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們,我剛回來就叫大家來開會,主要是為了落實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大家已經看到了,不久以後,北方機械公司將拿出大筆資金在南方沿海經濟特區,構建一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園區。”

“半導體產業園區將集研發,生產製造,商品銷售為一體。”

“它的誕生是我公司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意義不同尋常。”

該來的人全來了,林凱峰臨時將辦公室變成會議室。

首先落實第一項安排,產業鏈搬遷。

當地的各項條件,已經嚴重製約了北方機械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

企業走出去是必然結果。

布局經濟特區,應該是林凱峰商業體係中最關鍵的一環。

機械公司不但要走向南方經濟特區,還要將分公司開設到全國各地。

申城,京城,其他省的省會城市,都要有北方機械公司的蹤影。

這項工作,林凱峰將在兩年內落實下去。

到了1985年,國內經濟局勢將出現新的變化。

絡繹不絕的外商來到龍國投資建廠,各大城市的土地變得異常金貴。

老百姓對於住房的需求也開始與日俱增。

此時布局,屬於最好的布局時機。

接著,林凱峰提出第二項工作安排。

開設外語補習班,邀請外事部門和外貿部門的同誌,幫助機械公司鍛煉涉外隊伍。

立足國內是根本,將銷售人員從國內帶向國外,打出龍國製造這張牌是企業的另外一個發展目標。

要將生意做到世界各地,首先要明白外國的風土人情,當地語言。

偌大的北方機械公司,懂得英語的人寥寥無幾。

會其他國家語種的職工,一個都找不到。

培養外語和外貿人才,是公司走出去的重要基石。

眾人紛紛點頭,沒有一個提出反對意見。

曆經幾年發展,北方機械公司完成了對縣市資源整合。

麵積不大不小的縣城,到處能看到北方機械公司的分支單位。

不誇張地講。

全縣幾十萬人口,幾乎都與北方機械公司有直接或是間接聯係。

至於市區,大批企業為北方機械公司提供代工,配套生產。

電力能源是困擾沙漠各國發展的主要因素。

對於北方機械公司,同樣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半導體行業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耗電量大。

當地的電力供應隻能基本滿足芯片廠的正常生產需求。

如果工廠擴大規模,引進配套上下遊企業。

當地電力供應肯定會出問題。

是時候,將半導體工廠和部分配套企業的產線和人員搬到鵬城特區。

借用鵬城特區的土地和電力,解決困擾半導體芯片生產的能源問題。

前兩項決議沒有任何人反對。

林凱峰提出第三項決議,陸長順首先提出反對意見。

跟陸長順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牛永貴表情複雜道:“凱峰,你之前的兩個決議,大家都沒意見,可是第三個決定,是不是過於冒進?”

“將彩色電視的價格下調到黑白電視價格水平,賣出一台,公司就會賠一台的錢。”

“這麽做,太不劃算了。”

陸長順接話說道:“大家不反對將彩色電視機的價格適當下調,以此滿足國內百姓購買彩色電視的需求。”

“但不管怎麽說,價格下調總該有個限度,你給出的下調指導價格,幾乎和白送沒區別。”

就在剛剛。

林凱峰講出一項令眾人匪夷所思的決定。

全麵調整彩色電視的國內出售價。

現階段。

北方機械公司擁有多條彩色電視生產線,能有製造兩種型號的電視。

分別是21寸和14寸彩電電視機。

兩種彩電屬於供應給百思買的專供商品,大部分出口,少部分送到友誼商店供外賓購買,幫助當地獲取外匯。

林凱峰提出的價格下調意見,是將14寸彩色電機售價從1900元,下調到900元。

21寸彩色電視機調整到1700元。

進口黑白電視的價格,也不過如此。

“大家安靜,聽我把話說完。”

猜到眾人會有反對意見,林凱峰不慌不忙地說道:“做生意有時候和下棋一樣,高明的棋手,不會一直盯著眼前的局勢。”

“普通人下棋,走一步看一步,業餘棋手走一步看三步,真正的高手,則是走一步看穿整個棋局。”

“我們要做高明的棋手,不能隻注重眼前一畝三分地。”

“大家說得沒錯,將電視機的價格下調,對標進口黑白電視價格,確實是賠本生意,但是請大家注意,現在賠本,不代表永遠賠本。”

“公司生產的商品,隻有少部分放在國內進行銷售,絕大多數都是出口創匯商品,可是什麽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我們的商品向國外出口換取外匯,國外商品很快也會大量進入到我們龍國。”

林凱峰沒有一意孤行,以總經理身份強行落實第三個安排。

耐心向眾人解釋,為什麽要對電視機主動降價。

又為什麽要做賠本生意。

原因無他,搶占市場。

林凱峰在高層參與的會議上,多次提及米國和島國正在將工業轉移到海外。

利用海外廉價的人工和材料成本,重新發展製造業。

這裏所說的海外,自然也包括龍國。

用不了多久,必然會有一大堆來自外國的製造業企業,開始在龍國落地生根。

當大批外國企業掌握了低廉的人工,生產出的商品成本價,必然會跟著下降。

到那個時候,以前被老百姓當成奢侈品的進口商品,奢侈二字將會逐漸遠去。

麵對西方成熟的家電設備,龍國企業拿什麽和他們爭?

“大家很清楚,無論島國還是西方,他們在家電領域的發展,遠遠快於我們,二十多年前就形成了完整的家電產業鏈,生產的各類電器有我們所不具備的價格優勢。”

“一旦通過在國內投資建廠,解決材料和人工成本高昂的問題,我們再想和他們爭市場,難度將會躍升到十幾倍,甚至是幾十倍。”

林凱峰語重心長地告訴眾人,做生意一定要將眼光放得長遠些。

目前損失的部分利益,和未來的廣大市場相比,根本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