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氏嚴於自照,與孔門慎獨之功亦有相近處。獨者,人所不知而已所獨知之地也。慎者,戒怏,防其有非幾之萌也。幾者,動之微。非者,不善之幾。非凡才動,當下斬絕,便省事,善幾則擴而充之。此孔門克已之法門也。然佛氏骨子裏,確與孔子之道全不相通。孔子洞徹人生之本性,其道以敦仁為宗,仁道廣大,無所不包通,成已成物,一切皆依於仁。(成已者,成就自己。成物者,於所親近之人,皆相扶勉而成就之。乃至位天地、育萬物,皆成物之事。然己與物本是一體,成己必須成物,成物即是成已。)專向至善發展。《大學》言“至善”,隻是以仁成已,以仁成物,做到至極處,名為至善。實則至善是所懸之的,究不可說有一定之至極處可息肩也,故《大易》言“自強不息”。慎獨工夫固以擴充善幾為主,善幾,即仁之端也。而謹防非幾之萌有礙於仁的發展。此聖人敦仁日新之學所以異於二氏之日損也。佛氏隻說眾生由癡惑而生,此義當詳於篇下。其道以斷盡一切癡惑為主,而其修行萬善皆所以對治癡惑。此一語是佛法宗旨所在,儒、佛天淵懸隔正在此。對治者,如醫師用藥,對症而治之也。如貪是惑之最大者,則特修無貪的善行以對治貪惑;癡是惑之最大者,則特修無癡的善行以對治癡惑。舉斯二例,可概其餘。佛法的全副精神隻是對治。學佛者必了解佛法是對治,方許見佛法真相。今當說明如下:一,佛氏專從壞處看人生,其道在反人生,抗拒宇宙大生廣生之洪流,所以專力對治一切癡惑,務令斷絕,此與孔子從人性之善端一直向至善發展無已止者,根本不同,無待言。二,孔子是從人性固有之善端擴充而成萬善,有本固不竭也。佛氏隻從一一惑相相者,相狀。作一一對治,其所行萬善不是從本性發出,而是因惑起修。吃緊。如因有貪惑,便修一種無食的善,以作對治。其他善行,皆此類。三,佛氏視一切癡惑皆如幻事,所以皆可對治,令其斷絕。至於癡惑滅已,則其由對治而修之善,亦如幻事,亦複不留。如上三義,第一義是根本。佛氏見眾生從癡惑生,故導引眾生修善以作對治。此乃佛氏根本錯誤,而從來學佛人莫之省耳。孔子之學認清性命,性命,猶雲生命。而以慎獨之功防治內心之賊有害於靈性之發展,靈性,謂性命。內心有不善之幾生,即賊也。此是生命力戰勝寇賊而益發展,是可貴也。佛氏以為眾生從癡惑生,是則眾生無有焰明純粹的本性。誠如此,癡惑遇對治而滅盡,眾生畢竟空。苟非有抗拒造化之奇想,何至發此怪論乎?造化,謂宇宙大生廣生之洪流。
有問:“大乘菩薩不住涅槃,涅槃者,寂滅義,即是實體之名。佛家所謂實體,是寂滅性故。寂者,寂靜,無有變動。滅者,諸惑滅盡,實體離障故。何可說佛法是反人生?”答曰:大乘菩薩不趣入寂滅者,為度眾生故,不是改變出世法之本旨也。抗拒造化,是出世法之本旨。《大乘莊嚴經論》卷三雲:“不住於涅槃,由眾生無盡故,無究竟。無究竟故,不住涅槃。”又雲:“諸佛如來於一切時隨逐眾生。何以故?大慈大悲無斷絕故。”按大乘
反對小乘之自了主義,故提倡菩薩道,發大慈大悲心,長與眾生為緣而度化之,眾生無盡,我願無盡,不含眾生,是為菩薩道。菩薩,猶雲正覺。此其所以為大也。倘疑大乘改變出世法本旨,則大乘有一法印曰實相印,詳見餘之《體用論》。實相畢竟是寂滅相,無為無造。此中下一相字,是相貌之相。大乘化導眾生同得實相,還是共趣寂滅耳,而謂其改變出世法可乎?龍樹《中論·觀四諦》等品,說“涅槃即世間,世間即涅槃”雲雲。此謂眾生如果斷盡一切惑,爾時眾生沉淪生死之世間便已滅盡,故說“世間即涅槃”也。有眾生沉淪生死之世間,故導眾生求得涅槃。(得涅槃,即離生死。)若無世間,涅槃亦無,故說“涅槃即世間”。其肆高渾,與貪、嗔、癡即是菩提,同一美妙。惜乎學人每興誤解。問者之意以為不住涅槃即是不舍世間,殊不知佛氏以人間世為眾生沉淪生死的苦海,何可雲即是涅槃乎?
問:“佛氏斷絕癡惑,即一切滅盡,豈不同於空見外道?印度古代有空見外道,說一切都空。”答:否,否。佛氏力破空見外道,經籍可考。大乘有實相印,實相,猶雲宇宙實體,真如、涅槃、法性、法界皆實相之別名也。離生死而得實相,離者,脫去。佛氏以世間為生死苦海,眾生沉淪於其中,生而死,死而續生,生死輪轉不斷絕,苦之至也。舍雜染而證清淨,含者,滅盡之謂。雜染,謂癡惑。實相本來清淨,既得實相,即自證清淨之樂。證,猶知也。何至墮空見乎?《大乘莊嚴論》曰“諸佛於無漏界建立第一我,是名法界大我”雲雲。無漏,清淨之謂。漏,謂癡惑諸雜染。譬如破器常有漏落,不堪容受。一切雜染不能容受清淨,故名有漏。清淨者,雜染之反,是名無漏。法界之界字,佛書中作體字釋。法界,猶雲萬有之實體,乃實相之別稱也。佛氏含棄雜染的宇宙而有清淨的法界,即於清淨界建立第一我。第一者,言其至大無外,非數目之一,乃絕對義也。法界大我四字作複
詞看。法界即是大我也。佛氏蓋以眾生的生命是雜染,是如幻如化,本不實在。唯宇宙實相,是一切眾生的大我。佛氏以大雄無畏對治一切癡惑,消滅虛妄的小我與不淨之世界,其所求得者,法界大我耳。《涅槃》《華嚴》諸經皆以實現大我為歸宿,此無著所本也。《莊嚴論》,無著所造,印度人明友於唐貞觀初年來華譯出。此論頗有大義,為世親一派所英能及。有問:“佛家斷絕有漏之小我,隻承認法界大我,更無小我乎?”答曰:如無著學派之說,有漏小我滅已,仍有無漏小我續起,無垢識是也。但此中不欲牽涉太多,姑弗詳。
佛家在宇宙論中將性、相割裂為二界,性,猶雲實體。相,猶雲現象。實體是不生不滅,是真實,是清淨寂滅。現象是生滅,是雜染,是如幻如化。故說裂成二界。詳在《體用論》。明明與《大易》體用不二義互相違反。據體用不二而談,人生之本性即是乾元實體,乾元實體四宇作複詞用,《大易》以實體名之為乾元。故斯人本性皆有焰明、純粹諸德,此皆乾德。萬物皆票受乾德,以為其性命。見前文。不可說人生從癡惑而生也。孟子昌言“性善”,其根據在《大易》,漢人稱孟子通《易》。荀、楊性善惡混、性惡諸說,皆未達本原,不足攻孟。本原,謂人之本性。吾當申辨於篇下。
