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心留餘,點茶稠疊,久之別,已下午。遂從右上、小徑峻極,令其徒偕。
上半裏,得西來大道,隨之東上。又半裏,破旋檀嶺脊而西南行,經煙霞室,漸轉東南,為水月、寂光。由其前,又西南一裏,盤一嘴,有廬在嘴上,餘三過皆鑰門不得入,其下即白雲寺所托也。又西半裏,再盤突嘴而上,即慧心靜室。
慧心為幻空徒,始從野愚處會之,前曾過悉檀來叩,故入叩之,方禪誦會燈庵,其徒供茶而去。後即碧雲寺,不入。從其側又盤嘴兩重,二裏,北上西來寺,西經印雪樓前,又西循諸絕壁行,一裏,為一真蘭若,其上覆石平飛。又西半裏,崖盡而成峽。
其峽即峰頂與羅漢壁夾峙而成者,上自兜率宮,下抵羅、李二先生坊,兩壁夾成中溜,路當其中。
溜之半,崖腳內嵌,前聳巨木,有舊碑,刻峋鶴詩,乃題羅漢壁者。中橫一岐,由其上涉溜半裏,過玄武廟。
又半裏,過兜率宮,已暮,而宮圮無居人。又上一裏,叩銅佛殿,入而棲焉,即所謂傳燈寺也。
前過時,朝山之履相錯,餘不及入,茲寂然。
久之,得一老僧啟開門戶,宿。
二十日晨起,欲錄寺中古碑,寒甚,留俟下山錄,遂置行具寺中。
寺中地俱大理石所鋪。
蓋以登絕頂二道,俱從寺而分,還必從之也。
出寺,將北由袈裟石上,念猢猻梯前已躡之,登其崖端而下,束身峽向雖從之下,猶未及仰升,茲不若由南上北下,庶交覽無偏。乃從寺右循崖西行,遂過華首門而西,崖石上下俱峭甚,路緣其間,止通一線,下瞰則放光寺正在其底,上眺則峰頂之舍身崖即其端,而莫能竟也。其西一裏,有岐懸崖側,餘以為下放光道,又念層崖間何能垂隙下。少下,有水出崖側樹根間,刳木盛之,是為八功德水。製木之外無餘地,水即飛灑重崖,細不能見也。路盡仍上,即前西來入大道處,有革龕倚崖間,一河南僧習靜其中,就此水也。
又西半裏,稍上,又半裏,為曹溪庵。庵止三楹,倚崖,門扃無人。其水較八功德稍大,其後危崖,稍前抱如玦juè半環形玉器。
餘攀石直躋崖下,東望左崖前抱處,忽離立成峰,圓若卓錐,而北並崖頂,若即若離,移步他轉,即為崖頂所掩不可辨。惟此處則可盡其離合之妙,而惜乎舊曾累址,今已成棘,人莫能登。蓋雞山無拔地之峰,此一見真如閃影也。又西半裏餘,過束身峽下,轉而南,過伏虎庵,又南過禮佛庵,共一裏,再登禮佛台。台南懸桃花箐過脈之上,正與香木坪夾箐相對,西俯桃花箐,東俯放光寺,如在重淵之下。餘從台端墜石穴而入,西透窟而出,複有聳石,攢zǎn穿隙成台,其下皆危崖萬仞,棧木以通,即所謂太子過玄關也。過棧即台後禮佛龕。昔由棧以入穴,今由窟以出棧,其憑眺雖同,然前則香客駢眾多趾,今則諸庵俱扃,寂無一人,覺身與灝hào無邊無際靈同其遊衍而已。棧西沿崖端北轉,有路可循,因披之而西,遂過桃花箐之上。共一裏,路窮,乃樵徑也。仍返過伏虎庵,由束身峽上。峽勢逼束,半裏,透其上,是為文殊堂,始聞有老僧持誦聲。路由其前躡脊,乃餘前東自頂來者,見其後有小徑,亦躡脊西去,餘從之。
蓋文殊堂脊處,乃脊之坳;從東複聳而起者,即絕頂之造而為城者也;從西複聳而起者,桃花箐之度而首峙者也。西一裏,叢木蒙茸,雪痕連亙,遂造其極山頂最高處。
蓋其山自桃花箐北度,即淩空高峙,此其首也。其脊北垂而下,二十裏而盡於大石頭,所謂後距也。其橫亙而東者,至文殊堂後,少遜而中伏,又東而複起為絕頂,又東而稍下,遂為羅漢壁、旃檀嶺、獅子林以後之脊,又東而突為點頭峰,環為九重崖之脊,皆迤邐yǐlǐ連綿不斷如屏。
