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理想很難實現,但隻要不斷努力,總會一點點地接近乃至實現。如果不去努力,就永遠沒有實現的可能。

人生是長跑不是短跑,不需要一直緊繃著弦衝刺下去,而是在緊要關頭來個百米衝刺敢於拚搏,在平常時刻放慢腳步積蓄力量。平常時刻的慢跑甚至休息,是為了關鍵時刻更好地超越。

在暫時的和平時期,劉備要做的隻有一件事—養精蓄銳。待到來年兵精糧足,就該進行新的征戰了。

下一個目標,是益州北大門—漢中。

綁票計劃的破產

建安二十年(215年),正當劉備順利奪取益州,剛剛站穩腳跟,準備大展宏圖的時候,一個不速之客找上門來。

來人是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

諸葛瑾不是走親戚串門看弟弟來的,而是肩負外交使命,代表老板孫權上門討債來的。需要立即清償的首批債務是劉備手中荊州五郡中的長沙、桂陽、零陵三郡。

妹夫劉備率領軍隊入蜀之後,孫權才確信自己被結結實實地忽悠了一把。當初他準備進攻益州的時候,劉備的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果然都是用來騙人的,真實的原因是劉備自個要去吃益州這塊肥肉,連口湯都沒打算留給大舅子。當時的劉備已經羽翼豐滿,不但找了幾個不著邊的理由忽悠他,而且還公然出兵擺開打架的陣勢把他堵了回去。隨後,劉備就一個人開開心心地到益州吃肉去了,沒帶他玩。

孫權很生氣,後果不嚴重。因為曹操還在北方虎視眈眈,隻要孫、劉兩家一開打,曹操就要出手當漁翁了。

孫權是個頭腦冷靜的人物,還不至於冒著生命危險出這口惡氣。但心裏那是相當的不舒服,地盤借了、妹子嫁了,換來的就是這樣一個結果?在孫權看來,劉備就是忘恩負義的中山狼。

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這個年頭流行搶劫,孫權也決定順應時代潮流加入強盜的隊伍中去。確切點說,他是想當一回綁匪,幹一出綁票活動,綁票的目標定為劉備的老婆和孩子。

大夥都清楚,這時候劉備的老婆就是孫權的妹妹孫夫人。當初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是一樁典型的政治婚姻,不但希望加強孫、劉兩家的團結,而且還希望孫夫人起到監視和牽製劉備的作用。

考慮到當時的社會是男權社會,除了個別怕老婆的男人,在一般家庭中女人的地位是比較低的。因此,想讓女人牽製男人,就有點異想天開了。

不過孫權這麽做,卻是有一定把握的。原因當然不是劉備與劉表一樣是人盡皆知的怕老婆,謎底在孫夫人身上——孫夫人雖然也是女兒身,卻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以至於劉備每次回到家中,都忍不住有幾分緊張,進臥室如同進狼窩虎穴。更有甚者,孫夫人帶領手底下陪嫁過來的一幫親兵親將,還時常幹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

鑒於孫夫人如此生猛,劉備與孫夫人產生深厚感情的可能性很小(兩人沒生孩子可以看做是一個例證)。不但沒有多少感情,劉備還心中十分不安,特意任命一向辦事穩重的趙雲擔任留營司馬,掌管家務事。趙雲擔任護衛隊長,限製孫夫人驕橫不法的工作是次要的,首要的是保證劉備的生命安全。有趙雲這樣的虎將在身邊,劉備才能放心,可見對孫夫人害怕到了什麽程度。

劉備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怕老婆品德的養成,不是先天因素決定的,而是要靠後天的不斷培養,尤其是老婆足夠猛的時候,哪怕你是從來不怕老婆的天下梟雄,照樣也會怕得渾身哆嗦。當然,孫夫人這個例子是不可以學習的,因為她隻讓劉備感到害怕,而沒了感情。

孫夫人從建安十四年(209年)年底嫁給劉備,但僅僅過了兩年,劉備就率軍入蜀了。從此,孫夫人就待在荊州孤苦伶仃守活寡,而孫權監視和牽製劉備的用意也就落空了。不隻是孫夫人拿老公沒有辦法,孫權自己拿這個妹夫同樣毫無辦法。

如此一來,這樁政治婚姻就到頭了。不清楚是百無聊賴的孫夫人先提出要回東吳,還是決心綁票的孫權命令她回去,總之劉備入蜀沒過多久(張飛、趙雲等後續部隊出發之前),孫權的船隊就開到了荊州,準備迎接孫夫人回娘家。

劉備不在荊州,孫夫人要回娘家,手下人自然無權阻攔。孫夫人要回一趟娘家也算合情合理,出人意料的是她打算帶走阿鬥。

這就有點不正常了。

年過半百的劉備,此時隻有這唯一的兒子阿鬥,要是被孫夫人帶到東吳,那根本就是人質,一個成色十足的人質。

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斷,接走孫夫人帶走阿鬥是孫權的主意,是為了控製劉備想出的新招——綁票。

當然,綁走劉備的老婆,劉備不會太在意(甚至是求之不得),但綁走劉備的兒子,問題就大了。阿鬥不但是劉備事業的合法繼承人,而且是劉備唯一的血脈。要知道,在一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時代,斷子絕孫意味著什麽(可參見馬超同誌臨終遺言: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托陛下,餘無複言。可以說是字字血淚、肝腸寸斷)。

孫夫人帶著五六歲的阿鬥準備乘舟順流東下,眼看孫權同誌的綁票計劃就要得逞,劇情卻發生了意外——隻見江麵上開來大批劉備的水軍船隻,領頭的將軍是趙雲和張飛。

原來孫夫人監視著劉備,劉備的人也在監視著她的一舉一動。這年頭,當真是誰也信不過誰,上演的是真實版的無間道。

當年阿鬥在長阪坡的亂軍之中,就是趙雲出生入死救回來的,如今趙雲擔任留營司馬,手下有兵有將,怎麽可能容忍阿鬥被東吳綁票?

更何況為保萬無一失,身負重任的南郡太守張飛也率軍趕來。

畢竟是在劉備的地盤上,趙雲和張飛如此興師動眾要保住劉備的**,孫夫人明顯是溜不掉了,隻得留下阿鬥。

這就是截江救阿鬥的故事。阿鬥小朋友再次有驚無險地度過危機,還真是福大命大啊!

此後,孫夫人回到東吳,史料再無記載,她與劉備的短暫婚姻既然以陰謀開始,就難免以悲劇結束。

換個角度看問題

綁票計劃破產之後,孫權再也想不出找劉備算賬的方法,除非直接開打。

換個角度看問題,往往柳暗花明,別有洞天。

孫權轉過頭來想,如果劉備拿下益州,有了新的地盤,借出去的荊州就能要回了吧?

從此,孫權將順利拿回荊州的希望,寄托於劉備順利占領益州。

當一個人的希望寄托在另一個人身上時,他就會情不自禁地為另一個人考慮。

從此孫權不但沒有給劉備施加壓力拉後腿,反而滿懷期待地希望劉備盡快占領益州,越早越好。曹操率領大軍進攻濡須口的時候,孫權隻給劉備寫了一封求救信,自己率軍獨自抵抗。而這封信,反而幫了劉備的大忙。

孫權沒有等太久。劉備入蜀一年之後,就正式與劉璋開打了;開打一年半之後,占領益州的喜訊就傳來了,算起來還不到三年時間。

孫權接到消息,心裏又酸又甜。酸的是自己想吃的肥肉,結果落到了劉備嘴裏;甜的是討回荊州的時機終於成熟了。

孫權想出了一個分期付款的方案,首先討還最早“借出”的長沙、桂陽、零陵三郡。至於南郡和武陵,一方麵有交換交州的因素在裏邊,另一方麵可以讓關羽承擔長江防線減輕己方壓力,所以“續借”給劉備。孫權以為,搞個分期付款,條件十分優惠,先收回南部三郡,阻力小一點,實惠大一點。

這完全符合孫權同誌一貫務實的做事風格。

使者的人選,孫權挑中了長臉的諸葛瑾,也是另有深意。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大哥,諸葛亮又是劉備集團的骨幹成員,他劉備總不會不給麵子吧?

自從諸葛瑾出使之後,孫權就滿懷期待。

諸葛瑾到達成都,輪到劉備為難了。

從建安六年漂泊到荊州,再到建安十六年入蜀,劉備在荊州生活了整整十年。在這十年裏,他苦心經營,廣收人心,駐守新野,用兵博望,蟄伏樊城,慘敗當陽,遁逃江夏,參戰赤壁,南收四郡,駐兵公安,經營南郡,捭闔東吳,有著多少難忘的回憶?荊州江山如畫,留下他多少走過的足跡?荊州,可以說是劉備的第二故鄉,首先在感情上劉備就不打算給孫權。

其次,憑什麽孫權要來討還荊州?赤壁之戰打敗曹操,雖然周瑜是主力,劉備也沒少出力,南部四郡更是他親自率軍拿下的,難道打下的地盤就全歸孫權所有?當初以借荊州的方式換來地盤,隻因為實力弱小,不能不答應孫權開出的條件。如今,手握重兵,地跨兩州,大丈夫豈能受製於人?

最後,荊州不能給孫權,南部三郡也不能給。荊州以南郡江陵為中心,四通八達,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劉備占領益州不是為了割據稱雄當個土皇帝,而是為一統天下、匡正漢室的目標積蓄力量。天下所有的土地,都要陸續光複。手中的戰略要地荊州,為什麽要割讓給別人?南部三郡是荊州五郡中人口最多的三個郡,一旦割讓給孫權,荊州關羽兵團的錢糧、賦稅、兵源從哪裏來?讓出三郡,就不能建立縱深防線,軍事重地江陵、公安將直接暴露在東吳麵前,日後就更難在荊州立足了。

所以,從劉備的立場來看,手中的荊州根本沒打算要“還”給孫權。但當初簽好了口頭協議,又不好不認賬。

最終,劉備的答複是:“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一個“盡”字,點明了孫權這時要討回的隻是一部分土地,但“借”出的卻是劉備手中全部的荊州地盤。

很明顯,這是一個拖著不給的借口。

孫權怒了。

別看孫權同誌年輕,人家已經與當世大鱷曹操交過幾次手,愣是占便宜多吃虧少,豈是任人欺負的主?這一次,孫權決定要跟劉備翻臉了。

翻臉也要講策略。孫權的策略是先禮後兵,不隻是因為他與劉備既是同盟又是親戚,好歹還有些崢嶸歲月、並肩奮鬥的甜蜜往事,更是因為他擔心劉備與曹操同時打過來,那他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孫權的做法是一邊直接給荊州南部三郡長沙、桂陽、零陵派遣太守前去接管,一邊命令呂蒙、魯肅等人做好戰備工作,準備武力解決問題。

對於通過公理要回荊州,孫權明顯已經失去信心了。

公理都靠不住,還有什麽靠得住?拳頭,孫權以為有,且隻有拳頭。

果然,劉備根本沒打算把地盤讓出來。三位太守大人風風光光地前去上任,灰溜溜地被關羽趕了回來。

料中了你就不會給!啥也不說了,說了也白說,動手吧!