佛法根柢究是宗教思想,自釋迦氏開宗,傳至小乘,皆以眾生各有神我,淪溺生死苦海,急圖拔出,是為其本願。佛法雖破外道之神我,而彼實與外道同持神我論,但其成立神我之理論確有勝於外道,此其所以破外道而立自宗也。佛氏不用神我之名而別立名稱,茲不述。及大乘菩薩崛興,盛宣五蘊皆空之論,蘊,猶聚也。釋迦至小乘,皆將心、物兩方麵的現象總為五蘊。俗所謂宇宙萬有即此五蘊,所謂人亦即此五蘊。大乘空宗諸師乃深觀五蘊皆空而盤張其說,仍以釋迦為宗。上窮宇宙實相,窮者,參究之謂。直承認實相為大我。言大我者,以其為眾生所共有的,故名焉。今以大乘義與釋迦氏原始思想注重救拔神我者兩相比較,則大乘離小我而皈大我,確乎視釋迦為超曠矣。小我,謂各人自有的神我。大乘傳至有宗,一方仍承空宗,歸本實相大我;一方注重賴耶,即神我,保存釋迦根柢。世親唯識一派,此種意思顯然易見。奘、基師弟即世親嫡嗣也。昔與友人林宰平誌鈞談此事,彼亦雲然。大乘雖深窮實相,不拘限於神我之論,但其理論終有不可彌補之缺憾在。彼之實相是不生不滅,無有變動,而心物諸行是互相為緣而生,不由實相變動而成。諸行,猶雲現象,參看《體用論》。然則實相超脫心物而獨存,何可說為心物諸行之實相?此殆橫通之論也。世俗斥無理之談,曰橫通。以其為說於理不可通而強通之,故謂之橫。大乘經論固以虛空為實相之喻,喻者,學喻。實相雖不變成心物諸行,而遍容受心物諸行,故可說為諸行的實相。譬如萬象在虛空中顯現,虛空遍含萬象,可說萬象以虛空為體。大乘之意如此。然其虛空之譬,適自彰其敗闕。論非能立曰敗,有過曰闕。所以者何?虛空本來空空洞洞,無生無造,未嚐變作萬象。萬象不礙虛空,亦不待虛空含受。虛空與萬象,各循自然之分。今若謂萬象以虛空為體,此乃意想作是主張,而實無此事理。是故佛氏以虛空之喻藉顯實相,顯,猶說明也。精虛空之喻,以便說明實相也。適乃明示實相如虛空,未嚐變作心物諸行,不可說是心物諸行之實相也。總之,大空之學大乘空宗之簡稱。超出釋迦神我之範圍,又力破天神之教,而上窮宇宙實相。佛教之成為哲學,自龍樹開基,龍樹為大空學派之祖,首以實相一印表示大乘學之宗主,以自別於小乘。其功不可朽也。獨惜其未悟體用不二,其實相竟是不生不滅的寂滅境界。龍樹繼承釋迦氏反人生的思想,專以日損的方法為道,不究乎寂滅不止也。不生不滅、寂然不動、無生無造的實相,不謂之空,而將何說?
餘之《體用論》隻印二百部,而信佛者見之,便紛紛詈餘毀佛。有來詰難者曰:“先生何故說釋迦是反人生的思想?”答之曰:老夫無精力作長談,姑舉《雜阿含經》卷二有雲“信心善男子,於色多修厭離住,五蘊首色蘊。色,猶雲物質。自吾一身以及周圍的物質宇宙,佛氏通稱為色法。佛書中法字,是萬物或萬有之公名。此教學者對於自己的身軀乃至物質世界,常修習厭和離的觀想。(離者,出離,猶俗雲脫離。)住,猶止也。厭和離的觀想既起,卻要不間斷,須常住止於此種觀想而不放失,修習工夫隻如此。於受、想、行、識多修厭離住,五蘊,色蘊列在首;次受蘊,即心作用的感情方麵;又次想蘊,即心作用的知識方麵;又次行蘊,即心作用的意誌方麵;又次識蘊,指心的自體而言。前一蘊總括一切物質現象,後四蘊略析一切心理現象,故五蘊不外心、物兩方麵。所謂人者,隻是依此五蘊而喚作人耳。於受等四蘊修習厭和離,與厭離色之修法完全一致。故於色得厭,由於自身乃至一切物常修厭故,乃於物得厭患之,而不染也。於受、想、行、識得厭。準上可知。厭已,已,猶了也。離欲,對於五蘊不起欲故,曰離欲。解脫。眾生有欲故,遂為五蘊所縛,離欲便解脫。離欲、解脫,知見我生已盡,已於五蘊離救、解脫,即我已斷盡此染汙的生命。梵行已立,清淨之行已立定。所作已作,清淨之行所應作者皆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雲雲。死複再投生世間,即是受後有。今滅染修淨,故自知不受後有。
上引經文,餘更申叮嚀之意:一,此類語句指上所引。在全經中重複不已,釋尊自發心以至成道,發心是修道之因。其根本義旨確在此。古哲經籍多重複語,不獨佛書如是,中國古典亦然。董仲舒曰:“言之重複,其中必有不容已者焉。”仲舒當西漢初期,見古書多,故有此言。餘謂讀書至重複處須深心尋玩。二,此類語句前賢翻譯決定無有錯誤,因其明白指定於五蘊修習厭離,不曾涉及玄機妙趣,何至有誤?三,於五蘊修習厭離,易言之,即是於自己的身心起厭求離。身軀是物質,屬於色蘊。又明明說“我生已盡,不受後有”,此是反人生否?是毀宇宙否?對於色蘊修厭離,則不唯舍棄一身,而物質世界皆其所必舍。是抗拒造化否?造化,謂宇宙大生廣生之洪流,非謂有造物主。餘在《體用論》中嚐言佛氏出世法與厭世思想絕不同。厭世者,深感“天地不仁,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百姓為芻狗”,而乃自為苟全之術,以弱為用;深知人情險詐,而不務扶導善類以消奸慝。此所以悲觀世運,寄懷古昔,反知而皆文明,絕欲而思樸素。道家皆是此流。佛氏則觀察眾生性命元是一大迷暗勢力,性命,猶雲生命。生命不是迷暗性,佛氏不悟。遂乃決定直從根本消滅,便於五蘊起厭求離,單刀直入,絕無係戀。真切勇猛,感召人天,誠至德哉!小乘猶是自了生死,大乘菩薩為眾生起大悲,永劫不舍眾生,化度不倦,弘願、強力,無得而稱矣。然佛之出世法甚偏而不可以訓,餘服膺其願,而未敢以為宗也。佛法東來,垂二千年,僧徒居士一致崇信,不生疑問。佛法主旨究何在?其為啟示人生正常之大道歟?抑為反人生、抗造化之非常異義歟?中國學佛人,自後漢至於近世,確無有發此疑問者。崇信者莫知所以而崇信,反對者亦莫知所以而反對。理學諸儒反佛者亦隻堅執五倫之教條以相拒耳,而絕不研究佛法,且慮一讀佛書易為所誘,其頗固如此。餘判定佛法為抗拒造化生生之非常異義,深求之佛典,確實如此。人類本有靈明、正大與黑暗、汙雜兩方麵。佛氏從黑暗、汙雜方麵看去,毅然抗造化,亦足表現人生有自決之智慧與勇氣,未可輕於非議也。然以此道度盡眾生,則終成虛願而已。孔子主張裁成天地、輔相萬物,如此作去,自有實效。眾生將皆離黑暗而發其靈明,遠汙雜而歸諸正大,遠者,屏去之謂。毋須抗造化,而造化實由吾人掌握,豈不休哉!
