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蕭晃接旨。梁王已然成年,按照祖製,需就藩封王。即日起,改封梁王為鄭王,封地鄭邑,擇日出京就藩,欽此!”

蕭晃大喜磕頭,“臣謝主隆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起身接過聖旨,滿心歡喜。

終於可以離開大梁城這個危險之地了。

雖然從此以後他絕沒有可能當皇帝,但至少能保住一條命,保住王爵,一生富貴,也算是不錯。

總比掉腦袋強。

領了旨後,蕭晃便迫不及待地和太後分享這個喜悅,“母後,您看見了吧,陛下終究還是仁慈寬厚,他讓我就藩了。”

“這真是謝天謝地。”太後雙手合十,做祈禱狀,長出了一口氣。

雖然蕭晃去了封地後,母子倆基本上沒可能再見麵了。但是,總比蕭晃被殺了要強。

現在這個局麵,能保住命就不錯了。

感謝過老天爺後,太後眼含熱淚地說道,“兒啊,以後咱們母子就要天各一方了。到了封地,你一定要踏踏實實的,好好活著。”

“母後,你放心吧,我已經沒有奪位的心思了。這次能夠大難不死,撿回一條命,我就很知足了。唯一的遺憾就是,兒子以後不能進宮來看您。”

說著,蕭晃跪了下來,給太後磕頭,“母後,您以後一定要保重。”

“放心,為娘在宮裏不會有事的。”

如果蕭慶能放過蕭晃,自然不會為難太後。

因為太後對蕭慶完全沒有威脅。

蕭慶說話算話。

聖旨一下,他便準許蕭晃離開皇宮,回府和家小團聚,收拾東西,準備前往封地。

這件事很快傳遍了整個大梁城,滿朝文武都知道了這事。

所有人都是高度評價蕭慶的寬宏大量。

因為之前誰都知道,蕭晃有篡位的野心和行為。

但即便如此,蕭慶最終還是原諒了他,足可見當今陛下的胸襟是何等的廣闊。

先前因為蕭慶不出兵收複燕山的惡評,很快就銷聲匿跡,變成了一致好評。

鍾富有些擔心道,“陛下,讓梁王殿下出京就藩,會不會有放虎歸山的風險?”

“是啊。梁王殿下這些年在梁天興的支持下,一直計劃著篡位。現在陛下放了他,萬一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學曹王那樣招兵買馬,後果不堪設想。”

蕭慶嗬嗬笑著說,“你們覺得,以蕭晃的才智和謀略,能成事嗎?”

眾人愕然,麵麵相覷。

他們都知道,蕭晃雖然貴為親王,但智謀卻很一般。

別說讓他去封地,就是直接給他幾萬兵馬,他也未必能掀起大的風浪。況且,蕭晃的手裏沒有可以統兵的將領。

他就是有錢招兵買馬,都沒辦法打造成一支勁旅。

“陛下聖明。”

幾個大臣整齊行禮,都明白了蕭慶是怎麽考慮的。

蕭慶擺了擺手,說道,“咱們還是談談出兵遼國的事情吧。”

幾個人坐了下來,等候他的旨意。

蕭慶看向了秦書良,囑咐道,“你和上官昊即將北上。你們這次最大的敵人,其實並非凶悍的大真人,而是背後虎視眈眈的平北王。”

“陛下所言甚是。但是,臣覺得,隻要平北王沒有明顯的造反舉動,我們都不應該去碰他,還是應該先集中精力對付大真人。等平定了遼國的內亂,再回頭收拾平北王。”

蕭慶點頭道,“那你們想如何收拾平北王?”

秦書良起身道,“陛下,臣有一個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講。”

“平北王手握重兵,在大魏北部虎視眈眈,對大魏始終是一個重大的威脅。”

秦書良愁眉不展地說道,“臣覺得,等我們打退了大真人後,就以拜見平北王為由,進入燕北城。然後趁其不備,一鼓作氣將其拿下,直接押赴京城。”

蕭禮點頭道,“如果能兵不血刃就拿下平北王,對大魏來說簡直是一件大喜事。”

“是啊。如果和平北王正麵交鋒,他手底下的精兵強將,可不好對付。”

“即便最後我們能打贏,也會死傷很多將士,耗費大筆錢糧。”

蕭慶搖頭道,“不行,這樣風險太大。”

幾個大臣都愕然地看著他。

沒人會想到蕭慶竟然不同意。

秦書良急忙說道,“陛下請放心,臣有七成的把握能夠抓住平北王。即便實在是抓不到他,臣也會和他同歸於盡,絕不會讓他活著。”

“朕不是懷疑你的能力。朕隻是在想,如果事情出了岔子,你怎麽辦?一旦進入燕北城,那你就是羊入虎口,稍有不慎就是殺身之禍。雖然除掉平北王,有利於穩固大魏的江山。但是,朕不想因此失去一位肱骨之臣。”

聽到這話,秦書良頓時感動得淚眼婆娑,噗通就跪下了,“臣若是能為陛下盡忠,為大魏而死,死得其所。請陛下不要猶豫,當斷則斷!”

“不行!”

蕭慶態度堅決,猛地一擺手,“這件事肯定還會有別的辦法,朕絕不會同意你那麽做的。”

“陛下……”

“不要再說了。”蕭慶大喝一聲,讓得其他人也不敢再說話。

他們都看得出來,蕭慶是真舍不得秦書良去冒險。

能遇到這樣一位賢明之君,秦書良等人都感到三生有幸。

“秦大人是國之棟梁,不能親身犯險,還是讓我去吧。”上官昊突然站了出來。

蕭慶沒好氣地瞥了他一眼,“你也不能去送死!”

“陛下,秦大人的計策,是除掉平北王最簡單有效的辦法,而且還能把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若是正麵強攻,會死傷很多將士的。”

“那也不行!”

上官昊黑著臉道,“陛下,這是國家大事,請不要兒戲。”

“你說朕兒戲?”

蕭慶突然就怒了,非常生氣。

鍾富趕緊嗬斥,“上官昊,你怎麽跟陛下說話的?還不趕緊向陛下請罪?”

他這是在救上官昊。

畢竟上官昊剛才那番話,是犯忌諱的,弄不好就要丟了烏紗帽,甚至是腦袋。

上官昊是個難得的人才,如果因為這種小事被貶黜,甚至是被殺,就太不值了。

蕭慶製止了鍾富,衝上官昊反問道,“你憑什麽說朕兒戲?”

“陛下是大魏天子,考慮的應該是大魏千千萬萬的百姓,而不是某個人的得失與性命。如果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陛下就應該優先考慮,而不是感情用事,兒戲對待。”

蕭慶哼了一聲道,“朕之所以不同意,就是因為秦書良的方法代價太大,而且事情也沒有那麽簡單。”

眾人都很驚訝。

他們都覺得,秦書良的方法是最好的。

擒賊先擒王。

如果順利地擒住了平北王,就可以不動刀兵地將一場叛亂扼殺在搖籃當中,這是求之不得的。

可蕭慶卻說,事情沒有那麽簡單,這是怎麽回事?

鍾富迫不及待地請求道,“請陛下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