於是掉尾而南轉,墜為塔基馬鞍嶺,則雞山之門戶矣。垂脊而東,直下為雞坪關,則雞山之脛足矣。故山北之水,北向而出於大石東;山西之水,其南發於西洱海之北者,由和光橋;西發於河底橋者,由南、北衙,皆會於大石之下,東環牟尼山之北,與賓川之流,共北下金沙大江焉。始知南龍大脈,自麗江之西界,東走為文筆峰,是為劍川、麗江界。抵麗東南邱塘關,南轉為朝霞洞,是為劍川、鶴慶界。又直南而抵腰龍洞山,是為鶴慶、鄧川州界。
又南過西山灣,抵西洱海之北,轉而東,是為鄧川、太和界。抵海東隅,於是正支則遵海而南,為青山,太和、賓川州界;又東南峙為烏龍壩山,為趙州、小雲南界;遂東度為九鼎,又南抵於清華洞,又東度而達於水目焉。分支由海東隅,北峙為香木坪之山,從桃花塢北度,是為賓川、鄧川界。是雞足雖附於大支,而猶正脊也。登此直北望雪山,茫不可見。惟西北有山一帶,自北而南者,雪痕皚皚,即腰龍洞、南、北衙西倚之山也。其下麥畦浮翠,直逼雞山之麓,是為羅川,若一琵琶蟠地,雖在三十裏下,而黛色欲襲人衣。
四顧他麓,皆平楚蒼蒼也。西南洱海,是日獨潏yù水湧出**如浮杯在掌。蓋前日見雪山而不見海,今見海而不見雪山,所謂陰晴眾壑殊,出沒之不可定如此。此峰之西盡處也。
東還一裏,過文殊堂後脊,於是脊南皆危崖淩空,所謂舍身崖也。愈東愈甚,餘淩其端瞰之,其下即束身峽,東抵曹溪後東峰,向躋其下,今臨其上,東峰一片,自崖底並立而上,相距丈餘,而中有一脈聯屬,若拇指然,可墜坳上其巔也。
餘攀躡從之,顧仆不能至。
時罡gāng強烈的風橫厲,欲卷人擲向空中,餘手粘足踞,幸不為舍身者,幾希矣。又共一裏,入頂城門,實西門也。入多寶樓,河南僧不在,其徒以菉豆粥、芝麻鹽為餉。餘再錄善雨亭中未竟之碑。下午,其徒複引餘觀其師退休靜室。其室在城北二裏,即前所登西峰之北坳也。
路由文殊堂脊,北向稍下循西行,當北垂之腋。
室三楹,北向,環拱亦稱。蓋雞山回合之妙,俱在其南,當山北者僅有此,亦幽峻之奧區也。其左稍下,有池二方,上下連匯,水不多,亦不竭,頂城所供,皆取給焉。還抵城北,竟從城外趨南門,不及入迦葉前殿。由門前東向懸石隙下,一裏,有殿三楹,東向,額曰“萬山拱勝”,而戶亦扃。由其前下墜,級甚峻。
將抵糊猻梯,遇一人,乃悉檀僧令來候餘者,以麗江有使來邀也。遂同下,共一裏而至銅佛殿。餘初擬宿此,以候者至,乃取行李。五裏,過碧雲寺前。直下五裏,過白雲寺。
由寺北渡一小澗,又東五裏,過首傳寺後,時已昏黑。又三裏,過寂光寺西,候者腰間出一石如栗,擊火附艾,拾枯枝燃之以火石取火。遵中支三裏,叩息陰軒門,出火炬為導。又一裏餘,逾瀑布東脊而北,又三裏而至悉檀。弘辨師引麗府通事見,以生白公招柬來致,相與期遲一日行。
二十一日晨起,餘約束行李為行計。通事由九重崖為山頂遊。將午,複吾邀題七鬆冊子,弘辨又磨石令其徒雞仙書《靜聞碑》。
二十二日晨餐後,弘辨具騎候行,餘力辭之。遂同通事就道,以一人擔輕裝從,而重者姑寄寺中,擬複從此返也。十裏,過聖峰寺。越西支之脊而西,共四裏,過放光寺,入錄其藏經、聖諭。僧留茶,不暇啜而出。問所謂盤陀石靜室者,僧指在西北危崖之半。
