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先給媽打個電話,”
李四說,“讓她知道今天的情況,她肯定擔心了。”
“對了,”
趙美琪突然想起一件事,“下周是不是該帶李甜去做體檢了?”
“啊,差點忘了,”
李四拍拍腦袋,“我來安排吧,正好調整一下直播時間。”
當晚的直播中,李四分享了家長開放日的體驗,特別提到了和“虎媽”的小衝突,以及孩子們最後的友好和解。
“說實話,我不認為有什麽教育方式是絕對正確的,”
李四對著鏡頭說,“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需要我們用開放的心態去發現他們的潛力。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就喜歡學習,有些可能更善於動手創造,有些則擅長藝術表達。”
彈幕上,觀眾們熱烈討論著:
【我就是典型的“虎媽”,每天逼著孩子學習,看了四哥的直播後,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做法了】
【平衡很重要!學習和玩耍都不能少】
【四哥家的教育方式真的很值的學習,既不過度放縱,也不過分嚴格】
李四繼續說道:“我覺的,作為父母,我們最重要的任務不是讓孩子成為我們期望的樣子,而是幫助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我們放下固有觀念,真正去傾聽和理解孩子的需求。”
“比如今天,我看到李飛麵對曾經不太友好的同學,仍然選擇友善和分享,這比他贏的任何比賽都讓我更加驕傲。”
直播過程中,李飛也出現在鏡頭前,興致勃勃的展示了今天在學校畫的創意城市圖。
他指著圖上的水下花園,詳細解釋了自己的設計理念,還提到了最近看的一本關於未來城市的科普書籍。
“爸爸說我以後可以當建築師,”
李飛驕傲的說,“我要設計世界上最酷的建築!”
“那你的先把數學學好,”
李四半開玩笑的說,“建築師可需要很多複雜的計算呢。”
“我知道!”
李飛信心滿滿的回應,“所以我最近特別認真的學分數。今天我在黑板上解題的時候,林老師都表揚我了!”
李四欣慰的看著兒子,這種自發的學習動力,正是他一直希望培養的。
直播結束後,李四收到了一條私信,是來自陳女士的:
“李先生,今天真是抱歉。回家後我和劉浩談了很久,他告訴我他其實很羨慕李飛,因為李飛不僅成績好,還很受同學歡迎,能做出很多有創意的東西。我可能真的錯了……想請教您,如何在保持學業成績的同時,也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社交能力?”
李四有些意外,但很快回複道:
“陳女士,首先感謝您的信任。教育沒有標準答案,我們都是在摸索中前進。在我看來,學習和創造並不衝突,反而可以相互促進。比如通過實踐和遊戲,孩子們往往能更深入的理解書本知識。至於社交能力,團隊合作和共同解決問題是很好的訓練方式。如果您感興趣,我們可以找時間詳細交流,也可以讓兩個孩子多一些互動的機會。”
發完這條信息,李四躺在**,回想著這一天的經曆。
從家長開放日的小風波,到陳女士的態度轉變,再到孩子們之間純真的友誼。
趙美琪從浴室出來,看到他若有所思的樣子,好奇的問:“在想什麽呢?”
李四笑著拉過她的手:“在想我們有多幸運。能有兩個這麽棒的孩子,還能通過我們的經曆幫助其他家庭。”
第二天一早,李四被一陣響亮的敲門聲驚醒。
“爸爸!爸爸!快醒醒!”
李飛興奮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李四迷迷糊糊的爬起來開門:“怎麽了,這麽早?”
“我有個超棒的想法!”
李飛的眼睛閃閃發光,“我想到了一種新的紙飛機設計,可以在空中自動轉向!”
趙美琪也被吵醒了,揉著眼睛問:“什麽時候想到的?”
“剛才做夢的時候!”
李飛說著,已經跑到書桌前開始畫草圖,“我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鳥,在天上飛,然後我發現改變尾巴的角度就能轉彎……醒來後我就想,紙飛機是不是也可以這樣?”
李四和趙美琪相視一笑,這就是他們最喜歡的教育成果——孩子主動思考。
“好,那我們一起來試試你的新設計,”
李四打了個哈欠,“不過先讓爸爸洗個臉,好嗎?”
“還有早餐,”
趙美琪補充道,“科學家也需要能量才能創造發明。”
就在李四一家享受著普通而幸福的周末時,一場意外的風波正在網絡上醞釀。
當天下午,李四正在院子裏和李飛嚐試新設計的紙飛機,突然收到了好幾條好友的信息,都是在問他是否看到了網上的熱搜話題。
“怎麽了?”
李四疑惑的問道。
“你被罵上熱搜了,”
朋友直接說,“有人發了一段你和‘虎媽’在學校爭執的視頻,配了煽動性的標題,說你在公開場合羞辱其他家長。”
李四愣住了:“什麽視頻?我昨天在學校很注意的,根本沒有和任何人發生爭執啊!”
他趕緊打開社交媒體,果然看到熱搜榜上有個話題:#網紅父親李四公然嘲諷虎媽教育方式#,點擊量已經突破兩千萬。
點開視頻一看,是家長開放日上他和陳女士交談的片段,但明顯經過了剪輯和斷章取義。
視頻中,李四說“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的話被截斷,隻保留了後半句“關鍵是適合孩子的成長”,然後直接切到陳女士說“我隻關心成績”的部分。
兩段不相關的對話被惡意剪輯在一起,營造出李四在嘲諷陳女士的假象。
“這太荒謬了,”
趙美琪看完視頻,氣憤的說,“完全是斷章取義!而且視頻裏還故意放大了陳女士難堪的表情,這根本就是在造謠!”
李四皺著眉頭,快速瀏覽著網友的評論。有些人不明就裏的跟風譴責他“恃名欺人”、“看不起普通家長”,但也有明辨是非的網友指出視頻明顯經過剪輯,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