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有法,除了這份供詞之外,還有證據嗎?”
“梁天興派去給曹王送信的那個人,已經被抓到了。”
蕭慶點頭道,“把他帶上來。”
“是。”
馬六臉色蒼白,哆哆嗦嗦地被帶了上來。
他自從被抓到後,就三番五次尋死。
一方麵是為了保護梁天興,他畢竟是梁天興的心腹,不想背叛他。
另外一方麵,他也不想受折磨。
可是,看管很嚴,他幾次都沒有死成,內心惶恐到了極點,整日惴惴不安,膽戰心驚。
見他不再主動求死,魏有法便循循善誘,給他一條活路,並且抓到了他的相好,威逼利誘。
得知梁天興已經被抓起來後,馬六徹底放棄了抵抗,昨天才如實交代。
跪在地上,馬六喊道,“草民拜見陛下。”
魏有法解釋道,“陛下,此人名叫馬六,是梁天興的心腹,跟在他身邊有十年時間了。據此人交代,梁天興派他給曹王送信,約定日期謀反。”
“馬六,這件事情可是真的?”蕭慶問道。
“回陛下,是真的。”
蕭慶又問道,“信在哪兒?”
“信原本在我身上,但後來被周鶴的人給搜去了。”
魏有法把信拿了出來,“陛下,這是周鶴轉交給臣的,請陛下過目。”
蕭慶打開一看,拍案大罵,“梁天興,你還有什麽話好說?”
“陛下,臣冤枉,臣根本就沒有派馬六去給曹王送信。”
“到了這個時候,你還不認罪?”
梁天興硬氣道,“臣根本就沒有做過,如何認罪?”
他心裏清楚。
如果認罪,非但他要死,還會滿門抄斬。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死不認罪,讓朝中大臣們替自己說話,讓蕭慶不敢殺他。
他隻想活一條命。
蕭慶大怒道,“人證物證都在這兒,鐵證如山,你竟然還不認罪。來人,把梁天興拉下去,大刑伺候!”
話音未落,大臣們再次跟死了爹娘一樣大喊了起來。
“陛下,梁尚書曾有功於大魏,又是朝廷的二品大員,怎麽能隨意大刑伺候呢?”
“陛下要大刑伺候,難道是想屈打成招嗎?”
“既然梁尚書一再否認,可見這件事情也許真是有冤枉。還請陛下明察,還梁尚書一個清白!”
“陛下若是要這般行事,臣請與梁尚書同罪。”
“臣請與梁尚書同罪!”
……
幾十個大臣異口同聲地喊了起來,氣勢洶洶,竟然真開始逼迫蕭慶妥協。
鍾富大怒道,“放肆。人證物證都在,梁天興陰謀造反,鐵證如山,你們竟然是非不分,顛倒黑白,一味袒護梁天興這個亂臣賊子。你們究竟想幹什麽?”
他本想嗬斥這幫人,沒想到,這幫人立馬反唇相譏,開始攻擊他。
“人嘴兩張皮,鍾尚書你想怎麽說,就怎麽說把。反正我們行得端,坐得正,不怕別人汙蔑栽贓!”
“鍾尚書難道忘了嗎?六年前的會考,梁尚書當時是相國,主考官,是他讓你登上皇榜的。如今,你竟然為了自己的名聲和官位,竟然這般中傷梁尚書,你這才真是忘恩負義,狼心狗肺!”
“陛下之所以會冤枉忠臣,就是因為有你們這些小人在進讒言。”
……
鍾富突然遭到密集的攻擊,氣得臉紅一陣白一陣。
“都住口!”
蕭慶突然大喊一聲,整個勤政殿頓時鴉雀無聲。
他是真沒有想到,這幫人竟然拚死也要保護梁天興。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會就此敗下陣來,冷著臉質問道,“你們當真要和梁天興同罪?”
他的火已經到嗓子眼了。
“陛下如此冤枉梁尚書,臣等實在不忍看到陛下被人蒙蔽,濫殺忠臣。所以,陛下若是不肯放了梁尚書,臣願與他同罪!”
“臣也願意。”
“臣也願意。”
……
“好!”
蕭慶的火已經到頭頂了,當即喝道,“來人,把這些願意和梁天興同罪的人,全部抓起來,送入刑部天牢,依律治罪!”
幾十個禦林軍跑了進來。
這些官員也是豁出去,紛紛主動摘下烏紗帽,放在地上,任由禦林軍把自己帶走。
蕭慶臉色鐵青道,“還有誰要替梁天興喊冤的?全都站出來,朕一次性都處理了,省得麻煩。”
“臣也願意。”
“還有臣。”
又站出來十幾個。
蕭慶大手一揮,“好,有種,全部帶走。”
一頂頂烏紗帽放下來,大臣們都被抓走了。
空氣凝固。
剩下的大臣,個個噤若寒蟬,全都低著頭,大氣不敢出。
誰都看得出來,皇帝這是殺紅眼了。
這時候誰要是敢吱聲,誰就會大難臨頭。
蕭慶怒目瞪著剩下的大臣,問道,“還有誰?”
沒人說話了。
蕭慶再次問道,“還有誰?”
還是沒有人再站出來。
蕭慶點頭道,“好。魏有法,朕命你即刻審訊那些人,看看是不是有人居中聯絡,結成朋黨?”
“臣遵旨。”
打成朋黨那就嚴重了。
輕者罷官抄家,重者殺頭。
蕭慶這次是要打開殺戒,徹底將梁天興的勢力鏟除。
吏部尚書高升此時是滿頭大汗,心裏很慌。
一下子少了那麽多官員,他必須要迅速提拔一批,補充進去才行。不然,非要亂了套不可。
但上哪兒去找那麽多人呢?
他不敢問蕭慶。
此時蕭慶殺紅眼了,他生怕自己一開口,會被連累,隻能留到下朝後再說。
蕭慶命令道,“把他們幾個都待下去,派人嚴加看管,不許他們出任何事!”
禦林軍衝進來,把曹王和梁天興他們帶下去了。
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
“陛下,遼國皇子耶律金光求見。”
“叫他進來。”
耶律金光走進勤政殿,恭恭敬敬行禮,“耶律金光,見過大魏皇帝。”
“你找朕何事?”
“懇請大魏皇帝出兵助我大遼平叛。隻要大魏皇帝肯借兵,我大遼願意將燕山之地歸還給大魏。並且,大魏將士入我大遼後,糧草後援等,全部由我大遼供應。”
蕭慶看向了秦書良,問道,“你是兵部尚書,你覺得怎麽樣?”
“回陛下,遼國和我大魏是友鄰之邦,我們理當相助。況且,我們出兵後,不但能收回燕山之地,還不用提供糧草。臣以為,可以答應。”
蕭慶又看向了其他人,“你們覺得呢?”
鍾富、蕭禮等軍機大臣,帶頭同意。
其他大臣都被蕭慶嚇壞了,現在誰還敢說不?
全票通過。
“好!聽旨。”
所有大臣都跪了下來。
蕭慶站起身來,當即宣布道,“令秦書良為征北大元帥、周鶴為副元帥,蔣橫為先鋒大將,領平寇軍、太平軍共十萬兵馬,即日北上,助遼平叛,收複燕山。”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