孫權一聲令下,魯肅率領一萬軍隊駐紮巴丘防禦關羽,一向主張強硬對劉的猛將呂蒙率領兩萬軍隊,從東麵發動進攻。

首當其衝的是長沙和桂陽兩郡。駐守荊州的關羽軍隊,主要駐紮在軍事要地南郡的江陵和公安一帶,後方的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四郡平時隻是管理地方、征收賦稅,所以兵力比較單薄。在呂蒙大軍壓境的形勢下,長沙太守廖立眼看守也守不住,又不甘心當俘虜,就當了一次逃跑將軍找組織去了。長沙郡和桂陽郡都落到了呂蒙手裏。

呂蒙連連得手後,進軍到零陵城下。零陵太守郝普決定堅守城池,他相信關羽將軍的援兵很快就會趕來,把呂蒙的侵略軍打個落花流水滿地找牙。

就在守城的緊要關頭,郝太守的老朋友鄧玄之前來探望。明知有戰火還要前來,鄧玄之當然不會隻是關心老朋友那麽單純,而是要為郝普說一段話。

確切點說,這段話是呂蒙說給郝普聽的,鄧玄之不過是當了一次錄音機實現了人際傳播。

這段話軟硬兼施,中心意思是讓郝普明白守城的希望是沒有的,投降的出路才是唯一的。鄧玄之語氣凝重一臉真誠地告訴郝普,劉備在漢中被夏侯淵包圍,關羽已經戰敗,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指望他們來救你是非常不靠譜的。

人是靠信念活著的,失去信念的人隻會隨波逐流,得過且過。

一聽是這麽個局勢,四分之一一炷香之前還決心與城池共存亡的郝太守,信念立時崩潰。既然救援指望不上,敵眾我寡守城也守不了幾天,隻好乖乖出城投降。

但郝太守剛剛出城,呂蒙的幾百精兵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衝進去把城門占領了。

說好了和平解放,幹嗎這麽著急?犯得著嗎?郝普一頭霧水。

呂蒙卻是一臉得意的笑,得意地從懷中拿出一封信讓郝普慢慢欣賞。

郝普不看則已,看完之後羞愧萬分,隻想找個老鼠洞鑽進去。

原來信是孫權寫給呂蒙的,讓他立即撤軍回益陽(今湖南益陽),所謂的劉備被包圍、關羽已戰敗純屬虛構,事情的真相是劉備親自統帥五萬大軍已經到達公安,關羽率領三萬軍隊已到近在咫尺的益陽!

要是關羽能給郝普發個短消息,呂蒙就不會得手了。

看來通訊技術的進步,真是太有必要了。

單刀會成了辯論賽

劉備不給孫權地盤是需要勇氣的,勇氣來源於底氣——成功占領益州,要兵有兵,要糧有糧,新政權蒸蒸日上,正要大幹特幹。

外交從來都是靠實力說話的。有雄厚的實力作後盾,劉備自然可以底氣十足地對孫權說——不。

劉備清楚原先的大舅哥孫權也不是任人欺負的軟柿子,送走諸葛瑾之後,就集結起五萬大軍,浩浩蕩蕩東下荊州。

果不其然,火氣正旺的年輕人孫權很快動手了。

打就打吧,誰怕誰啊?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荊州的所謂“債務”問題,隻有用武力才能清算徹底。

劉備率領五萬大軍很快到達公安,顧不上與久違的關羽兄弟噓寒問暖,立即派遣他率領荊州兵團南下益陽,阻止呂蒙搶錢搶糧搶地盤的強盜行徑。

關羽的三萬大軍早就蓄勢待發,得到劉備命令後,馬上開赴益陽。

麵對劉備的八萬大軍,這下輪到孫權緊張了。孫權本人駐軍陸口(今湖北嘉魚境內),連忙命令魯肅尾隨到益陽,以便牽製關羽。但魯肅手下隻有區區一萬軍隊,哪裏是關羽三萬人馬的對手?因此孫權急忙寫信給呂蒙,讓他放棄零陵,火速回援魯肅。就在此時,呂蒙設計誘降零陵太守郝普後,立即奔赴益陽。

雙方大軍雲集,大戰一觸即發。

不過從雙方的實際表現來看,都是按兵不動——不到最後關頭,誰都不放第一槍,誰都不想徹底撕破臉,誰都不想承擔破壞統一戰線的責任。

尤其是魯肅,實在不想開打。主張聯合劉備的是他,主張借荊州的更是他,如果鬧到反目成仇的地步,就意味著他以前的努力全部泡湯,一貫的策略全部錯誤,實在沒法向老板孫權交代,也無臉麵對江東父老。

便費盡心思謀求和平解決。

便邀請關羽前來和平談判。

自從年輕時代跟隨劉備,關羽就死心塌地,決心為劉備的革命事業奮鬥終身。

創業艱難百戰多。三十多年一路走來,關羽已是幾番出生入死,身經大小數百戰。尤其是劉備、張飛、趙雲、諸葛亮相繼入蜀之後,偌大一個荊州就全部擔在了關羽的肩上。從此關羽深感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

所幸汗水沒有白流,努力總有收獲。眼看著劉備的革命事業大踏步前進,關羽的喜悅之情不言而喻,更明白革命尚未成功,兄弟仍須努力。

率兵下益陽,奪取南部三郡,在關羽的軍事生涯中算是一件稀鬆平常得有些掉渣的任務。

此時的關羽,已經不是百萬軍中取顏良首級的那個猛將階段了,而是一位大踏步走上名將之路的統帥,已經被N個人稱作是萬人之敵!他手下能夠機動作戰的就有三萬人馬,還有劉備的五萬大軍作後盾,士氣十分旺盛,又在自己的地盤主場作戰,優勢非常明顯。而對方魯肅加上呂蒙,合起來才不過三萬軍隊。

關羽信心十足,躊躇滿誌。隻要劉備決心開打,他就第一個動手。在沒有接到動手的命令之前,他部署軍隊蓄勢待發,嚴陣以待,震懾敵軍。

就在此時,關羽收到了魯肅的約會邀請。魯肅的條件是: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

大戰在際,此時安排一場約會,自然不是把酒話桑麻一醉方休、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那麽簡單,說不好又是一場鴻門宴。

去還是不去?關羽決定,去。

出來混,就不怕死。何況關羽個人武藝十分了得,是罕有匹敵的蓋世勇將,敢教單於折箭、六軍辟易,有何懼哉!

約會的氣氛不大融洽。打過招呼之後,雙方就直奔主題——討論荊州的歸屬。

單刀會成了辯論賽。

孫權辯論隊一辯魯肅的中心觀點是借了東西就要還,何況隻要三個郡。

劉備辯論隊一辯關羽的中心觀點是分地不能說“借”,荊州土地是劉備應得的。

兩位一辯保持著最大的克製,遵守辯論賽規則,講文明講道理,決不無理取鬧,決不進行人身攻擊。

客觀來講,不管劉備一方當初是不是心甘情願,既然接受了“借”荊州的條件,如今賴著不還總是有些理虧的。因此,孫權隊一辯魯肅越辯越勇,漸漸占了上風。

在魯肅咄咄逼人的質問下,關羽一方有人坐不住了,蹭地跳出來,扔下一句狠話:“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這句話透露出劉備集團的真實立場,自認為仁德所在,天下土地都應該歸劉備,管它是誰的!言外之意是荊州就是劉備的,不可能給你,你不服,就開打,打到你服為止。

魯肅一直在遵守辯論賽規則苦口婆心地講道理,講了半天口幹舌燥沒有一點效果,正窩著一肚子火,被這人強詞奪理一攪和,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厲聲嗬之,辭色甚切”——史書中也沒有記載魯肅到底說了什麽,估計是忍無可忍破口大罵了。修養再好,也怕胡鬧。

對方一辯被氣得暴跳如雷,關羽自然要給個交代。他手按刀鞘站起來嗬斥:“這是國家大事,你小子知道什麽!”將犯規的辯手轟了出去。

此後辯論賽繼續正常進行,但辯論雙方最終沒有討論出個結果。因為這是一場沒有裁判的辯論賽,再辯上幾天也不可能有什麽結果(辯論賽的發起人魯肅同誌,實在應該事先聘請一位裁判才對)。即使劉備隊一辯關羽有些理虧,他也不可能做主把三郡土地讓給魯肅。

何況亂世有亂世的潛規則——靠槍杆子說話。天下諸侯弱肉強食,搶錢搶糧搶地盤的運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怎麽可能按照法理有借有還?如果遵守法理,那還不如直接歸順曹操算了——人家代表的可是中央政府!

注定,單刀會與辯論賽的結局隻能是不歡而散。

一條新聞挽救了一場戰爭

談不攏,看來隻能開打了。

正當劉備和孫權摩拳擦掌準備動手的時候,傳來一條小小的新聞,扭轉了整個局勢,讓一場看似不可避免的大戰煙消雲散。

這條新聞是曹操進攻漢中,張魯已經潰敗。

曹操,終究沒有給劉備太多的時間。

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原來在張魯手中,劉備還可以舒舒服服睡大覺,想出來玩就出來玩。如今到了曹操手裏,等於強盜已經拿著家夥站到了家門口,劉備就得提心吊膽過日子了。

最要命的是,劉備率領五萬大軍來到荊州,益州的兵力十分單薄,如果曹操乘虛而入,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荊州三郡地,丟掉剛剛到手的益州,可以說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看來隻能與孫權和平談判了,哪怕是簽訂屈辱條約,也必須盡快解決荊州問題,然後回軍益州。

於是,平分荊州的方案應運而生。

平分荊州,不過是一個體現聯盟團結、看似公平合理的提法,核心內容是劉備把三郡中的長沙、桂陽兩郡正式割讓給孫權(孫權已經自己動手拿到了),孫權再把剛剛占領的零陵還給劉備。這樣,不算兩家自行設置的宜都、漢昌等郡,原來的荊州七郡,除去被曹操占領的南陽郡和南郡襄陽等地,剩下的南郡、武陵、零陵、長沙、桂陽、江夏六郡,就有三郡在劉備手中(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在孫權手中(長沙、桂陽、江夏)。

劉備與孫權的這一番較量,以曹操的插手而暫停,讓孫權白白撿了兩個郡的便宜。

劉備不得不吃這個啞巴虧。此時他雖然實力大增,但一對二同時在東、西兩線與孫權和曹操作戰,還是沒有把握的。

劉備與孫權的和平談判,除了平分荊州,應當還至少包含兩個附加條款:

一是徹底結算清楚所謂的荊州“債務”問題。此後,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互不相欠,一幹二淨。

二是加強團結,鞏固友誼,孫權出兵東線,牽製曹操兵力,支援劉備在西線抗戰(孫權從陸口回軍後,就直接進攻合肥,為張遼所敗)。

站在劉備的立場,兩線受敵的情況下,簽訂這樣一個和平協議,算是比較好的結局。雖然割出了兩郡地盤,但起碼能保住益州,又團結了孫權,還把以往不清不楚的“債務”問題也徹底算清了,從此落得一身輕鬆。

但孫權自認為“借”出的是全部荊州,收回來的隻有兩個郡,心中的不滿可想而知,不過他還是簽署了和平協議。

隻為孫權的為人——務實。此時的劉備早已今非昔比,就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劉備有八萬軍隊在荊州,他孫權有多少?打起來勝負未可知啊。兩個郡就兩個郡吧,能收回來一點是一點。以後的路還長著呢,看誰笑到最後!

