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門聲總是會提前五分鍾響起。
連同今天,已經是這個月第三次,坐在我對麵的厭世大叔似乎開始習慣被打斷。敲門聲就跟演講的警示牌一樣提醒他 :時間還剩五分鍾, 療程開始倒數,生命不該一直浪費在數落前妻的罪狀上。敲門聲產生了某種抽離效果,讓他得以從回憶中脫困。因此,他很感謝這個敲門聲。
但對於門外的女人而言,與其獲得感謝,她更寧願獲得幫助。
在過去的一個半月裏,她每天都請了半天假,要認真算年假,早就用光了,主管再怎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被逼得跳腳。女人的工作
簡直不是人幹的,身為客服部組長,手機永遠都有未接來電,群組永遠都有指令,她非常羨慕城鐵上的低頭族,因為她每天向客戶低頭的時間遠比自己低頭滑手機的時間還多。當然偶爾也會出現翹班的念頭,但是這次居然動真格地請了一個多月的假,下屬以為這是離職前奏,但其實是因為──她那三歲半的女兒,不想上學。
女人之所以進行了三次會談,與我的治療水準無關,而是前兩次都無功而返,因為她總是在會談進行到一半時被公司召回。這次她索性將女兒帶來現場,主管隻能放行,於是女兒成了船錨,讓她得以被固定在會談室裏。
但事實上,她也的確被固定住了,因為女孩緊緊地纏在媽媽的背上。女孩的眼神堅決,足以對抗世界,而我也不想把自己當成與劫機犯斡旋的二流談判專家,因此,隻好把她們視為生命共同體。
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甘耀明的經典奇幻小說《殺鬼》。
小說裏頭有一章,叫作《爸爸,你要活下來》,主角是一對原住民父女。女兒叫拉娃,年方十歲,她很擔心父親尤敏一旦為日軍打仗, 就會戰死沙場,因此在父親遠赴沙場的當天,用雙腳緊扣住父親的腰,
不讓他上火車,離開家鄉。日軍想方設法,都沒能讓拉娃離開父親的身體,拉娃的焦慮,成了最強悍的黏著劑。尤敏擔憂女兒的安危,於是決定把她的腳縫進自己的肚子裏,到最後,兩人成了彼此身體的一部分, 養分交互供輸,一場戰爭,讓血脈相連從形容詞變成了動詞。
然而,孩子對分離的焦慮,與世局的興衰榮枯並無關聯,即便在太平盛世,學校也不會因此變得比較親切。三歲半的年紀,臨行“密密縫”,根本不足為奇。
我翻開前兩次的會談記錄,發現孩子並不是突然變成這種狀態, 而是因為她正在曆經“升班”這件事。
升班,代表的是境物轉移與社交動**,原本調校過的人際參數都會被拉回默認值,就像計算機重裝係統這種噩夢一樣。因此隻要曆經一次升班,孩子的陣痛期就會綿延好幾周。不幸的是,這次的周期變得特別長。
在這段時間,她的表現一如預期地跳回原廠設定,媽媽一離開視線便哭天搶地,隻有媽媽重返視野後,才願意進行“拓荒”。
與其說媽媽是女兒的護身符,倒不如說她掌握了女兒的某種開關。由於媽媽陪校時間過長,老師無從施力,因而導致媽媽對新班級的老師不信任,最後出現與孩子彼此捆綁的狀態。
談到這裏,我拿出白板,打算為“不去上學”這種行為寫個分類。此時女孩一看到板溝上的四色白板筆,姿態瞬間鬆動──這就表示現在是個交易的絕佳時機,而且不需要語言,隻用眼神,就能弭平年齡與心智能力的距離。
於是我們互換眼色,她點點頭,隨即以一種黑市交易的練達,奪走我手中的紅筆,鬆開雙腳,站上沙發,轉身朝牆壁上的海報瘋狂畫“叉”。不幸的是,那是一張醫院的願景圖,上頭每一項願景都被孩子否決,院長的笑容也在一群紅色叉叉之間掙紮,不久之後就被淹沒。
回到白板上,“不去上學”(當然也可以替換成不去上班,把學校換成公司,絕對一體適用)大致可區分成三類:“不敢上學”“不想上學”以及“不鳥學校”。