仰視寺後層崖,並華首上下,合而為一,所謂九重崖者,必指此而名。開山後,人但知為華首,覓九重故跡而不得,始以點頭峰左者當之,誰謂陵穀無易位哉?由寺西一裏餘,始躡坳而上,又一裏餘,其上甚峻,乃逾脊。脊南北相屬,東西分坑下墜,所謂桃花箐也。脊有兩坊,俱標為“賓鄧分界”。
其處陟曆已高,向自禮佛台眺之,直似重淵之底雲。
由箐西隨箐下,二裏,有茅舍夾道,為前歲底朝山賣獎者所托處,今則寂然為畏途。其前分岐西南者,為鄧川州道;直西者為羅川道,乃通麗江者。遵之迤邐下二裏,有庵當路北北山下,曰金花庵。又西下三裏,連有二澗,俱自東而西注,即桃花箐之下流也,各有板橋跨之。連越橋南,始循南山西向行。一裏,有寺踞南山之脊,曰大聖寺,寺西向。乃從其前逾脊南下,又值一澗亦西流,隨之半裏,澗與前度二橋之流,俱轉峽北去,路乃西。半裏,逾南山北突之坳。坳西,其坡始西懸而下,路遵之。四裏,有村在南山塢wù地勢四周高中間低的山穀間,是為白沙嘴。隨嘴又西下二裏,忽見深壑自南而北,溪流貫之,有梁東西跨其上。乃墜壑而下,二裏,始及梁端,所謂和光橋也。雞山西麓,至是而止。其水南自洱海東青山北穀來,至此頗巨,北向合桃花箐水,注於大石頭者也。麗府生日公建悉檀之餘,複建此梁,置屋數楹跨其上。遂就而飯焉。
橋之西有小徑,自北而南,溯流循峽者,乃浪滄衛通大理道,與大道“十”字交之。大道隨流少北,即西上嶺,盤旋而上,或峻或夷。五裏越其坳,西北下,四裏始夷,又一裏為羅武城,其處塢始大開。自此山之西,開東西大塢,直至千戶營塢分為二,始轉為南北塢,皆所謂羅川也。向自山頂西望,翠色襲人者即此,皆麥與蠶豆也。羅武無城,一小村耳。村北有溪,西自千戶營來,即南衙河底之水,至此而東北墜峽,合和光橋下流,而東北經大石頭者也。於是循南山行溪之南,二裏,有村在溪北山下,曰百戶營。又西五裏,有村在溪北懸岡上,曰千戶營。營之西,有山西自大山分支東南下,突於塢中,塢遂中分。
當山之西南者,其塢回盤,其水小,為西山灣,新廠在其東南,而路出其西北。當山之東北者,其塢遙達,其水大,為中所屯。南北二衙又在其西北,而路則由山之西南逾坳以入。
於是從千戶營溪南轉入南塢,一裏餘,至新廠。皆淘沙煎銀者。乃北一裏餘,抵分界山之陽,渡一小流,循山陽西北行三裏,北逾過坳。於是稍下,循西大山之麓北向行,其東又成南北大塢,即千戶營之上流也。北一裏,有村倚西山之坡,是為中所屯,乃鄧川、鶴慶分界處,悉檀寺莊房在焉,乃入宿。悉檀僧已先傳諭之,故守僧不拒雲。
二十三日晨,飯於悉檀莊,天色作陰。
乃東下塢中,隨西山麓北行。
二裏,有支岡自西山又橫突而東,乃躡其上。
有岐西向登山者,為南衙道,腰龍洞在焉;北向逾坳者,為北衙道,鶴慶之大道隨之。餘先是聞腰龍洞名,乃令行李同通事從大道行,期會於鬆檜,地名,大道托宿處。
餘同顧仆策杖攜傘,遂分道從岐,由山脊西上。一裏,稍轉而南,複有岐緣南箐而去,餘惑之。候驅驢者至,問之,曰:“餘亦往南衙者,大路從此西逾嶺下,約十裏。”餘問南岐何路?曰:“此往雞鳴寺者。”問寺何在?其人指:“南箐夾崖間者是,然此岐隘不可行。”忽一人後至,曰:“此亦奇勝。即從此峽逾南坳,亦達南衙,與此路由中坳者同也。”餘聞之喜甚,曰:“此可兼收也。”謝其人,遂由岐南行。裏許,轉入夾崖下,攀崖隙,透一石隙而入。其石自崖端垂下,外插崖底,若象鼻然,中透一穴如門,穿門即由峽中上躋,亦猶雞山之束身焉。登峽上,則上崖岈xiā然山深遽的樣子橫列,若洞、若龕、若門、若樓、若棧者,駢峙焉。