孫權的沒有得到滿足,埋下了日後偷襲荊州的種子。

總有一天,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

相信這是孫權此時內心真實的想法。

但劉備顧不了那麽多了,他需要快馬加鞭趕回益州。

關羽率領荊州幹部為劉備送行,這一次送別比十裏長亭還長。

劉備與關羽,這兩個並肩戰鬥三十多年的老兄弟,最後喝下一杯送行酒,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西去的大軍已經開拔了很久,劉備策馬趕去,不時回頭張望。

關羽和荊州將領依舊站立在原地,目視著他的離去,直到騰起的塵土,掩去了他的身影。

人生艱難,江湖險惡,當年的有誌青年已經垂垂老矣。劉備感歎此去怕是再難相見。

他沒有料到,這一去竟成永別,他與關羽今生再無相見。

忽悠人是要講對象的

時隔七年,劉備不得不再次直麵老對手曹操。

這兩個死敵,在七年的時間裏各自埋頭苦幹,各有不小收獲。整體來看,劉備的發展更猛一些。

赤壁戰前,劉備雖然以一兩萬軍隊昭示著自己在亂世中的堅強存在,卻沒有地盤隻能寄人籬下。戰後劉備占領荊州、奪取益州,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實力迅速向孫權、曹操接近,逐漸成長為三極格局中的一極。

而曹操在赤壁戰敗後,統一天下的雄心折戟沉沙,望江興歎,有點心灰意冷。也許他看透天下的亂局不可能在短期內收拾,從此奉行穩步發展的戰略,能擴張實力就擴張,不能擴張就保衛既得成果積蓄力量,不再做孤注一擲式的拚搏。

牢牢占據北方領土的曹操,終究沒有跳出既得利益者的窠臼,患得患失起來,失去了早年豁出去的銳氣。

在這七年裏,曹操三次進攻孫權,帶有試探性質,沒有多少收獲。眼看南征無望,曹操隻能向西北發展,於建安十六年(211年)親征關中馬超,擊破馬超後由夏侯淵兵團經營西北,逐步攻滅韓遂、討平涼州宋建。期間,曹操還進爵“魏公”,為此逼死了跟隨他大半輩子的老員工荀彧。

西北平定時,已是建安十九年(214年)十月。幾個月前,成都和平解放,益州落入劉備之手。

所以說,並不是曹操不想進攻益州讓劉備撿了便宜,而是忙不過來。忙得顧不上並不是不關心,實際上曹操一直在關注著老對手劉備的所有動向。

現實生活中有一個現象,許多成功的老板慢慢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往往不是自己的親人,而是競爭最激烈的對手,這些對手一直在關注著自己的一舉一動,刮風下雨從不偷懶,甚至很多時候會事先替自己算計得失。對於這些老板來說,研究對手已經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此時的劉備就享受著這樣的遭遇。劉備入蜀之後,曹操組織手下的總理秘書(丞相掾)趙戩與傅幹等智囊團成員專門進行了一番討論,替劉備討論奪取益州的成敗。趙戩認為益州地勢險要,劉備短於用兵,必敗無疑。傅幹卻針鋒相對地指出:“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此三人者,皆人傑也。以(劉)備之略,三傑佐之,何為不濟也?”(《三國誌》注引《傅子》)

不論曹操同意趙戩還是傅幹的意見,他都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劉備發展壯大,長長歎出一口氣。因為他曹操也不是強大到不可思議的地步,收拾別人需要一個一個地收拾。涼州平定後,下一個目標才是益州。

首當其衝的是張魯的漢中。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親征張魯。四月,自陳倉出散關。七月,進至陽平關。張魯集結軍隊在陽平關憑險據守,曹操攻之不克,再次發揮特長——用計,放出風去說要撤軍。張魯的部隊一看曹操大軍撤退,就放鬆了戒備。此時,曹操分兵乘險夜襲,終於攻破陽平關。陽平關一旦失陷,漢中就無險可守,張魯隻好敗退巴中(自劉璋時期巴西郡部分領土就落入張魯手中)。

劉備在荊州返回的路上,派遣黃權率領軍隊迎接張魯,希望收服這位因推行“”而深得人心的宗教領袖,便於日後奪取漢中。但張魯早就打定主意要投降曹操,他退到巴中不過是待價而沽,在等著曹操提價呢。當年十一月,張魯眼看時機成熟,價錢差不多了,就正式投降了曹操。

曹操平定漢中後,雖然司馬懿、劉曄建議趁勝進攻益州,但他信心不足,猶豫了一陣,派夏侯淵、張郃、徐晃三員大將留守,自己回到鄴城當“魏王”去了。

以裴鬆之為代表的許多人,對曹操放棄進攻益州大惑不解,認為“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又遠在荊州,如果進攻益州必能大獲全勝(席卷之會)。

有些人甚至認為,這是謀士劉曄把曹操給忽悠了。

劉曄剛開始也讚成進攻益州,認為現在我軍攻破漢中,益州早已人心惶惶,何況劉備占領益州時間不長,當地百姓不一定支持他,隻要老板你親率大軍乘勝出擊,很容易一舉拿下益州。如果現在不動手,隻怕後悔莫及啊!(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

但僅僅過了七天,劉曄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身,改變看法認為益州已經安定下來,不可進攻了(今已小定,未可擊也)。而曹操偏偏就聽了劉曄第二次的發言,放棄了大好機會。

劉曄君子豹變,思想轉變太快太猛,許多人轉不過彎來,不明白這是為什麽。其實促使劉曄轉變思想的關鍵,是一條小小的新聞——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三國誌》注引《傅子》)。

這條新聞的最大價值,是告訴人們,劉備已經回到益州了。有人認為“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這句話的主語不是劉備,而是劉備的部將。這也是不成立的——如果劉備沒有回師,一向精明有主見的曹操怎麽可能被劉曄前後兩次忽悠,而且每次都忽悠得團團轉,說打就打,說撤就撤?除非是他的腦袋突然被某種凶猛的動物給踢了一頓。

忽悠人是要講對象的。誰想忽悠曹操,還想忽悠兩次,怕是不想混了吧?

所以,事情的真相必然是曹操得到了劉備回師的消息,才放棄進攻益州。曹操攻破陽平關在七月,張魯投降已經是十一月,經過四個月時間,此時劉備已經回軍益州到達江州(今重慶)。曹操的謀士劉曄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改變主意勸阻曹操的。

劉備五萬軍隊回師益州,如果曹操決心進攻,結果會如何?

曆史沒有假設,進攻的結果誰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必然不會輕易得手,許多人說是席卷機會,實在有點一廂情願了。

敵人來了有張飛

曹操雖走,猛將張郃卻率領一支部隊進入巴西。連曹操都知難而退,張郃偏師深入,當然不是來占領益州的,事實上曹魏名將張郃此行的任務是強製拆遷,強行讓巴西的群眾來個集體移民,讓他們在漢中安家。

說白了就是掠奪人口。

這是曹操與劉璋的一大區別。劉璋一心為了人民,甚至都有些迂腐,敵人打上門來他連堅壁清野的策略都不忍心實施;而曹操為了增強自己削弱對手,一向不擇手段,多次脅迫人民背井離鄉大規模移民。

以某小品演員的話來說:同樣是人,差別咋就那麽大呢?

漢末至三國初年,天下大亂,戰火不斷,人口下降約三分之二,許多地方十室九空,局部地區甚至千裏無人煙。

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人口成為比任何時期更為重要的資源。

曹操一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絕不放過掠奪人口的任何機會。

劉備一向“以人為本”,不會為了自己一個人的政治目的而使天下百姓受苦,更不會坐視張郃來到自己的地盤上公然掠奪人口。

剿滅張郃侵略軍的任務,責無旁貸落在巴西太守張飛的肩上。

敵人來了有張飛。

強盜來搶東西的時候,給他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最好的辦法是當頭一棒把他打回去。

接到軍令後,張飛率領一萬多精兵,奔赴正遭受張郃軍隊**的宕渠、蒙頭、蕩石一帶(今四川渠縣境內)。

蜀漢名將對曹魏名將,一場硬戰在所難免。

張飛率軍到達後,原本肆行無忌的張郃被迫轉入守勢,利用八蒙山地形憑險固守,兩軍相拒五十餘日。

張飛軍隊離根據地不遠,後勤保障充足,打持久戰沒有任何問題。但張郃孤軍深入,時間一長,給養缺乏,士氣低落,難逃失敗的結局。

於是,擇機撤退成為張郃的最佳選擇。

張飛的民間形象,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物。但真實的張飛,四肢的確發達(勇冠三軍,熊虎之將),脾氣較為暴烈(鞭打士卒),頭腦卻並不簡單(比如截江救阿鬥,義釋嚴顏),而且寫得一手好字。

此時,張飛料定張郃一定會找機會跑路,並且算準了跑路的必經之路就在宕渠的瓦口,準備在那裏給張郃一個大大的驚喜。

張郃部隊在八蒙山深刻體驗了兩個月的山居生活,早已人困馬乏,得到撤退的命令後,打起精神準備回老家。

但他們注定回不去了。張郃部隊經過艱苦行軍,快要走出狹窄曲折的山路時,發現張飛大軍個個精神飽滿盔甲鮮明,眼角流露出發現獵物時的喜悅,手裏抄著明晃晃的家夥,已經在山口等候多時了。

一看這陣勢,不管是無名小兵還是曹魏名將張郃,都明白這下要玩完了。

名將就是名將,識時務,懂權變。張郃一看地形——山路狹窄,前後不得相救,二話不說扔掉戰馬開始爬山。當然,他不是爬山看風景(這時沒心情),也不是登高好指揮軍隊(顧不上了),而是翻山逃命。

憑借頑強的毅力和強壯的體格(鍛煉身體很重要),張郃帶著手下十幾個人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從小路回到漢中。手下將士的生死,就隻有天知道了。

這是劉備與曹操在赤壁戰後的一次大規模交手,以張飛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這場戰役的勝利意義非同一般,對日後劉備下決心進攻漢中,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張飛大敗張郃,心情十分愉快,在八蒙山的大石之上,大筆一揮留下十七個大字:

漢將張飛大破賊將張郃於蕩渠立馬勒石

古有竇憲敗單於,今有張飛破曹賊,勒燕然豈惟古人乎!

