互征戰的各地軍閥,往往也因為沒有糧食而無奈退兵或者遭受失敗。

糧食方為大問題!

關羽手下的荊州地盤隻有三個郡,手下卻有四五萬軍隊,而且主力部隊出師北伐已經好幾個月了,糧食問題本來就不樂觀。平添了三萬多俘虜之後,更是雪上加霜,眼看就要斷糧。

怎麽辦?大活人總不能眼睜睜餓死吧?

關羽的辦法是去找孫權打秋風,讓後方的士兵們去孫權的地盤上搶一回糧食——擅取湘關米。

一直對當年與劉備“平分荊州”心懷不滿的孫權,一聽關羽出兵搶糧食,終於徹底憤怒了!啥也別說了,借口有了,兄弟我也忍夠了,動手吧!

當然,關羽辱罵孫權使者、搶糧食、後方空虛,隻是孫權出兵奪取荊州的直接原因,孫權在關羽背後下黑手的根本原因還是為了東吳的利益——擴張東吳勢力,保障長江下遊安全。除了關羽的不友好行為、順江而下的地理優勢之外,讓孫權最為忌憚的是關羽水軍。要知道,進攻東吳必須憑借水軍。而曹魏在水軍方麵幾乎是個空白,所以能夠威脅到東吳安全的,在當時有且隻有關羽。隻有除掉關羽水軍,孫權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如果不認識這一點,那實在是太小看孫權了。

下決心打關羽奪荊州,孫權明白會有什麽樣的後果,從此就要與劉備正式翻臉。

孫權也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不具備一打二的實力。因此他需要與曹操來一回政治偷情。

既然孫權與曹操雙方都有這個迫切需要,雙方很快便搭上了線,進入短暫的蜜月期,為打敗關羽而互相利用。

名將之殤

令人遺憾的是,關羽的眼睛死死盯著麵前的襄陽和樊城,全然沒有發覺背後孫權與曹操的偷情行動。

遠在成都的劉備和諸葛亮就更加難以發覺。曹操不斷支援前線,甚至主動與孫權聯合,而劉備一方卻沒有一點援助關羽的跡象。這不禁讓一些人突發奇想,懷疑是諸葛亮借刀殺關羽,甚至劉備特意除關羽。劉備沒有援助關羽的原因,我們到後邊分析,需要指出的一點是,畢竟劉備和諸葛亮都是人,尤其是諸葛亮,遠遠沒有《三國演義》中寫得那麽神,不可能算準一切。

局勢到了這個地步,關羽的失敗已經不可挽回,能夠改變的隻是失敗的程度。但關羽在關鍵時刻的幾個做法,徹底葬送了一切希望,將成功變成了失敗,將大敗變成了慘敗,最終兵敗身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關羽還在襄樊進行著人生最後的征戰。城池尚未攻破,關羽終於得到了曹操與孫權勾搭成奸、孫權將要偷襲荊州後方的絕密情報。

不過這情報不是關羽手下的特工部隊查出來的,而是曹操故意告訴他的。

不同於赤壁之戰中的孫、劉聯盟,此時曹操與孫權的聯合,從一開始就完全是互相利用,壓根兒談不上團結一致並肩作戰。曹操把情報透露給關羽,是希望關羽早點回去跟孫權拚命,他來個坐山觀虎鬥,這個便宜不占白不占,占了不白占。曹操同時也把情報用箭射進關羽的包圍圈中,即使關羽不退兵,守城將士也明白解圍之日已經不遠,就能鼓起勇氣咬牙挺過最後關頭。

直到此刻,關羽才發現局勢已經十分不利,豪情萬丈頓時化為猶豫彷徨。如果退兵,就會前功盡棄;如果繼續圍城,又怕荊州丟失。

到底退兵好,還是不退兵好?

在沒有把握的時候,促使一個人做出選擇的,往往是他的性格。

關羽要強的性格,讓他不到黃河心不死,抱著走著瞧的心態,決定暫時不退兵。他一方麵不願意放棄眼看到手的襄陽和樊城,另一方麵認為荊州後方的防線不至於一擊就潰,一旦接到東吳發動進攻的消息再撤退還完全來得及。

寶貴的時間就在關羽的舉棋不定中悄悄流逝。實際上,關羽在後方的防線的確不是一擊就潰,而是不擊就潰。

進入十一月,關羽與徐晃在樊城交戰的時候,他心目中請了病假的東吳猛將呂蒙,正生龍活虎般地率領精兵,換上早就準備好的白衣,拿出不入流的演技裝成商人,連夜溯江西上,神不知鬼不覺地幹掉關羽設在長江邊上的烽火台哨兵,迅速兵臨公安城下,駐守公安的將軍士仁二話沒說做了投降將軍。隨後呂蒙帶著士仁前往江陵勸降,南郡太守麋芳也開城投降。

公安和江陵,位於長江兩岸,互為犄角,是劉備和關羽在荊州經營了整整十年的大本營,也是軍事重鎮。孫權幾乎兵不血刃地占領這兩座城池,劉備手中的荊州三郡大勢已去。

此時,唯一能對孫權造成威脅的,就是關羽在前線的幾萬生力軍。孫權一邊動手奪取荊州三郡的地盤,一邊調兵遣將阻擊關羽,其中蔣欽已經統領水軍進入漢水。

得到江陵和公安失守的消息,關羽倒吸一口冷氣,想不到呂蒙進展如此順利,更想不到麋芳、士仁會不戰而降,真是漏船又遇打頭風,出現了最壞的局麵。

這個時候除了退兵,別無選擇。

唯一可以選擇的,是退兵的方向。向西,還是向南?

