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用言辭來相互交流,我們就無法相互理解。但如果隻是隨意地使用言辭,就會產生混亂。在混亂的言辭中,還有一層深意,那就是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言辭不欺騙內心,那就接近真實了。所有的言辭都是為了表達內心的想法。如果言辭和內心相互背離,而且沒有人來調和,那麽下麵的人就會說一套做一套,做的和說的完全不一致。言行不一致,這是最不吉利的事情了。
有一次,秦國和趙國相遇,兩國互相約定說:“從今以後,秦國想要做的事情,趙國要幫助;趙國想要做的事情,秦國也要幫助。”沒過多久,秦國出兵攻打魏國,趙國想去救援。秦王不高興,派人責備趙王說:“我們約定的是‘秦國想要做的事情,趙國要幫助;趙國想要做的事情,秦國也要幫助。’現在秦國想攻打魏國,趙國卻想去救援,這不是違反約定嗎?”趙王把這件事告訴了平原君,平原君又告訴了公孫龍。公孫龍說:“我們也可以派使者去責備秦王說:‘趙國想去救援,現在秦王卻不幫助趙國,這不是也違反約定嗎?’”
孔穿和公孫龍在平原君的家裏進行辯論,他們的辯論非常深入,涉及到了藏三牙的問題。公孫龍的言辭非常犀利,深入到了藏三牙的本質。孔穿無法回應,過了一會兒,找了個借口就出去了。第二天,孔穿上朝的時候,平原君對他說:“昨天公孫龍的話非常犀利。”孔穿說:“是的,他幾乎能夠說明藏三牙的問題了。雖然很難,但我還是想問您一個問題:如果您覺得藏三牙非常困難,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或者您覺得藏兩牙非常容易,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您會選擇容易的那一方,還是選擇困難的那一方呢?”平原君沒有回答。第二天,他告訴公孫龍說:“你不要再和孔穿辯論了。”
楚國有個叫莊伯的柱國,他命令他的父親去看太陽,說“太陽在天上”;問他太陽像什麽,說“像正圓”;問他現在是什麽時候,說“現在”。他讓傳令官去駕車,說“沒有馬”。他讓侍從去拿帽子,“呈上來”。他問馬的年齡,馬夫說“牙齒有十二顆,牙齦有三十個”。
有個人擔保另一個人不會逃跑,但那個人還是逃跑了。莊伯判決這個案子,擔保的人沒有罪。
宋國有個叫澄子的人,他丟了一件黑色的衣服。他在路上尋找,看到一個婦人穿著黑色的衣服,就拉住她不放,想要拿走她的衣服,說:“我丟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婦人說:“你雖然丟了黑色的衣服,但這件衣服確實是我自己做的。”澄子說:“你不如快點把衣服給我。我丟的是一件紡絲的黑衣,而你穿的是一件單衣。用你的單衣來賠償我的紡絲黑衣,你難道不覺得賺了嗎?”
宋王對他的宰相唐鞅說:“我殺的人已經很多了,但群臣卻越來越不怕我,這是為什麽呢?”唐鞅回答說:“大王所懲罰的,都是不好的人。懲罰不好的人,好的人當然不會害怕。大王如果想要群臣害怕,不如不分好壞都時不時懲罰一下。這樣群臣就會害怕了。”沒過多久,宋君就殺了唐鞅。唐鞅的回答,還不如不回答。
惠子為魏惠王製定了一部法律。法律製定完成後,他展示給民眾看,民眾都認為很好。惠子把法律獻給魏惠王,魏惠王也認為很好,於是又展示給翟翦看。翟翦說:“很好。”魏惠王問:“可以實施嗎?”翟翦說:“不可以。”魏惠王問:“既然很好,為什麽不能實施呢?”翟翦回答說:“現在抬大木頭的人,前麵的人呼喊號子,後麵的人也跟著應和,這對於抬大木頭的人來說是很好的。但難道沒有鄭國和衛國的音樂嗎?當然有,不過那種音樂並不適合抬大木頭。治理國家就像抬大木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