下一個目標,漢中

張飛打敗張郃的同時,劉備從江州回到成都,時間是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初。

侵略軍被張飛打跑,益州內政在諸葛亮的主持下欣欣向榮,荊州已簽署和平協議,劉備獲得了難得的安逸。

但劉備並沒有打算在益州安享富貴,他的目標更加明確以及肯定——天下!

此時的天下,曹操已經成為“魏王”,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建魏國社稷宗廟,授金璽,加九錫,耕籍田——取得種種與天子同等的禮儀。這標誌著曹魏已經建國,雖然曹操沒有正式登極,但實際上已經是皇帝。

在位二十多年的大漢天子劉協,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傀儡。他並不是一個怕死的人,幾次密謀除掉曹操掌握政權,以自己的意誌挽救時局,做一個實至名歸的皇帝,卻不幸均遭失敗,自己的一舉一動都遭到曹操的監視。

一次上朝時,受夠了“皇帝”幸福生活的劉協對曹操說:“你如果能輔佐我,就請你對我好一點;如果不能,希望你不要讓我當這個皇帝了。”(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

一句話嚇得曹操大驚失色,從此再也不敢朝見皇帝。

漢獻帝對國事插不上手,年輕人精力旺盛,隻好寄情典籍,還專門讓荀悅(荀彧的堂兄)按照《左傳》的體裁刪減《漢書》,編撰成一部《漢紀》,在文字裏消磨寂寞的歲月。

也許隻有那些竹簡裏大漢帝國曾經的輝煌強盛,才能找回他的生命何歡;也許隻有那些文字中大漢帝國已故的列祖列宗,才能懂得他的寂寞未央。

麵對皇帝的無奈,曹操的跋扈,劉備時刻感到,“掃除寇難,靖匡王室”是身為皇族的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雖然理想很難實現,但隻要不斷努力,總會一點點地接近乃至實現。如果不去努力,就永遠沒有實現的可能。

人生是長跑不是短跑,不需要一直緊繃著弦衝刺下去,而是在緊要關頭來個百米衝刺敢於拚搏,在平常時刻放慢腳步積蓄力量。平常時刻的慢跑甚至休息,是為了關鍵時刻更好地超越。

在暫時的和平時期,劉備要做的隻有一件事——養精蓄銳。待到來年兵精糧足,就該進行新的征戰了。

下一個目標,是益州北大門——漢中。

作為劉備的首席謀士,法正十分清楚漢中的價值。就在劉備養精蓄銳的時候,法正向劉備提出建議,主張出兵攻打漢中。

法正的建議堪稱絕筆,立於不敗之地,非常有說服力。

首先討論可行性。法正指出曹操奪取漢中的時候不乘機進攻益州,絕對不是一生殺伐的曹操突然愛上和平了,更不是曹操腦袋進水犯傻了,而是實力不濟,不能不罷手。此時鎮守漢中的夏侯淵、張郃等人,不是我軍將帥的敵手(已經被張飛部分證明),如果老板你親自統帥大軍出征,一定能夠攻克漢中。

其次是必要性的論述。法正認為漢中必須要拿下,原因在於:“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實現搞定曹操、匡扶漢室的終極目標(別人信不信不要緊,劉備是相信的,這樣宣傳也是必需的);“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壯大自己,削弱敵人,漸進式搞定對手;“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最次也能憑險固守,立於不敗之地。此三條論述,比起龐統取蜀三策,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後,法正將攻取漢中的意義,提高到順天應人與把握機遇的高度,說道:“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

精彩!實在是精彩!千年之後讀之,仍令人擊節稱讚!

法正如此之見地,世間已無龐士元之後,成為劉備第一謀士,當之無愧!

作為一個出色的老板,劉備一向是識貨的,當即就對法正的建議擊掌稱善。

方略已定,接下來的是執行。

打曹操不是鬧著玩的,需要調動大批猛將銳卒,集中大量糧草軍械。這一切都是要花錢的,意味著以劉備為首的益州幹部要勒緊褲腰帶幹大事了。

劉備的老部下,已經過慣了苦日子,連沒飯吃的情況都遭遇過(比如在徐州海西餓肚子),漂泊無依、跑路逃命更是家常便飯,勒緊褲腰帶自然不在話下,但益州新幹部就不同了。

益州本土幹部在長達二十年的劉璋時代,習慣了吃飽了睡,睡飽了吃,想上班就上班,想放假就放假,日子過得非常舒服,別人不來打自己(當然打的主要是老板)就燒高香了,從來就沒聽說過要主動打別人,更不習慣集中力量辦大事,聽說要勒緊褲帶,別提心裏有多麽不樂意。

於是,就有兩個人站出來說風涼話了。

這兩個人不是一般的人,確切點說是兩個半仙,一個是周半仙周群,另一個是張半仙張裕。

兩個半仙在進攻漢中的問題上都持反對意見,但結局卻大不相同,周半仙得到舉薦為“茂才”的獎勵,張半仙卻被砍掉了腦袋。

其中大有玄機。

一個半仙的自取滅亡

周群是半仙世家,最擅長的就是占候看天象。

古代的占候與今天的天文學有點相似(都要看天象),但實質上不同,因為占候要把天上的天象跟地上的人事扯上關係。正因為如此,占候才顯得神乎其神,成為古代的一門帝王之學,風光了幾千年。

精通占候的人,往往會對未來和正在發生的事件進行一些預測,大到某年某月要發生什麽災難,比如地球要爆炸啊之類的(眼熟吧),小到你家的小豬娃向哪個方向走丟了,等等。有時說不對,正常嘛,沒有幾個人能說對,大家笑笑也就完事了;有時說對,那就神了,一傳十,十傳百,久而久之,就會被傳說得神乎其神,算不上神仙,也是一個半仙。

當然,群眾不是那麽好糊弄的,周半仙是通過對當時的幾件重大時政問題的正確預測,才奠定他的半仙地位的。比如,建安十二年十月,他預測荊州老板要換人了,第二年劉表就掛了,曹操占領了荊州;建安十七年十二月,他預測西方軍閥要丟失土地了,結果三年之內韓遂、宋建相繼敗死,劉璋丟益州,張魯降曹操。從此,周半仙的名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衝出益州走向全世界。

不過仔細分析起來,周半仙的所謂預測,多半是關心時事政治得出來的。當時社會通訊事業不發達,教育也不發達,許多人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更不知道天底下在發生什麽事,知道的事情多半是道聽途說得來的。在這樣的時代,周群同誌出身好、受教育程度高,見識和學問已經比別人高出一頭。如果再對時事政治加以研究,就能發現:建安十二年,曹操劍指荊州,根據實力對比和以往戰績,劉表敗局已定;建安十七年十二月,曹操更是在一年前打敗了馬超等關中軍閥,劉備也在一年前入蜀,許多人早就說是引狼入室了,依據這樣的形勢得出“西方專據土地者皆將失土”的預言,也就絲毫不足為奇了。這就像是今天關心時事政治的人,事先問他美國打阿富汗誰勝誰敗,美國打伊拉克結局如何等等,得出美國勝利的“預言”一點也不值得稀奇。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千萬要保持淡定,不能把持不住激動無比地以為遇見了半仙。

關心時事政治、有政治眼光的人也不在少數,但為什麽群眾偏偏要相信周半仙呢?一個重要原因是周半仙幹事業舍得下本錢,不但刻苦學習一心鑽研占候事業,而且利用家中財大氣粗的優勢,專門建造了一個占候實驗室——小樓,每次做出預測之前都要上樓看上一陣天象。試問夜夜看天象,難道周半仙就不睡覺、不傳宗接代嗎?且慢——周半仙不是本人夜夜守在實驗室,而是讓家裏的仆人二十四小時(不避晨夜)輪班倒休在實驗室看天象,一旦有異常情況發生,馬上報告,周半仙這才上去占候。

這樣一套行頭擺出來,再預測準幾件天下大事,群眾不信周半仙才怪。

不隻是群眾相信,連劉備也依照古代的傳統習慣,在出兵之前玩起了求神問卜,問到了周半仙頭上。

老板劉備相信占候嗎?不相信嗎?

進攻漢中能夠成功嗎?不成功嗎?

周半仙實在拿捏不準,但有一條原則他是明白的——做出預測要含蓄一點,模棱兩可,留條後路。

根據這一原則,周半仙做出了自己的預測:“當得其地,不得其民也。若出偏軍,必不利。當戒慎之!”

之所以說這個預測十分含蓄,模棱兩可,是因為“得其地,不得其民”算不上是成功還是失敗;“當戒慎之”,究竟是讓戒慎出兵還是戒慎偏軍,也可以做不同的理解。

依據曹操一貫強行給百姓搬家的做事風格,周半仙預言“得其地,不得其民”是有一定根據的;而曹軍戰鬥力之強悍,也是天下知名,預言“偏師不利”準確度也是可以預期的。更何況,周群發言前的建安二十年,也就是曹操占領漢中的當年,已經讓駙馬都尉杜襲遷走了漢中八萬多人口。因此,這樣一個回答與其說是占候得出的預測,倒不如說是對軍事實力和以往鬥爭經驗的客觀總結和科學分析。

周群的這個回答,實際上是代表部分益州本土幹部對劉備出兵做委婉的勸阻。這些幹部還包括周群他爹周舒和杜瓊、杜微以及後來的譙周等人,他們利用玄而又玄的占候、讖緯學說,表達了他們的政治觀點——天下會統一於魏。這充分說明這幫人其實更看好曹操老板和他的事業,在劉備老板手下打工實在是因緣際會不得已,誰讓自己生在益州、產業都在益州呢?不過,由於司馬晉依樣畫葫蘆又取代了曹魏,這些半仙高人們的“預測”最終大都落空了。

本土勢力被外來勢力領導有些不情願是正常的,但在私人場合含蓄點說說也就罷了,另一個半仙張裕的做法,卻可以說是自取滅亡。

張半仙聽說劉備要進攻漢中,也不管老板有沒有像問周半仙那樣問他,就剛剛地站出來發言了:“不可爭漢中,軍必不利。”

語氣十分肯定,態度異常堅決。

估計張半仙是一聽要勒緊褲帶打漢中就急了,說的這話都有失一個半仙應有的水準(模棱兩可,留條後路)。

劉備究竟有多大程度相信兩個半仙的話,我們不知道,隻知道出兵漢中的計劃最終付諸實施了,而且周半仙的預測基本應驗。

張半仙的預測毫無疑問是落空了,而且就因為預測不準被砍頭了。

劉備一向以仁義為本,為什麽這次會因為一句話就殺人呢?