關羽可以向西撤退到房陵、上庸一帶,然後經漢中回成都,雖然地盤丟了,軍隊也可能會失去不少(荊州本土將士未必願意跟隨入川),但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不過這種不戰就跑的做法,不是關羽一貫的作風,不到最後關頭他是不會放棄的。

實際上,關羽對撤軍的方向絲毫沒有遲疑——向南。

失去的東西,我要親手奪回來。

關羽率軍南下,曹軍眼看他要去跟孫權開打,正中下懷,不但沒有追擊,差一點就要鳴放鞭炮隆重送行了。

關羽和孫權卻出人意料地沒有打起來。不是關羽突然改變了主意,而是他很快變成了一個光杆司令。

這是關羽善待卒伍導致失敗的又一事例。

關羽派遣使者回江陵打探消息,但使者回來後卻帶來了一堆將士們家書,還有口信(教育沒普及,不識字的人不少)。

這些家書和口信,其實都是呂蒙的陰謀,暗示關羽的將士們:你們的父母老婆孩子,都在我手上,現在活得好好的,甚至比以前生活更美好,但今後還能不能活得好好的,不要看我,要看你們自己——打我,我就殺你們親人;投降,就能與親人團聚。

關羽雖然待將士們不薄,但如果拿一杠天平,一邊是關羽,一邊是親人,讓將士們做出選擇,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毫無疑問地選擇親人。

領導跟親人比起來,還是老婆孩子更親,這就是人性。

任何為了領導、為了事業而背叛親人甚至殺害親人的行為,都是對人性的扭曲。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晚年寵信殺了兒子給他吃人肉的易牙,認為易牙簡直是天字第一號的大忠臣,對老板比親人還要親。管仲知道後立即指出易牙是個陰險無比的小人,但齊桓公執迷不悟,最終淒慘地死在易牙等幾個小人的手裏,齊國也因此遭遇大亂。

殺害親人的易牙一類人,從來不是對待領導比親人還親,隻是為了自己的,早就泯滅了人性。

此時關羽即將麵臨將士們人性的選擇。他可以燒毀將士們的家書,然後讓使者改口宣傳將士們的家人都已被東吳侵略軍淩辱殺害,以激發將士們的複仇之心,讓將士們跟著自己一條道走下去,一條心打孫權,上下同欲,方能一戰。

這在軍事史上有很多先例。最有名的是戰國齊將田單困守即墨城,誘使燕隊割掉齊軍俘虜的鼻子、刨了齊人的祖墳,終於群情激奮,同仇敵愾,以少勝多,大敗燕軍,恢複齊國。

這樣的事情田單能做出來,關羽卻做不出來。危難關頭,關羽依舊保持著一貫善待卒伍的做法,認為家書抵萬金,讓使者把家書和口信廣泛散布,讓心急如焚的將士們得到了親人的消息,當然也就得到了呂蒙的暗示。

完了,徹底完了。仁不帶兵,義不行商。

性格決定命運。關羽已經無力回天。

本來荊州根據地丟失,軍心就不穩,將士們得知親人生活更加美好之後,關羽很快就發現軍隊的數量迅速變少,幾萬人的大軍沒過幾天就煙消雲散,土崩瓦解。

十一年前,劉備從襄、樊南撤,在當陽長阪坡遭遇曹操虎豹騎,大敗而逃。幸虧還有他關羽,劉備得以東山再起。

如今,關羽從襄、樊南撤,同樣在當陽(關羽是由水路南撤至當陽附近的漢水中,然後率領少數人馬舍船就步,向西逃亡),大軍潰散,窮途末路,卻隻能走向生命的終點——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

此刻沒有人來救援關羽。雖然他派人去距離最近的房陵、上庸向劉封、孟達求救,但這兩個人正在為誰當老大的事爭得不可開交,沒工夫來救他。當然,即便他們派兵救援,恐怕也來不及了。

因為孫權的軍隊已經深入當陽和臨沮(今湖北遠安西北)一帶,正在四處撒網捕魚,他們不打算放過關羽這條大魚。

在最後關頭,關羽遵循著劉備一貫的教導——活著最重要,地盤丟就丟了,軍隊丟就丟了,人要活著回去。

關羽選擇在麥城突圍向西逃跑。但已經太晚了,孫權早就料到他會向西逃命,安排潘璋等人在臨沮守株待兔。

最終,關羽落在了潘璋部將馬忠的手裏。請示孫權之後,關羽、關平、部將趙累等人一起被殺害。

時間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十二月。

一代名將,就此折戟沉沙,壯誌未酬身先死,傳奇一生畫上了血色休止符。

關羽死後,身首兩處。關羽之頭被孫權裝進木匣送給當時還在洛陽的曹操,那意思是說殺害關羽我們都有份,到時候劉備報仇不要隻盯著我一個。曹操明白孫權把他拉下水的用意,當然不會中計,於是用王侯之禮將關羽之頭安葬在洛陽南郊,另一方麵也是出於對關羽的敬意。關羽之身據說在當陽附近就地安葬。所以後世有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在山西”的說法。

收到關羽之頭不到一個月,一代奸雄曹操死於洛陽,享年六十六歲。幹掉關羽出力最多的東吳猛將呂蒙,還沒來得及接受賞賜就離奇死亡,年僅四十二歲。因此有關羽嚇死曹操、追魂呂蒙的傳說,不過是後人附會。

史上最慘重的失敗

關羽主動發起的這場戰役,主要發生在荊州,關羽、曹操、孫權三方爭奪的焦點也是荊州,可以稱之為荊州爭奪戰。

很多人認為,三國時期三大戰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日後的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或猇亭之戰)。其實夷陵之戰不論是戰役規模還是戰事影響,都比不上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能夠取而代之稱為三大戰役的,有且隻有這場荊州爭奪戰。

官渡之戰奠定了北方統一的格局,赤壁之戰確定了天下分裂的格局。荊州爭奪戰,則奠定了三國的版圖。甚至可以說,日後的夷陵之戰,不過是荊州爭奪戰的延續,如果沒有荊州爭奪戰,就不會有夷陵之戰。

荊州爭奪戰被人忽視的原因,是因為打得太分散、太詭異。三方人馬分做幾處展開亂戰,大部分不是明刀明槍真材實料幹掉的,先是於禁的幾萬大軍被大水淹沒,隨後關羽被孫權從背後捅了刀子,幾萬人馬不戰自潰。

荊州爭奪戰的參戰兵力,明顯多於夷陵之戰,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規模相當。

關羽一方的兵力,襄、樊前線約有三萬多人(包括後期抽調),留守後方和駐守各地的軍隊約有一到兩萬,總數約在五萬左右。

曹操一方,駐守樊城和襄陽的曹仁、呂常軍隊約有一萬多人,駐紮城外的龐德軍隊五千左右,總數約在兩萬;後來增援的於禁七軍將士,約有三四萬人;陸續派遣歸徐晃指揮的援軍達到一萬以上。總參戰兵力約在六七萬之間。

孫權一方,偷襲荊州之後迅速占領三郡地方的軍隊,以及阻擊關羽的兵力,總數不少於三萬。

三方參戰總兵力,約有十四五萬,而夷陵之戰劉備、孫權雙方參戰兵力加起來不到十萬(具體數字後麵分析),明顯少於荊州爭奪戰。

荊州爭奪戰,對於劉備集團的影響非常大,可以說是劉備集團史上最慘重的失敗,戰後不隻是蜀漢的版圖、甚至三國的版圖都基本確定下來。此戰中,劉備不但損失了荊州軍團五萬軍隊和第一大將關羽,而且丟失了大片土地,包括原有的荊州三郡和新攻取的房陵、上庸、新城三郡(孟達背叛與關羽之死大有關聯),這些土地上的人口當然也同時失去。

