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宮裏,蕭慶立即召見了戶部尚書鍾富,還有司農寺卿

司農寺是大魏專門管農業的部門,首席長官便是名為卿,副手為少卿。

“臣鍾富參見陛下。”

“臣楚大民參見陛下。”

“都起來吧。”

蕭慶也沒有坐著,走到二人麵前,問道,“朕最近聽說我大魏的百姓,一天隻吃兩頓飯,可有此事?”

“回陛下,確實如此。”

“可他們辛辛苦苦把糧食種出來,到頭來自己卻吃不飽,這合理嗎?如果把種糧食的老百姓給餓死了,以後誰來種糧食?”

鍾富和楚大民麵麵相覷。

兩個人都沒有想到,蕭慶會問出這種問題。

楚大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蕭慶便偏要問他,“楚卿怎麽不說話?難道朕剛才說的不對?”

“陛下所言甚是。不過,老百姓吃不飽這種事,原因太多,說來話長,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蕭慶麵不改色道,“那就撿重點,長話短說。”

“回陛下,據臣所知,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種地收糧,要看是否風調雨順。第二,很多老百姓的地,都是當地大戶的。他們是佃戶,打出糧食,既要上交佃戶,還要上交朝廷的賦稅。如此一來,他們的糧食就不多,隻能一天兩頓飯。”

蕭慶看向了鍾富,問道,“你的意見呢?”

“臣讚同楚大人的觀點。”

鍾富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是否要將那些大戶的田地,還給老百姓?”

“你覺得他們會老老實實把地拿出來嗎?”

“這個……”

鍾富笑了笑,不言而喻。

蕭慶心裏很清楚,那幫人是絕不會把地還給老百姓的,即便他是皇帝,下聖旨也沒用。

如果強行要這樣做,隻會引起動亂。

蕭慶又問道,“那你們知道,佃戶要給那些大戶交多少糧食嗎?”

“陛下,這個標準不統一。”

“那是否已經超過了朝廷的賦稅?”

鍾富點頭道,“回陛下,據臣所知,有相當一部分地方是如此。”

“你們覺得合理嗎?”

二人齊聲回答,“不合理。”

他們都看出來蕭慶的意思了,當然要順著說。

“朝廷收了百姓的賦稅,是保證百姓安居樂業的。那些大戶什麽都不做,憑什麽收那麽多租子?長此下去,國家沒富,百姓饑苦,卻肥了那些人,真是豈有此理。”

“陛下聖明!”

楚大民連忙奉承道,“陛下體恤百姓,思民疾苦,真乃大魏萬民之福。陛下,臣建議將那些大戶的租子,降到賦稅的七成。”

“陛下,不可!大魏各地的情況不盡相同。有的地方糧食產量高,租子收的高,賦稅也收得高。但有些地方糧食產量低,收得低。如果統一標準,恐怕會出事。”

“那你的意思呢?”

鍾富急忙說道,“臣建議,由戶部和司農寺聯合成立一個小組,走訪全國,專門調查此事。然後再根據現實情況,製定相應的標準。”

“就依卿所奏。”

“臣這就辦。”

等鍾富退下去後,蕭慶看向了楚大民,說道,“除了降租子的方法,卿可想到別的辦法了嗎?”

“微臣愚鈍,請陛下明示。”

楚大民看出來了,蕭慶這是還有想法。

既然如此,他還是等候指示比較好。

蕭慶也不囉嗦,說道,“如果有辦法將糧食的產量提高,百姓不就可以吃飽飯了嗎?”

“可是,如何才能提高呢?”

“大梁城西的來遠縣,有一個叫薑永耕的老人家。你立刻派人將他請到司農寺,朕自有安排。”

“臣遵旨!”

來遠縣。

薑永耕正在家裏休息。

他之前被胡一白的手下給打了,雖然沒有傷筋動骨,但畢竟年紀大了,身體不如從前。

就在這時,幾個官差走進了院子,嚇得他立馬坐了起來。

“誰是薑永耕?”

薑大河和小魚立馬從屋裏出來了。

看到官差上門,兄妹二人都很害怕,以為是胡文頌派人來報複他們。

小魚毫無畏懼地挺身上前,問道,“你們是什麽人?為什麽要找我爹?”

“我們是司農寺的。”

“司農寺?”

小魚撓了撓頭,“沒聽說縣衙還有這個部門。”

“縣衙沒資格管我們。薑永耕在哪兒?薑永耕!”

“草民正是薑永耕,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官差打量了一下薑永耕,麵無表情道,“你就是嗎?那行,跟我們走一趟吧。”

“你們為何要抓草民?”

“沒有人要抓你,是請你去一趟司農寺,陛下要見你!”

薑永耕頓時臉色巨變。

陛下要見他?

怎麽可能?

小魚激動不已道,“爹,肯定是公子跟陛下說了你的事情,所以陛下才召見你的。”

“爹,皇甫公子說,陛下會讓你當官,看來是真的。”

薑永耕嗬嗬笑,“當不當官的,我不在乎。但若是能讓那種稻子種出來,讓糧食增產,我就心滿意足了。”

“好了,有什麽話等回來再說吧,陛下還在司農寺等著呢。”

“請大人稍候,容老漢去換一身衣服。”

官差點頭。

過了一會兒,薑永耕換好衣服準備出發了。

小魚俏臉微紅道,“爹,我也想跟你一起去。”

她其實是想去見蕭慶。

薑永耕豈能不知道她的心思?

但不等薑永耕詢問,官差便嚴厲拒絕道,“閑雜人等,未得陛下召見,不得見駕!”

小魚很無奈,隻得留在家。

司農寺。

薑永耕到了大堂,很是緊張。

周圍全都是穿著官服的朝廷命官,就他一個平頭百姓。

在大堂正上方,坐著一個身穿龍袍的年輕人,長得英俊瀟灑,貴氣十足。

楚大民沒好氣地喝道,“大膽薑永耕,見了陛下,還不跪下?”

這一喝,嚇得薑永耕噗通就跪了下來,“草民薑永耕,見過陛下。”

蕭慶沒好氣地瞪了楚大民一眼。

要你多事。

“老人家請起。”

“謝陛下。”

蕭慶走下來,很是和善地問道,“朕聽人說,老人家懂得糧食增產的辦法。所以,就派人特意將老人家請來,傳授經驗。”

“老漢不敢。”

“老人家不要緊張。你放心大膽地將經驗講出來,若是有用,朕肯定會重重地賞你。”

薑永耕毫不保留地將雜交水稻的方法說了出來。

雖然蕭慶已經知道了,但還是要裝作很驚喜的樣子,然後看向了楚大民,問道,“楚卿以為如何?”

楚大民不傻。

蕭慶特意把薑永耕請來,肯定是想用薑永耕的辦法。

現在問他,就是希望他出麵表示讚同。

於是,楚大民趕忙行禮道,“回陛下,既然此人言之鑿鑿,臣以為,可以一試。若是成功了,則是大魏幸事。即便失敗了,也無關緊要。”

“此話有理。”

蕭慶轉身回到了寶座上,喊道,“薑永耕聽旨,朕現在拔擢你為司農寺太倉署丞,專門負責這件事情。至於司農寺的其他事情,你可以不用管。另外,朕還特意從戶部調撥白銀十萬兩,用作實驗資金。”

“草民謝恩。”

“楚大民,從現在開始,你要全力配合薑永耕。他需要什麽人,需要什麽東西,你必須無條件提供。”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