有人認為原因是張半仙曾經拿劉備開涮。當年劉備與劉璋在涪城約會時,一次張半仙也在座,大家飲酒作樂十分開心,劉備就在興頭上拿張裕的一把好胡子開了個玩笑,說我老家涿縣,姓毛的人特別多,東西南北都是毛姓,縣令大人就說:“諸毛繞涿居乎!”(諸毛諧音豬毛;涿諧音啄,指嘴)話音剛落,張裕立刻拿劉備胡子稀少加以回敬,說從前有一個上黨潞長(萬戶以上的縣一把手為縣令,不滿萬戶為縣長),後來晉升為涿縣縣令,退休回家後有人給他寫信,在填寫稱謂的時候很為難,要寫潞長則少了涿令,要寫涿令則少了潞長,隻好寫成“潞涿君”(指露嘴)。

劉備說張裕胡子茂盛,是個善意的玩笑,畢竟古代男人胡子多是好事,關羽還被人尊稱為“美髯公”;但張裕的意思是說劉備作為男人有生理缺陷沒胡子,這就有點過分了。再者,當時劉備與劉璋的官階名義上是平級,還是客人,張裕這樣加以諷刺,絕對是以下犯上。

於是,在某些人的眼裏,加上後來預言攻取漢中不準,劉備殺張裕就順理成章了,“完全是挾嫌殺人,毫無法製可言”(《劉備傳》)。

這絕對是對史料的選擇性失明。因為《三國誌》在記載這一故事的一段文字的前麵,還有一句:

(張)裕又私語人曰:“歲在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主公(劉備)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人密白其言。

同在一段文字中,這句話位於段首,拿胡子開玩笑的故事在段中,很明顯陳壽也是把這句話當做張裕被殺的主要原因,但為什麽一些專家教授就偏偏對此視而不見呢?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就是:劉氏的漢朝不過五六年(下一個庚子年是建安二十五年)就要亡國,劉備得益州也不過九年就會丟失。

天天喊著說國家要滅亡、領導要完蛋,別說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國時期,就是今天在國家喊上幾嗓子,看看結局會如何?

實在是活膩了。要是這樣的事發生在曹操頭上,恐怕張半仙就該三族男女老幼一鍋燴了(參見孔融同誌的悲慘遭遇)。

更為令人驚奇的是,張半仙算準了自己要被殺頭(自知刑死),卻管不住自己的嘴要造謠生事,這簡直就是自取滅亡。

諸葛亮還為張半仙求過情,認為好歹是個人才,不如放他一馬。劉備的回答很簡單——芳蘭生門,不得不鋤。意思很明確,就算是芳蘭,長錯了地方,也要鋤掉;就算是人才,才能用錯了地方,就是找死。

可見,認為張半仙被殺是劉備挾嫌殺人,未免把劉備看得太簡單了。

實際上,劉備殺張裕還有另外一層深意——震懾益州本土反對勢力。張半仙造謠說劉備要完蛋,代表的是益州反對勢力。劉備殺張裕,為的是殺一儆百,告訴這一部分同床異夢的幹部,想吃飯就好好跟著幹,不聽話就送你上西天。

放在當時,用這樣的手段鞏固政權,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史上最強陣容

建安二十三年(218)春,劉備終於做好了準備工作,大舉進攻漢中。

劉備兵分兩路,一路由自己親自率領,隨軍大將有趙雲、黃忠、魏延等人,還有第一謀士法正隨行;另一路由張飛牽頭,將領有馬超、吳蘭、雷銅等人。

這是劉備史上最強大的陣容,被後世廣為傳頌的蜀漢五虎大將,除關羽遠在荊州外,另外四人全部出征。

留守成都主持後勤工作的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是諸葛亮。

進取漢中,陽平關是戰略核心。不論三年前曹操從北進攻漢中,還是此時劉備從南進攻,都把陽平關作為戰役成敗的關鍵。

陽平關,位於今陝西省勉縣西北,北依秦嶺,南臨漢水和巴山,雄踞於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達秦隴的陳倉(今陝西寶雞東)道口。與漢水南北的定軍山、天蕩山互為掎角之勢,是漢中盆地的西門戶,同時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為攻克陽平關,切斷曹軍漢中與關中的聯絡,造成關門打狗之勢,劉備首先派遣張飛掛帥的西路軍,迂回陽平關以西,進取曹軍駐紮的重鎮武都郡治所下辯(今甘肅成縣西)。

下辯之戰,拉開了漢中爭奪戰的序幕。

小小的下辯城,有曹操多員猛將鎮守,其中最猛的是三位曹氏將領——曹洪、曹休、曹真。此時曹純已死,曹操精銳親兵虎豹騎的將領正是曹休和曹真。可以說,有曹休、曹真出現的地方,就有恐怖的虎豹騎。

看來一場硬仗在所難免。

劉備做好作戰部署,吳蘭率軍屯住下辯,與曹軍對壘,牽製下辯曹軍主力;張飛率軍駐紮固山,飼機切斷曹軍後路。後路一斷,軍需物資、補充兵源跟不上,哪怕虎豹騎精銳無比、一可當百,照樣要馬餓得跑不動路,人餓得拿不動兵器,看你還怎麽縱橫天下?

西路軍主帥張飛還放出風去,告訴曹軍說,我們就要切斷你們的後路了,請做好相關準備。

張飛將自己的意圖告訴曹軍,當然不是要搞什麽春秋時期打仗的君子之風,雙方約好時間、地點,都準備停當,然後喊一二三(擂鼓)才開打。

張飛這樣做是想迷惑曹軍,讓他們提防後路,不要輕易出擊。如果能把曹軍嚇跑,那就再好不過了。因為此時張飛、馬超的部隊正在陸續集結,沒有形成以優勢兵力打擊敵人的態勢,曹軍如果出城進攻,張飛的勝算不大。

怕什麽來什麽。放風出去沒幾天,曹洪、曹休兩人一合計,識破了張飛的用意,當機立斷決定率領虎豹騎主動出擊。

駐紮在下辯的軍隊首當其衝,一戰下來就被打垮,部將任夔等人陣亡。可憐吳蘭將軍,被虎豹騎的勇士窮追不舍,最後慌不擇路跑到氐族的地盤去了,還沒等緩過神來,就被當地土著連人帶馬幹掉。另一位將領雷銅,應當也是在此戰或此戰前後被幹掉的。

首戰失敗,逼近下辯的軍隊覆沒,在固山的張飛形勢不利,本想斷曹軍的後路,現在搞不好張飛會被曹軍斷了後路。

劉備決定讓張飛退軍,與大部隊會合。既然全麵進攻分散打擊辦不到,不如重點進攻陽平關,陽平關一旦拿下,下辯就成雞肋。

此時劉備親自率領的大軍已經逼近陽平關,與劉備對峙的曹軍統帥,是曹操漢中、關中軍團的主帥——征西將軍夏侯淵。

夏侯淵其人,不論是從長相還是經曆來看,都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恐怖。

說到夏侯淵長相的恐怖,有一個故事。曹操因為個頭矮(據推算隻有一米五幾),長相又比較委瑣,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見人,尤其是見陌生人。不過,這個陌生人不是傾國傾城的美女,而是羌、胡等是少數民族的頭領和使者。少數民族一向崇尚武力,曹操擔心他們一見自己的長相,頓時對自己失去信心,本來說好要投降歸順的突然又改變主意節外生枝,所以就讓夏侯淵在旁邊作陪(每引見羌、胡,以淵畏之)。可見夏侯淵的長相,遠遠不止魁梧彪悍,而是眾所周知人見人怕的恐怖。

說起經曆,夏侯淵更是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夏侯淵是曹操第一大將夏侯惇的同宗弟弟。夏侯是當地豪強大族,夏侯惇就是貴族公子出身,不過夏侯淵卻已經家道衰落,差不多是平民或者長工出身。夏侯淵為人很重義氣,一次家鄉發生大災荒,夏侯淵家糧食不夠吃,他為了養活自己死去的弟弟(可能是餓死)的女兒,就把自己的小兒子拋棄不顧(人間悲劇啊!不知道這時候夏侯惇做什麽去了?難道地主家也沒餘糧?)。

後來,一向不安分的曹操在老家犯了法,要被抓去坐牢,也是夏侯淵站出來當了替罪羊。當然,曹家財大氣粗好辦事,來個調包計再使些銀子,縣令大人自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風頭過了之後還把夏侯淵也無罪釋放了。

從此,夏侯淵就跟著曹操混了。他跟著曹操南征北戰,逐漸成長為一員出色的將軍,官渡攻袁紹,徐州伐昌豨,廬江討雷緒,關中戰馬超,因功封為護軍將軍,博昌亭侯。後來他被曹操委以重任,擔任西路方麵軍主帥,又在隴西破韓遂,涼州滅宋建,曹操引用孔子的話稱讚他說:“吾與爾不如也!”

夏侯淵的作戰特點是長途奔襲,往往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率領騎兵直插敵人心髒,讓對手在反應過來之前就停止呼吸,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閃電戰”。當時軍中有一句話形容他的閃擊特點——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三國誌》注引王沈《魏書》)。

除了夏侯淵,鎮守漢中的還有曹魏“五子良將”中的兩位——張郃、徐晃。

張郃雖然兩年前在宕渠敗於張飛之手,但此時依舊駐紮在巴、漢之間的廣石一帶,與鎮守陽平關的夏侯淵互為犄角,而且作出出爭姿態,可趁敵後空虛深入益州。

張郃是一根刺入益州的釘子,也深深地刺進劉備眼中。

為拔掉這根釘子,劉備派遣陳式等人率領十餘營士兵斷絕馬鳴閣棧道,意圖切斷張郃後路,分割敵軍,各個擊破。

輪到救火隊員徐晃出手了。

徐晃率領軍隊趕赴馬鳴閣棧道附近的深山峽穀之中,直接對陳式展開突擊,一舉擊潰劉軍。士兵們為逃命慌不擇路,甚至不惜跳進山穀,許多人不是被殺死而是被摔死的。

雙方見招拆招,戰事進入膠著狀態。

幾戰下來,劉備吃虧更大。

難道陽平關就拿不下來嗎?