這場戰役直接導致日後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而夷陵之戰中,劉備損失的隻是四萬多軍隊,並沒有丟失地盤。

還需要指出的是,夷陵之戰中劉備損失的四萬軍隊大部分戰死了。而荊州爭奪戰中關羽的五萬軍隊,大部分不是戰死而是投降了東吳。投降之後這些人的下落如何?一般來說,他們會被整編之後換件軍裝成為東吳士兵。這不隻削弱了劉備集團,而且使敵人更加強大。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來說明。比如說此前劉備和孫權的兵力相當差不多各有十五萬人,那麽戰後劉備的兵力減少五萬隻剩十萬,而孫權的兵力卻增加了三四萬達到了十萬。很明顯,劉備和孫權原本一比一的力量對比,一下子變成了差不多一比二。

經過這樣的此消彼長,荊州爭奪戰給劉備造成的損失就更加難以估量,孫權集團的收獲就更加巨大,遠非夷陵之戰可比。

整個荊州爭奪戰,劉備集團損失最慘,曹操勉強挺了過去損失也不小(喪失了四五萬軍隊),隻有孫權是最大的贏家。

這場戰役,最讓人百思不解的,不是孫權為什麽要背後下手捅關羽,也不是水淹七軍究竟是人為還是天災,而是劉備益州集團的作為。

劉備益州集團的作為簡單來說就是不作為。關羽在荊州鬧出了驚天動地的大動靜,戰事持續半年之久,荊州一片亂戰,曹操、孫權紛紛出手,劉備卻似乎什麽也沒做,對關羽不聞不問。

因此,就有人提出了“諸葛亮借刀殺關羽”、“劉備殺關羽”等離奇觀點。這兩種觀點都經不起推敲,充滿陰謀論的色彩。先不說劉備和諸葛亮有沒有必要殺關羽、需不需要花如此巨大的代價除掉關羽,隻看戰事的經過就很容易推翻。因為關羽的兵敗身死,離不開曹操和孫權的化敵為友通力配合。如果曹操和孫權能為劉備和諸葛亮的一個陰謀做出這麽大的努力和犧牲(尤其是曹操同誌犧牲很大,好處沒有),那隻有一個可能——他們是劉備或者諸葛亮的兒子,而且是非常聽話的兒子。

那麽,劉備在這半年時間為什麽沒有援助關羽呢?原因可以從三個方麵來分析。

從關羽方麵來看,關羽一直沒有請求援助,後來失敗太快根本來不及援助。起初幾個月,關羽進展順利,水淹七軍之後,更是威震華夏,形勢一片大好,他沒有必要請求劉備援助。後來曹操不斷派遣徐晃等人增援,關羽雖然漸漸吃緊,但他要強的性格,決定了他基本不可能示弱求援,何況當時樊城和襄陽依舊在包圍圈中,關羽仍然處在優勢。後來徐晃攻破樊城之圍,幾乎同時關羽得到了後方根據地失守的消息,眼看大勢已去,他決定立即退兵,也開始向最近的劉封、孟達求援。然而從關羽退兵,到敗死麥城,不到一個月時間,荊州到成都路途遙遠,劉備不要說想派兵救援,有沒有得到報告都很難說。《三國誌?先主傳》中記載:“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於禁於樊。俄而孫權襲殺(關)羽,取荊州。”“俄而”一詞用在這裏,就表明關羽兵敗的消息對於劉備來說太過突然,完全是措手不及。

從劉備集團的客觀方麵來看,沒有實力援助關羽。劉備打漢中持續一年多,早已筋疲力盡,正在休養生息,下一次大舉出動需要養精蓄銳幾年時間(這也是日後為什麽不立即出兵攻打東吳的原因)。劉備授命關羽出擊襄、樊,與派遣孟達進攻房陵、上庸時間差不多,目的也差不多,隻是為了拿下荊州北部戰略要地,擴展地盤實力,將荊州、益州兩塊根據地更好地連成一片,便於日後大舉出擊,並不是依據“隆中對”的策略,向關中、宛洛兩路出兵,同時展開攻勢。因此從一開始劉備就沒有打算配合關羽作戰。隻是後來戰事不斷升級,劉備“見事遲”,應變不足,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令人遺憾。

最後,也是最最重要的原因,在劉備集團的主觀方麵。否則,關羽不請求援助,老板主動派兵過去他總不能拒絕吧?即使沒打算大規模進攻,沒實力大規模援助,少派點人手過去也是可以做到的吧?

但劉備連一兵一卒都沒有派。

不是他一點都不在乎關羽的生死,不在乎荊州的得失,而是因為他很忙,在忙一件天大的事,這件事吸引了他以及大部分員工的注意力。

這件天大的事就是——稱帝。

幹大事不可草率

一般認為,劉備稱帝是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冬十月漢獻帝“禪位”曹丕之後才進行的,似乎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準備停當,草草登基。

這要麽是高估了劉備集團的辦事效率,要麽就是把當皇帝看成小孩子玩過家家了。三國初期,皇帝製度才實行了不過四百多年,人們印象中割據政權和篡位的皇帝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所以當皇帝絕對是天字第一號的頭等大事,任誰都不敢草率。在三國之後,後世的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那些割據稱雄想當皇帝的軍閥豪傑們才有了學習的榜樣,想當就當,我最瘋狂。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何況是稱帝的大事,因此未雨綢繆的準備工作做得紮紮實實,那是必須的。

實際上,劉備即位漢中王就是為下一步稱帝做鋪墊打基礎,之後他就開始為稱帝做起準備工作。

作為一個有亂世稱雄野心的人,劉備的帝王思想由來已久,最具有說服力的是兩點。

一是劉備的養子取名劉封,而親生兒子取名劉禪,合在一起就是“封禪”。封禪是有大功德的帝王才能進行的祭祀活動,劉備給兒子取名字,偏偏取這兩個字,絕不會是偶然。此時劉備已是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不再是吹牛皮要做皇帝車子的那個出言孟浪的少年了。