洞皆不甚深,僧依之為殿,左為真武閣,又左為觀音龕,皆東北向下危壁。殿閣之間,又垂崖兩重,俱若象鼻,下插崖底,而中通若門。
有僧兩人,皆各踞一龕,見客至,胡麻芝麻方熟,輒邀同飯,餘為再啜兩盂。見龕後有石脊,若垂梯而上,跣xiǎn光著腳而躡之,複有洞懸其上層,中空而旁透小穴。崖之左右,由夾中升嶺,即南坳道,而崖懸不通,複下,由穴門出,即轉崖左西南上。仰見上崖複懸亙而中岈然,有岐細若蟲跡,攀條從之,又得一大穴,其門亦東北向,前甃井壁石為台,樹坊為門,曰青蓮界。其左藥灶碑板俱存,而無字無人,棘蘿旁翳,無可問為何人未竟之業。
其右複有象鼻外垂之門,透而南,複有懸綃xiāo薄紗高卷之幛。
幛之右,上崖有洞巍張,下崖即二僧結庵之處,然磴絕俱莫可通。
乃仍由青蓮界出東夾,再上半裏,而崖窮夾盡,山半坪開。又有泉自南坳東出,由坪而墜於崖之右;又分而交瀠yíng水回旋的樣子坪塍,墜於崖之左。崖當其中,濯靈滌竅,遂成異幻。由坪上溯流半裏,北向入峽,峽中之流,傾湧南向。溯之一裏,澗形不改,而有巨石當其中。石之下,則湧水成流;而石之上,惟礫石堆澗,絕無水痕。又溯枯澗北行半裏,路窮茅翳,蓋其澗自西峽來,路當北去也。乃東向躡嶺,攀崖躋棘,又半裏,得南來路,遂隨之北。半裏,西涉一塢,複升隴而西,有岐,入西南峽中者頗小,其直北下隴者頗大。
餘心知直北者為南衙道,疑腰龍洞在西南峽中,遂望峽行。半裏,不得路。遙聽西北山巔有人語聲,乃竭蹶攀嶺上艱難地爬上嶺,一裏,得東來道。又一裏,得驅犢者問之,則此路乃西向逾脊抵焦石峒者。問腰龍洞何在?曰:“即在此支嶺之北,然嶺北無路,須隨路仍東下山,折而北,至南衙,乃可往。”
蓋是山大脊,自北而南,脊之西為焦石峒,脊之東,一支東突,其北腋中,則腰龍洞所在,南腋中即此路也。餘乃悵然,遂隨路返。東下一裏,乃轉而東北下,又一裏,抵山麓,循之北行,又一裏而至南衙。南衙之村不甚大,倚西山而東臨大塢,其塢北自北衙,南抵中坳,其中甚寬。
蓋此中大塢,凡三曲三辟,最北者為北塢,塢南北亙,以北坳東隘為峽口;其南即中所屯塢,塢亦南北亙,以江陰村為峽口;其南即千戶營、百戶營塢,塢東西亙,以羅武村為峽口。
總一溪所貫,皆謂之羅川雲。
由南衙之後西南上山,磴道甚辟。
一裏半,有亭有室,當山之中,其旁桃李燁然。亭後躡級而上,有寺,門榜曰“金龍寺”。
門內有樓當洞門,其樓前臨平川,後瞰洞底,甚勝也。
樓後即為洞門,洞與樓俱東向,其門懸嵌而下,極似江右之石城洞。西壁上穹覆而下崆峒,南與北漸環而轉,惟東麵可累級下。下五丈,一石突起,當洞之中,西聳而東削,甃以為台,亭其上,供白衣大士。
其亭東對層級,架木橋以登,西瞰洞底,瀦水環其下,沉紺天青色映碧,光怪甚異。亟由橋返級,穿橋下,緣台左西降,十餘丈而後及水。
水嵌西崖足,西麵闊約三丈,南北二麵,漸抱而縮,然三麵皆絕壁環之,無有旁竇,水渟涵滯留積聚其間,儼若月牙之抱魄月有輪廓而無光也。
水中深淺不一,而澄澈之極,煥然映彩,極似安寧溫泉,淺者浮綠,深者沉碧,掬而嚐之,甘冷異常。其洞以在山之半,名為腰龍,而文之者額其寺為金龍,洵神龍之宮也。洞口如仰盂,下圓如石城,水瀠三麵如玦,石脊中盤如垂舌,其異於石城者,石城旁通無級,而此則一水中涵,若其光瑩之異,又非他水可及也。久之,仍上洞口,始登前樓,則前楹後軒,位置俱備,而僧人他出,扃鑰不施。