為了奪取陽平關,劉備殺紅了眼,不顧位高權重、年近六旬,依舊身先士卒,親自上陣。老板這麽拚命,員工自然不在話下。但領導上火線,總是十分危險的事情,身邊的人紛紛勸劉備後退,劉備不但不聽,反而勃然大怒。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戰場上矢下如雨,劉備死戰不退。

法正一看,這還了得?萬一老板有個閃失,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他立即挺身跑到劉備前麵為他擋箭。

劉備自己不怕死,卻怕法正死,連忙大喊:“孝直避箭!”

法正也大聲說道:“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法正這樣做,一方麵是為了勸劉備退下火線而想出的奇招,另一方麵是患難見真情,情急之下以身護主。

劉備明白法正的用意,隻好說:“孝直,吾與汝俱去。”這才退了下來。

縱然劉備親率將士猛攻,照樣沒有取得多少進展。尤其是張郃讓劉備吃了不少苦頭。劉備率領一萬多精銳部隊,分為十部,輪番進攻張郃,仍然沒能攻克。

看來奪取漢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現在已經殺到一半,如果此時退兵,不但付出的努力全部白費,而且必然人心不穩軍心動搖,如果曹軍趁勢進攻益州,後果不堪設想。

開弓沒有回頭箭。許多時候,打仗能不能勝利,就看能不能堅持到最後,誰挺住,誰勝出。此時絕對不能退兵,成敗在此一局!

前方吃緊,就從後方抽調。一定要拿下漢中!

老將也瘋狂

主持後勤工作的諸葛亮,有點猶豫。

諸葛亮一向為人中正,辦事穩妥。根據生活經驗,有著這樣性格優點的人,往往也有一個性格缺點——不敢冒險。

眼看前方失利,劉備在拿益州的全部力量作為籌碼,與曹操進行一場豪賭,而對方的籌碼隻是一個漢中。

劉備要輸了就差不多輸得精光,而曹操即使輸了也傷不到元氣。

諸葛亮以為,這樣的賭博實在是太不劃算太冒險了。

於是,接到調兵命令的諸葛亮,猶豫不定是勸劉備退兵呢,還是按照領導指示發兵。

便與身邊的同事楊洪商議。

楊洪的一席話讓諸葛亮茅塞頓開。楊洪指出,漢中是益州的咽喉,奪取漢中關乎益州存亡,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對啊,漢中戰役如此重要,還有什麽猶豫不定的?諸葛亮立即堅定了立場,調遣預備部隊和剛剛入伍的新兵支援前線。

劉備在調兵,曹操也沒閑著。眼看戰事進行了好幾個月,進入持久階段,雙方殺得難分難解,曹操決定親自前去會會這個老對手。

但已經是魏王的曹操今非昔比,再也沒有當年在官渡戰前忙裏偷閑急行軍一戰打垮劉備的勁頭了,一路進軍十分緩慢。

當年七月曹操從鄴城出兵,到達長安時已到九月。到長安之後,曹操並沒有急著去見老對手,而是在這昔日的帝王之都停留了片刻。

片刻是多久?答案是半年。

曹操如此遲緩,倒不是一點也不擔心前線,在長安街頭優哉遊哉看風景,而是事情實在太多了(領導嘛,可以理解),除了管朝政、抓軍事,還要寫詩歌、搞經濟,而且偏偏這時候南陽一帶的老百姓跟他過不去,要造反。

老百姓造反,好辦。曹操從黃巾起義時就非常有經驗,一群活不下去的泥腿子,拿起幾根破竹竿就想翻身做主,改變命運,做夢嗎不是?隻要派遣縱橫天下的猛將精兵上去,三下兩下就能搞定。

但這次造反的不隻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還有南陽郡治所宛城守將侯音、衛開等人率領的軍隊。

軍民聯合造反不多見,原因一般不簡單,以《資治通鑒》的說法是因為“南陽吏民苦徭役”(不隻是民,還有吏)。曹操常年征戰,地方稅收太重、徭役太多,人民忍無可忍,終於揭竿而起。這樣的形勢下老百姓造反,不但能獲得本地將士(他們大多數也是當地人)的同情,而且能同仇敵愾團結一心。

南陽的造反軍民在名將曹仁的鎮壓下,硬是堅持了三個月,還表達了歸順關羽的美好願望。最後曹仁攻破宛城,在曹操的許可下,又幹出一票耀武揚威、彪炳史冊的屠城行動,全城男女老幼一掃而空。

這就是造反的榜樣。看誰還敢造反?

在一些人眼裏,暴力一直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卻不知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問題是靠暴力解決不了的。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此時暴力的勝利,已經為日後的失敗埋下了種子。

曹操在南陽造反平定之後,才從長安出發去漢中前線。

此前曹操給前敵總指揮夏侯淵寫去一封信,勉勵夏侯淵將軍戒驕戒躁、再接再厲,信中有一句話非常有名:

“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三月,曹操從長安出斜穀,進入漢中。

但曹操來得太晚了,一個多月前戰事發生逆轉,前敵總指揮征西將軍夏侯淵,已經戰死沙場。

幹掉夏侯淵的是老將黃忠。

隨著戰事的進行,劉備後方軍隊源源到來,而夏侯淵部隊雖然精銳勇猛,卻越打越少,越打越疲,逐漸收縮防線,固守陽平關。

劉備雖然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但進攻漢中將近一年,不斷損兵折將,卻沒有取得多少戰果。

得到曹操即將前來的消息,劉備更加坐不住了。連夏侯淵都搞不定,曹操大軍再來,這仗還怎麽打?

窮則思變。一種策略失效的時候,換一種策略往往能柳暗花明。

為應對更加殘酷的戰鬥,劉備聽從法正的建議,率精銳部隊渡過漢水,沿山路南行,駐紮在定軍山上,居高臨下,威脅陽平關側後。

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不是一句空話。正是這個策略,最終扭轉了整個戰局。

劉備占領定軍山,是攻其必救。夏侯淵不得不與張郃率軍出關紮營,被動防禦。“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閃擊將軍夏侯淵很無奈,如今打的是“三月不動,六月堅挺”的陣地防禦戰。

留給劉備的時間不多了,必須在曹操到來之前見出分曉。領導的意誌傳達給將軍,將領們個個感到形勢緊急,不是敵軍亡,就是自己死,當然每個將軍都希望死的不是自己而是夏侯淵。

動員大會結束之後,劉備連夜對山下的夏侯淵大營發動總攻。

劉備軍能上的人都上了,擺出了群毆的架勢。能用的東西也都用了,飛箭、連弩、紮馬釘等劉備軍的慣用武器自不必說,當時廣泛使用的先進軍事技術——放火(眼熟吧),再次得到運用。

這次劉備軍主要是用火燒毀曹軍大營周圍的鹿角和柵欄。燒開這些防禦工事,就能直接衝進營盤群毆砍人了。

眼看鹿角被燒,幾麵圍攻,夏侯淵隻好分兵抵抗,急忙命令張郃守衛大營東麵,自己守衛大營南麵。

劉備軍奮勇進攻,誌在必得。尤其是老將黃忠,抱著必死的決心,拿出玩命的勁頭,身先士卒,短兵相接,殺向夏侯淵。戰爭描寫極為簡略的《三國誌》,也特意記錄了黃忠奮戰的場麵:

“(夏侯)淵眾甚精,(黃)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穀,一戰斬淵,淵軍大敗。”

通過這些簡短的文字,可以想象出金鼓動地、殺聲震天的古戰場,黃忠身先士卒,殺氣騰騰衝向敵軍主帥夏侯淵,雙方將士殺成一團,兵器交接鏗鏘不斷,長刀入肉鈍聲沉悶,戰士被砍中的怪叫,噴薄而出的鮮血,夏侯淵奮死抵抗無力回天,身中數創臨死前喉管裏不屈的低吼……

狹路相逢勇者勝。打仗本身就是拚命,尤其是短兵相接的時候,妙計奇謀、先進武器統統用不上,誰更狠誰就有更大的勝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都不過是為了激發出將士必死奮戰的決心而已,取勝的關鍵還是勇氣。

老將黃忠就憑借冠絕三軍的勇氣,陣斬曹魏名將夏侯淵,以及曹操任命的益州刺史趙顒,隻手扭轉漢中戰役!

正是這一仗中的出色表現與卓越功勳,投效劉備時間不長的黃忠才能被稱為五虎大將,更是在日後分封前、後、左、右四將軍時,擠掉實力派競爭對手趙雲,光榮上榜。

此後長達一千多年,黃忠繼戰國時期趙國名將廉頗之後,成為老將出馬的正麵教材,在後世廣為傳頌。

一身是膽趙子龍

黃忠陣斬主帥夏侯淵,曹軍頓時軍心大亂。張郃大吃一驚,明白大營是守不住了,急忙率殘軍敗將逃回陽平關。

陽平關內也是人心惶惶,亂成一團。陽平關的守軍,許多是夏侯淵的老部下,習慣了摧枯拉朽般的勝利,新來的也是久聞夏侯將軍的威名,突然聽說主帥陣亡、大軍潰敗,個個感到大禍臨頭,隨時準備撒腿跑路。幸好杜襲、郭淮等人推舉張郃擔任臨時總指揮,張郃親自率領督戰隊在關內巡行,一邊說些不要緊張曹丞相馬上率領大軍前來支援的好話,一邊說些違抗軍令就是找死的狠話,這才穩住局勢。

定軍山一戰,成為漢中爭奪戰的轉折。

獲得輝煌勝利的劉備,信心大增,對手下將領說:“現在就是曹操來,也無能為力,漢中一定是我們的。”(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

為了擴大戰果,劉備從定軍山分軍進逼漢水,準備渡江圍攻陽平關。但曹軍在郭淮的建議下,出關紮營,擺出等劉軍半渡出擊的態勢。

作為一個統帥,需要在勝利的時候保持冷靜的頭腦。戰場局勢瞬息萬變,以前的成功有可能導致後來的大敗,先前的失敗有可能換來日後的勝利。

劉備就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權衡利弊,最終取消了渡江作戰的計劃。

從此,雙方沒有進行大的戰鬥,都在等待著曹操的到來。

建安二十四年(219)三月,劉備得知曹操率大軍進入漢中。

兩個死敵又宿命般地走到了一起。

這是他們最後的交手。從二十多年前的壯年,一直打到現在,兩人都已是老暮之年,還有時間徹底搞定對方嗎?從徐州救援陶謙開始,兩個人從徐州打到荊州,從荊州又打到益州,轉戰大半個中國,誰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定軍山大勝之後,劉備一直占有戰略優勢。為保持優勢掌握在自己手中,劉備下令憑險固守,不與曹操交鋒。

劉備這樣做是有道理的,憑借諸葛亮在後方的調度,自己的軍需給養比較充足,大勝之後士氣高漲,打持久戰沒什麽問題。但曹操不一樣,率領大軍轉戰幾千裏,路途遙遠,後勤跟不上,而且後方不穩,拖下去隻有死路一條,隻能速戰速決(諸葛亮後來北伐,司馬懿采取的就是劉備此時的策略)。

這好比一場足球賽,劉備現在1比0領先,隻要守好球門不被曹操進球,堅持到90分鍾比賽結束,勝利自然到手。如果劉備主動出擊,不小心被曹操進球,就有可能改變比分打成1比1拖進加時賽,甚至被曹操逆轉。

所以,劉備此時固守要地立足不敗是萬全之計。

憑你怎麽著急,就是不跟你打,看誰耗得起。

當然,有好機會還是要抓住的。老將黃忠就發現了一個大好機會,確切點說黃忠發現的是米,數千萬袋米。

作為剛立大功的心腹將領,黃忠對劉備的策略領會得十分透徹。所以他一看見米就很興奮——米,是此時曹軍的**。

黃忠決定斬斷曹軍的**——能搶就搶過來,搶不了就燒掉。

但黃忠老將軍黃鶴一去不複返了。這急壞了事先說好約會時間和地點的趙雲。

趙雲左等右等不見黃老將軍回來,率領幾十名騎兵前去找人。

剛走到半路,趙雲就碰上了一隊曹軍騎兵,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遭遇戰。

但雙方還沒有分出勝負,趙雲就發現曹操親自率領大軍殺了過來。原來剛才碰上的是曹操的先頭部隊。

自己手下才幾十個騎兵,敵軍大批出動,怎麽辦?