二是劉備一出道就當老大,曹操的謀士程昱看出他“終不為人下”。陳壽認為劉備“終不為下者,抑揆彼(曹操)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按照他的意思,劉備當老大是曹**出來的,這實在是誤會劉備、冤枉曹操了。因為劉備不是在得罪曹操之後才當老大的,而是一出道就自己開公司,雖然也在山窮水盡的時候依附過他人,但始終不甘心做小弟,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一旦有機會就獨樹一幟。亂世稱雄者,許多人是隨波逐流,能當老大就當老大,當不了老大就跟著別的老大當小弟,總之是混口飯吃,有條生路。劉備卻不一樣,他一心要做老大,不論袁紹、劉表等人給予他什麽樣的待遇、開多高的工資,他終究不會放棄自己當老大的念頭而甘願為他人效力。我們都知道,在當時,天底下最大的老大注定隻有一個——皇帝。

當然,劉備不會在漢獻帝還是皇帝(哪怕隻是一個傀儡)的時候就急於稱帝。不過當時曹操早就是實際上的皇帝了,隻要智商不是負數的人都能看得出來,過不了多久,開張四百多年的大漢公司就要徹底關門大吉了。

比如說遠在江東的孫權就心知肚明,早在跟曹操偷情的時候就勸他當皇帝。曹操的做法十分耐人尋味,他一方麵說孫權這個壞小子是把他放在火上烤(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另一方麵卻想借此機會看看員工們的反應。果然,陳群、桓階等員工紛紛表示孫權那小子是真心擁戴的,老板你早就應該順天應人當皇帝了。

大將夏侯惇等人也勸說曹操當皇帝。曹操同樣沒有表示拒絕,他的回答是:“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三國誌》注引《魏氏春秋》)

曹操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這個名義上的皇帝我就不幹了(眼看要入土,幹也幹不了幾天),讓我兒子幹吧。

這符合曹操一向重實際,不慕虛名而處實禍的做事風格。

曹魏集團即將改朝換代的事實,劉備集團當然也不是兩眼一抹黑完全蒙在鼓裏。他們阻止不了曹魏怎麽做,卻能決定自己怎麽做。

劉備集團的對策就是擁戴自己的老板當皇帝,不承認曹魏,堅持一貫的政治宣傳——劉備是維護大漢江山,曹魏是篡位賊子。

對策製定以後,就是具體的執行工作。其中一項重要的執行工作是找“祥瑞”。

古代有一種重要的理論叫“天人感應”,認為皇帝是天子,皇帝出生、即位或者逝世之類的大事,皇帝他爹——天,出於對兒子的深厚感情,自然也會有一些表示。相對於平常人的送禮物拍馬屁,天的表示也非同尋常,比如天上有黃氣,瑞獸現人間,白日見金星,等等。諸如此類不尋常的現象被統稱為“符瑞”,其中預兆好事的又稱“祥瑞”或“福瑞”。這套理論在今天看來水分實在太大,但我們不信不要緊,古代有很多人信。三國時期還非常盛行以祥瑞作為皇帝年號,三國無一例外,比如曹魏的“黃初”、“青龍”、“甘露”,蜀漢的“景耀”,孫吳的“黃武”、“黃龍”、“嘉禾”、“赤烏”、“神鳳”、“五鳳”、“鳳凰”等等。後來甚至有正史《宋書》(南朝劉宋)專門列有《符瑞誌》,可見古代人們對這套理論的重視程度。

劉備集團找“祥瑞”的工作,早在關羽北伐期間就開展起來了,這是當時劉備集團忙於稱帝的確鑿證據。

最有說服力的兩條證據,在後來群臣勸說劉備稱帝的表文中:

“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

“又前關羽圍樊、襄陽,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

後一條證據,時間明確無誤——“關羽圍樊、襄陽”,正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北伐期間,而且應當是在八月水淹七軍之後、十一月兵敗之前的“威震華夏”期間。

我們知道,袁術死後,傳國玉璽就落到了曹操手中,張嘉、王休二人獻上的玉璽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是個贗品。

獻玉璽這一出戲,台上演員是張嘉、王休,幕後導演卻是關羽。關羽在軍務繁忙戎馬倥傯之際,別出心裁地導演這一出戲,絕對不是吃飽了撐的,他的目的就是為劉備稱帝做好輿論準備。

當然,如果僅僅有這一條證據,有可能是關羽自作主張,與老板劉備無關。但另一條證據就不可能與劉備無關了。

這條證據就是“黃龍見赤水”。雖然《三國誌》記載的表文中沒有寫明具體時間,我們還是可以從其他書籍中得到旁證。《宋書?符瑞誌》記載“劉備未即位前,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華陽國誌》的記載更加明確——“後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那麽究竟是這一年的幾月份呢?可以肯定的是劉備在漢中擊退曹操、加冕漢中王之後的下半年;另外,表文中的陳述順序,往往也是時間順序,表文中“黃龍見赤水”位於“關羽獻玉璽”之前,很可能也發生在前。

劉備手下的李嚴等員工在“黃龍見赤水”之後,立碑刻石留下物證,不但刻上了時間是建安二十四年,還刻上了他們的名字——足足有九十多位!

員工如此興師動眾,聲勢浩大,老板不知道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智障);而知道了不阻止,就更能說明老板的真實意圖。

實際上劉備不但沒有阻止,反而推波助瀾,下令在“黃龍見赤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黃龍廟(《華陽國誌》記載:後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蜀以劉氏瑞應,因立廟),作為永久性的紀念。

這個時候,如果還有誰不懂得老板的心,那真是榆木腦袋不開竅了。

可見,劉備在即位漢中王之後的下半年,也就是關羽北伐期間,就在忙著做稱帝的前期準備工作。

這是劉備集團沒有出兵救援關羽的主觀原因,老板和員工的心思都被稱帝吸引了,在忙這一件大事,無意在此時大動幹戈。

偏偏關羽那邊動靜越鬧越大。不過在劉備看來,這也不要緊,關羽是主動進攻,即便襄陽和樊城打不下來,退回荊州就是了,損失不大。

偏偏孫權就背後下手了。自從入蜀之後,劉備一路順風順水的發展局麵被孫權一舉打破,遭受了史上最慘重的失敗。

這下劉備怒了。平分荊州的時候,“借荊州”的債務糾紛就一筆勾銷,現在孫權竟然背信棄義,背後捅刀子,不但搶了三郡地盤,而且殺死了近四十年生死與共情同手足的關羽!

雖然孫權使出障眼法,把關羽的頭送給了曹操,劉備依然堅定不移準確無誤地把這筆賬算到了孫權頭上。

此仇不報,何以麵對張飛等與關羽一樣追隨自己一生的生死兄弟?日後有何顏麵見關羽兄弟於九泉之下?

