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有人故意想炒作,”

李四冷靜的分析,“或者想借此抹黑我們的教育理念。”

就在這時,陳女士的電話打了過來。

“李先生,我看到網上的視頻了,簡直太過分了!”

陳女士的聲音聽起來很焦急,“那完全不是當時的情況!我已經聯係了學校,證實是一個學生家長偷偷錄的,然後惡意剪輯發布的。”

“感謝您的澄清,”

李四鬆了口氣,“本來擔心您會因此而更加生氣。”

“怎麽會呢?”

陳女士語氣誠懇,“昨天回家後我反思了很多,意識到自己確實對孩子太苛刻了。今天劉浩一大早就央求我帶他去買材料,說要練習折紙飛機,我從沒見過他這麽有熱情的樣子。”

“李先生,我想請您和趙老師以及李飛,什麽時候有空來我們家做客,”

陳女士提議,“劉浩說想請教李飛折紙飛機,我也想向你們請教一些育兒經驗。”

“當然可以,”

李四答應道,“我們很樂意。”

掛斷電話後,李四開始處理這次網絡風波。

他先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正式聲明,澄清視頻被惡意剪輯的事實,並附上了陳女士的證言。

然後,他聯係了平台方,要求下架造謠視頻並追究發布者的責任。

最後,他在當晚的直播中,公開解釋了事情的真相。

“說實話,看到這種斷章取義的視頻,我最擔心的不是自己的名譽,而是這會給孩子們帶來什麽影響,”

李四在直播中坦言,“我不希望李飛和劉浩因為大人之間的誤會而影響他們剛剛建立的友誼。”

直播間的觀眾紛紛表示支持:

【支持四哥!那個視頻一看就是剪輯過的】

【我就說嘛,四哥不可能是那種人,之前的直播裏他一直很尊重不同的教育方式】

【希望造謠的人的到應有的懲罰,這種行為真的很惡劣】

“其實這件事也讓我意識到,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要輕信網上看到的東西,要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趙美琪也加入了直播:“這也是為什麽我們一直強調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

這次風波最終以造謠者道歉並刪除視頻而告終。更令人欣慰的是,這件事反而讓李四和陳女士的關係有了意外的轉變,兩個家庭開始了更多的交流。劉浩也逐漸融入了李飛的朋友圈,不再那麽高傲。

周末,按照約定,李四一家去了陳女士家做客。

“歡迎,歡迎!”

陳女士熱情的迎接他們,家裏已經準備了豐盛的點心和飲料。

劉浩迫不及待的拉著李飛去了自己的房間,炫耀他這幾天折的紙飛機。

“說實話,我一直覺的孩子們學習最重要,其他都是浪費時間,”

陳女士煮著咖啡,坦誠的說,“但這幾天我看到劉浩折紙飛機時專注的樣子,還有他主動查資料學習空氣動力學的熱情,我才明白什麽是真正的學習。”

趙美琪微笑著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對某件事產生強烈好奇心時,他們學習的效率會高的驚人。”

“而且,”

李四補充道,“這種主動學習的體驗會讓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比被動接受知識更加持久和有效。”

陳女士若有所思:“我發現劉浩確實變了,他開始主動和我分享學校發生的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樣沉默寡言。昨天他還說想加入學校的科技社團,以前他隻對奧數班感興趣。”

“這都是好現象,”

趙美琪鼓勵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和天賦,我們的任務是幫助他們發現並發展這些潛能。”

就在大人們交流的時候,李飛和劉浩跑了過來,興奮的宣布他們有了一個新計劃。

“爸爸,我們想參加全市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李飛眼睛閃閃發光。

“我們要設計一種能夠自動回航的紙飛機,”

劉浩補充道,“利用重心變化和氣流原理!”

兩個男孩七嘴八舌的解釋著他們的設計理念,畫了一張粗略的草圖,甚至已經列出了需要的材料清單。

李四和陳女士驚訝的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欣慰和驕傲。

“這個想法太棒了,”

李四鼓勵道,“我們可以一起研究一下空氣動力學的原理,找找相關的書籍和資料。”

“我可以幫你們準備材料和工具,”

陳女士主動提議,“還可以聯係我一個在航空工程領域工作的朋友,讓他給你們一些專業建議。”

孩子們歡呼雀躍,立刻又跑回房間繼續他們的“研發工作”。

“看來我們要組建一個‘聯合科研團隊’了,”

李四笑著對陳女士說,“兩家一起幫助孩子們實現他們的創意。”

陳女士點點頭,臉上露出了李四從未見過的柔和笑容:“這可能是我第一次真正參與到劉浩的興趣中來。以前我總是安排他該做什麽,從來沒有認真聆聽過他自己想做什麽。”

趙美琪溫和的說:“教育是一段共同成長的旅程,不僅孩子在學習,我們做父母的也在不斷學習和調整。”

午餐時,兩家人圍坐在一起,氣氛輕鬆愉快。

劉浩主動幫李甜切水果,李飛則滔滔不絕的講述著他在科普書上看到的各種飛行原理。

陳女士悄悄對李四說:“謝謝你們,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教育可能性。我一直以為隻有嚴格要求才能讓孩子有出息,現在才明白,快樂和興趣也是成長的重要部分。”

李四真誠的回應:“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智慧,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我們也在不斷摸索和學習中。”

離開陳女士家時,兩個男孩已經約好了下周繼續他們的“科研項目”,兩位媽媽也交換了聯係方式,打算組建一個小型家長交流群。

回家路上,李飛好奇的問:“爸爸,劉浩以前總是說玩遊戲和折紙飛機是浪費時間,為什麽他現在變了?”

李四思考了一下:“可能是因為他發現了這些活動的樂趣和價值。有時候,我們需要親身體驗才能真正理解一件事情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