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巡察司簡單吃了頓工作餐,趙崢就準備動身獲鹿縣瞧瞧。
獲鹿縣非但是首個發現改造活屍的地方,更是邪教徒設計坑害巡察司的所在——這也是當初陶千戶會輕易上當的原因,在他看來,賊人第一次作案的時候,多半會選在比較熟悉的地方,譬如說據點周遭。
而趙崢此行的目的,正是那個被邪教徒們廢棄,然後當做誘餌的據點。
雖然案卷上顯示,這個廢棄據點裏並沒有任何蛛絲馬跡,但趙崢又不是沒見過巡察司查案,再加上當時人人都覺得上了對方的惡當,憤怒與沮喪的情緒下,很有可能會忽略掉一些細微蔭蔽的線索了。
江誌忠和魏雲祥本來都想跟去。
但經過詢問,兩人都沒有參加那場突襲邪教徒據點的行動,既然指望不上他們做向導,趙崢為了能快去快回,便留他們在巡察司裏整理資料、梳理線索。
譬如:通過匯總失蹤名單,確認邪教徒挑選擄劫目標,從最初到最近有沒有什麽明顯的變化,或者特殊的偏好。
這些事情也確實需要有人去協查,江誌忠雖有些不情願,卻也不敢聽從趙崢的吩咐。
問清楚那基地的具體所在,又同陶千戶交代了一聲,趙崢便騎著定春風風火火的趕到了獲鹿縣。
不過趙崢並未前往獲鹿縣城,而是沿著縣境邊緣調頭向南,朝著封龍山進發。
遠遠看到梁山伯與祝英台曾就讀過的封龍書院,趙崢又折行向東南方,貼著山梁進入了封龍山腹地。
雖然都已經是三月十一了,但老林子裏的冰雪依舊未曾化盡,星星點點的盤踞在樹根下麵,而剛剛融化不久的雪水,也讓本就鬆軟的土地變得泥濘不堪。
定春一開始還覺得有趣,故意帶著趙崢往爛泥地裏躥,濺了趙崢一褲腿泥的同時,也把自己弄成了泥猴。
好在這段路並不是很長,以陽山峰山尖為參照物,隻用了不到兩刻鍾的功夫,趙崢就找到了那座被火焰熏黑了大半的石屋。
看地上殘留的痕跡,也幸虧這屋子是石頭壘的,否則估計早就被燒塌了。
這座石屋渾然一體,前五後五總計十間,共有前後左三處入口,上月底那場大戰時,正門被陶千戶弄塌了,隻餘下左側門和後門能夠出入。
長槍不便在室內施展,趙崢解下背上雌雄雙劍,用略長的雄劍挑門前亂糟糟的灰燼,謹慎的進到了石屋內——雖然這是被廢棄據點,但誰敢保證那些邪教徒不會殺個回馬槍?
不過看室內的痕跡,似乎卻是已經荒廢了有一段時日,最起碼有十來天沒人來過了。
趙崢裏裏外外仔細搜查了一番,通過床位、桌椅等物件的情況,大致能判斷出這裏曾經住了有十來個人,但應該不會超過十五個。
再就是邪教徒當中很可能有一名女性,或者有一正一副兩個首領。
趙崢更傾向於是前者,因為兩個單人房間的差距過於明顯,而且比較狹窄的那間屋子裏,擺放過瓶瓶罐罐的痕跡要遠遠多於其它房間。
眾所周知,女人身邊的小零碎總是要比男人多上不少。
雖然除此之外,就再沒有更進一步的發現了,但趙崢反而多了幾分信心,因為類似的推斷並未出現在案卷上,這證明陶千戶等人搜查取證,就和他預料的一樣不夠細致入微。
等搜查完地表的石屋,趙崢又來到了位於右側最裏間的地窖入口處。
按照案卷上的記錄,這地窖比上麵的石屋還要大一圈,可惜裏麵空****的,完全沒有留下任何線索。趙崢打開地窖入口,從未婚妻送的荷包裏,取出青霞送的夜明珠拋到下麵,然後又順勢發動了戰吼,確認下麵沒有埋伏,這才放心的跳了下去。
到了下麵,趙崢舉著夜明珠先粗略轉了一圈,發現這裏布局和巡察司的地牢大同小異,隻不過空間更開闊,牢房也更多一些。
石牆上拴鐐銬的架子足有十六個,板床也有五具之多。
就和案卷裏記錄的一樣,除了些木頭架子,鐐銬枷鎖什麽的也都被搬走了,空****的一覽無遺。
不過趙崢卻沒有就此作罷,而是挨個湊到那些空架子附近,開始借著夜明珠的光亮一寸一寸的仔細觀察。
當搜到第四具架子時,他如願找到了自己預想中的東西——這地窖四周的石牆都是用黏土砌起來的,充當粘合劑的黏土大多呈黑褐色,但這裏的土層卻白慘慘的,用手一扣全是沒有雜質的細沙土。
按照他在巡察司地牢所做的嚐試,這應該是土裏的養分,被改造活屍吸收過濾所導致的情況。
也就是說這裏確實曾關過改造活屍。
但更容易顯出營養枯竭模樣的床板,卻都還完好無損,也就是說,這些床板上很可能和巡察司的地牢一樣,曾鋪設過鐵板或者鋼板。
而這年頭的鐵板、鋼板都不會太薄,能鋪滿一張床的板子肯定不輕,要從這裏弄走可不容易。
趙崢沉吟半晌,又回到上層圍著石屋轉了幾圈,然後開始一圈一圈的擴大範圍。
最終在石屋東南方將近兩裏遠的地方,找到了一連串深陷進地裏的腳印——根據這些足印反推,前麵的痕跡應該是被那些邪教徒刻意抹掉了,估計是為了不被陶千戶等人提前發現問題。
趙崢簡單測試了一下,隻有扛著一兩百斤重物,才能留下這樣的痕跡。
考慮到當時化凍導致泥濘的情況,應該還不如現在嚴重,這個分量應該還要往上調整一些。
趙崢追蹤著這些腳印,又走了裏許,這才來到了山腳下的官道上。
痕跡也在這裏徹底中斷。
趙崢大致判斷了一下方位,確認這裏距離最近的村落至少還有七八裏遠,而且那些村落也都是沿著山腳建立的,如果是去那些村落的話,穿越山林反而要近上不少。
這也就意味著,那些邪教徒大概率是在這裏乘上了交通工具,去到了更遠的地方——雖然那些邪教徒大概率擁有超凡體質,但一來這樣太過於紮眼,二來人都是有惰性的,能用交通工具,誰樂意肩挑背扛?
那麽問題就來了。
他們的交通工具是哪來的?
那石屋附近可沒有喂養牲口的痕跡,而且那附近山高林密也走不了大車。
如果是從其它一個據點調撥過來的,那這些訊息就沒什麽用處了。
可如果另外一個據點,也不具備養牲口馬車的條件呢?
那麽這些交通工具就很可能是在真定府臨時租借的!
隻要再通過石屋附近的痕跡,盡可能的推斷出那些邪教徒撤離的時間,或許就能順著這個線索查出些什麽來!
碼完之後,發現這破案的情節,果然還是弄兩個捧哏的更有戲劇衝突——不過已經寫完了,而且今天也實在太累了,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