是的,我最大的理想是攻滅曹魏一統天下,但這個目標今生很難實現了。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退而求其次,統一天下的目標既然不能完成,當年同生共死的誓言,我必須要做到。

攻滅曹魏,沒有把握。攻滅孫權,同樣沒有把握。

但有些事情,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

隻要努力去做了,不論結果怎樣,我都無怨無悔,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對得起甘願為我付出生命的生死兄弟!

關羽兄弟,你沒有辜負我,我同樣不會辜負你!

你的仇,我一定要報!

建國大業

打戰從來不是鬧著玩的,要報仇還得養精蓄銳一段時間,做好一切戰備工作。

人生很多時候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劉備準備稱帝的時候,不但曹魏沒有改朝換代沒有給他創造機會,還被孫權背後下黑手殺害關羽攪和了一頓。

正當劉備為複仇之戰做準備的時候,先是一代梟雄曹操死於洛陽,曹丕即位“魏王”。幾個月後,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冬十月,曹丕強迫當了一輩子傀儡皇帝的漢獻帝“禪讓”,東漢政權被實施了安樂死,正式宣告滅亡。

劉備稱帝的時機,終於成熟了。

於是,劉備手下的員工以空前高漲的熱情,積極投入到擁戴老板稱帝的準備工作當中,比如找祥瑞、定禮儀、做黃袍、擇吉日等等。

值得一提的準備工作,是為仍然健在的漢獻帝劉協同誌大辦喪事,隆重舉辦追悼會。因為路邊社有消息說,劉協同誌已經被曹魏集團殺死了。

而路邊社的消息,向來都是不一定靠譜的。僅僅以路邊社的一條不靠譜的消息作為依據,來決定國家大事,要麽是兒戲,要麽是另有深意。

劉備就是另有深意。

劉協同誌究竟有沒有死,是不難調查清楚的。但調查清楚之後,麻煩就來了:死了還好辦,萬一要是沒死,劉備稱帝,把前任皇帝往哪裏擺?難道要給自己找個爹(太上皇)出來?還是死了最省事、最幹淨。

因此,對劉協同誌被害的傳言,劉備是寧可信其有,不願疑其假。隻要劉協同誌的追悼會舉辦完畢,就等於劉協同誌已經被法定宣告死亡了。

所謂蓋棺定論,對皇帝的定論有一個傳統做法是加諡號,是在皇帝死後進行的。不過這一做法,在當代遭到了無情的挑戰。挑戰者是某些影視劇無畏的導演和編劇,他們讓活著的帝王有了死後才能獲得的諡號,甚至讓帝王本人就口口聲聲拿諡號自稱,超前意識著實令人驚歎不已。

漢朝號稱以孝治天下,皇帝的諡號一般先取一個“孝”字,後麵一個字才是表示善惡褒貶的主體。比如漢文帝的諡號是“孝文皇帝”,漢景帝是“孝景皇帝”,漢武帝是“孝武皇帝”。

劉備集團給宣告死亡的皇帝劉協的諡號是“孝湣皇帝”,按照一般的稱呼,應該叫做“漢湣帝”,意思是他的生活是悲慘的,國家是不幸的,不但把皇位弄丟了,還被人結果了性命,非常值得同情和哀痛。

通常稱呼的“漢獻帝”,是曹魏集團給的諡號“孝獻皇帝”。“獻”字在諡法中的解釋有好幾種,這裏應當是“聰明睿智曰獻”,意思是劉協一向十分聰慧(這是事實),尤其是以洞察天道的大智慧,懂得曹魏代漢實在是順天應人(這是拿他開涮),因此自願“禪”位於曹氏。當然,古人有時候也是十分幽默的,不排除曹叡自恃才學,玩一個文字遊戲,以“獻”字明褒實貶,明者是稱讚劉協聰明過人,暗中則譏諷他以天下為公的精神,把皇位給“獻”了出來。在一般人看來,劉協“獻”出皇位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因此這個意義被廣泛接受和認同,一看到這個諡號,許多人就想起劉協被權臣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被迫禪位於曹魏的悲慘畫麵,導致此後一千多年幾乎沒有帝王再敢用“獻”字作為諡號。

蜀漢用“湣”,曹魏用“獻”,說到底都是政治宣傳的一種手段。

皇帝即位,不論內心有多麽興奮多麽著急,按照慣例都要推讓三四次,然後大臣們紛紛表示為了天下為了大夥,你就勉為其難當了這個皇帝吧,你不當我們就活不下去了,最後皇帝才擺出一副被逼無奈的痛苦表情,答應登極。

劉備也不例外。雖然早就為稱帝做了輿論準備,程序還是一樣都不能少。員工們一撥一撥地勸進之後,他還是表示堅決不同意。

勸進尚未成功,員工仍須努力。當然員工們上書勸進,說的也不完全是廢話,而是有理有據,紮紮實實走過場。

最紮實的要數辦事一向紮實的諸葛亮。為了勸老板當皇帝,他先從大道理出發,拉出與劉備情況相似的東漢光武帝,指出天下無主,你來做皇帝的位子是舍我其誰當仁不讓。然後從實際出發,指出你不當這個皇帝還真不行,因為員工們給你打工,一方麵是為了國家,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自己,都想混個好前途。你當皇帝把事業做大他們當然很積極(這有點像今天的股份製有限公司上市,員工們當然皆大歡喜),如果你不當皇帝,你的事業就沒有曹魏大,搞不好一些員工會為了更大的飯碗而跳槽走人。

眼看大道理小道理都有了,該走的程序也走了,劉備才答應稱帝。

公元221年四月初六(農曆),劉備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南。

從涿縣街頭擺地攤賣草鞋的一介平民,成為大漢皇帝,劉備成功的背後,是出生入死的征戰,是拋妻別子的悲傷,是曆經磨難的不屈,是百折不撓的奮鬥。

自古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誠哉斯言!

