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盡力展現自己最好的那一麵,盡管這意味著需要對真相進行一些加工,隻要是故意隱瞞,就是一種操縱手段。
有時候,一個人說謊是出於自尊,為了維護或提升自己的形象,也為了勸服他人,為了獲取利益,因為你總是期望別人做一些事情,獲得尊重、他人對你的示愛、愛他人、服務或其他好處。有時候,我們撒謊是出於同情或體貼,為了不傷害別人,也可能為了避免衝突。也有時候,我們撒謊純粹是出於惡意。
事實上,我們本能地具有說謊的傾向,這是人性,是社會遊戲的一部分。沒有它,生活很快就會變成地獄,毫無疑問,我們經常廝打,不管從本義上還是從修辭上看都是如此。
“甚至連嬰兒都撒謊!”
當豪斯醫生(3)聲稱母親子宮中的所有嬰兒都叫匹諾曹的時候,他是不是太偏執了?不完全是。他的職責就是做出正確的診斷。換句話說,他要挫敗其病人對他進行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操縱。因此,他的出發點在於一個原則,就是每個人都撒謊,無論是否故意:“我不問病人撒謊的原因。我想他們每個人都在撒謊。”(《豪斯醫生》,第1季,第7集,《貞操》)
無論如何,所有關於謊言的實驗都表明,我們撒謊的次數總是比想象的多得多,即使我們並不是那種毫無顧忌,撒謊成性的人。一些研究人員甚至估計,我們每天撒謊6至200次,其中40%的謊言是想要掩蓋一個“不良”行為……說謊很難引起注意,我們充其量隻能識破四分之一的謊言。
我們說謊就如呼吸一般,尤其是在我們第一次見麵時,在10分鍾的對話裏平均就有兩到三個謊言。女人說謊主要是為了討人喜愛,男人說謊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能。
此外,我們也承認每天有意說謊至少兩次,可能是出於自私:給人更加理想化的印象、試圖獲得好處、避免受到責罰、避免衝突……或出於對他人的善意,讓別人高興、不要傷害他人、如果進展不順想安慰對方……所有人中數青少年撒謊最多,十有八九是對自己的父母。但是,唉,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出於善意,是為了和平或者不要傷害他人。
男人比女人更會撒謊
每個人都撒謊,但是如果我們相信英國的一項研究成果,那麽男人比女人撒謊更多。男人一天撒謊三次,一周撒謊21次,每年撒謊1092次;而女性每天說謊隻有兩次,每周說謊14次,每年說謊728次。
9大胡扯之最
英國人既沒有比我們更道德,也沒有比我們更不道德,關於“謊言,謊言,謊言……”的研究體現得很清楚。當我們說謊時,即使出於好意,我們也總是有點愧疚的感覺。那什麽是我們最經常說,且覺得最可怕的謊言呢?降序排列如下:
1.告訴別人你愛他,但事實並非如此;
2.不告訴你的伴侶你到底和誰在一起;
3.不告訴你的伴侶你到底在哪裏;
4.打電話到他上班的地方,告訴他你生病了;
5.告訴別人你非常愛他,但事實並非如此;
6.欺騙對方你做某件事所花的時間;
7.告訴對方自己沒有喝很多酒,但其實喝了很多;
8.聲稱自己太忙沒辦法回電話;
9.告訴對方今天打扮得很好看,但其實內心並不這麽想。
我們的受害者?顯然是我們的親人。比起一個陌生人,我們更有可能對母親撒謊(23%)、對工作的同事撒謊(20%)、對我們的老板(12%)或我們的合作夥伴(12%)撒謊。
資料來源:www.sciencemuseum.org.uk
盡管如此,我們的大腦也是有道德觀的。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馬克·科恩和山姆·哈裏斯在大腦麵對真假命題時給它拍照。結果:當我們提出的命題似乎是正確的,例如“太陽從東方升起”,大腦中與美有關的區域被激活;當我們認為命題不準確的時候,例如“那不勒斯是意大利的首都”,大腦中與反感有關的區域有了反應。真理與美麗相連,而謊言和拒絕相合。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麽當我們說出大大小小的謊言的時候總是感到不舒服,即使是出於善意的謊言。
我們能“識破謊言”嗎?