相信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會本能地選擇掉轉馬頭撒腿就跑。但此時劉軍小分隊的統領不是別人,而是常山趙子龍!

趙雲在此時充分表現出一個名將的卓越素質——鎮定。想必趙雲讀過《史記》或者《漢書》,知道飛將軍李廣百騎遇匈奴全身而退的著名戰例,他即將對這一戰例加以靈活運用和創造性的發揮。

趙雲的辦法是首先衝擊敵陣,讓曹操誤以為自己是有備而來。此後,邊戰邊走,從容不迫,讓曹軍更加堅定錯誤的判斷——趙雲誘敵。

憑借超群的智謀和過人的武勇,趙雲一路邊打邊撤回到了己方大營,中間還營救出一位受傷的部將張著。

此時,趙雲的計謀才剛剛進行一半,他還想把這個心理遊戲繼續玩下去。

尾隨而來的曹操大軍也來到了大營外邊,他們還在觀望,想確定趙雲的大營中究竟有沒有埋伏。

趙雲清楚曹操的心理,否決了部將張翼閉門堅守的意見,命令手下偃旗息鼓,打開大門,歡迎遠道而來的曹軍。

片刻之前是趙雲的幾十名騎兵緊張,現在輪到曹操的大軍發怵了。

擺在曹操麵前的是一道選擇題——要不要發動進攻。選擇的殘酷之處在於隻能選對,不能選錯,一旦選錯代價將是手下將士的無數條性命,甚至是漢中地盤的歸屬。

望著空蕩蕩毫無防備的趙雲大營,曹操在進行著強烈的心理鬥爭。

空寂的大營,死一般沉寂,究竟會成為誰的墳墓?

進攻還是撤退?撤退還是進攻?

猶豫片刻之後,曹操做出了選擇——撤退。在他看來,進攻會中埋伏,撤退卻無大礙,因為趙雲大營沒有出戰的跡象,應該不會追擊。

恭喜你,答錯了。

很快曹操就發現自己錯了,錯得太離譜了。

曹操錯在兩點。一是高估了自己手下士兵的心理素質。夏侯淵戰死之後,曹軍就軍心不穩。曹操到來之後戰事沒有改觀,士兵們更加失去信心,開小差逃跑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人沒到前線就發動叛亂,明顯把上前線當成了送死。此時,曹操選擇撤退,等於告訴士兵們前麵有埋伏,我們開溜吧。本來就神經緊張的士兵們一聽撤退的命令,集體來了個向後轉的動作,個個使出吃奶的力氣撒腿就跑(一百六十多年後淝水之戰時,苻堅應該吸取教訓才對)。

曹操的另一個錯誤是低估了劉備軍隊的武器裝備。自從諸葛亮加盟之後,劉備軍隊的軍事技術就突飛猛進,遙遙領先。其中有一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連弩,一次發射十隻箭的升級版連弩!

機關槍!絕對是冷兵器時代的機關槍!

趙雲的確沒有做好追擊曹軍的準備,不過他早已讓士兵們準備好了機關槍,隻要曹軍發動進攻或者撤退,就讓對方嚐嚐鮮。

連弩一匣子十隻箭發射出去之後,再裝箭是比較費事的(參見機關槍換梭子)。

不過不必麻煩了,趙雲相信,隻要連弩第一輪發射完畢,就用不著再裝箭了——公軍(曹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雲別傳》)。機關槍在後,箭如飛蝗,誰落在後邊誰就死翹翹,曹軍將士爭先恐後地逃命,完全可以理解。

當然,裝完箭再發射也是來不及的——曹軍早就跑得幹幹淨淨,除了屍體,連弩射程之內已經沒有敵軍。

這一場心理遊戲,以趙雲完勝、曹操完敗而結束。

趙雲在此戰中的表現,有勇有謀,智敗曹操,比起曆史上任何一位名將都不遜色。

第二天,劉備前來犒賞,視察陣地之後,感慨稱讚:“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死心之戰

《雲別傳》記載到這裏,就告一段落了,至於黃忠老將軍為什麽約會遲到、劫軍糧有沒有得手等事情,壓根兒沒有提起。

這是非常不厚道的,我們不應該丟下年邁的黃老將軍不管。不過我們通過對現有史料的分析,可以知曉黃老將軍的下落——原來黃老將軍劫軍糧又得手了,耽擱時間是因為曹軍糧草實在太多(數千萬囊)。理由有五:

一是曹操大軍突然出動。為什麽突然之間曹操軍隊會大規模出動呢?很有可能是得到軍糧被劫的消息,前去救援的。

二是趙雲與曹操偶遇。趙雲出營是去尋找黃忠的,他要去的應該就是黃忠劫軍糧的地方——而曹操大軍早不出動晚不出動,偏偏也在這個時候出動,而且去的還是同一個地方,這不會隻是個巧合吧?

三是黃忠後來晉升後將軍。當然,陣斬夏侯淵功勳卓著,但隻憑這一樁大功就能把競爭對手趙雲比下去嗎?趙雲可是智敗曹操同樣立有大功的。黃忠應該是斷了曹軍**又立大功,才功蓋趙雲。

四是曹操退軍太匆忙。曹操三月才到漢中,僅僅過了兩個月就退軍回長安,路上耽擱半年多,到漢中隻待了兩個月,這也太著急了吧?曹操退軍的原因固然很多,軍心動搖,士兵逃亡,擔心後方不穩等等,但這些因素都不是急事,如果過於擔心,當時就不必親自來漢中,派人率援兵來就可以了(比如後來派兵增援襄陽和樊城)。曹操慣於打別人軍糧的主意,一向明白軍糧的重要性,在漢中缺糧的原因,應該不是後勤工作沒做好(在長安停留了半年,糧草調度應該比較充分),而是出了意外被人狠狠地搶了一把。曹操的匆忙退軍,加上大批軍糧被劫眼看就要斷糧一條,才更加合理。

五是最有說服力的——第二天劉備前來趙雲大營犒賞,非常高興,“作樂飲宴至暝”。黃忠劫軍糧,還帶了趙雲的一部分人馬前去(數千萬袋米不是個小數目),而且還與趙雲約好返回的時間,那麽黃忠有可能是和趙雲一起駐守的,至少離得不遠。所以,劉備前來犒賞趙雲也就是犒賞黃忠,隻不過《雲別傳》記載的主人公是趙雲,因而忽略了黃忠而已。再者,劉備犒賞部將一直喝酒喝到天黑才回去,如果黃忠沒有得手,他會如此高興嗎?如果黃忠失手,他能高興得起來嗎?

綜合以上幾點,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黃忠老將軍在漢中又立大功,劫奪或燒毀了曹軍大批軍糧。

定軍山之戰的勝利,除了黃忠奮勇血戰之外,還因為領導劉備調度得當,參謀長法正神機妙算。但劫軍糧和打退曹操,光榮就完全屬於黃忠屬於趙雲,絲毫沒有領導的份。

對於劉備來說,這兩場勝利不是事先的策劃,而是意外的驚喜,兩個大大的驚喜。

很快,曹操就撐不下去了,率領漢中、陽平關、下辯等地的軍隊全線撤退至陳倉一線,退守關中、涼州。

漢中爭奪戰,確立了天下三分的格局。從此劉備的勢力範圍擴張至陳倉一線,後來諸葛亮、薑維北伐,都是在這一帶作戰。

不過,曹操撤軍時,按照一貫的做事風格,把漢中人口甚至武都一帶的少數民族能帶走的全都帶走了。

劉備雖然奪得漢中,但得到的人口不多。人煙稀少的漢中,後來實行軍屯,耕種土地,囤積軍糧,成為蜀漢北伐的資本。

漢中爭奪戰,雖然以劉備的勝利而告終,實際上對劉備和曹操來說,都是一場死心之戰——兩個爭鬥了大半輩子的老男人終於死心了,到最後關頭又使勁打了一場,結果還是誰也幹不掉誰。

曹操留下“雞肋”的評語無奈地撤退,他的死心不用多說。

對於劉備來說,這次也是真的死心了。動用史上最強陣容,連續作戰一年多,拚死拚活才拿下漢中。卻還是傷不到曹操元氣,曹操到來時自己隻能憑險固守,辦不到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憑險固守一般是實力弱小或相當的一方采用的策略)。甚至曹操強行遷移人口時,劉備也隻能眼睜睜看著,不能讓曹操停止暴行。

陛下蒙塵,黎民遭殃,劉備雖然早就立誌匡扶漢室,拯救萬民,但此時他在心中隱隱感到,這個理想今生也許不可能實現了。

滅曹賊以興漢室,此不能也,非不為也!

