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次談論了“目不識丁”的例子以後,得到了各方麵的反應。多數朋友都讚成,有個別的仍然表示不大同意。這是很自然的。對於這一類問題的看法,不一致完全沒有關係,而且永遠可以保持不同的意見,不必強求一致。也許過一些時候,個別同誌也想通了,我們的認識就會一致起來。

讚成的朋友們要求多談大家日常熟悉的成語,指出它的來源,介紹曆來都有哪些不同的解釋,辨別什麽是對的和什麽是錯的。這種要求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把普通詞典的內容搬到“夜話”中來,似乎大可不必。因此,這裏隻能舉出平時不常見的例子來談談。

大家常常會聽見“自顧不暇”這句成語。誰會想到這四個字裏頭有什麽問題呢?實際上,問題恰恰最容易發生在人們以為無可懷疑的因而不加注意的地方。如果認真考查起來,“自顧不暇”終於要發生問題了。

究竟這個成語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流行的呢?查了許多古書都找不到確切的答案。《書經》上雖有“罔敢湎於酒,不惟不敢,亦不暇”之句,《詩經》上雖然也有“心之飲矣,憚我不暇”之句,但是顯然都不是“自顧不暇”的出處上。

有人說,這句成語的出處,在《五代史》附錄契丹傳中。原來唐末五代時期的契丹王朝,在“大聖皇帝”安巴堅死後,由元帥太子德光繼立,大舉南侵,逼使晉少帝投降。德光擺駕入汴京的時候,據《五代史》附錄契丹傳載:“德光將至京師,有司請以法駕奉迎。德光曰:吾躬擐甲胄,以定中原,太常之儀,不暇顧也。止而不用。”這一段記載是否能夠算做“自顧不暇”這個成語的出處呢?恐怕未必。

因為德光的本意無非表示謙遜一些,不要過於盛氣淩人。他之所以不暇顧,僅僅是由於他親身率領著軍隊,打平了中原的石晉王朝,直下汴京,不好意思就擺起帝王的鑾駕,所以借口說顧不上用那十二麵飛龍日月旗的“太常”儀節。這裏邊根本不包含任何消極和被動的意思,與“自顧不暇”這句成語的意思又有多少共同之點呢!

比較起來,這句成語的可靠出處,應該是《晉書》的《劉聰載記》。劉聰是兩晉時代前趙劉淵的第四子,繼其父自立為帝,攻陷洛陽,生擒晉懷帝,鴆殺之;又陷長安,執晉湣帝。當時晉將趙固攻河東,揚言要活捉劉聰的兒子劉粲,以贖天子。這一場戰鬥很激烈。晉兵企圖偷渡洛水和汭水,襲擊劉粲的部隊。這時劉粲部下的將官王翼光看到晉兵要想渡河偷襲,把情況報告給劉粲。劉粲分析雙方的形勢,以為晉兵在河的那一邊,惟恐地位不穩固不可能渡河偷襲,因此滿不在意。《晉書》上的這一段文字是這樣寫的:

“王翼光自厘城覘之,以告粲。粲曰:征北南渡,趙固望聲逃竄。彼方憂自固,何暇來耶!且聞上身在此,自當不敢北視,況敢濟乎?不須驚動將士也!”

劉粲因為輕敵,後來終於被晉兵打敗,不在話下。光說這一段文字,乃是迄今為止我們能夠找到的“自顧不暇”這句成語的唯一出處,這大概是比較可靠的了。

然而,這樣追根究底的結果,卻使以往所謂“自顧不暇”的成語發生了動搖。看起來這句成語恐怕是弄錯了,應該改為“自固不暇”才對。宋代張君房的《雲笈七簽》中有句雲:“神之無形,難以自固。”這裏說的“自固”,與劉粲說的意思也很相近,可見後來有更多的人采用這種語氣,久而久之,就慢慢地變為成語了。

從此以後,我們是否應該把“自顧不暇”這句成語,普遍地改成“自固不暇”呢?當然沒有這種必要性。我們還可以按照“約定俗成”的原則,繼續承認“自顧不暇”是一個成語。而對於“自固不暇”,隻要知道它在曆史上有過這麽一回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