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六十八歲的老醫師來信說:
“我有一個十九歲的獨生女,本在××學院讀書,因聽力較差(患先天性右耳導閉塞,X光線檢查證明,不能動手術),讀到一九六一年夏季,趕不上功課,以致退學。今夏本擬應北京師範大學文科考試,昨健康檢查證明,以聽力關係不及格,如是隻好在家。……我的愛人又於一九六一年去世,因此父女相依為命,不願她登記遠行。小女及我都為此十分徬徨。……請問應如何改變現狀,不令小女閑坐在家?”
這個問題似乎有必要在《夜話》中談談,以供更多的讀者參考,因此,我又在這裏作公開的答複。
無論是什麽原因不能升學,學生本人和家長都應該抱定一個正確的態度,尋求適當的解決方法。
就這位老醫師所述的情況而論,他的女兒既然因為耳朵有病不能升學,又不宜離家遠行,那末,正確的辦法是什麽呢?我以為她應該有計劃地在家自學。古來不知有多少著名的學者都是自學成功的。現在我們需要什麽參考書籍,到外可以找得到,又有許多輔導學習的組織,自學的便利條件比古人優越千萬倍,並且現在自學的效果也不比在學校讀書的差多少。而這位老醫師的女兒更有比別人特殊優越的條件,她可以跟她的父親學醫,使家傳的學問進一步發揚光大起來。在這位醫師父女二人“相依為命”的情況下,他們正好可以把自學與家傳相結合,一方麵解決女兒的學業前途問題;另一方麵解決父親的家學繼承問題。這樣不是一舉兩得嗎?
南北朝時代大名鼎鼎的文人江總,就是自學成名的。據《陳書》卷二十七《江總傳》稱:“總七歲而孤,依於外氏,幼聰敏,有至性。……及長,篤學,有辭采。家傳賜書數千卷,總晝夜尋讀,未嚐輟手。……年少有名”,時人“雅相推重”。同樣的例子,每個朝代都有。如元代的王冕出身於牧牛童,終於自學成名;明代的朱恕是樵子出身,後來成為泰州學派的繼承人。這些已為一般讀者所共知,就不必說了。
僅僅以曆代名醫的事跡為證,我們也不難斷定,自學與家傳相結合是完全可行的有效辦法。例如,宋代的名醫龐安時,便是家傳醫術、自學成名的一個典型人物,而且他恰巧也是耳朵有病的人。據《宋史》卷四百六十二《方技列傳》載:
“安時字安常,……兒時能讀書,過目輒記。父世醫也,授以脈決。……獨取黃帝扁鵲之脈書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說,時出新意,辨詰不可屈,父大驚,時年猶未冠。已而病聵,乃益讀靈樞、太素、甲乙諸秘書;凡經傳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貫。”
當時他的醫名傳播全國,許多學者在筆記中常常提到龐安時的事跡。蘇東坡在《東坡雜記》中特別寫下了他和龐安時談話的情形,頗為有趣。東坡寫道:
“龐安常善醫而聵,與人語,書在紙,始能答。東坡笑曰:吾與君皆異人也。吾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非異人而何?”
看來龐安時不隻是聽力不好,簡直是耳聾得厲害,所以東坡與他談話,不能不用筆談。然而,這一點也沒有妨礙他對醫學愈來愈深入的研究,甚且正因為他耳朵聽不見了,倒更加能夠專心於研究,而達到了極高的造詣。當時另一個著名學者張耒,在《明道雜誌》中說:
“高醫龐安時者,治疾無不愈,其處方用意,幾似古人。……龐得他人藥,嚐之,入口即知此何物及其多少,不差也。”
他生平還有許多事跡,流傳久遠。我覺得他的事跡特別值得介紹,所以多費了一些筆墨。
至於元代的名醫餘士冕,也是因自學與家傳而成名的。據《歙縣誌》載:“冕字子敬,父幼白,精歧黃理,輯有蒼生司命。冕尤能世其家學,沉屙立起,試多奇中。”明代的名醫潘仁仲,相傳四世皆為“回春妙手”。我想這些就不需要詳述了。《禮記》上說,“醫不三世,不服其藥。”這句話的意思固然不應該機械地加以解釋,但是大體上說,學醫的要幾輩相傳才能積累可靠的經驗,這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希望給我寫信的這位老醫師和他的女兒,能夠在我們今天嶄新的社會製度下,以自學和家傳相結合的辦法,做出新的成績。
當然,這種自學與家傳的途徑和辦法,絕不限於醫學一個方麵,其他方麵同樣可以采取這個辦法,以解決與此類似的其他困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