內心深處的這一看法,對日後劉備做出即位當皇帝、出兵伐東吳兩個重大決定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做不到的先放一邊,能做到的還是要盡力而為。

劉備在進入漢中的同時,乘曹操全線撤退的機會,派兵占領了涼州的武都郡。

另外,為打通漢中與荊州的道路,劉備命令在荊州的宜都太守孟達率領本部四千人馬(孟達與法正一起迎接劉備入蜀時的那批軍隊),向西北方向進攻房陵(今湖北房縣)、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城(今陝西安康)等地。由於孟達人馬不多而且不是嫡係,劉備派遣養子劉封從漢中沿漢水東下,與孟達會師上庸,並擔任主帥。

很快,房陵、上庸、西城等地紛紛落入劉備之手。

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劉備終於走上了一生事業的最高峰。不過物極必反,走過高峰,就該走下坡路了。

皇帝看不到的表奏

當然,沒有人能未卜先知(其實卜了也未必知),人生很多時候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此時的劉備與手下的猛將謀臣,都沉浸在一片勝利的喜悅之中。

大家都想乘著戰勝曹操的喜悅,再來個喜上加喜——擁戴劉備為漢中王。

這意味著劉備要在漢朝中央政府之外,另立政府,建立漢中王國。

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劉備設壇場於漢中沔陽(今陝西勉縣東),即位漢中王,拜大司馬,立劉禪(阿鬥)為王太子。

劉備即王位,當然少不了文臣武將陪同、大批精兵列陣等等可以編入計算機程序的固定項目。其特殊之處,在於一封表奏——上給皇帝的一封皇帝看不到的表奏。

表奏的內容很長,文辭很美,實際上是一封請願書。劉備手下馬超、許靖、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法正、李嚴等一百二十位文臣武將組成請願團,向遠在許都的傀儡皇帝漢獻帝劉協請願,中心思想是告訴皇帝及全天下:曹操作惡,社稷遭難,隻有加封皇族出身的劉備為漢中王,才能拯救漢室江山。

此時皇帝掌握在曹操手裏,不但不可能批準這一份請願書,而且很有可能連請願書的影子都看不到。所以請願書最後也寫明,既然皇帝你做不了主,大夥就這麽決定了。不論皇帝你批準不批準,劉備即位漢中王那叫一個民心所向眾望所歸大勢所趨。

需要指出的是,劉備這個漢中王與劉協同誌當皇帝之前的封號陳留王,雖然同樣是諸侯王,王號都來自地名,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漢朝從劉邦建國以來四百多年,除了皇帝姓劉這一條基本國策沒有改變,其他的很多製度都已非複舊容顏了,其中諸侯王製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西漢剛剛建立的時候,為了激勵功臣,封了韓信(齊王,後改封楚王)、英布(淮南王)、彭越(梁王)等幾個猛人為王,個個地方千裏,兵強馬壯。有這些猛人占著大片土地帶著大批軍隊當王爺,劉邦晚上睡覺十分不踏實。但他不能不這樣做。因為當時天下大亂,他要打敗項羽,必須要給這些猛人開高工資,不然誰給他幹活?

等到項羽敗死烏江,就到了兔死狗烹的時候了,這幾個異姓諸侯王最終都被劉邦一鍋把全家給燴了。此後,劉邦定下了“非劉氏不得王”的鐵令(很快就遭到他老婆呂後的帶頭破壞)。不過,諸侯王的封地和權力依舊很大,除了相國由中央政府任命,其他高級官職統統都由諸侯王自己任命,差不多可以算是獨立王國。以至於後來劉邦的孫子漢景帝不得不聽從晁錯的建議進行削藩,還激起了以吳王劉濞為帶頭大哥的吳楚七國之亂。到猛人漢武帝的時候,才通過推恩令等方法,逐步解決了諸侯王尾大不掉的問題,從此漢朝諸侯王隻需要睡著拿工資,躺著享清富,沒有多少權力了。

劉備即位漢中王就是“以漢初諸侯王製”,封地有漢中、巴、蜀、廣漢、犍為五郡,建立起一個與曹魏分庭抗禮的獨立王國。

劉備此時的地盤廣大,偏偏以漢中、巴、蜀、廣漢、犍為五郡作為封地,而且封號不叫“蜀王”不叫“巴王”偏偏要叫“漢中王”,很明顯要勾起人們對於一個人的回憶,這個人就是他的老祖宗——劉邦。

劉邦當時被項羽封為“漢王”,封地就是漢中、巴、蜀三郡(當時沒有廣漢、犍為郡,地盤與劉備五郡大致相當)。後來劉邦兵出關中還定三秦,最終成就帝業,建立漢朝。

這是一個更加明確的信號,也是一種政治宣傳的手段,劉備要以老祖宗劉邦為榜樣,踏著劉邦走過的道路走下去,統一天下,建立帝業,而且他是要繼承漢室江山,並不是改換門庭重新開張(雖然實際上與重新開張差不多)。

鑒於以諸侯王的身份掌握朝廷大權有點不倫不類,劉備同時還正式出任大司馬。大司馬位列三公,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劉備出任大司馬,“董督三軍,掃除寇難”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即位漢中王、大司馬的最後一道流程,是劉備向漢獻帝再上一封表奏。

這同樣是一封皇帝看不到的表奏。不同的是先前的一封是請願書,這一封是就職演說。

至於就職演說的內容,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無非是說些自己能夠坐上這個位子,是領導和同事的信任,以後要更加努力,將革命進行到底,不辜負大家的期望,等等。

隨著就職演說一起發出的,還有中央政府先前發給劉備的左將軍和宜城亭侯大印。劉備交割清楚,從此不隻在實質上還在名義上,與曹操徹底劃清了界限,不在曹操把持的中央政府大鍋裏攪勺子了。

既然曹操的鍋裏不開劉備的飯,劉備隻能另起爐灶。

領導的心莫測高深

即位漢中王後,劉備作出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與三年前曹操放棄進攻益州一樣,讓許多人(不同的是這次是劉迷)扼腕痛惜,深感功敗垂成。

這個決定就是沒有乘著關羽出擊襄陽(此時關羽還沒有水淹七軍,大獲勝利)的時機大舉進攻曹操,而是選擇休兵回到成都。

其實劉備此時選擇收手,絕對不是戰略失誤,而是形勢所迫。經過一年多的苦戰,軍隊需要休整,下一次大舉進攻至少要準備幾年。

此時的三巨頭劉備、曹操、孫權,誰也不比誰強多少,誰都不具備牛烘烘一直打下去的實力。和老百姓過日子一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曹操雖然漢中失敗,後院起火,劉備卻也是筋疲力盡,需要休養。

這是人口減少、經濟衰退的亂世的必然要求,也是意圖亂世稱雄者共同麵臨的時代難題。這與今天的就業問題一樣,是任何一個當政者都會頭疼的普遍性難題。

哪怕你豪情萬丈,氣勢如虹,也得有軍隊才能打仗。而軍隊是要吃飯的,是要花錢的。要吃飯就得囤積糧草,要花錢就得聚集財富。除此之外,別無他路。

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三步並作兩步,成功了那叫實現飛躍,失敗了那叫欲速不達。

是的,有些時候勒緊褲帶再狠一把就能大功告成,但有些時候勒緊褲帶再狠一把卻是前功盡棄。

此時再狠一把結局如何?

我們不知道,劉備也不知道。

他隻知道出外征戰一年多,是該回家看看了。既然不打算大舉進攻,作為一個領導,就應該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

當領導不能學赫魯曉夫,老在外邊跑來跑去,結果回家的時候驚喜地發現,自己的位子已經鵲巢鳩占有人坐了。

不過,在回成都之前,劉備還有一件大事需要安排。

誰來鎮守漢中?

與之前任命關羽留守荊州一樣,論資曆、論威望、論地位,甚至論劉備重用老弟兄的習慣,大家都心領神會,認為鎮守漢中的人選非張飛莫屬。

大將張飛同樣心領神會,大有舍我其誰當仁不讓的感覺。

但大家很快就驚得大跌眼鏡,發現統統都會錯了意。

人心高深莫測,領導高深莫測,領導的心那叫一個莫測高深。

這次劉備挑中的人選既不是老弟兄張飛,也不是有大局觀的趙雲,更不是為幹革命不顧親人的馬超或年事已高的黃忠,而是提拔資曆淺、威望小、地位低的後起之秀魏延為鎮遠將軍,兼任漢中太守,擔負起鎮守漢中的重任。

劉備在漢中召開最後一次前敵高級軍政幹部會議,安排各位將領的駐防任務,並當眾宣布對魏延的任命。

望著各位將領錯愕的眼神,劉備想給魏延一個展示的機會,就問他:“我把漢中重任交給你,你有什麽就職感言?”(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

魏延的就職感言簡短而豪邁,讓在場的將軍們大有刮目相看之感,對領導的眼光更加佩服得心服口服:“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何其豪壯!江山代有人才出,蜀漢名將何止五虎!

隻是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事實證明,劉備的識人眼光確實不是一般的高,魏延也絕不是在吹牛皮。魏延在擔任漢中太守的十多年時間,注重外圍防禦,一直拒敵於國門之外(當然也與蜀漢出擊、曹魏固守的大形勢有關)。甚至魏延冤死後,後來鎮守漢中的王平等人沿用他的策略,也獲得了擊退曹爽的勝利。

劉備安排好員工的工作任務,是時候回成都了。

劉備以王者之尊回到成都,一路安排人手逢迎接駕,十分風光。

權勢熏天風光上路的人,這個世界上遠遠不止一個。但很多人在表麵風光的背後其實藏著一顆漠然的心。

對世事很漠然,對國家很茫然,隻關心眼前的自己。

也許那些經過個人努力混出頭的人,他們年少時的想法,掌握權力爭取搏上位隻是手段,實現理想一展抱負才是目的。

然而,很多人都在搏上位的過程中,被生存的壓力和個人的所吞噬,異化、扭曲了人性,最終手段變成了目的,目的成為了虛無。年少時的理想,早已不複存在,剩下的隻有一件事——往上爬,不顧一切往上爬。

可悲的是,這個變化,他們自己並沒有感受到,而是美其名曰“成長”。在他們心中,要“成長”必須和光同塵,必須放棄理想,必須泯滅良心。

但讓人欣慰的是,至少還有一些人,通過努力得到了權力和富貴,卻並沒有丟失理想和良心。

比如劉備。不論是黃巾起義時的一個小兵,還是此時名動天下的漢中王,他一直是把天下的事都當成了他自己家的事,一直在路上奔波。

對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來說,在路上風光不風光不重要,重要的是還能在路上奔波多久,能奔波出個什麽結果?

從二十四歲從軍,我已經在這條路上走過了三十六個春秋。當初的有誌青年,已經到了耳順之年;當年的一介布衣,已經貴為漢中王。

付出的心血終究不會白流,一路的艱辛畢竟沒有白受。

但天下依舊是個難以收拾的亂世,幾多豪傑幾多梟雄,你方唱罷我登場,如今天下鼎足三分,何時才能歸於一統?

路的盡頭是什麽?我不知道。草根出身,卻以天下為己任,究竟是幸還是不幸?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這條路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昨天一路走過,今天走在路上,明天還要繼續走向前方。

唯一令人神傷的,是時間。這個明天,到底還有多久,隻有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