佛氏日損之學,以斷盡一切惑為極則。其實彼所謂惑,盡有不必是惑,而彼不複辨,乃一切以惑視之,以為非斷盡不可者。兩彼字皆指佛氏。姑舉一例。佛氏分析一切惑以貪為首。貪複有多種,略舉其要:一,自體貪,此言自體,相當於身軀的意義。謂於自體愛護備至。自微蟲以至人類,皆有此貪。二,後有貪,謂求續生不斷故。人情貪長壽,即此貪也。宗教家迷信有神我或靈魂者,則希望死後再生於人間世,亦是後有貪。三,嗣續貪,謂求傳種不絕故。四,男女貪,謂男女相戀慕故。五,資具貪,謂樂聚斂多財故。如上五貪,在佛氏皆視為人情之大惑。然試平情以思,凡有生命之物莫不有此五貪。倘五貪滅盡,則生物將絕其類,而宇宙大生命,所謂大生廣生者,自當隨生物俱絕。洞然太空,漾然大荒,宇宙如可使之至此,餘亦何係之有?然天文學家推測諸天體成長之年齡,若不必是妄,則更可推想現有的諸天體未成長以前,太空原有無數天體在前期毀滅,曾成一段洪荒無物時期,然後吾儕現見的諸天體又誕生出來。太空從無始以來,天體之成而毀,毀而複成,不知多少次。餘相信宇宙不是無生命,其成毀不停,生滅不已,正是生命力常在舍故創新中無窮無盡而已。是故大乘菩薩觀空,餘且觀有。有乾元,有生命、心靈,有物質、能力,乾元者,宇宙實體之名。生命與物質,皆實體之功用。宇宙其可空哉!上文言“字宙大生命”雲雲,今補注於此:萬物各有的生命,即是宇宙大生命。宇宙大生命,即是萬物各有的生命。先儒有天地萬物一體意思,正透此理。學者切勿誤作兩層會去。
五貪為有生命之物之通性,前二貪凡物皆有,不待說。草木保護其種子,猶動物有嗣續貪也。花蕊有雌雄,猶男女也。植物吸取土膏等,動物多積資糧,猶人之斂財也。皆本於生命力之推**不容已,而亦自然有則。則,猶理也。如自體、後有二貪,固有生之物所不能無。然激於義憤,則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趙構作兒皇帝,殺嶽王以事虜;而嶽王廟祀,千古崇隆,趙構則後人唾棄。可見人性不以苟生為然。生命神聖不可汙。人非習於卑下,則無肯違生命之正則以圖苟活者。乞食之餓夫,若遇人以侮辱之態度而授之食,寧餓斃而弗受。孰謂人生隻有自體貪、後有貪,而無正理存於其間乎?嗣續貪,本自然之理。萬物莫不貴生。嶽峙淵停,水流花放,何處不是生機洋溢,此乃天德至盛,不可遏也。《中庸》以天為實體之稱,非謂上帝。天德,猶雲本體之德。人道莫不樂於有嗣,無嗣則亦安之,人類決不斷絕,何必吾有子而後快乎?個人嗣續有無宜任自然,但不可以嗣續貪為惑耳。男女之愛,人道之基也。孔子刪定《詩經》,《關雎》居首,樂得淑女為匹,終不可得,仍不失其崇高之愛敬而無邪僻之私,此人性之大正也。聖人存此詩,意深遠矣。此詩舊注皆謬,詳在《原儒》。男女貪,亦是自然之理。人類正夫婦之禮,互助為要,合群之愛,自此開端,不可謂惑也。資具貪,為人生發揚其生命所必需。民生在勤,勤者,勞動生產。勤則不匱,古之訓也。但古代統治階層剝削勞動群眾以自私,人失其正性。孔子始倡天下為公之論,後哲理論愈精,規製愈密,今後人類當共躋於大道無疑也。是故五貪皆不可雲惑,而佛氏悉目之為惑,此其反人生之思想不得不至乎是也。五貪,可參考《緣起經》及《瑜伽師地論》五十五。
有問:“佛家修行,嚴密至極。如修戒、修定、修懸等等,通稱修行。德用盛大,不可稱量。德用者,修行之所成也。不可稱量者,不可得而稱道,不可得而計量也。公乃謂佛法隻是日損之學,可乎?”答曰:佛氏為對治一切惑故,
始起一切修行與德用。為字讀若衛。《莊嚴經論》雲:“譬如強幻王,擊退餘幻王。”強幻王,以比喻一切修行與德用。其強力足以摧惑,故稱王。幻者,言此修行、德用不可執為實在,故視為幻。餘幻王,以比喻一切惑。一切惑都不是實在的東西,故亦言幻。有勢力故,亦稱王。一切惑被修行與德用所擊破,故隻可稱幻王而不曰強。參考《大乘莊嚴經論》卷四。此論無著菩薩造,印度高僧明友譯。序稱大、小乘悉以此論為本,於此不通,未可弘法。據此,可見佛氏一切修行、德用均為對治一切惑而設,易言之,修行、德用隻是對治一切惑之方術與工具而已。若乃孔子敦仁之學,則其存之為德、見之於動者,一切皆是剛健、焰明、純粹之生命力充塞流行。《大易》以“雷雨之動滿盈”形容性命,《中庸》以“淵泉時出”形容仁,至矣哉!餘無得而讚之矣。《易》言萬物皆稟乾德為性命。性者生生義,命者流行義,性命猶今言生命。《易》以乾為仁。仁者,生生不息真幾,此即生命之德。《易》於乾言知,言大明,(知與大明即是心。)生命、心靈不可分而為二。《乾卦》宜玩。充塞,言生命力無在無不在也。“雷雨之動”雲雲,說見《體用論》。淵泉,如地下伏流之冥海,其隨時流出地麵者永無窮竭,此以形容仁心是無盡藏,其流通無匱也。聖人之仁直與並時以及未來世有生之類相貫注而不舍。然人人皆有仁心,但為小己之惡習所蔽,不易發現耳。
佛法自釋迦氏說五蘊而修厭離,見前。說十二緣生而趣寂滅,不隨流轉,流轉者,即流轉於生死海之謂,俗言輪回是也。所以為日損之教,斷盡雜染。小乘之徒自了生死,卒歸自利,非至德也。大乘空宗崛起,始提出實相印,倡導大悲,不舍眾生,不舍世間。佛法至此確是一大變。有宗繼興,建立法界大我,仍申空宗之旨。法界即實相之別名。然眾生的生命是生滅,是雜染,是如幻如化;法界大我是不生不滅,是清淨、真實。據此而談,法界大我與諸眾生各一世界,互不相涉,眾生本無善根。眾生與法界大我本是各別的。眾生不是從清淨的大我而生,所以說眾生無善根。此與《大易》體用不二之論絕無一毫相近處。佛法開端是度脫生死海之宗教思想,大乘空、有兩宗猶保存其根柢。餘衡以體用不二之義,佛法畢竟反人生。
《莊子·天下篇》以關尹列在老聃之首,二子當是道家之祖。而六國季世,漸有黃老之稱,不及關尹。唯《莊子》書中間稱引關尹及列子語,並有神妙不可測之趣。秦漢之際,道家已定老氏為一尊,黃老並稱益普遍,蓋假黃帝以重老也。道家一致宗老,其所由來今亦不可考。
老氏為日損之學,以去知去欲為不可易之規。關尹、列子之徒,其道術當不異老也。道術,猶言修道的方法。凡道家言,皆以養神為主,上極於全性保真,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可謂至矣。神凝斂則氣充,神清明則氣定。故言養神,而養氣在其中矣。性者,性命。人桌精神以有生,故精神者,人之性命也。神得其養,無虧損,無障蔽,即性命全。保真,猶全性,複詞耳。與天地精神往來,此《莊子》語也。人若為形骸所役而喪其神,則與天地萬物便完全隔絕,無可相通。有道者充養其神,不為形散所困,乃與天地精神往來。往來,言不隔也。道家以為,養神莫急於去知,好知則強於逐物,而神不得斂於內矣;莊生責患子強於物之言,可玩。養神之道,須向裏收斂,道與佛皆有靜定工夫。養神莫急於去欲,從欲則迷以狂逞,而神不得正其位矣。《管子》曰“心之在體,君之位也”雲雲。(心,神也。體,猶身也。君,主也。)按此言神主乎身,故曰君之位也。眾生從欲而動,無有屢足,速亂狂逞,則神受障礙,而不得立乎主位。道家絕欲、黜知,非不持之有故,融知,猶雲貶斥知識,而不以求知為務也。獨惜其邊見太過。佛家力破邊見。邊,猶偏也。邊見未可入大道。