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龍國無數的家電製造企業,除了北方機械公司擁有著成熟的工業產業鏈,還有第二家是國外家電企業的對手嗎?
國內生產的家用電器,包括電風扇,自行車,為什麽需要工業票?
原因無他。
產能提升不上去。
如果不施加某些限製,安排商業部門敞開供應。
商品分分鍾就會被買空。
其他買不到商品的老百姓,又會作何感想?
如今。
北方機械公司有能力敞開向市場供應家電,同樣有能力承受低價帶來的損失。
搶在外國企業大舉進軍國內之前,先在國內市場占據一定比例的銷售額。
進一步加強產能,提升流水線生產能力。
一步步地壓縮成本。
從技術和生產成本等方麵,抵消國外家電企業的優勢,保證在和他們的競爭中,北方機械公司處於不敗之地。
一番話聽的眾人麵麵相覷。
道理是這個道理。
但是這麽做,真取得林凱峰想要的結果嗎?
陸長順不無擔憂道:“你考慮過這個問題嗎,如果島國家電企業,又或者是來自西方的家電企業,鐵心和咱們搶市場,他們可能會在我們的價格基礎上,做進一步的價格下調,和我們打價格戰。”
隻要有時間,林凱峰經常給公司領導們開會,將國外的商業模式,一係列與商業有關的理論講述給大家。
提升公司領導的工作能力。
因此。
眾人對島國家電企業和西方商業市場,都有著一定程度了解,同樣也清楚什麽叫做價格戰。
林凱峰以低價的方式在國內跑馬圈地,打響北方機械公司的商品名頭。
讓無數的老百姓,踴躍購買北方機械公司的商品。
想法不錯。
但是想過沒有,島國企業若和北方機械公司打價格戰,林凱峰會是他們的對手嗎?
全國無數企業,具備和外國企業一較長短能力的隻有北方機械公司一家。
一旦北方機械公司敗了,其他企業更加不是對手。
“隻要大家萬眾一心,聽從我的吩咐,我保證即使島國企業真和我們打價格戰,我也絲毫不懼他們。”
林凱峰自信道:“三轉一響的影響力,正逐漸被各種新式家電取代,而在各類琳琅滿目的家用電器中,我們僅僅是在彩色電視方麵做出一定讓利。”
“隻要其他方麵的商品一直保持盈利狀態,我們的資金點不會出現問題。”
“公司的商品正在逐漸走向海外,通過海外資金,我們能進一步提升各種商品的生產工藝,降低製造成本。”
“總之一句話,島國和我們打價格戰,北方機械公司占據天時地利人和。”
“隻有老百姓支持我們,無論島國將家用電器價格下降到多少,都不可能對我們造成衝擊。”
說到這裏,林凱峰換鋒一轉,安慰眾人道:“價格戰隻是一種商業手段,不是必勝法寶,當價格戰無法取得意想之中的效果,島國企業必然會放棄這種無謂的舉動。”
“一直和我們進行價格戰,隻會讓島國企業的損失越來越大。”
利用這個機會,林凱峰舊事重提。
再次再講了一遍一鯨落,萬物生。
機械公司或許會在價格戰中蒙受一些損失,卻可以帶動其他企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機會。
不久前,以林凱峰為主的北方機械公司,與來自一機部,三機部,四機部的大型企業,進行了股份合作。
林凱峰投入資金,提供技術,從這些企業手裏獲得一定數量的股份。
島國家電企業與北方機械公司進行著如火如荼的價格戰,公司周圍的附屬企業,能以低廉成本向海外家電企業引入技術,購買生產材料。
北方機械公司一家吃虧,可以帶動一大批入股企業,在這場價格戰中獲得空前的發展機會。
“同誌們,無論北方機械公司擁有多少資金,取得了多少成績,對於國家經濟建設所能帶來的影響是有限的,隻有讓大量企業和公司一塊富起來,國家的經濟改製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林凱峰嚴肅的說道:“三叔,牛叔,還有各位,你們既是公司主要領導,各個項目的負責人,同時還是組織成員。”
“當領導的人要比普通職工更加清楚,什麽叫有舍才能有得。”
“如果大家沒意見,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牛叔,你去聯係百貨公司的陳經理,就說從下月開始,北方機械公司生產的彩色電視,將源源不斷供應給百貨公司。”
“價格方麵,對標進口黑白電視。”
“你再跟他談一談企業入股的事情。”
國內各類型企業,都在進行股份改製,林凱峰估計百貨公司也不例外。
“如果百貨公司同意接受我們的入股,北方機械公司拿出一筆錢投給他們,換取百貨公司的半數以上的股份。”
牛永貴表情意外地說道:“一口吃掉百貨公司,代替商業部門成為百貨公司的上級單位,會不會引起猜忌啊?”
林凱峰不以為意的說道:“牛叔,你放心大膽的去做,就算有人猜忌又能怎麽樣,隻要我們行得正,坐得直,上級領導信任我們,天大的帽子也扣不到大家頭上。”
論起思想僵化,除了一大堆的國有工廠和企業,百貨公司和百貨公司下轄的供銷社,思想同樣存在問題。
經濟改製逐漸放開,銷聲匿跡十幾年的路邊攤正在逐漸恢複。
換成以往。
敢於在街邊擺攤賣東西的人,必然會被有關部門抓起來,定一個投機倒把罪。
時間進入82年,經濟改革的風越推越猛。
城鄉地區缺少聯係的局麵正逐漸被打破,大量來自鄉村的農民紛紛進入城市。
或者投親靠友,尋找工作,或者將當地生產的一些農副產品,拿到城裏進行售賣。
換取柴米油鹽等物資。
從60年代開始,個人經營徹底消失在國內。
誰敢以個人身份往外賣東西,等於投機倒把,別有用心。
不但東西會被沒收,個人還要接受罰款。
搞不好,賣東西的攤主甚至還會進去蹲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