劉備建立國家,取年號為章武,國號是現成的不用動腦筋,自己是皇族,一向宣傳的口號也是繼承漢室,當然不用另取招牌,接著叫“漢”就行了。

需要指出的是,劉備建立的國家在很多場合都被稱為“蜀”。“蜀”是敵對的曹魏以及西晉對劉備政權的詆毀和蔑稱,就像清朝建立後稱呼明末弘光、隆武、永曆三個小朝廷為南明三藩一樣,不承認它的正統地位,這不過是一個成王敗寇的遊戲。

事實上,劉備集團從建立的那天起,到滅亡的那天為止,四十多年一直是叫做“漢”。通常的稱呼“蜀漢”,隻是為了與之前的“西漢”“東漢”、之後的“成漢”“北漢”區分,多加了一個限定詞而已。

讓我們大跌眼鏡的是,現在的許多影視劇,劉備集團的旗幟上就大大地寫著一個“蜀”字,還驕傲地自稱什麽“大蜀國萬歲”,這就如同美國人在紐約自稱“老外”、日本軍旗上寫著“鬼子”一樣搞笑。

新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即將上映,希望不要再犯這個低級錯誤,還曆史以本來麵目。

關於劉備稱帝的時機,不論是當時還是後來,都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種以後來的曆史學家習鑿齒與裴鬆之為代表,指出漢朝被曹魏篡位,國家不可一日無主,劉備此時即皇帝位,以維持漢室江山,讓天下人心有所依歸,就應該當仁不讓。

另一種以劉備的員工費詩為代表,認為天下還沒有統一,篡位的曹魏還沒有滅亡,老板就急著當皇帝,會讓別人懷疑他用心不正。等到統一天下的時候正式當皇帝,才名正言順。

客觀來說,這兩種觀點都是可取的。劉備之所以立即稱帝,除了那些大道理之外,還有一個小小的因素,這個因素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這個小小的因素就是年齡——劉備此時已經六十一歲。

艱苦卓絕的漢中爭奪戰之後,劉備就明白,短期內攻滅曹魏幾乎是不可能的,他需要時間。但一個年過花甲的人,說不定哪天躺下就再也起不來了,天知道還能活多久。

因此,統一天下對他來說是遙遙無期的,等到那個時候再做皇帝,還不如直接一點說這輩子別想當皇帝。隻有抓住機會,立即加冕,才能如願以償。

在劉備看來,費詩的建議等於不想讓他當皇帝,於是把費詩貶為永昌從事。

這樣一來,員工一下子都清楚老板的真實態度了,反對聲音才降了下去,員工們才一致擁戴劉備稱帝。

相信任何一個想做皇帝的人,麵臨這樣的大好機會,都不會放棄。費詩的做法,也隻能用四個字來概括了——不識時務。

劉備稱帝前後,主要心思都在考慮為關羽報仇出兵攻打孫權,政權建設基本沿襲漢中王時期,沒有太大的變化。需要進行的工作,主要是一件——為員工們加官晉爵。

前麵諸葛亮已經指出,員工們擁戴老板當皇帝,除了與老板的深厚感情和革命友誼之外,還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實惠。

員工們不辭勞苦紮紮實實走過場,老板當然不能無動於衷,需要用加官晉爵的方式來獎勵員工。

其中最耀眼的四顆星,是諸葛亮出任丞相,許靖出任司徒,右將軍張飛出任車騎將軍兼司隸校尉,左將軍馬超出任驃騎將軍兼涼州牧。

可以看出,最高的武將職位大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唯獨沒有加封大將軍。有人認為,這是特意空缺留給已經殉國的關羽。究竟是什麽原因,我們已經搞不清楚,相信每個人心中會有自己的答案。

黃忠與法正這兩個為奪取漢中出力最多的人,都在戰後第二年逝世,沒有趕上劉備稱帝。黃忠年紀很大,他的死亡並不意外,但法正死時隻有四十五歲。

龐統和法正,這是劉備最重要的兩位謀士,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讓劉備著實傷心了一陣,史書上明確記載他兩次都哭了鼻子。不過劉備此時的哭與《三國演義》中作秀的哭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惋惜失去人才,更是難舍深情厚誼。

魏延等資曆淺的將軍紛紛獲得加封的同時,趙雲依舊沒有得到應有的提拔。劉備把他留給兒子重用的用意,應該說是非常明顯的。

劉備即位一個月後的五月十二日(農曆),立夫人吳氏(吳懿的妹妹)為皇後,立漢中王太子劉禪(阿鬥)為皇太子,並為劉禪迎娶了張飛的大女兒作為皇太子妃。

劉備此時一共有三個兒子,除了劉禪之外,還有劉永和劉理,都不是皇後吳氏所生,年紀又小於劉禪,所以立長子劉禪為太子,是合情合理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除了太子隻能有一個之外,另外兩個兒子也是不能虧待的。劉備就封他們兩個為王,劉永做魯王,劉理做梁王。

值得一提的是,在封王這個問題上,劉備的做法具有開創意義。自秦始皇建立皇帝製度以來,秦朝沒有分封親王,項羽和漢朝封王都是實至名歸,比如說齊王的領地就在齊地,吳王的領地就在吳地,陳留王的領地就在陳留,漢中王的領地就在漢中。

劉備分封的魯王和梁王,重點在於王號的名稱,卻沒有對應的領地。

實際上,即使劉備想給他們領地也是辦不到的,因為魯地和梁地,都掌握在曹魏手中,要想分給劉備的兒子,要問曹魏老板曹丕同誌答應不答應。

此後,有了劉備做榜樣,空頭分王便興盛起來,成為時代潮流,一發不可收拾。比如唐太宗時期分封的楚王李寬、吳王李恪、魏王李泰等等,都屬於這種形式。

態度決定高度

雖然一不小心開創了時代潮流,劉備卻顧不上高興,領導很忙的,有許多事情要做。

第一件必須要做的大事,就是為關羽報仇出兵攻打孫權。此時當皇帝的大事也辦完了,兩年時間的休養生息、養精蓄銳,差不多也夠了,那就動手吧。

前麵說這是一場為關羽複仇之戰,估計有些朋友忍不住要吐口水了——且慢,這時候我們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

有句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首先請出兩位重量級的旁觀者。

第一位是東吳名臣諸葛瑾。劉備起兵的時候,收到了諸葛瑾的一封信,中心意思是勸劉備掂量輕重,理性分析問題,不要找孫權報仇。信中說“陛下(劉備)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很明顯,諸葛瑾明白劉備是來報仇雪恨的,而且特意將殺害關羽作為一大原因指出。

我們知道,說服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解開他的心結,諸葛瑾之所以將關羽之死特意指出,是因為他明白關羽在劉備心中所占的分量,關羽之死正是劉備解不開的心結。

當然,諸葛瑾所在的孫權一方,正是劉備要收拾的對象,他算旁觀者有點勉強。那麽,有請下一位出場,他是貨真價實如假包換的旁觀者。

他就是曹魏名臣劉曄。

對敵人的關心,也就是對自己的關心。出於這個理念,新上任的曹魏集團CEO曹丕組織了一場自由辯論,辯論的主題是劉備會不會攻打孫權。

大多數參賽選手的發言都是不會,理由是蜀漢國力弱小,最牛的名將有且隻有一個——關羽。如今連關羽都兵敗身死,蜀漢國內必定惶恐不安,沒有實力也沒有膽量進攻東吳。(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複出)