夫神之主乎身,感物而動,自然有知也,自然有欲也。任其自然之知,則可以養恬,何勞之有?從其自然之欲,則無過分之求,何迷之有?老子之言道也,曰“衝而用之或不盈”。餘年六十左右,時有疑問發生,自覺從前好為強探力索,往往悖於正理,忽體會到老子“衝而用之”之旨。自此以後,每遇難決之疑問,則遊心於虛,未嚐以疑問滯胸際,多方索解,亦未嚐舍棄疑問,惟縱心所之,不係於一方。不固執過去的見見聞聞為定案,亦於未知的事物虛懷體會。古德雲:“恰恰無心用,恰恰用心時。”正與老子“衝而用之”者相合。吾每於此有新得也。善用思者不須竭盡心力,要當不自動私意或成見以阻礙本心自然之明幾。實事求是畢竟離不得主觀,主觀方麵有障非澄清不可也。譬如鏡子上有塵垢,照人物必不可得真相。心之動也神,不測之謂神,此中不及詳說。不同於機械之動。機械發動必發得滿足,譬如案上鍾表,其發條之開撥必到足數才可走動。心則不然,須順其自然。順自然者,衝而用之也。強探力索之功有時固不可少,而神解煥發恒在衝虛之時。使用心力而務滿盈,此際正是粗心浮氣乘權而神已喪。粗心浮氣何可周察事物而得其理乎?總之,養神不可廢知,不可遏欲,神不離物獨存,何得無知無欲乎?無知無欲,神亦死矣。老子應教人以用神之道,衝而用之則知不勞而欲不過。絕欲、黜知非所以養神,將喪其神而已。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雲雲。此老子所以反知也。老氏蓋謂求知則用心於逐物,逐者,追求義。而耳目等官實為逐物之工具。五色交於目而目盲,五音交於耳而耳聾。聾盲之害,經耳目而入乎心,此乃修道之大障。是故無事於求知,則不用耳目以外逐於物,棲心於內,《老子》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心不外逐也。“光而不耀”,此《老子》五十八章語。王弼《注》不必符其本旨。光者,莊子所雲“自明”也。不耀者,不馳散也。返其所始。所始,謂道也。道者,人之所從生,故雲所始。此用王弼《注》。老子雲:“不窺牖,見天道。”詳在《老子》四十七章。是其反知之密意也。《老子》四十七章與釋迎守護根門及禪師返已之旨,確有同符。莊子之道術亦本於此。王弼《注》雖不無是處,而未窺真髓。老子之學確與禪通。
道家去知,殆將黜耳目、遺視聽以絕物,此大悖孔子之道也。孔子曰:“視思明,聽思聰。”見《論語·季氏篇》。思者,思維。此則五官感攝外物時,心實盡其思維之力以明了與製禦乎外物,而顯其主動之勝能。如目接萬物之色時,心則運其精思,謹於析物之術,明解事物之規律,深徹事物之底裏,是謂視之明,不至有目盲於色之患也。耳接萬物之聲時,心之精思於物,必多方以考核物理人事之情實,而後可審決吾所聽聞之妄與不妄,決不至以習聞古今人之陳說、謬論,先入為主,受蔽而不覺。至於所聞事理,對於自己過去先入之見或有不合,則不宜遽作否定;對於自己一時意想或有所合,更不宜輕於印可。偏聽而不思,必違於正理;輕聽而不思,必離於實事。輕之過尤甚於偏。慎思而不輕,未有流於偏者也。慎思不苟,無輕無偏,是謂聽之聰,不至有耳聾於聲之患也。是故剛健、焰明之心,揭然常存而不放失,則其運用耳目等官以酬酢乎天地萬物者,無在不致其精思、慎思,恰得萬物萬事萬理之真是。無在不三字,一氣貫下。慎思者,詳究方法之當否及征驗之是否充足,故謂之慎。精思者,探索造乎深遠,分析極其細密,故謂之精。是故孔子日新之學,敦仁以立其大本,愛智、格物以行其達道。大通之道曰達道。道家反知而絕物,豈不悖哉?
道家言去欲,而於欲無所簡別,便一切去盡。佛氏抗拒造化,歸諸無生,謂一切欲皆是惑,固無足怪也。無足怪者,佛法歸無生,自當絕一切欲。道家本異於出世法,胡為去一切欲,此道家之大闕也。六經殘缺,孔門論欲者今難詳考。然孟子有言“可欲之謂善”,見《孟子·盡心篇》。此必七十子後學相傳之辭。孔子教學者以其可欲,則唯恐其欲之不強。如《易》《乾卦》曰“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雲雲。此欲如不強,其能成就德業乎?《論語》“子曰:子,孔子也。曰,孔子說也。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雲雲。朱子雲:“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放,猶失也。)故有以為遠者;反而求之,則即此而在矣,夫豈遠哉?”程子曰:“為仁由己,欲之則至,何遠之有?”餘謂此章之意重在一“欲”字。人或習於卑賤,無求仁之欲;或偶動此欲,而不能繼續,乍起乍滅,則其欲不強,終無由至於仁矣。又《大學》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知字,陽明訓為良知,極是;朱子訓為知識,大誤。致者,推致出來之謂。致知在格物”雲雲。格,至也。物,謂物質世界。格物者,言良知要推致到一切事物上來。朱子《格物補傳》極是。象山倡異議,以格去物欲為釋,卻變亂聖言,大誤後學。據上引經文,五個欲字義極深廣。《大學》第一章,朱子審定為孔子之言而尊之為經,餘從之。餘確信全人類皆有此五欲,今後發展益強。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盛德大業,極乎天地位、萬物育,一切無不成辦。欲其可絕乎?又考之《孟子》書,有雲:“得天下之民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天下之民,謂世界人類。得者,言領導人類者必欲天下之人人皆鼓舞興起,相與戮力改造世界,如孔子雲天下一家,此謂之得。何由而得乎?領導人類者必順人類之所共欲而竭誠扶勉之,使眾誌合作,將一切所欲,如求財富、求知識技能、求安全、求快樂、求作業乃至種種所需,都集聚完備,無有一毫缺乏,俾其公同享受。至於信仰、思想、言論等等自由,皆無阻礙,但宜互相批評,導之於正。庶幾所欲畢聚,人道大暢矣。總之,欲不可遇,引歸正當發展是不可易之道也。所惡勿施者,人類之所共惡,如剝削、壓製、侵侮種種作法,實不可施之於人。施,猶給與也。給與天下人以所惡,害人終以自害。今之帝國主義國家危亡莫救,是其證也。以上參考《孟子·離婁篇》。孟子雖曾聞《春秋》,而仍守小康思想,詳在《原儒》。孟子主張聖王治理天下,卻是謬想。然其言使民完聚其所欲,勿施以所惡,則根據《春秋》太平義也。
餘故酌采而引申之於此。餘觀老子以使民無欲為至德,而孟子述《春秋》之旨,則期於人類合作以完聚其所欲。孟學孔而老反孔,故兩家論欲不同也。儒學以成己成物為一貫,凡人之欲從大而戒小,此中大者,即孟子所雲大體也。小者,即孟子所雲小體也。吾人與天地萬物元是一體,此謂大體。個人是大體中之一分,此謂小體。所欲務從大體而以偏私小體為戒,則大體利矣,小體自無不利。若乃人各縱其小體之欲,則大體將潰亡,而小體能獨存乎?從公而戒私,準上可知。則欲即是理,未有不善也。成己成物唯在導其欲於大與公,為正當發展而已。若去欲務盡,則乾元真性、生生不已之幾其將熄乎?