仍一裏餘,一至南衙,問鬆檜道,俱雲行不能及。乃竭蹶而趨,由南衙後傍西山而北,二裏,是為北衙。有神廟當北衙之南,門東向,其後大脊之上,駢崖矗夾,有小水出其中。廟之北有公館,市舍夾道,甚盛。折而東,共半裏,而市舍始盡,蓋與南衙迥隔矣。二衙俱銀礦之廠,獨以衙官暑稱者,想其地為盛也。東與南來大道合,複北行一裏餘,市舍複夾道,蓋烹煉開爐之處也。過市舍,遂北下坡,又一裏餘而及其底,始知南北兩衙,猶山半之塢也。其峽既深,有巨澗流其間,自北而南,是為河底,蓋即羅川之上流。有支流自西峽來入,其派頗小,置木橋於上。越之又北,見石梁跨巨澗,澗中有巨石,梁東西兩跨之,就其中為閣,以供白衣大士。越橋之東,溯澗北向上,危崖倚道,盤級而登,右崖左澗,下嵌深淵,上削危壁。
五裏登坪脊,有枯澗塹山頭,亦跨石梁。度梁北,有殿新構,有池溢水,有亭施茶。餘入亭飯,一僧以新瀹茶獻,曰:“適通事與擔者久待於此,前途路遙,托言速去。”蓋此殿亦麗江所構以施茶者,故其僧以通事命,候餘而致之耳。餘亟飯行,竟忘其地為熱水橋,而殿前所流即熱水也。
既從其側,又過一石梁,梁跨山頭,與前梁同,而下有小水,西墜巨澗。過梁,從中脊北向而行,東西俱有巨山夾之。蓋西界大山,自鶴慶南來,至七坪老脊,直南高亙於河底之西者,為魯擺;由七坪東度,分支南下,即此中脊與東界之山,故此中脊之北,又名西邑。
蓋西邑與魯擺皆地名,二山各近之,界坊遂以為名焉。中脊與魯擺老脊夾成西峽,此河底之流所自出者,蓋源於七坪之南雲。行中脊十裏,脊東亦盤為中窪之宕,脊懸西峽東窪之間,狂風西來,欲卷人去。又三裏,乃西北上嶺,一裏,又躡嶺而西,半裏,乃西北下。
一裏抵塢中,是為七坪,即中界所度之脊,與西界大山夾成此坪,為河底之最高處也。由坪中北行二裏,始為度脊隘口。
脊南有兩三家當道,脊西有村落倚山,桃李燦然。時日已下舂,尚去鬆檜二十裏,亟逾隘北行。五裏,少出西界,巨山如故,而東界亦漸夾而成窪,窪中石穴下陷,每若坑若阱。
路循東脊行,又數裏,有數家當北峽之口,曰金井村,始悟前之下阱累累者,皆所稱金井者耶。隘口桃花夾村,嫣然若笑。
由村北東向下坡,一裏漸夷,乃東行嶺脊,脊左右漸夾而成塢。由脊行三裏,複由脊北墜坑東下,一裏抵其麓,於是塢乃大開。有三楹當麓之東,亦梵龕佛寺也。由其前東向徑平塢而馳,望東峰南北高聳者,日光倒映其間,丹葩一點,若菡萏hàndàn荷花之擎空也。
蓋西山屏亙甚高,東峰雜遝而起,日銜西山,反射東山,其低者,日已去而成碧,其高者,日尚映而流丹,丹者得碧者環簇其下,愈覺鮮妍,世傳鶴慶有“石寶之異”,“西映為朝霞,東映為晚照”,即此意也。東馳二裏,過數家之舍。又東一界,漸墜壑成澗向東南去。乃折而北度一隴,又一裏,有公館在西山之麓,其左右始有村落,知其為鬆檜矣,而猶未知居停何處也。又北半裏,擔者倚閭門lǘ裏巷的大門而呼。乃入之,已就晦矣。是家何姓,江右人,其先為監廠委官,遂留居此。
二十四日昧爽,飯於鬆檜,北向入山峽。鬆檜之南,山盤大壑而無水,溝澗之形,似亦望東南去;鬆檜之北,山複漸夾為塢,小水猶南行。五裏登阪,為波羅莊,山從此自西大山度脊而東,脊不甚高,而水分南北。又北五裏,望北塢村落高下,多傍西大山,是為山莊。於是北下,隨小溪北行,五裏間,聚廬錯出,桃杏繽紛。已而直抵北山下,有倚南山居者,是為三莊河底村。村北溪自西而東,其水一自三莊西穀來,一自河底村南穀來,皆細流;一自西北大山夾中來,俱合於河底村北,東流而去,亭橋跨之,橋北即龍珠山之南麓矣。龍珠山者,今名象眠山,自西大山之東,分支東亙,直接東大山之西麓。其北之西大山,即老龍之脊,皆自北而南;其北之東大山,即峰頂山,亦皆自北而南,中夾成南北大塢。漾共之江,亦自麗江南下,瀠鶴城之東,而南至此為龍珠所截,水無從出,於是自峰頂之麓,隨龍珠西轉,搜得龍珠骨節之穴。遂搗入其中,寸寸而入,凡百零八穴而止。