一貫見解高出常人的劉曄卻敏銳地指出,劉備一定會出兵。劉曄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的超群實力,也證明了真理往往是站在少數人一邊的。

劉曄的重要論據就是“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關)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這句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恩猶父子”比“恩若兄弟”更進一層,都是指感情深厚,與親人一樣。

劉備與關羽年少相識相知,發誓同生共死,並肩奮鬥近四十年,全天下人都清楚他們之間的感情有多深,關係有多鐵。如果關羽被殺,還能無動於衷,這樣的劉備就不是劉備,不是那個值得讓關羽放棄曹操誓死追隨一生敬重的劉備。

曆史人物也是人,他們在做一些決定的時候,並不總是理性思維,並不總是把得失算得清清楚楚,然後才權衡利弊做出選擇。他們也會意氣用事,尤其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就更加如此。

人活一口氣,有些人有時候做事就圖個快意恩仇。比如項羽屠鹹陽城、焚燒秦宮殿,曹操屠殺徐州百姓,慈禧太後“對外宣戰”,都是圖一個爽快,出一口惡氣,不但對政治沒有幫助,而且都是大大的敗筆。

這就是人,有血有肉,會喜會悲,有對有錯,才是真實的人。

人生是用腳來走的,並不是用尺子量的。時時刻刻算計得失的做法,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人。

至少對此時的劉備就不適用。

為劉備算計得失的人,除了諸葛瑾,還有趙雲。

一向有大局觀的趙雲。他看出攻打孫權不但對匡扶漢室的既定目標毫無幫助,而且是筆賠本的生意。因為根據三方的實力對比,劉備打曹操不一定會贏,如果既要打曹操又要打孫權,那就不是不一定會贏,而是一定不會贏。

趙雲希望老板認清形勢,保持淡定,千萬不可意氣用事。

劉備同樣沒有聽從。

還有一些人,看出了攻打孫權不會成功,同時也看出老板劉備是勸不住的,所以雖然內心不同意攻打孫權,卻沒有勸諫老板。

這類人的代表就是諸葛亮。他在劉備兵敗之後,無比懷念早已死去的法正,因為他知道,有可能勸阻老板的,有且隻有法正,別人說一千道一萬都是徒勞無功的。

世間已無法孝直之後,劉備出兵之意注定無法挽回。

事實勝於雄辯,最具有說服力的從來都不是當時人或者後來人的判斷,而是事實證據。

劉備率領攻打孫權的軍隊數量,也可以印證這是一場複仇之戰。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許多人認為劉備是傾全國之力,出動七十五萬大軍進攻孫權,也不想想劉備哪來的七十五萬軍隊。

實際上,劉備出動的軍隊還不到七十五萬的一個零頭——不到五萬,隻有區區“四萬人,馬二三千匹”(《三國誌》注引王沈《魏書》)。

這是一個經得起推敲、被曆史研究者和戰爭研究者廣泛認同的數字。

這樣一支軍隊,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要看派上什麽用場。

要想徹底消滅東吳幹掉孫權,考慮一下此時孫權比較雄厚的家底,就能看出這點兵力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抱有這個想法,那麽就是白日做夢。要想打敗孫權,奪回荊州,這點兵力也有點少,結果十分難說。

但為關羽複仇,這點兵力就不算少。

因為一場複仇之戰,結果怎麽樣並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態度。態度決定高度,有沒有做好,是個能力問題;有沒有去做,是個態度問題。

劉備就需要表明自己的態度。關羽死了,他絕不能無動於衷,否則他沒法向幾十年出生入死追隨自己的兄弟們交代,更沒法向慘死的關羽兄弟交代。

當然,除了為關羽報仇,也不排除劉備有順便奪回荊州地盤的意圖。一個人做決定,往往不是單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發生作用,不能抓住一點,不及其餘。但主要因素,我認為是為關羽報仇。

除了兵力,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據,就是劉備出動的將領。

對比一下前麵漢中爭奪戰劉備出動的史上最強陣容,就可以看出夷陵之戰堪稱史上最莫名其妙的陣容。

漢中爭奪戰,隻為奪取漢中一個郡,而劉備率領的是全部精銳,張飛、馬超、趙雲、黃忠、魏延等拿得出手的猛將全部上陣,無一例外。

夷陵之戰的陣容,卻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將領,唯一能數得上的隻有黃權,此外就是吳班、馮習、張南、傅肜等名不見經傳的人物。

如果說劉備拿這麽少的一點兵力,出動這麽一個莫名其妙的陣容,就想搞定孫權、奪回荊州,那他實在太幽默了,也太不把當年的大舅子孫權當回事了。

但劉備還是毅然決然地出軍了。因為在他看來,這是一場不能不打的複仇之戰。

每個人心中都有最寶貴的東西。當最寶貴的東西被人搶奪之後,喪失理智、衝昏頭腦是非常常見的。

不過,很多時候也不是完全喪失理智,最終決定事情怎麽做的,是衝動和理智相互鬥爭相互妥協的結果。

比如,一對熱戀的年輕夫妻,一邊愛得死去活來說願意為對方付出所有的一切,一邊卻忘不了在買房子的時候堅持寫上自己的名字。

沒辦法,人就是這樣的矛盾結合體。

劉備就很矛盾。因此他隻帶了區區四萬軍隊,而把大批的精兵強將留在後方根據地,尤其是在漢中防守曹魏,否則一旦戰敗後果不堪設想,將徹底輸個精光。

這與爭奪漢中時不計代價一定要拿下的決心,同樣是很大的反差。

宿命

雖然無意帶上太多的精兵強將,劉備至少還是想帶上一個人出征的。

這個人就是張飛。

種種跡象表明,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義為兄弟,是非常有可能的。

劉備為關羽報仇,不帶別人,偏偏帶上張飛,那意思是說報仇是我們兄弟之間的事,外人不需要摻和。

張飛卻最終沒有走上複仇前線。這一員蓋世猛將征戰一生,沒有死在刀光劍影的沙場,竟然在出發之前死在了自己鎮守多年的閬中。

殺死張飛的是他手下的兩員小將張達和範強(不是範疆),這兩個在《三國誌》中隻露過一次臉的小人物,輕輕鬆鬆地做到了無數曹魏和東吳名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陳壽在《三國誌》中雖然沒有寫明這兩人為什麽要殺張飛,卻有一個暗示——(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張)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當然,這裏說的君子小人,不是道德意義上的君子小人,用今天的話來說是按社會階級劃分的,君子是指士大夫階層,小人是指平民百姓,通俗的說法就是窮人家的孩子。