古哲日損之學,至博大者莫如二氏。二氏,道與佛也。上來論二氏,而皆以孔子之道繩正其失。茲不複贅。科學日益之學,前曾提及,今更有言者。中國科學思想,自伏羲畫八卦,已啟萌芽;至孔子作《六經》,天道、物理、人事皆備焉。《中庸》讚之曰:“致廣大,盡精微。”又曰“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雲雲。聖人,謂孔子。言《六經》之道洋洋乎盛大,發育萬物,其高峻至極,直與天同德,無所不覆蓋包含也。又孔子之天通論,是以體用不二義推翻上古天帝的迷信。孟荀二子雖屬小康派,而於天道猶不失孔子本義。至漢儒,則恢複上古天帝之教,而變亂孔子之天道論以擁戴皇帝。宋儒猶不悟也。陸王不惑於漢儒,又染禪宗之唯心,莫辨體用。此中不及詳。莊生稱孔子之學有內聖、外王兩方麵,餘甚讚同其說。內聖學一詞,當俟後文隨機解釋。粗略而言,不妨說內聖學是為道之學。天道論即內聖學之根柢也。此中姑不論。今所欲明者,孔子首倡導科學,實從其內聖學中體用不二之根本原理而來,唯其洞見即根源即現象,兩即字正明其不二,下仿此。即真實即變異,即無對即有對,既非無源之論,亦不向現象以外尋求根源。因此,不離現實以皈仰天帝,不離現實以返虛無,不離現實以趣寂滅,此科學思想所由興也。孔門經傳千萬數,經,則孔子所作,或孔子口說而弟子記之,亦稱經。傳,則弟子承師說而推演者為多。千萬數,見《史記·太史公自序》稱其父談所說。漢廷廢之而不傳,遂盡亡失。參考《原儒》。其中有無科學思想之專著,今無從考定。《易大傳》有倡導科學之論,餘在《原儒·原外王篇》采集其文而附以注,可參考。其義旨宏深至極。近代科學發展之偉績,頗與先聖孔子之遠見有相符者,豈不奇哉?“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以吾人之知能製馭與改造大自然,使其變化,無有過失。曲成萬物而不遺”,物質則操縱之、改造之,使其質與能起重大之變化;動植物則變其品種;人類則互相扶勉,皆得發揮其德性才能。凡此皆曲成之事,而不遣,尤難矣。此上二話皆見《易大傳》。今後科學之任務正向範圍天地、曲成萬物而努力,聖人之理想終必完全實現,無疑也。
孔子倡導科學之論出,而後墨子、惠子、黃繚之倫並以格物之業風動一世,科學萌芽已油然生矣!獨惜老氏以無知無欲鼓吹於當時,天下聞其風而好之。莊子以奇才奇文,承老氏之學而盛衍之。自是道家幾奪儒者之席,又逢呂政開專製之局,而科學萌芽斬絕矣。
莊子與惠施為至友,惠子蓋有科學天才,惜其書不傳。莊子責惠子為逐物之學,今人鮮不謂其反對科學。然莊子之於科學,猶不是極端排斥,較之老氏專主無知無欲則寬容多矣。惠子,《漢書·藝文誌》列在名家。今考之《莊子·天下篇》,稱南方畸人黃繚葉,異也。北遊,訪惠子,“問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惠子不辭而應,不以其問之難答而辭避之,乃直應之也。不慮而對,遍為萬物說。患子為黃繚普遍廣說萬物之理也。說而不休,多而無已”雲雲。據此,則惠子乃科學家。黃繚所發之問皆自然科學中之大問題,北方稱黃繚為畸人,亦是著名科學家也。今錄莊子責惠施之言,約為二義,如下:
一,“散於萬物而不厭”,“逐萬物而不反”。
二,“弱於德,強於物,其塗隗矣。”隍,曲也。曲者,偏義。
如上所述,第一義,莊子所責惠子者,正是科學之特殊優點。科學所治之領域本是宇宙萬有現象,廣漠無量,複雜無窮,故研究重在分工,劃分無數部門,而各選擇一部門,以專力於其間。然每一部門之內還是複雜至極,宛爾一小宇宙。累世學人繼續鑽研,隨時改正舊誤,隨時創發新知。積世、積人、積智之所發見,尚無幾何,總覺小宇宙亦是無盡藏,何況無量數小宇宙互相聯係而為一大宇宙,其至賾大有,可得而形容乎?至賾,見《易大傳》。賾,猶繁也,多也。至,猶極也。《易經》有《大有》一卦,大者,讚詞,宇宙繁然萬有無窮盡也。凡研科學者,莫不將其心力分散於萬物,鑽之彌堅而卒摧其堅,索之甚隱而卒洞其隱,析之細密而終入其密。彼之所為既勤亦苦,然其樂為而不厭者,遊乎無盡藏,時時有新獲,足以償其勤、慰其苦。如農夫終歲勞動,而慶倉庫之豐盈,利在日益。情無厭倦,固其宜也。
逐萬物而不反者,反,猶返也。逐,追求也。莊子以謂,凡為日益之學者專集其心力以向外追求於萬物,不複能返到內心,體認我生固有一大寶藏是為吾人生活之源泉。不複能三字,一氣貫下為句。我生,見《易經·觀卦》。固有者,本來有故,非後起故。一大寶藏者,謂我之生命即是宇宙大生命,是乃有實體而非虛妄。(譬如騰躍的眾漚,有大海水為其本身,而非空幻。大海水比喻實體,眾漚比喻大生命。)寶藏一詞,借用佛典。生命有實體故,其生生不息,德用無竭,故讚之曰寶藏。莊子悲夫世人之聰明隻用之以向外逐物而絕不反己,故其書有曰“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彼,謂萬物,下彼字皆同。自聞而已矣。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雲雲。不自見而見彼,不自聞而聞彼,莊子謂之喪己於物。參考《莊子·外篇》。有問:“莊子必欲人之皆以其聰明盡用之於自聞自見,將遺棄萬物而置諸無何有之鄉,一切不聞不見。以是為道,奚其可乎?”答曰:汝未得莊子意也。
莊子悲夫世人盡用其聰明於萬物而絕不反已。莊子所謂反已之已字,是會通天地萬物為一體而名之曰己,非俗情所私之小己也。會通天地萬物而名曰己者,此不是一個意想或一種理論,蓋確實見得、信得我之生命即是宇宙大生命,宇宙大生命即是我之生命。(此中宇宙一詞,乃天地萬物之總稱。)莊子雲“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曾引在前文。)是其明證,非餘以已見附托莊子也。此等大道理,儒、道皆有大同處,而大同之中又不無大異。其所以同而異者,則視其於體用是否真洞徹耳。茲不及詳。反已之反字,是對向外逐物而言。科學本是向外逐物之學,其研究之對象即是物理世界,其方法博而精、嚴而密,畢竟以實測為基、分析為要。宇宙大生命宇宙大生命即是我之生命,此理已見上注。不是科學實測之術所可施。分析術隻可用之以窮物理,斷不可以分析而見生命。