土人雲,昔有神僧倔多尊者,修道東山峰頂,以鶴川一帶,俱水匯成海,無所通泄,乃發願攜錫杖念珠下山,意欲通之。路遇一婦人,手持瓢問:“師何往?”師對以故。婦人曰:“汝願雖宏,恐功力猶未。試以此瓢擲水中,瓢還,乃可得,不然須更努力也。”師未信,攜瓢棄水中,瓢泛泛而去。已而果不獲通。複還峰潛修二十年,以瓢擲水,隨擲隨回,乃以念珠撒水中,隨珠所止,用杖戳之,無不應手通者,適得穴一百零八,隨珠數也。今土人感師神力,立寺眾穴之上,以報德焉。
《一統誌》作倔多,土人作摩伽陀。眾水於山腹合而為一,同泄於龍珠之東南麓。大路過河底橋,即逾龍珠而北,與出入諸水洞皆不相值,以俱在其東也。餘乃欲從橋北,隨流東下,就小徑窮所出洞,令通事及擔者從大路往。
擔者曰:“小徑難覓,不若同行,”蓋其家在入水洞北,亦便於此也。餘益喜,遂同東向隨溪行龍珠山之南。一裏,反越溪南,半裏,又渡溪北。
其路隘甚,而夾溪皆有居者。又東半裏,楓密河東南瀉峽去,路東北逾龍珠支嶺。兩下兩上,東北盤嶺共四裏,其路漸上。
俯瞰東南深峽中,有水破峽奔決,即合並出穴之水也。其水南奔峽底,與楓密之水合,而東南經峰頂山之南峽以出,下金沙大江。
然行處甚高,水穴在重崖下出,俯視不見其穴。
令通事及擔者坐待道旁,餘與顧仆墜壑東南下。下半裏,不得路,躑躅徘徊草石間,轉向東箐半裏,又南迂半裏,始下至磵jiàn兩山間的水溝底。乃西向溯流披棘入,共半裏,則巨石磊落,堆疊磵中,水從石隙,泛溢交湧。餘坐巨石上,止見水與石爭隙,不見有餘穴,雪躍雷轟,交於四旁,而不知其所從來也。
久之,複迂從舊道,一裏餘,迂上既近,複攀石亂躍,又半裏,登大道,遂東北上。半裏,轉一峽,見後有呼者,乃通事與擔夫也。於是北半裏,上攢石間,北過脊,始北望兩山排闥,一塢中盤,漾共江絡其東,又一小水緯其西北,皆抵脊下而不可見。其兩山之北夾而遙控於東北隅者,是為麗府邱塘關所踞,漾共水所從出也。乃北下山,一裏餘而及其麓,有寺懸麓間,寺門北向,其下即入水之穴也。不及入寺,急問水。先見一穴,乃西來小流所入,其東又有平土丈餘隔之,東來之漾共江,屢經穴而屢分墜,至是亦遂窮,然則所謂一百八穴者,俱在東也。餘因越水北東向溯流,見其從崖下遇一穴,輒旋穴下灌,如墜甕口,其聲嗚嗚,每穴遠者丈餘,近者咫尺而已。既而複上寺前,乃北下渡西來小流,有小石梁跨之。北一裏,有村當平岡間,是曰甸尾村。擔者之家在焉。入而飯於桃花下。既乃西北行三裏餘,而入南來大道,即河底橋北上逾嶺者。於是循西山又北五裏,為長康鋪坊。有河流自西南峽來,巨石橋跨之,有碑在橋南,稱為鶴川橋。蓋鶴川者,一川之通名,而此橋獨擅之,亦以其冠一川也。橋北有岐,溯流西南,為大理府大道,故於此設鋪焉。
過橋不半裏,為長康關,廬舍夾道。
是日街子,市者交集。
自甸尾至此,村落散布,廬舍甚整,桃花流水環錯其間。其西即為朝霞寺峰,正東與石寶山對。於是路轉東北,又八裏餘而入鶴慶南門。
城不甚高,門內文廟宏整。
