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寫不好怎麽辦呢?近來有許多青年朋友因此感到苦惱。字寫不好,甚至寫出來叫人看不清楚,這種現象當然應該努力克服,而且隻要努力,這是完全可以很快克服的,苦惱也大可不必。我以為這一點意思首先應該告給每一個年輕的朋友。

那末,應該怎樣努力才能把字寫好呢?一般地說來,每個人要學寫字,總得知道一些書法的常識,從執筆的方法開始,到各種筆法的運用,大略都要懂得,這是完全必要的。同時,學一兩種字帖,經常還要多看各種字帖,這些也是必要的。雖然這裏頭仍有若幹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值得商討,但是,我現在不打算詳細談論這些問題,而隻是想著重地說明最要緊的一件事,這就是要大膽地練習寫字。

人們都記得,我國年輕的乒乓球選手曾經在掌握了基本的打法之後,勤學苦練,大膽地打出了自己的風格。這個經驗非常可貴。寫字也可以運用這個經驗。這就是說,要在掌握基本的筆法之後,大膽地練習寫字,經過一個時期不斷的練習,自然就會寫出一手好字。

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必須學會懸腕和懸肘。這是一個關鍵,然而並不困難。教給小孩子隻要練習三次,就完全能夠懸腕懸肘,毫不困難;年紀大一些的隻要多練幾次,也不難養成習慣。至於懂得了筆法之後,寫起字來,就不需要一大套清規戒律,以免束縛人的創造性,相反的,必須強調大膽放手,寫出自己的字。

寫自己的字是什麽意思呢?這並不是說自己可以隨意亂寫,寫出來別人完全看不懂。我的意思絕對不是這樣的,而是說每個人的字畢竟要有自己的特點,不應該也不可能都學一種字體。奇怪的是,曆代講究書法的人,動輒就以王羲之父子的法書為範本,殊不知右軍父子的書法也是他們自己創造的。倒是南齊張融說的道理,更為透辟。據《南史》卷三十二《張融傳》載:

“融善草書,常自美其能。帝曰:卿書殊有骨力,但恨無二王法。答曰:非恨臣無二王法,亦恨二王無臣法。……常歎雲:不恨我不見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見我。”

應該承認,張融的見解很高明,因為他不把王羲之父子的書法為唯一的規範,而主張要加以發展,要獨創自己的書法,這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曆來的書法家都死守著前人的規範,不敢有任何發展和創造,那末,中國書法的曆史早已停止了,怎麽能夠還有後來的許多輝煌成就呢!

例如,大家都很熟識的黃山穀的書法,在宋代要算是獨樹一幟的了。試問,黃山穀是死守著前人規範的嗎?顯然不是的。黃山穀《題幼安弟書後》寫道:

“幼安弟喜作草,求法於老夫。老夫之書,本無法也。但觀世間萬緣,如蚊蚋聚散,未嚐一事橫於胸中,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拙與人之品藻譏彈。譬如木人,舞中節拍,人歎其工,舞罷則又蕭然矣。幼安然吾言乎?”

從來學者都非常讚成黃山穀的這種見解。“老夫之書本無法”這句話長期流傳,已經成為名言了。這是富有創造性的口號,至今還值得我們重視。宋代的另一大作家晁禮之,在《雞肋集》中也說:

“學書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傳,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獨得。書工筆吏。竭精神於日夜,盡得古人點畫之法而模之,濃纖橫斜,毫發必似,而古今之妙處已亡,妙不在於法也。”

這是我們完全應該表示讚同的意見。我建議大家按這種精神,大膽地去練習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