吃緊。生命是全體性,斡運乎物質中而無跡可睹,如吾園內豐草長林皆有生命之物也。今若隨取一株,而將其形、色、味等等一一剖析而觀之,其有生命可得乎?生命不可以剖析而得,遂疑萬物無生命,可乎?客難曰:“剖析則物死,誠不可得生命。若取動物而刺之,以觀其受刺時所發生之動作,猶可察其生命之情。先生必謂非實測與分析之術所可施,無乃太過乎?”答曰:汝之來難,吾非不知,但汝實未徹了生命,故難會吾意耳。夫生命由潛而顯,本在生物出現之時。生物未出現以前,生命隻潛隱於物質中。草木皆有生命,但其顯露之征不過生活機能而已。及由植物進至動物,乃於保留生活機能以外,更漸漸發展知覺與本能等作用。本能者,過去經驗之儲集而成也。凡有生命之物都能保留其過去的一切經驗而不喪失,如鼠生而即知畏貓,此從種族的經驗遺傳得來。佛書中曾說及此。高等動物進至人類,則一方仍保留動植物時期之生活機能與知覺、本能等作用,一方更發展最高的智慧、道德與一切特殊的知識等等高級心靈作用。此中以科學上專精、細密、準確的知識,謂之特殊。知識與智慧究不同類,茲不及詳。動植物的機體構造太粗笨,生命猶未得完善的工具以資發展。生物的機體即是生命運用的工具。動植物的機體猶未達於完善地步,故生命之發展不能順利。在此期中,此期者,謂動植物時期。生命尚未得遽離物質的障礙。如植物之生活機能,動物之知覺、本能等作用,皆受形軀之影響最重,而生命之自動力頗微弱。形,謂植物之形幹。軀,謂動物之軀體。故研究動物心理者可從動物之軀體而實測其心理活動的狀態。吾主張心與生命是一而不二,《體用論》中即明此旨。故心理活動即是生命力的活動。然而動物的心理活動實際上卻是生命力為軀體所役使而無有自動,因此,應說動物之心理活動隻是軀體的活動。即物理的活動。兒童的心理活動亦近於動物。客之來難,以為可實測者隻此耳。人類的機體始足為生命發展的優良工具,故自人類出現,而生命的德用乃可以完全顯露出來,生命始能不受軀體的役使,而顯發其剛健、焰明的盛德與勝用。“生命始能”雲雲,言其可能也,實則猶須吾人努力,愛護生命,而以自力發展之。孔子雲“人能弘道”是也。
人生元有兩方的可能:一方仍保留動植物受錮於形軀的餘習,一方因自識其生命而能愛護與尊重生命,不忍自甘暴棄。由前一方言之,人生有下墜之可能;由後一方言之,人生向上之可能畢竟強大。動植物為軀體所限製,生命猶受障礙,即本心未得露出。人的軀體既足為生命、心靈所憑以顯發之利器,以下即單用心靈一詞,生命一詞或不重舉。憑者,憑藉。利器,猶言工具。人已能從心靈認識吾人與天地萬物本來一體,故人類不當保留動植物受錮於形軀之餘習,當順從本心而全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量。心靈亦稱本心,此心是本有故。全者,言不可虧損之也。餘嚐見農村婦人偶破損一杯子,猝爾變容,連發太息之聲。餘曰:“此小物也,購之易得,所養無幾。”彼笑曰:“我並未想及再購,隻憐惜他破了。”餘曰:“杯子破,爾心乍動,殆若傷汝一指,未覺杯子是外物也。此何故歟?”彼複笑而無言。餘私歎曰:人皆有本心在。本心視天地萬物皆與我一體也。婦人憐惜杯子之念,直發於其本心之不容已耳。彼本無存養之功,人雖皆有本心,卻須存養而勿失之,否則私意常起來作主,而本心亡矣。偶爾天機乍動,終不能常保也。天機,謂本心自然之機。人之本心固常在,但為私意所蔽而不得顯出,則謂之亡。(譬如太陽本常在,而為雲霧所障塞時,則人皆曰無太陽。)人雖以私意障其本心,而本心究未嚐不在,故其自然之機或隨感乍動,獨惜人知存養者殊少耳。
人類出現時期,心靈之剛健、焰明等德性確已顯露,則以人的機體不甚障礙心靈之發展故也。動植物之形軀,其構造猶未精利,生命無好工具,未能遽破物質之圓閉而顯其德性。人的機體便大不同於動植物。有問:“生命幹運乎物質中,當能改造機體。”答曰:生物自植物、動物以至人類,步步改造其機體,此是顯著的事實。生物機體的改造,自是生命力主導乎物質,但不可妄猜他是有意識地設計怎樣改造。
有問:“人固皆有心靈為其一身之主,而人複有造惡,其心不能統禦乎身,何耶?”答曰:心必以身為工具,而心有時亦為工具所利用。如動物有知覺運動之靈,謂此靈不是從剛健、焰明的本心發用出來,此靈何從生乎?謂此靈即是剛健、焰明的本心之德用歟,而此靈則於護持軀體以外,卻是頑然冥然一無所知。故應說此靈隻是軀體的活動,究不是剛健、焰明的本心也。心為工具所利用,正好於此處體會。工具,謂身。朱子於此頗有見而不甚明了,王船山於此體會較深而其文辭大曉暢。人的身體構造完善,雖已超過動物甚遠,而心作用往往為身體所利用,不得自行其主動之權。如臨財欲苟得、臨難欲苟免之類,不可勝舉。古人有“心為形役”之言,雖未詳明其理,而其對於生活的顛倒狀態確有體察,此宜慎重服膺而不可忽視也。心為形役者,形謂身體,此言心將受身之役使也。心主乎身是為正常的生活,心為形役便成顛倒。佛說眾生常在顛倒中,足資警省。人道本當愛護生命,存養心靈,不可保留禽獸受錮於軀體之餘習。而人之能危然處其所而反其性者,蓋求之千百人中而未易一二遇,此真人道之戚也。“危然處其所”雲雲,《莊子·外篇》語。危然,郭《注》:“獨正之貌。”處其所者,立乎人道崇高之地不下墜也。性者,性命之簡稱,性命猶生命也。鑭於身軀,即喪失生命。存養心靈,即生命無虧損,是返其性。
心雖未免為身軀所役使,即是為工具所利用。此患究不在身軀,而實由於吾人之不自愛、不自強,所以隨順身軀頑冥之動與下劣之欲,遂至昏然亡失本心,而無自悟自拔之期也。欲之類無可數計,小之如飲食、男女、財貨、名聲種種希圖,其變態何止萬狀;大之則權力欲,如濟以宏才,則可橫溢而成滔天之罪惡。但欲不可一概謂之下劣,凡不背於公、不損於人、不違於正義者,則欲無大小,皆莫非善也。若其欲至於背公、損人、違反正義,則無論大小,皆下劣至極也。問:“禽獸隻有維護軀體之欲,不知其他,亦是下劣否?”答:當然是下劣。但禽獸雖因欲動而橫噬,亦不能加以罪惡之名,彼本無知故。人類造罪,則不可寬恕。老子說,人之大患,在於有身。佛氏以薩迦耶見為萬惡所從出。薩迦耶見,若譯其義,則為身見。以眾生恒有愛護其自身之見念念不舍故,是名身見。此乃自私之根,萬惡從之而出。佛老對於身軀隻作壞東西看,此大錯誤。殊不知形雖可以役心,上文雲“心為形役”,可複看。而離形又哪有心可得乎?生命、心靈與物質本同體故,無可分開。身者,心之藏也,心之具也。心以身為藏蓄處,譬如稻禾的生機即以稻禾的根幹等為藏鑿處。工具,簡稱具。心的流行發現即以身為其工具。身載心,而心則備具生生、剛健、焰明乃至無量德,身之所負荷大矣哉!至尊嚴而不可褻者莫如身。孔子既作《六經》,別為《大學》一章,總括《六經》綱要。其結論雲:“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壹是,猶一切也。皇矣聖言!萬世無可易也。
