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給大家講述的是,琵琶!”
他話說完,舞台上照著劉清雪的聚光燈熄滅,接下來照著的是一位三十幾歲的美婦。
李芳園,是華國最年輕的琵琶大師,她從小接觸這種樂器,也得名師傳授,所以二十幾歲就已經成名,後來再潛心練習提升技巧,現在三十幾歲就已經有大師之名。
“琵琶在古文化中的地位,和古琴相差無幾,不少文人墨客都為琵琶寫過詩……”
古代文人,有許多歌頌琵琶的詩詞畫作。
特別是一些古畫,經常能見到彈奏琵琶的女子。
琵琶聲比古琴更加清脆急促。
特別是這種技藝成熟的大師彈奏出來的感覺,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盤一般動聽。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的是笛子和蕭,俗話說,斷腸笛子送命簫,相信聽到這句話之後,大家應該能明白笛子和蕭這兩件樂器的特點了……”
周寧斌雖然是老一輩藝術家,但是他有不少教學經驗,所以語言簡練風趣。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就能將這些樂器的特性給講解出來。
橫吹笛子豎吹簫,這兩樣樂器的曲調也都偏向於哀婉的氣氛。
笛子聲音悠長,而蕭則相對低沉。
在周寧斌演奏時,舞台上四十來歲的蕭逸鋒將笛子和簫分別演奏了一遍。
又是令得台下觀眾和直播間的觀眾一陣歡呼。
隨著節目繼續,還有周寧斌講解的那些文化典故。
不少人心裏被這種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所感染。
這才是傳統文化,這才是有底蘊的樂器。
這些文化旁邊的偷國覬覦,但是卻無法偷走。
他們可以說樂器是他們的,但是文化怎麽辦?
這是華國幾千年來的沉澱,這就是底蘊。
哪怕現在的社會很少接觸這些,大家都在彈著鋼琴吉他這種流行樂器。
但是當古琴長簫這種民族樂器的聲音響起的那一刻,刻在骨子裏的民族自豪感,會瞬間引起華國人的共鳴。
因為,這些才是同根同源的文化,寫在基因裏,融入血脈中,即使不通樂理也能喚醒那一抹記憶。
......
接下來又講解了不少民族樂器。
直播間的氛圍已經變成了樂器文化鑒賞。
“周老的講解,讓我瞬間茅塞頓開。”
“民族樂器不需要流行,因為這些聲音已經刻在了我們骨子裏!”
“沒錯,咱們這些樂器不是高雅,而是風雅!民族樂器聲音響起時,我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文化味道。”
“這種文化,是泱泱大國幾千年的沉澱,是咱們華國獨有的味道!”
當最後,周寧斌講述了自己拿手絕活二胡時,舞台上的聚光燈熄滅,燈光逐漸變得明亮。
整個舞台的場景也在這一刻出現在觀眾眼前。
幹冰形成的煙霧,雲霧般如夢似幻。
樹下琴台上,擺放著一把墨色古琴,琴身刻有鳳紋,劉清雪白衣席地而坐。
她後麵不遠處,演奏琵琶的李芳園端坐,將琵琶放在腿上,麵帶恬靜的笑容,那種古色古香的氣質,瞬間拉滿!
而最後一人吹奏笛子和簫的蕭逸鋒站在假山旁,一身灰袍負手而立。
當周寧斌坐下,將二胡架好之後。
“轟!”一聲音效過後,舞台上大屏幕出現蒼勁有力的三個大字。
《水龍吟》
演奏:周寧斌/劉清雪/李芳園/蕭逸鋒
作曲:淩煙
見到這一幕,所有人的呼吸為之一滯。
水龍吟!
龍是華國的精神象征,是民族的圖騰,華國人一直因為自己是龍的傳人,而感到驕傲。
民族樂器,演奏民族的圖騰。
隻是見到名字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有一種根源上的激動。
“諸君,且聽龍吟!”
“咚……”
當劉清雪琴聲響起的那一刹那,整個現場不由地安靜下來。
古琴靜謐,琴音仿佛有一種魔力,按住了內心的浮躁。
這段曲子節奏很緩慢,配合上古琴獨有的音色,就像一縷清風一般,在撩撥著觀眾的內心。
劉清雪技藝嫻熟,撥弦,揉弦之類的技法信手拈來。
那悠揚的琴聲,仿佛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在眼前展開。
清風如潤,水流潺潺。
“好仙啊!”
“沒錯,古琴真是神仙樂器,琴聲帶來的感覺,如同置身仙境一般。”
“這種曲調,也就隻有古琴能演奏出來了。”
“雖然很美,但是這種風格和曲名《水龍吟》,沒多少聯係啊。”
“慌什麽,聽歌都有前奏**,這特麽才剛開始呢。”
在觀眾的小聲議論中,琴聲中,漸漸地響起一連串的鼓聲。
這段鼓聲有節奏地展開,接著一道簫聲驟然響起。
場下的議論聲猛然一滯。
就在眾人還在品味那蕭瑟之意時,周寧斌深吸口氣。
隻見他雙目微微合上,手裏二胡弓杆緩緩地一拉!
“啊~~……”
二胡響起的那一刻,整個現場燈光忽然明亮。
接著,大屏幕上,一張泛黃的古畫陡然出現!
古畫中,用特效製作讓那一筆一劃在紙麵上浮現,原本泛黃的紙麵,慢慢地出現一幅絕美的山水畫,筆走龍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畫家筆下應運而生!
千裏江山圖!
這是華國傳世寶藏之一!
當這河山繪製完成時。
所有人都沸騰起來!
這就是我華夏山河,每一處熟悉的地勢,都深深地刻在骨子裏。
那絕美的畫麵,加上二胡哀怨蒼涼的聲音,欲斷又連,如輕雲無定地飄浮。
這一瞬間,所有人聽得頭皮一陣發麻!
“絕了!”
“這特麽才是二胡該有的曲調啊!”
“抑揚頓挫,宛轉悠揚,這首曲子把二胡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不僅如此,周寧斌老師的技藝在絕美的曲調上,得到了完美的應用。”
“我就不說其他的了,直接臥槽吧!”
“啊啊啊!這二胡聲太特麽好聽了!”
神仙編曲啊!!
這一聲二胡,直接讓全場為之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