一、“不敢上學”,意指“懼學”(School Phobia),也就是害怕上學。害怕的原因不外乎下列幾種:陌生的環境,看起來凶凶的老師,一直被當邊緣人,覺得上課聽不懂或自身學業表現不佳等。對於年紀小的孩子,大多是因為“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以麵對陌生情境時親人不在身邊,缺乏安全感為主。年紀稍長的孩子,則以後麵四項原因為主,有些則會被歸類為“恐懼症”的其中一類,譬如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
二、“不想上學”,意指“拒學”(School Refusal)。相較於單純“懼學”,它的範圍要更廣泛一些,除了害怕上學,可能是“對學習沒興趣”,把不想上學視為對學校與父母的“抗議”。也可能是“對經營人際關係感到煩躁或抑鬱”“討厭某些課程或師長”或是“留校時間過長”等。也就是說,除了害怕之外,對於學校或學習展現出“其他情緒”(例如厭惡或難過),導致不願意踏入校園。
三、“不鳥學校”,意義上比較接近“逃學”(Truancy)。不進校園,但也不想留在家裏,因為其他場所比學校或家庭更有吸引力, 地點可能是遊戲廳、網吧,或是在路邊夾一整天的娃娃。原因可能是家庭或課堂衝突、幫派**,或者是想和油嘴滑舌的初二男生遵守一輩子的約定之類的。
一般而言,三歲半的女孩,離“不鳥學校”還有一段時間,因此本案的介入方式,會以“不敢上學”與“不想上學”兩類行為為主。針對三歲半的孩子,除了確認分離焦慮的可能性,還有一個潛在因素會增加孩子的拒學行為,那就是媽媽對老師的信任不足。所以在會談的過程中,我設定了幾個重點:
● 判斷孩子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不去上學”。
● 厘清媽媽不信任導師的原因。
● 想辦法減少媽媽的陪校時間。
針對第一點,根據老師的說法與過往經驗,可確認是麵對新環境所造成的分離焦慮,但這個孩子原本就比較害羞,熱機時間長,因此預留開機時間並不為過。
但比較令人頭痛的,反而是媽媽心中“不認為老師有辦法安撫孩子” 的假設,因而更堅定了“還是由我來陪孩子吧”這種想法,導致媽媽不敢貿然縮短陪伴時間。然而對孩子來說,這樣做,反而形成一種“哭鬧就可以讓媽媽留在身邊”的印象,陪校時間隻會愈拉愈長。
因此,我先跟媽媽深談了關於老師的部分,畢竟她願意放手,才能與孩子談條件。
根據過往紀錄,孩子的適應期大約是一個月,但看過行事曆之後, 我提醒媽媽,這次可能是因為適逢兩次假期連假,才會導致孩子不斷重開機。老師曾向媽媽表示,孩子其實隻是適應期比較長,適應能力並沒有問題,否則應該連前兩個班都挨不過。但由於媽媽的擔心,反而占用了讓孩子學習麵對陌生環境的時段。
所以我請媽媽再給老師一次平反的機會,也就是利用一個半月的時間,重新捏回孩子該有的形狀;倘若不行,再延長時間陪校,反正崩潰的是主管。
家長首肯之後,接下來就輪到與孩子“談條件”了,也就是所謂的行為約定,目的是縮短媽媽的陪校時間。
原本都要陪到午飯時間,大約要花費三小時,因此我們先試著把時間縮短為隻陪一個小時,而且約定好這一個小時,孩子“必須跟其他同學互動”,至於短少的兩個小時,則改由“提前十分鍾接送回家” 作為酬賞。如果孩子有喜歡的零嘴,也可以在下課接送時給她,當作酬賞的一部分。
在媽媽離開前半小時,最好能每隔 10 分鍾“提早預告”,為的是減少衝擊,讓親子雙方習慣斷舍離。
倘若奏效,第二周則縮短為 40 分鍾,第三四周轉換成隔日陪伴。等到第五周,就改為隻陪周一,每次半小時,以此類推。
這種做法, 也可稱作“ 漸進式暴露療法”(Graded Exposure Therapy),目的是讓孩子逐漸習慣媽媽不在的空間。
離場時機也很重要,不一定要說去上班,可以說去上廁所或辦事情, 忙完就回來,讓結語溫和一些,重點是趁孩子和其他人玩在一起時離開。這個目的是讓孩子覺得“自己也可以和其他人互動,可以靠自己融入團體裏”,此時,家長不再是陪伴者,而是人際關係的推手。
如果是六歲以上的學齡兒童拒學,隨著智力發展,大場麵也見多了, 因此會上演各種裝死技能,也就是所謂的“身體不舒服”,包括頭暈、腿軟、全身無力…… 而且還很逼真,但隻要一聽到可以請假,便立刻自體補血,重返人間。這時,家長該怎麽處理?