土人言其廟甲子滇中,亦麗江木公以千金助成。由其東北行半裏,稍東為郡治。由其西,又北行半裏,出一鼓樓,則新城之北門也。其北為舊城,守禦所在焉。又北半裏而出舊城北門,稍西曲而北一裏,複東曲而北四裏,為演武場,在路東。從其西又北五裏,過一村,又五裏為大板橋。
橋下水頗大而瀦,乃自西而東下漾共江者。
時所行路,當甸塢之中,東山下,江流沿之,西山下,村廬倚之,自此橋之北,甃路石皆齒齒如編,仰管之半,礫lì小石趾難措。又北六裏,為小板橋。
橋小於前,而流亦次之,然其勢似急。
又北七裏,為甸頭村之新屯,居落頗盛。稍轉而東,有王貢士家,遂入而托宿。
王貢士,今為四川訓導(學官)。其孫為餘言:“其西北山半,有青玄洞甚妙,下有出水龍潭,又北有黑龍潭。若沿西山行,即可盡觀。”是日欲抵馮密宿,以日暮遂止此雲。
二十五日昧爽,飯而行。北二裏為馮密村,村廬亦盛,甸頭之村止此矣。蓋西北有高岡一支,垂而東南下,直逼東山文筆峰下,江流亦曲而東。高岡分支處,其腋中有黑龍潭之水,亦自西大山出,南流而抵馮密,乃沿高岡之南而東注漾共江,鶴慶、麗江以此為界雲。馮密之西,有佛宇高擁崖畔,即青玄洞也。
餘望之欲入,而通事苦請俟sì等待回日,且雲:“明日逢六,主出視事,過此又靜攝不即出。”餘乃隨之行,即北上岡。四裏,有路橫斜而成“叉”字交,是為三岔黃泥岡。其西南腋中,鬆連箐墜,即黑龍所托也。於是西北之山,皆荒石濯濯zhuó光禿禿無草木的樣子,而東北之山,漸有一二小村倚其下,其岡脊則一望皆茅雲。
又北一裏為哨房,四五家當岡而踞,已為麗江所轄矣。
又北行岡上八裏而下,其東北塢盤水曲,田疇環焉。
下一裏,有數家倚西山,路當其前,是為七和南村。又北二裏,有房如官舍而整,是為七和之查稅所。
商貨出入者,俱稅於此。七和者,麗江之地名,有九和、十和諸稱。其北又有大宅新構者,乃木公次子所居也。由其前北向行,又盤一支嶺而北,七裏,乃漸轉西北,始望見邱塘關在北山上,而漾共之水已嵌深壑中,不得見矣。
於是路北有石山橫起,其崖累累,雖不高,與大山夾而成峽。
遂從峽間西北上,一裏,逾其東度之脊。又西北二裏餘,乃北下枯壑,橫陟之,半裏,複北上岡。西北行岡上半裏,又北半裏,度一小橋,半裏,乃北上山。其山當西大支自西東來,至此又橫疊一峰,其正支轉而南下,其餘支東下而橫亙,直逼東山,扼麗江南北山之流,破東山之峽而出為漾共江,此山真麗之鎖鑰也。麗江設關於嶺脊,以嚴出入,又置塔於東垂,以鎮水口。山下有大道,稍曲而東,由塔側上;小道則躡崖直北登。餘從其小者,皆峻石累重疊垂,鋒棱峭削,空懸屈曲。一上者二裏,始與東來大道合,則出之脊矣。有室三楹,東南向而踞之,中辟為門,前列二獅,守者數家居其內。
出入者非奉木公命不得擅行,遠方來者必止,閽hūn守門人者入白稟報,命之入,乃得入。故通安諸州守,從天朝選至,皆駐省中,無有入此門者。即詔命至,亦俱出迎於此,無得竟達。巡方使與查盤之委,俱不及焉。餘以其使奉迎,故得直入。
入關隨西山北行,二裏,下一坑。
度坑底複登坡而北,一裏,稍東北下山。又東北橫度坡間者二裏,始轉而北。二裏,過木家院東。又北二裏,度一小橋,則土岡一支,西南自大山之脊,分岡環而東北,直抵東山之麓,以扼漾共江上流。