如果你看過《別對我撒謊》(4),你可能知道我們隻有7%的交流是通過語言進行的,而93%是通過非語言來表達,我們的臉部具有43塊能夠產生超過1萬個不同表情的肌肉,並且其中大多數是不能控製的。換句話說,我們撒謊之後,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會通過臉部呈現出來,而“我們自己並不知道”。
但是,謊言真的存在客觀的蛛絲馬跡嗎?例如,在刹那間眼神的閃躲?好吧,不!與固有觀念相反,關於謊言的大部分研究表明,很少有與撒謊相關的行為,即使當它們存在時,其差別也很細微:我們不能偏執地推斷一個人在撒謊。我們勉強能夠知道一個撒謊者傾向於花更長的時間做出回應,他們的聲音更尖銳,說話的時間更短,並且他們還會犯更多的口頭錯誤。但是這一切還是要謹慎評判。例如,有明確動機的騙子更少地晃動手;他們也更少微笑……
實際上,即使是專業人士、警察、法官等,每天麵對各種說謊的人,但他們並不比常人更為敏銳,他們甚至不能識破一半的謊言。
產生疑慮並沒有什麽用!相反,僅靠直覺,我們就能更好地發現謊言:不看而聽,似乎會更有效,因為比起我們的眼睛,我們的耳朵更少欺騙我們。
蛛絲馬跡,但非證據
並沒有確鑿無疑的撒謊跡象,然而,某些蛛絲馬跡可以警示我們,特別是:
非語言行為
瞳孔收縮
眨眼
說完一句話之後呼氣
反複地讓手和臉接觸
減少以示同意的點頭次數
少有手勢(很少的手、腳和腿的動作)
副語言行為
反應時間(問題結束之後到開始回答之間的時間)
沉默的停頓
非沉默的停頓(使用感歎詞,如啊、嗯、呃……)
變換語調(更尖銳)
語言錯誤(語法錯誤、口吃、回答方向錯誤,零散的句子……)
重複單詞和句子(此番話語並沒有被停頓、錯誤或者問題打斷)
怎樣麵對說謊的人?
揭穿他嗎?除非你占據絕對的力量優勢。否則,他可能會否認(謊話越說越多而不能自拔)、怨恨你,甚至變得咄咄逼人。反之,你可以用肢體語言向他表明你沒有被騙。有些手勢可以表達懷疑,並且能被每個人(無意識地)察覺出來。例如,你可以揚起一邊眉毛,表示你懷疑他說的內容;你可以摸一下臉頰、下巴,撓一下耳朵,或者用食指摸一下喉嚨,做出思考的樣子。另一個表示懷疑的動作:你也可以後退一步或交叉雙臂,讓他覺得你處於防守狀態。
互聯網時代仍然不能解決!
今天,我們撒謊更多,因為有很多辦法可以讓撒謊免受相應的處罰。在匿名時代,一切皆有可能。社交媒體將謊言提高到了高級水平。但是,很顯然,連貓都很難在那裏找到自己的幼崽了。越是每個人都說謊,就越難以區分真相和謊言。我們在編故事的時候越是感到高興,我們就越不在乎上當受騙。
網絡上傳播的消息中有四分之一都是虛假的。此外,康奈爾大學(美國紐約州)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調試一款分析電子郵件的軟件。如果有人在郵件裏撒了謊,研究人員能夠識別示警信號。據說紐約警察對此很感興趣,它更容易追蹤詐欺犯和戀童癖患者;一些公司也同樣表示有興趣,這樣可以發現偷懶的員工。
怎樣發現郵件裏說謊的人?
以下四個跡象值得懷疑:
文本的長度。郵件越長,包含一個或多個謊言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位來自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平均而言,隱藏謊言的電子郵件比真實的信息多出28%的文字。當你說謊時,你試著提供可靠的故事,因此你會給出更多細節,你處於說服他人的模式。”
缺少人稱“我”。它意味著拉開距離,因為在潛意識裏,我們不想對我們所寫的內容承擔責任。
使用消極詞匯。當我們說謊時,我們內心的犯罪感常常引導我們使用消極的表達方式:“這真讓人傷心”“太遺憾了”“運氣糟透了”“太倒黴了!”
缺乏表示因果關係的句子。事情總是毫無理由地呈現:沒有“因為”“原因是”“由於”……
學會“真正”地說謊
原則上,夫妻、友誼、夥伴,這些人際關係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我們不會無緣無故地懷疑那些我們經常來往的人,以展現對方的誠意或者真心。我們先驗地認為他們的感情和言語是真誠的,無論如何都是出於善意的。在我們所有的關係中,坦誠真相是自然而然的。我們應該說真話,盡可能地。我們可以說出真相,但並不要總是說出來,更不要不計代價。這是一個謹慎的問題,真誠不是口無遮攔。這是一個分寸問題:一些真相是傷人的。這是一個自我保護的問題: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秘密花園。大多數情況下,含糊其詞、秘而不宣、說一半真相就已經足夠了,人際關係的本質基於不言明。但是,我們不能什麽都說,我們不應什麽都說,適時的說謊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當你不習慣說謊時。撒謊如呼吸一般容易的人是很少見的,它需要邏輯和策略(我們不是隨意地亂扯謊),而且還需要精力、自我控製力(比起基於感情的撒謊,對一個事實或者觀點撒謊要更容易一些)。以下方法可以完善你“善意”的謊言,讓它們聽上去很合理,給對方提供簡單的真相。
