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生說道:“可惜李建忠也死了。這個人身上的秘密太多了。”

我師傅說道:“這其實並不是最大的問題。目前我們這個案子從4號那天開始到現在一直在被嫌疑人牽著鼻子走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我們在這個案件中唯一一次爭取了主動是5號那天張昭帶你們去了趙家煙村,這是嫌疑人沒有料到的事情。但是他很果斷地切斷這條線。這可能完全打亂了他的計劃。順著這個思路,那具燒焦的女屍在7號被我們意外發現,應該不是他原先設計的劇本。”

這點我們專案組內部是有共識的。張昭的出現是個巨大的變數。如果他沒出現,我們根本不會去趙家煙村。也就沒有2號死者的出現。李建忠的身份曝光是不是在他的計劃之內目前不好定論。因為他不僅拿走了李建忠的腦袋,還在現場埋好了炸彈。不過他也清楚一旦發生爆炸我們肯定會追查到底的,所以我認為李建忠的身份暴露大概率也是在他的計劃之內。李建忠的出現是一定會轉移我們的注意力的,這也是他劇本的一環。我們通過炸藥找到馬瘸子應該不在他的劇本內,但是我覺得他一定會有其他手段引導我們找到炸彈的源頭。

在他當初設計的劇本裏,趙家煙的2號死者就是用來替他脫罪的,應該是我們費盡心思最後找到的凶手。畢竟炸彈是他買的。不出意外這個人也是案底累累。符合我們對這種匪徒的一個刻畫。至於2號死者的作案原因恐怕他也早就編好了,隻等我們按照他的劇本一步步揭開謎題就好。其實仔細想想,也是讓人覺得後背發涼。這是一個我們之前從未遇到過的對手,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動機。可我們現在看不出來他的動機到底是什麽。這麽費心盡力謀劃這麽一出大戲,肯定不是簡單的圖財複仇之類的常規理由。因為那種案件因果不會像這個案子這麽複雜。我以前看美劇的時候有講過一個義務警察的案子。案子裏的嫌疑人受到過不公正的法律審判,於是就幻想自己是一個警察到處懲戒那些沒有被法律審判的罪犯。我們這個案子嫌疑人倒是有一部分跟他的動機相似,就目前來看被他殺害的這些人可能多少都牽扯到一些案子,就比如李建忠和上莊煤礦的爆炸案有關。但是在他原來的劇本裏是要將我們全炸死的。這完全是亂開殺戒。可你要說殺人滅口,那邏輯就更不存在了。他找個地方把人埋了不比在現場放炸彈更隱蔽?

起初我們都覺得他這麽作案的原因可能藏著冤屈,他想借此來申冤。但是和這個觀點互相矛盾的是他找了一個替死鬼來為他背鍋。他既要申冤又要隱藏自己,那伸的什麽冤?替別人申冤?這好像又有點牽強。這一係列案件辦下來,看上去好像有邏輯,但是根本沒邏輯可言。於是我問道:“師傅,你覺得他的動機到底是什麽?”

我師傅搖搖頭說道:“目前還不好說。不過有一個事情我們也得考慮。我也知道你們現在內部其實有很大分歧。按照老龐的想法2號嫌疑人可能是用來給整個案件背鍋的。這種假設看上去好像都合理,但是仔細想想還是缺乏動機。我倒是認為2號死者是參與了這些案件的。他並不是一個完全無辜的受害者。張昭發現他也是一個意外麽,身份未明確之前不要太早下結論。這樣會僵化我們的思路。要我說真正的幕後真凶做這一些列案件可能真正的原因是用栽贓陷害的手段來達到打擊報複對手的目的。”

我一時間腦子遊戲轉不過來。

我師父解釋道:“你有沒有發現這個案子和上莊煤礦的爆炸案有些相似?”

我一頭霧水,於是說道:“這除了爆炸之外好像沒什麽一樣的吧?”

我師傅說道:“不是那個意思,我說的不是作案手段。是對人心的超控和對人性的了解上。你想想宋長嶺的事情,嫌疑人是精準地算好了宋長嶺對這個案子的處理態度。他料定宋長嶺是不會報案的。所以宋長嶺就失去唯一的自救機會。他隻能心甘情願地跳進陷阱裏。結果怎麽樣?百口莫辯。”

馬興生問道:“如果不是趙雪的話,這案子也未必會案發呀?”

我師傅笑道:“趙雪確實在這個案件裏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最後逼著政府出麵解決這個事情的是那些遇難家屬。換句話說,有沒有趙雪其實這案子都會案發。我們這個案子也是一樣的。嫌疑人怕我們不去追查李建忠,所以把現場布置得那麽血腥,那麽詭異。最後甚至為了讓我們去查這個案子,他都敢直接炸死警察。而李建忠的出現就意味著嫌疑人是一定知道或者參與了當年的上莊煤礦爆炸案的。他清楚這個案件當年造成的惡劣影響。那我們按照他設計的劇本走下去,會不會出現這麽一種情況。我們找到了嫌疑人並且破獲了上莊煤礦的爆炸案,挖出來當年的真凶。看上去像是破獲了這個案件。但是永遠存疑。就比如我們最後通過他的劇本找到了炸死李建忠和小武的凶手其實是2號死者一樣。但是2號死者死了。他為什麽要去殺害李建忠,為什麽要去燒死3號死者。這就又成了一個謎。從結果上,這跟當年上莊煤礦的爆炸案是一樣的。我們知道這就是對宋長嶺的一次陷害,但是誰陷害的不知道。這算不算有異曲同工之處?”

我恍然大悟道:“作案隻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這一係列案件怎麽看都有些不對勁。好像處處都很矛盾,但是又逼著我們按照他的思路去查。他自己藏在黑暗中告訴我們一個他想讓我們知道的答案。他這是在利用我們打擊他的對手。”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就像當年爆炸案的我們查到了最後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張鵬有重大的作案嫌疑。因為他的叔叔從林霞手裏購買了作案的炸藥。至於張鵬和他叔叔為什麽要作案,是替誰去作案,不知道。至於幕後真凶當年是參與了上莊煤礦爆炸案還是隻是知情者,我覺得是前者。他得確保自己打擊了對手還不能引火上身。”我師傅說道。

馬興生皺眉道:“可這個有矛盾的地方。他既然要打擊對手,他就不怕對他的手落網最後把他供出來麽?”

我師傅說道:“他沒那麽蠢。宋長嶺當年知道是誰在害他麽?我前段時間一直沒想明白他為什麽要殺李建忠。如果他隻是當年煤礦爆炸的知情者,他的對手是參與者。他隻需要把李建忠給咬出來坐等看戲就行。後來我才琢磨明白,他得確保當年參案的人不能活著說話。這樣他才能達到篡改當年真相的目的。所以我才說這是栽贓陷害。他的對手到時候可能是百口莫辯。跟宋長嶺的下場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