人身最可貴者,即在其構造達於完善,而心靈得以赫然顯露出來,常為吾身內在之監督者。人之所以修其身者,無他道,此中道字,猶術也。術,猶俗雲方法。唯在不違本心之監督而已。本心,見前。違,猶背也,叛也。不違者,不背叛吾之本心也。孔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仁者,本心之名。本心備具生生、剛健、焰明、通暢諸德,總括而稱之曰仁德,故本心亦名為仁。終食者,一飯之頃。仁心,吾身之主也。君子一生之中常順從仁心之監督,雖一飯之頃為時至暫,猶無敢背叛於仁也。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造次,急遽苟且之時。頰沛,禍亂流離之際。兩是字皆指仁。言人當造次顛沛極不易保持仁心,君子則必守其仁而不忍失之也。參考《論語·裏仁篇》。有問:“仁之德即是生生,此於古訓無不合。剛健等德亦屬之仁,此乃先生創說耳。”答曰:汝若深玩《乾卦》,當知非餘之創說也。乾為仁,此漢人所存孔門流傳之古義。乾德生生,不待說。生生不息,正是剛健。不剛健何能生生不息?故《易》稱乾德,特以剛健為主。乾之為仁,正以其剛耳。乾有大明之德,焰明猶大明也,仁德豈是迷暗性乎?通暢即是乾之亨德,此德正與閉塞相反。宇宙大化流行不能偏從反的方麵去看。沒有反,固無從起變,然相反,乃所以成其太和,太和即通暢之謂。相反不是相仇。若一味相仇,將閉塞不通,而大化熄矣。宇宙以乾坤相反而成化。乾為心,坤為物。乾主動以開坤,即是心主動以開物。明乎此義,當知心不是閉塞性,而是通暢性,通暢謂之仁。失其通暢,即失其本心。汝須在日常生活中體察自心,方信吾言不妄。孔子亦言“仁者愛人”,愛人正從生生與通暢二德發出。生生之德,故能愛;通暢之德,故能愛。朱子說仁是柔嫩的意思,便以溫情為仁,大有病在。仁固有溫情,而溫情不必是仁,甚至大違乎仁。仁德中包含剛健、焰明二德,豈迷惑的溫情、姑息的柔嫩意思亦可謂仁乎?且仁德不容私欲私見等,非剛與明,何能去私?又仁是積極性,孔子許管仲匡正天下之功為仁,可見仁德廣大。宋儒雜老莊之虛靜以言仁,殊不知仁心未嚐不虛靜,而淪虛溺靜卻非仁。《論語》此章極重要。漢宋群儒皆不識一仁字,吾舉《大易》乾德以明之。學者知乾為仁,則知仁德即是乾德,實統萬德萬善,而生生、剛健、焰明、通暢諸德尤為仁德之主幹。非返已而自識生命之德性者,難與言仁。孔子此言,托於君子而不自居,實則自道其存養之功耳。其莊敬日強,直無有一瞬一息鬆懈,至於真積力久,則亦行所無事矣。有問:“孔子似是專作存仁的工夫。今人求學問、求知識遑然常苦不及,且事業日繁,人無得安坐者,何暇專力來存仁?”答曰:吾子以為於日常求學求知及任事操業之外別有存仁的工夫,此大誤也。須知仁即是汝之本心,此心不是離一切事物而獨在。汝求學求知時,即此仁的本心用在學問知識上。汝心隻是好學,好求真知,動於不容已,別無為名為利的私念,(兩為字均讀若衛。)此便是仁。有一毫名利念頭起來,立即斬斷,此便是存仁。求學求知常遇到極困難而不易解決的問題,此時若起畏難、短趣、退屈等念,便不是仁。克治困難才是仁。孔子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富哉斯言!(獲,猶得也。先要曆盡千難萬難而後有所得。若不務深思,安於偏見或淺見,不肯實事求是,妄冀不勞而得,苟且以求速成或小成,又或半途而廢,凡此都是麻木不仁。)學人識量要大,德量要大。孔子曰:“博學以知服。”(此語見《禮記·儒行》,蓋孔子之言而七十子後學輾轉傳述。)學博則識廣,方能見得、信得理道無窮。我所研究之範圍在無窮之理窟、無盡之道奧中,(奧者,幽深處。)其狹小殆如蝸角中之建國者耳,(蝸蟲,至小之蟲也。其左角中有建立國家者,右角中亦有建國者,兩角之諸國相攻,伏屍百萬。此《莊子》書中之寓言。)何足以此自是而輕他?故博學者必於我所研究之範圍以外知有其他學術而絕不敢忽視。知業哲學者或輕科學,業科學者或輕哲學,皆未可也。即在同業之中,尤宜虛已服善,不敢萌一毫自足之念,不敢挾一毫標榜之私。(標榜即私結徒黨以競於世,而實學將絕。)學術界實當培養博學知服之仁風,亭林船山諸老先生其遺範可師也。(亭林虛已獎善,人皆知之。船山則人疑其批評古人過嚴刻。殊不知漢以後學風太陋,船山激於世變,不得不繩正前人之失。後之議者無其卓識,故以為嚴刻耳。船山於方密之以丈人事之,甚敬愛,非不服善也。)學術分途,各有所明,即各有所蔽,彼此不能無是非。如此執所長以攻彼,能中彼之短,誠是幸事。倘不獲中彼之短,則其過在攻者,當時後世不患無辨正之人。餘以為批評不可無,但不可挾宗派之私見耳。總之,求學求知隨時隨地皆當返而自問:吾用心處是發自仁的本心,抑發於私意私見?不違於仁,則更擴充之。抉私而失仁,則痛戒之。存仁之學,如是而已,豈是教汝廢盡其他一切學術,歸於無知,而可謂之存仁哉?吾已就求學求知說明如上。至於任事操業,則於事業中隨時隨地皆當返問:我於事業克盡其仁心與否?此則不待詳說。凡人畢竟皆有仁心在,不難自發見也。聖人之學不可視為過高,而不切於日用,更不可視為過去,於今全用不著。大道畢竟是平平常常,如布帛菽粟然,古人不可一日缺,今人乃至未來之人還是不可一日缺。老夫之勤勤於聖學而不避遷固之譏者,誠見其為道之所在耳。聖人存養工夫深密,故常不違仁。常字,注意。一般人則猶保留禽獸錮於身軀之餘習,其一切知識乃至權謀機智,凡所運用施為,皆以維護與擴大其小己之私圖為本。人皆認定其一身為自己,是謂小已。惡習日深,則不止違仁而已,終必喪盡仁心而無自悟之期,真人類之悲境也。如近世帝國主義國家之當權者,猶欲保持其侵略與剝削弱者之威權。今若推究此等罪惡之所從來,雖舊製度之不良有以釀成之,而主因究不在製度。人類頗保留禽獸之餘習,常縱其小己之私欲與野心,雖已臨覆滅,猶不悟耳。