少說謊話
馬克·吐溫說:“真相是我們最寶貴的東西。省著點說吧。”謊言也同樣珍貴。換句話說,如果沒人逼你,就不要說謊了。如果你的老板或配偶不詢問你,比如,你昨天(工作日)去哪兒了,你就不要主動跑去告訴他你去見客戶了,畢竟,一通簡單的電話他就可以查證事情的真偽。理論上來說,最好的撒謊方法就是什麽都不說。疏忽撒謊總比扯謊要好(一個謊言總是導致另一個謊言)。如果你必須編故事或否認指控你的某些事情,要適度地撒謊。杜撰或者編故事是沒用的。
保持在真實的範圍內
如果你不得不撒謊,最好盡可能地貼近事實。即使在許多情況下,“謊言越大,則更易采信”的原則仍然正確。但是諸如“我的祖母去世了”或“我被裏昂信貸銀行裏的瘋子劫為人質”這樣的借口隻能使用一次,留到特殊情況下再使用吧。一個好的謊言必須始終在合理的範圍內。通過這種方式,人們無法驗證其真偽。此外,別人會覺得你很可靠,特別是當你承認一半事實的時候。技巧在於承認真相裏的不愉快部分,而隱瞞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是的,你承認當你離開辦公室後,和伯努瓦一起喝了一杯。“我們聊了很久,都沒有注意時間。你不生我氣吧?”你暴露了一棵樹(你和伯努瓦過得很愉快……),但藏起了整個森林(你正準備新開一家具有競爭力的公司)。
預估問題
在緊急情況下即興回答的時候,你更容易露出破綻。驚訝之餘,你不能語句連貫地做出解釋,結結巴巴的,透露出了你的慌亂。一個謊言,就像是不在場證明,它需要提前準備。你必須預先估計可能會麵對的問題(主要問題),能夠以令人信服的態度回答出來。不要大意,覺得你的配偶或老板沒有好奇心,或者覺得他們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沒空來監視你。他可能突然起了很大的疑心,變得偏執起來。他們甚至會問你非常尷尬的問題,盡管他們並沒有意識到。
不要透露太多細節
同樣保持少量原則和審慎原則。要在關鍵點說謊,不要透露太多的細節。如果你說你已與新客戶取得聯係(知道他公司的地址就很好了,人們永遠不會去探究),但沒必要描述他公司的建築,或像拍電影一樣,挨個場景地講述你們的會麵。警察深諳此道——巧妙編造的不在場證明反而更容易引起懷疑。沒有人能完全記得一個星期或某一天中他所見或所聞甚至在某個時候所做的事情。你說得越多,越容易露出馬腳。好的謊言總是要留白,要是似而非。如果對方問你細節問題,這麽回答你的謊言會更可信:“我記不清了”或者“我不知道”。
控製你的表達
即使你習慣了說謊,要撒謊也不容易。我們感到有點或者非常愧疚(尤其當我們想象對方不會撒謊時)。我們或多或少害怕狼狽(這完全取決於說謊是否成功)。有時候(很少),我們感到“欺騙的樂趣”、戲耍他人的滿足感、覺得自己比他人更厲害。所有這些有意識的情緒,都會不自覺地引起表達的變化。在兒童身上,其眼神變得難以捉摸,聲音變得更加尖銳或不夠堅定。原則上,成年人可以更好地控製自己。但是通常,眼神閃躲、清嗓子、深呼吸(就像在潛水之前)等信號暴露了你的謊言。為了更好地撒謊,你需要找到並去除撒謊的信號。一個“好”的謊言應該自然而然地融入談話中。理想情況下,撒謊的時候應該靠近對方。打電話時,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你的聲音上,對音調變化更加敏感。如果你隔著辦公室對你的老板撒謊或許會更糟,背著他撒謊情況也是如此。說謊的最好方法是直視對方的眼睛。想象一下那些政治家的樣子。
對你的謊言負責
當一個人說謊時,他對另一個人並不真誠,最起碼對自己不夠真誠。否則,你至少要說兩次謊。你有意告訴自己,你為別人或者情勢所迫,此刻不得不撒謊。但是你不認為自己是個騙子。突然(愧疚再次產生作用),你忘記自己已經說謊了,也忘記了你的謊言。然後,有一天,無論是否有意,你收回前言。你承認撒謊了,但“並不是故意的”,你說出了真相。比如,你告訴老板,你之前犯胃病不得不待在家裏。後來,他發現你在看法網比賽。這不僅讓事情變得混亂,更重要的是,這會讓你失去信譽。別人會覺得你輕率魯莽,這還算好的,糟糕的是,別人會覺得你陰險狡詐。說謊是需要記憶和勇氣的,否則就別說謊。如果是出於惡意而撒謊,那會造成雙倍的損失和傷害。
守住謊言
成功的謊言帶來的愧疚感和滿足感讓我們經常感到有必要向第三方坦白自己的謊言(當你不能告訴受害者時)。不要這麽做。坦白你的謊言,這會讓你生活在危險之中,對方可能找你對質。你辦公室裏最忠實的心腹(盡管他守口如瓶)、那些你完全信任的人,他們可能會相信風言風語。也不要抱有幻想,覺得你說謊的對象和你坦誠謊言的對象沒有絲毫關係。世界是很小的,存在著偶然性,也存在著敵意。說謊話,就和幹壞事一樣,要隱秘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