第一,千萬不要輕易動怒,因為我們自己也很討厭上班,隻是不得不去。但關於這一點,孩子現在真的無法體會,不用強求孩子, 或是把這類壓力轉嫁到他們身上,這是老板與社會的問題。他們這時候很需要支持,希望聽到的問句不是:“為什麽不去上課?”而是: “你怎麽了?”相信我,這四個字比什麽都有用。
第二,如同先前提到的,家長可借由對話來判斷,孩子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不去上學”,這樣做既能辨識孩子的情緒,也能大致推測成因。如果是“不敢上學”,依照先前的經驗,小學的孩子大概會害怕幾件事:
● 上課聽不懂。
● 老師很凶,不討喜。
● 考不好被罵。這一點可能有源自家長的壓力。
● 被同學排擠或霸淩。
● 剛轉換班級或學校,跟新同學不熟。
經由分析可以得知,孩子害怕的對象,大多集中在“課業壓力” 與“人際關係”這兩類。如果孩子說不出來,可以提供選項供孩子指認, 或請到網上找到“拒學評量表”(School Refusal Assessment Scale,有中文版),替孩子的拒學類型做個分類,順便評估嚴重程度。
第三, 根據拒學的類型, 找出對應方法來減少孩子的恐懼。美國焦慮與抑鬱防治協會(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有幾項不錯的建議:
● 主動跟孩子討論他們對上學的感受及恐懼,有助於降低他們
的害怕。
● 主動與學校老師討論孩子的狀況,或向輔導老師尋求指引。
● 倘若是年紀較小的孩子,允許他們用緩慢的速度,逐步回到
學校上課。這樣能讓孩子知道,上學其實並沒有什麽好怕的,也沒有什麽壞事會發生。
● 強調上學的正向經驗,例如可以看到喜歡的同學,下課可以
一起玩之類的。
由此可見,家長的“主動”姿態才是關鍵。但無論是陪伴孩子度過換班適應期、上輔導班、鼓勵孩子互動、家長降低成績標準,還是與
班主任或輔導老師溝通,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狀況的,尤其是交朋友這件事。
這段時間,請多給孩子支持與陪伴,陪他們聊天,不用擔心這樣會造成孩子的依賴。送上足夠的支持,是要給孩子“多一點跟世界相處” 的信心。
在找出原因並試著解決的同時,仍然可以和孩子談條件,給他們一個緩衝周期:先和導師談妥,底線設定一個月,一周可離開教室半天, 到學校輔導室或圖書館休息,或是允許請假一次。
如果孩子有性格或情緒上的問題,怎麽辦?
一般而言,比較嚴重的焦慮或多動症狀,可能需要考慮服藥緩解症狀,而且要讓導師了解現況。
至於自閉症或是性格上較為孤僻的孩子,或許可以采取資源班教育或自學方案,這樣做的家長並不在少數。由此可見,強迫他們上學並不是一個有效的解法。
其實,拒學行為本身不是重點。不去上課並不犯法,隻是得不到相對的知識,但要獲得知識還有很多途徑,並不是單純地把孩子抓回課堂就夠了。這並不是在玩填洞遊戲,洞填滿了就天下太平,重點是這個行為背後所牽引的問題。
其實裝病跟告白一樣,都需要一點勇氣,能讓孩子鼓起勇氣說謊, 表示這件事有一定的嚴重性。不去上課,通常事出有因,就算能讓他們不上課,問題依舊無法解決,強製上課,更會適得其反,不如先跟他們“談心事”比較有用。
先“談心事”,再“談條件”,如果都談不攏,至少還能“交給專業”。三個步驟,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