禽獸非無仁心,但其軀體組織未臻完善,心靈尚未得顯露。心靈,亦名本心,亦名仁心。故禽獸之知覺與本能隻是軀體的活動,於遂其軀體之欲以外不知其他。人類則因其身體構造精利,仁心已顯發出來,實主乎吾人之身。然仁心即是生命力之發現,此不唯在吾身,亦遍在天地萬物。吾人與天地萬物,從形體上看來,自是各各別異,不可言同;若從仁心發現時而體會生命,便識得吾人生命與天地萬物的生命渾然為一,本來無二無別。渾然者,不可分之貌。故仁心之主乎吾身,常於吾人一念乍萌乃至著乎行動之際,恒詔示吾人以可與不可。其可者,必其超脫乎小己之私圖,高履公道、正義者也。其不可者,必其同於禽獸隻遂軀體之欲,不知其他,背公道而叛正義者也。大凡上智之資,直率性而行。古言性者,猶雲生命。吾據《大易》以乾為生命,即生命與心靈為一,是生生不息的一大勢力。此義本見前文,吾不避重複而又加注者,誠以漢宋群儒對於《大易》生命、心靈為一之旨,多未發見。陽明頗有見而猶有隔在,此不及論。又吾書中言生命與時俗習用之生命一詞殊不同旨,所以隨文加注。古人性命一詞,有時單言性,(單言性者最多,不必舉例。)有時單言命,(如《大戴禮》雲:“萬物之本命。”)其性、命兩字連用者,首見《易經·乾卦》。性者,生生義。命者,健動義。(見《易經·無妄卦》。)性命一詞,舊社會通行。農村中有病危者,皆曰性命將不保。近四十年來,生命一詞最普遍。餘以為學術上名詞有可以采用世俗通行之名,即不妨采用之而董正其義。如生命一詞,一般人雖無真解,但他總知道生物是有生命的。他如肯反在自身體會,自然發生正解。率性,見《中庸》。率,由也;性,即是吾人與天地萬物共有的生命。吾人之仁心即此生命之發現。上智者常不違仁,其起一念、行一事皆由仁心作主,自無小已之私,故雲率性而行,中人之資,則不能念念率性,事事率性,時有小己的私欲即禽獸鑭於軀體的餘習。乘機竊發,而其仁心則常監督於中。如臨財欲苟得時,不問合義與否,姑苟且以得之,曰苟得。仁心自然詔示以不可;臨難欲苟免時,仁心亦必以不可苟免詔示之。當此際也,小己的私欲必謀一逞,仁心始終峻拒。俗諺有“一心中理欲交戰”之說,此乃一般人同有之經驗也。俗諺“一心中”三字,確大誤。
據理而談,隻有仁心才是心,私欲不可說為心。而亦有以私意私欲等說為心者,此乃隨世俗而說耳,卻須辨明。交戰,自是仁心與小己的私欲戰,不是仁心中有理、欲兩方也。
如上所舉二例,皆足證明仁心決不承認小己之私欲為可。第一例是就實際生活中財物交涉而言,第二例是就遇危難時生存與正義衝突而言,此為兩大問題。財物是生存的資源。禽獸猶集聚物資,何況於人。故小己之私欲莫大於貪財。任何私欲皆與財有關,且多為貪財之變相,相字讀為相狀之相。如名譽欲、權力欲,其本質與貪財無甚異也。貪財是一切私欲之根,是與身軀或小己密切固結、不可解脫者。然吾嚐晤鄉之善人,自述其經驗曰:“曾遇財物交涉,在可以取、可以毋取之間,取之於正義上無大失,而於已有小補,是可以取。然亦無應取之義,是可以母取。其時持兩端而不易決者,蓋問諸良心,明知於義不應取,則不取為是;俗稱良心,即仁心也。而又見為無大損於正義,則取之為便。遲疑良久,而後決定不取也。”善人之自述如此。餘語之曰:“君所謂兩端不易決者,非事情上有此兩端。事情,謂其所遇財物交涉。財物來時,衡以正義是不應取。君之良心既直下判斷,事情已定於一個正義,何有兩端乎?
而君所雲,又見為無大損於正義者,此見不是出自良心,乃私欲起而貪得此財,遂作詭辯,以避良心譴責也。君未察及私欲之詭秘,乃疑事情上有可取、可毋取之兩端,此大謬也。幸而君猶未違良心之判斷,卒不妄取,從此不至為下流之歸,乃大幸耳。君若果從私欲之詭辯,違良心之正示,此端一開,後來便步步殉私欲而叛良心,終於良心喪盡,豈不悲哉!”殉,猶死也。狎酒而不戒者必死於酒,順從私欲而不覺者必死於私欲。善人曰:“聞公之教,而後知私欲之詭辯可畏也。不察私欲,良心殆難保矣。”餘曰:“君之經驗,人人皆有,非君一人獨有之也。但能不誤於私欲者,恐少耳。”
餘深信中國先聖發見天地萬物一體之義,蓋從一切人皆有仁心而體會得來。仁心本不限定在我之一身,實遍在乎天地萬物。故仁心之動,常是全體性,決不隨順小己之私欲。《大易·乾卦》表示生命、心靈之德性,曰剛健,曰中正,曰純粹,其旨深遠極矣。不為形氣的個體所鑭,是其剛健。不隨順小己之私,是其中正。純有二義:一者純淨,無染汙故;二者純一,無雜亂故。粹者,美之至也。如上諸德,遍含而無偏,大正而無係,故是全體性。遍含者,天地萬物皆其所普遍含入,無有偏私。大正者,不為小己之私欲所纏縛,故雲無係。
餘以為,任何人如肯返已體會,便見得人生本有仁心在。仁心常為吾人內部生活之監督者。吾人每動一念、行一事,仁心之判斷恒予小己之私欲以適當的對治。恒字,注意。此一事實,萬不可不注意。有人說,從功利論的眼光看來,仁心並非人生所本有。隻因利害關係,人與人要相給合,結合則不得不各自節製小己之私,由此養成習慣,遂有仁心。餘曰:功利論太淺薄,對於宇宙人生全不窮究,浮妄立說,不可據也。人生如本無仁心,即人與人之間無有精神相流通,無有道義相聯係,純靠利害來結合,人類早已互相吞噬,絕種矣。夫利害,隨時可變易者也。朝以利相結,暮亦可以利相食矣。且人若本無仁心,唯利是圖,而貪利則恒無饜足。人皆如此,又何由結合得來?古之建言曰“利令智昏”,人皆昏昏然爭利,亦不會有結合之智也。今世資本主義國家始終結合不成,蓋早已喪其本有之仁,而昏然唯利是圖,未有不互相伐以同歸於盡也。自今以往,立人、立世界可不知本乎?問:“先生上追孔子而言仁,道則高矣美矣。然從古以來,人間世多不仁之感,奈何?”答曰:人類前途畢竟離黑暗而向光明,不可偏於悲觀也。社會隨世變遷,逐漸擴大其團結力,不容否認。繼自今將實現孔子天下一家之理想,蓋可斷言。人類發育日盛,亦足證明人生本有仁心,為其互相給合之根,故能創造一切,蕃殖其類也。從古以來,不仁之事雖不少,然斯人之仁心終未嚐一日絕也。譬如三春陰雨,人皆曰無太陽,其實太陽常在,否則陽光全絕,萬物都無生理。汝無一瞬一息不受陽光庇蔭,而可謂天陰即無太陽乎?持功利之見以否認仁心,餘未知其可也。仁心之特征,即在其常為吾人內部生活之監督者,常予小已之私欲以適當的對治。於此不自識,是放其心而不知求之,放,猶失也。人道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