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節目,董誌算是徹底把王凱給得罪了。

而得罪頂流的代價就是,在網上被他那些粉絲給吊起來錘。

不過董誌早就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再加上林天青事先和他有過提醒,所以網上的言論並沒有對他造成多大的影響。

甚至在這些王凱粉絲的努力之下,董誌藝人網上熱度直接超千萬,已經和超一線的藝人相當了。

當然,這些熱度大部分都是幾家粉絲貢獻的,並不能算作藝人的真實數據,也不會被各個公司納入藝人身價的範疇。

即便是這樣,董誌的名氣也算是再次出現在華語樂壇了。

“我還是第一次這麽火。”

麵對淩煙王朝眾人在群裏安慰,薛良表示很欣慰。

不過淩煙在群裏說過。

“在這個圈子裏,還有什麽比無人問津更悲哀?”

無人問津的生活,遠比現在更讓人難受。

所以在這麽多輿論攻勢下,董誌的心態沒有太大的變化。

……

隨著新歌《霍元甲》在音樂平台正式發行,不出一天,《霍元甲》就強勢登上月度熱歌榜前十。

不過因為六月已經到了末尾,《霍元甲》本來還有一些上升空間,但是隨著七月的到來所有排名都清空。

不過這並不影響人們對《霍元甲》的喜愛,收聽率一直在上升。

當然,《霍元甲》也引起了一波習武熱,讓人們重新審視華國武術的奧妙。

霍天極看著下麵的人匯總的數據,激動地連打了十套廣播體操。

光是這幾天報名學習武術的學員,就已經超過了前兩個月的總和。

而且網上武術協會的熱度空前高漲,網友們談論著《霍元甲》,同時也是期待著武術協會電影的上映。

“我大概能感受到其他幾大協會的快樂了。”霍天極嗬嗬地笑著,“趕快加快劇本征集的進度,盡快開拍電影,不要讓網友們失望。”

“好的會長。”

隨著霍天極的一聲令下,武術協會的眾人頓時忙碌起來。

他們還從來沒有像如今這樣充滿幹勁。

……

不知不覺,《華國寶藏》下一期悄然到來。

倒不是觀眾們有多喜歡這檔節目,而是淩煙又要在這期節目中發單曲了!

而根據預告,淩煙的這首單曲是一首純音樂。

流量時代,電視已經很少有人會看。

很多人都是抱著手機,刷短視頻和看直播。

所以,現在的衛視節目,也都會在直播平台有專屬的直播間。

“淩煙粉絲不請自來!”

“以前我從來不看這些節目,自從粉上了淩煙,我居然開始主動了解戲曲,中醫,書法這些傳統文化。”

“哈哈,沒錯,以前對這些一竅不通,現在居然能和別人聊得有來有回,瞬間覺得自己特麽的就是個文化人!”

“感謝淩煙讓我知道,咱們華國還有這麽多文化寶藏。”

“真的,當你了解這些傳統文化之後,那種民族自豪感瞬間爆棚。”

“這也是幾大官方協會,都去找淩煙寫歌的原因吧,他真的很了解咱們的傳統文化。”

這一期的《華國寶藏》,並不是正式節目,而是一期宣傳形式的節目,是對上一季的總結,和下一季的預告。

其中,也有特別節目,就是民族樂器的介紹。

此時節目已經開始。

主持人在台上盤點了上一季出現的國寶。

那些帶著民族文化驕傲的國寶一一閃過,將節目的氣氛瞬間烘托出來。

當那座“文經”的狀元石碑出現,《蘭亭序》也開始播放。

這首歌到現在都還非常火熱。

淩煙用“何為情”來解讀那座石碑上的碑文,也讓更多人了解到了狀元石碑這件國寶。

情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

這句話,不管是放在古代還是現在,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網上,也有很多根據這首歌,拍出來的各種淒美愛情故事。

直播間內,不少淩煙粉絲,原本是為了淩煙而來。

但是當那一件件國寶出現時,心裏不自覺地跟著熱血沸騰起來。

“太震撼了,這就是文化自信啊!”

“我居然到現在才反應過來,我是來看淩煙了,卻被那些文化瑰寶給整得熱血沸騰!”

“感謝淩煙,又讓我漲了這麽多知識,以後和朋友吹牛逼我又能說出幾句咱們華國傳統文化的牛逼之處了!”

“哈哈,感謝淩煙!”

當往期的那些國家寶藏都播放完之後,舞台上的燈光逐漸變暗。

“接下來,有請老藝術家周寧斌老師,為我們介紹民族樂器!”

主持人說完觀眾響起一陣歡呼。

大家知道,淩煙的第一首純音樂即將問世!

“大家好,我是周寧斌。”

當周寧斌走上舞台後,露出一抹抑製不住的笑容。

為什麽笑?當然是想到高興的事情了。

這次淩煙的曲子,他在拿到之後,瞬間驚為天人。

《水龍吟》雖然是古琴開場,但是他的二胡才是最主要的部分。

那段旋律,太美了!

美的他現在還在腦海裏模擬那段二胡的旋律。

今晚,所有演奏者都是主角,但是周寧斌是主角中的主角。

活了快七十年,他拉過不少二胡曲,但是這首曲子的二胡曲調,在他這裏足以排得上前三。

當一個對二胡癡迷一生的人,拿到這種曲子,那興奮的程度,就像是古代劍客,拿到一本絕世劍譜一般,笑容是藏不住的。

“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民族樂器中的古琴!”

周寧斌說完,一束聚光燈打在舞台上。

聚光燈下,劉清雪一身雪白宮裝,坐在那裏,她麵前放著一把古琴,雙手撫在琴弦上,輕輕一撥。

“咚……”

琴音響起。

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韻味,仿佛刻在華國人骨子裏的聲音。

聲音清脆,餘音悠遠。

“古琴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古代,文人墨客吟詩作對不可或缺的伴奏樂器,琴棋書畫,琴為首位,可見其在文人中的地位……”

周寧斌雖然是一個二胡大師,但是他對其他民族樂器也有了解,在介紹時,非常的得心應手。

隨著他的介紹,劉清雪也彈起了一段經典的古琴曲,讓現場的氣氛逐漸被渲染起來。

說起古琴文化,就算是十天十夜也說不完。

有太多的典故可以講了。

但是,在舞台上,周寧斌也隻挑了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典故,將古琴的特點給講了一遍。

“居然是這樣嗎,難怪我們經常說琴棋書畫,原來琴在古文文化中的地位這麽高。”

“原來,並不是民族樂器不高雅,而是我們對其了解太少了。”

“與其說民族樂器樸素,倒不如說是不流行,不流行不代表不高雅。”

“清雪小姐姐簡直就是我的白月光,那一身漢服再加上悠揚的琴音,宛如大家閨秀一般。”

“看完介紹,我突然覺得,古琴之所以沒有西洋樂器那般流行,是因為太難學了,而且不是沒有逼格,而是逼格太高!”

貌似,每一次這種文化類的節目,大家因為淩煙而來,都會被傳統文化所吸引。

彈幕氛圍非常好,大家都在討論節目中的那些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