作為幾十年同生共死的兄弟,劉備當然知道張飛有這個缺點,還特意提醒他,不要老是脾氣火暴鞭打小兵,也不要讓被打的人接近自己,否則極其危險。

任何一個人,哪怕隻是個無名小卒,哪怕隻是個窮人家的孩子,他同樣是有尊嚴的。而一個人的尊嚴被人隨意踐踏,他的心中一定會埋下仇恨。

到底還是劉備看人心看得淋漓盡致透徹入骨。

陳壽的暗示,就是說張達和範強親身體驗過張飛的暴力,因此懷恨在心,找機會下黑手殺死了張飛。這與劉備事先提醒的一模一樣。

與關羽一樣,張飛死後也是身首兩處。人頭被張達和範強拿去找孫權做見麵禮換了賞錢。

與關羽一樣,張飛之死,又是性格決定命運的一個注腳。

其實劉備發動複仇之戰,同樣也是性格決定命運——因為重情重義,所以意氣用事。

人,到底是跑不過命的。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稱帝之後僅僅三個月,劉備在江州(今重慶)集結軍隊,著手發動夷陵之戰。隨後不斷調兵遣將,分軍出擊。章武二年正月,劉備親率主力部隊進駐姊歸,開始**。

從劉備的角度來看,這一場複仇之戰實在沒什麽可寫的。除了軍隊的數量隻有四萬多而不是七十五萬,黃忠不可能死而複生再上戰場,也沒有將門之子關興、張苞齊上前線手刃仇敵的故事之外,戰役進展與《三國演義》的描寫差不了多少。

劉備起初進展順利,在巫山、秭歸一帶攻破孫權將領李異、劉阿等組成的第一道防線,前進到夷陵一帶,駐軍猇亭。此時,戰線過長,大軍成為強弩之末,與陸遜打起持久戰。相持幾個月後,陸遜瞅準機會火燒連營,劉備敗退馬鞍山,被四麵圍攻,最後大敗,狼狽逃回白帝城。

一些人就以此為證據,認為劉備不會打仗。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曹魏集團現任CEO曹丕同誌。曹丕聽說劉備連營七百裏之後,說了一句話:“(劉)備不曉兵,豈有七百裏營可以拒敵者乎!將大軍駐紮在地形過於複雜的地方,明顯是軍事學上的大錯。孫權獲勝的消息很快就要到了。”(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孫權上事今至矣)

結果被曹丕不幸言中了。於是,曹丕同誌的形象就大放光彩,劉備“不曉兵”也似乎成為鐵板釘釘的事實。

實際上,劉備雖然打戰不是長項,比不上曹丕他爹曹操,但還是有幾把毛刷子的。而曹丕同誌對戰爭的認識也就停留在紙上,這次說中隻能說是碰運氣中彩票了,他本人在此前後就被孫權耍得團團轉,後來惱羞成怒兵分三路攻打孫權,又被打得滿地找牙。要不是他爹給他留下的家大業大底子厚,這麽折騰下去曹魏集團就要在他的手上倒閉關門了。

曹丕說中這一次,就被吹得神乎其神,完全是因為員工們在使勁地拍老板的馬屁。員工們等了好久才等到這樣一個絕好的拍馬屁機會,兄弟們容易嗎?此時不拍,更待何時?他的論據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隻能說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因為劉備連營七百裏是別無選擇。孤軍深入夷陵,隻能步步為營,否則巫山一帶道路曲折,一旦被切斷後路,用不著陸遜放火,劉備就該全軍覆沒了,能不能活著逃回去都十分難說。

攻打東吳離不開水軍,後來西晉滅吳,就是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才黯然收的。因此還有一些人批評劉備“舍船就步”,不用水軍。

這近似於指責劉備為什麽不用原子彈打孫權。因為劉備不是不知道要用水軍,而是沒有拿得出手的水軍。

自從關羽的荊州軍團滅亡之後,劉備的水軍就非常脆弱,相反孫權的水軍實力大增。此時劉備如果選擇水戰,明顯就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這樣的傻事除非腦袋進水的人才會幹。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夷陵之戰並不是什麽以強攻弱、以弱勝強。劉備出動兵力四萬多人,而孫權的前敵總指揮陸遜手下就有五萬軍隊(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於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差不多算是旗鼓相當,甚至劉備還外線作戰處在劣勢。

劉備夷陵之戰的失敗,主要取決於雙方的實力對比。

劉備大軍潰敗後,在長江北岸率領八千軍隊防備曹魏的黃權被切斷了歸路。擺在黃權麵前的是兩條路,要麽投降東吳,要麽投降曹魏。

黃權考慮再三,認為兩害相權取其輕,劉備正與孫權打得頭破血流,投降孫權就太不厚道了,隻好投降曹魏。

很快有路邊社消息,說黃權在成都的家人被劉備以叛國罪處死了。新老板曹丕迫不及待地相信了路邊社的消息,出於對新員工的特殊照顧,發布命令讓黃權為家人操辦喪事。

黃權憑著對劉備的了解,認為這個消息不靠譜,回答說:“我與劉備、諸葛亮推心置腹,他們都知道我的初衷,不會殺害我的家人(臣與劉、葛推誠相信,明臣本誌)。這一定是個謠言,過幾天就能水落石出。”

黃權如此信任劉備是有道理的。

劉備確實沒有辜負黃權的信任,他理解黃權不得已的苦衷,特意對黃權的家人網開一麵,待之如初。

劉備與黃權君臣相知,就如同好朋友一樣,雖然相隔千裏,卻是心有靈犀,一切盡在不言中,古往今來,並不多見。

裴鬆之就拿劉備此時的作為,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做了一番對比。對比的事件是,李陵被迫投降匈奴後,漢武帝不問青紅皂白,立即誅殺李陵全家。

世間事經不起對比。這一比,劉備就把漢武帝遠遠比下去了。

雖然戰前劉備就信心不足,預料到可能會遭到失敗,但失敗變成現實,而且變成慘敗的時候,還是太殘酷了一些。

劉備征戰一生,轉戰南北,與袁紹、曹操、袁術、呂布等猛人都交過手,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也都親身參與過,是見過大世麵大戰陣的老板。世間已無曹孟德之後,他更是唯一的老牌諸侯。如今卻大敗於後起之秀陸遜之手,著實有些羞愧,甚至覺得無臉回成都,就在白帝城(今重慶奉節東)住了下來。

漢中爭奪戰,劉備對曹魏死心了。夷陵之戰,他對東吳也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