由岡南陟其上,是為東圓裏。北行嶺頭,西南瞻大脊,東南瞰溪流,皆在數裏之外。六裏乃下。隴北平疇大開,夾塢縱橫,岡下即有一水,西自文筆峰環塢南而至,有石梁跨其上,曰三生橋。過橋,有坊二在其北,旁有守者一二家,於是西北行平疇間矣。北瞻雪山,在重塢之外,雪幕其頂,雲氣鬱勃,未睹晶瑩。西瞻烏龍,在大壑之南,尖峭獨拔,為大脊之宗,郡中取以為文筆者也。
路北一塢,窈窕東北入,是為東塢。
中有水南下,萬字橋水西北來會之,與三生橋下水同出邱塘東者也。共五裏,有柳徑抱,聳立田間,為土人折柳送行之所。
路北即萬字橋水瀠流而東,水北即象眠山至此南盡。又西二裏,曆象眠山之西南垂,居廬駢集,縈坡帶穀,是為麗江郡所托矣。於是半裏,度石梁而北,又西半裏,稅駕於通事者之家。其家和姓。蓋麗江土著,官姓為木,民姓為和,更無別姓者。其子即迎餘之人,其父乃曾奉差入都,今以居積番貨為業。坐餘樓上,獻酪為醴lǐ甜酒,餘不能沾唇也。時才過午,通事即往複命,餘處其家待之。
東橋之西,共一裏為西橋,即萬字橋也,俗又謂之玉河橋。象鼻水從橋南下,合中海之水而東泄於東橋,蓋象鼻之水,土人名為玉河雲。
河之西有小山兀立,與象眠南盡處,夾溪中峙。其後即辟為北塢,小山當塢,若中門之標,前臨橫壑,象鼻之水夾其東,中海之流經其西,後倚雪山,前拱文筆,而是山中處獨小,郡署踞其南,東向臨玉河,麗江諸宅多東向,以受木氣也。後幕山頂而上,所謂黃峰也,俗又稱為天生寨。
木氏居此二千載,宮室之麗,擬於王者。蓋大兵臨則俯首受絏xiè捆綁罪人的繩索,師返則夜郎自雄,故世代無大兵燹xiǎn因戰亂而遭到的焚燒破壞,且產礦獨盛,宜其富冠諸土郡雲。
二十六日晨。
飯於小樓。
通事父言,木公聞餘至,甚喜,即命以明晨往解脫林候見。
逾諸從者,備七日糧以從,蓋將為七日款也。
二十七日微雨。坐通事小樓,追錄前記。其地杏花始殘,桃猶初放,蓋愈北而寒也。
二十八日通事言木公命駕,下午向解脫林。
解脫林在北塢西山之半,蓋雪山南下之支,本郡諸刹之冠也。
二十九日晨起,具飯甚早。通事備馬,候往解脫林。
始過西橋,由郡署前北上,挾黃峰東麓而北,由北塢而行,五裏,東瞻象眠山,始與玉河上流別。又五裏,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岸波瀠,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其後即十和山,自雪山南下之脈也。
又北十裏,有大道北去者,為白沙院路;西北度橋者,為解脫林路。
橋下澗頗深而無滴瀝。
既度橋,循西山而行,五裏為崖腳院。其處居廬交集,崖角俱插小雙旗,乃把事之家也。院北半裏,有澗自西山峽中下,有木梁跨其上。度橋,西北陟嶺,為忠甸大道;由橋南溯溪西上嶺者,即解脫林道。乃由橋南西向躡嶺,嶺甚峻,二裏稍夷,折入南峽,半裏,則寺依西山上,其門東向,前分一支為案,即解脫林今福國寺也。寺南岡上,有別墅一區,近附寺後,木公憩止其間。通事引餘至其門,有大把事二人來揖,俱姓和。一主文,嚐入都上疏,曾見陳芝台者;一主武,其體幹甚長壯而麵黑,真猛士也。介餘入。木公出二門,迎入其內室,交揖而致殷勤焉。布席地平板上,主人坐在平板下,其中極重禮也。敘談久之,茶三易,餘乃起,送出外廳事門,令通事引入解脫林,寓藏經閣之右廂。寺僧之住持佛教寺院的主持僧者為滇人,頗能體主人意款客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