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人,整天油嘴滑舌的。”獨孤明月俏臉羞紅,甜到了心裏。

隨後,她便好奇道,“梁天盛執掌北營期間,對北營將士都非常好,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可林武他們竟然背棄自己的主子,他們是不忠之人。你為什麽還要讓他統領北營?難道你不怕他生出二心?”

蕭慶耐心解釋道,“眼下梁天盛剛剛被抓,北營三萬將士的心,還沒有徹底被收服。此時安撫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要想安撫那三萬兵馬的心,就隻能用林武他們。因為這幫人在北營待的時間很久,熟悉情況,北營的將士都信服他們。而且,北營將士看到他們都沒事,也會徹底放下心來。”

“至於說,是否害怕他們生出二心,這個完全不用擔心。梁天興、梁天盛兄弟,權勢這麽大,都被朕拿下了,他們豈敢造反?等到適當的機會,朕再把他們拆散,調離,他們也不會有別的心思了。”

聽完蕭慶的解釋,獨孤明月連連點頭,誇讚道,“沒想到,你把事情看得這麽透徹,真是厲害。”

“朕的厲害之處還不止於此。等將來到了**,你就知道了。”

“下流。”

蕭慶起身笑著說,“是,朕下流,朕無恥,可明月你不就喜歡朕這樣嗎?”

說完,他握住了獨孤明月的手,肆無忌憚地摸著。

真是嫩滑。

獨孤明月立馬緊張到了極點,下意識看了一眼門口。

蕭慶在她耳邊輕聲說,“放心。朕已經下旨了,凡是你進了廣德殿,任何人都不許來打擾我們。”

熱氣吹到耳垂上,獨孤明月的臉這下更紅了,小心髒砰砰狂跳。

她也沒想到,蕭慶的膽子越來越大。

她下意識躲開,笑著說,“本宮警告你,你我的約定還在,你不能胡來。”

“瞧把你嚇得。放心,朕金口玉言,說話算話的。”

這下獨孤明月暗暗鬆了口氣。

她雖然嘴上那麽說,但如果蕭慶用強的話,她也不會太反抗的。

等心情平複一些,獨孤明月忽然詫異道,“本宮有些好奇。”

“好奇什麽?”

“你真是一個山野村夫嗎?”

蕭慶嗬嗬笑了,沒說話。

獨孤明月不解道,“從你做皇帝替身那天開始起,你好像做什麽事都是胸有成竹,且每次遇到棘手的難題,都能迎刃而解,這絕不是一個山野村夫能做到的。”

“如果朕告訴你,朕是一個天才,你信不信?”

獨孤明月眉頭緊皺,心裏有著說不出來的滋味。

信吧?

好像不太對。

因為她調查過眼前這個人。

這人在村裏的時候,雖然是個教書先生,但才智應該沒有那麽高才是。否則,怎麽會甘願蝸居鄉村呢?

如果不相信,可又怎麽解釋這一切呢?

最後,她給自己找了個答案,“難道你以前都是裝的?”

“當時是梁天興掌權。朕要是鋒芒畢露,向世人展示有經天緯地之才,你覺得他能容得下朕嗎?”

“也有道理。”

蕭慶伸手去摸獨孤明月的臉。

獨孤明月嬌軀一顫,無意識地想躲。

這麽多年,還從來沒有人敢做這樣的舉動。

蕭慶敢。

這讓她受寵若驚。

見獨孤明月沒有反抗,蕭慶才輕言細語地哄著,“明月,不要再懷疑朕對你的真心了。你應該知道,如今這天下即將是朕的,朕還騙你做什麽呢?朕這心裏,一直都有你。”

“本宮相信。”

“那我們親個嘴?”

獨孤明月的臉一下就紅了,“不行。”

她笑著躲開,很是調皮。

蕭慶立馬追上去。

獨孤明月驚叫一聲,慌忙躲閃。

兩個人,一追一逐,玩得不亦樂乎。

累了。

獨孤明月羞紅著臉說道,“好了,你別鬧了,說正經的。梁天興和梁天盛被抓後,朝中的大臣肯定人心惶惶,坐立不安。他們說不定會拚盡全力保這二人不死,你想好怎麽應付了嗎?”

“這一點,朕早就預料到了。放心,他們說他們的,朕做朕的,互不幹涉。”

“那不行的。雖然那些大臣是很討厭,但他們的請求,你不能視若無睹。否則,事情一旦傳開,天下人還是會議論紛紛,這對你不利。”

蕭慶氣憤道,“上次他們為了逼朕出兵,天天跪在宮門口,煩死了。要不是顧忌人言可畏,朕真想殺幾個人,叫他們都閉嘴!”

獨孤明月耐心安慰道,“大臣們就是這樣。他們從來隻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很少會有大臣能站在你的角度看待問題。所以,產生分歧,這很正常。但無論如何,你也不能任性妄為,更不能濫殺大臣。如果你把他們逼得無路可走,就要擔心會不會有人弑君了。”

“這個朕明白。”

“你做事穩重,本宮相信你肯定能應付一切難題。”

蕭慶拿起獨孤明月的手,親了一下,“那是當然。”

正說著,蕭慶忽然看到門外有人影走來走去。

看那身形,很像是鄭明龍。

獨孤明月也察覺到了,說道,“鄭明龍這麽著急,肯定是有要事找你。”

“唉,當皇帝就是煩,都沒點私人的時間,一天到晚都是國事,國事。”

“嗬嗬,可你也擁有全天下最好的。”

蕭慶摟住了獨孤明月的細腰,“這倒是。”

他湊上去要親獨孤明月,卻被她用手擋住了嘴。

“你該處理國事,本宮先走了,得空再來看你。”

蕭慶親了一下她的手指,“朕早晚會把你生吞活剝了。”

“嗬嗬,本宮等著那天。”

她解開蕭慶的手,盈盈笑著起身離開了。

大門打開。

獨孤明月恢複端莊大方,帶人離開了廣德殿。

鄭明龍快步走了進去,“陛下,有幾十位大臣跪在宮門口,懇求陛下召見。”

“他們說了有什麽事嗎?”

“沒有。他們隻是說,有重大的事情,懇求陛下召見。”

蕭慶坐在龍椅上,琢磨了一下,問道,“重大的事情?不會是給梁天興求情的吧?”

猶豫片刻,他輕輕一擺手,“告訴他們,不見。”

鄭明龍退下了。

很快,小李子又走進來,“陛下,兵部尚書秦書良、戶部尚書鍾富和上官昊求見。”

“叫他們進來吧。”

三個人進來,一起跪下參拜。

“平身。”

蕭慶隨後問道,“秦書良,和耶律金光談判的事情可有了進展?”

“陛下聖明,正是。”

“耶律金光怎麽說?”

秦書良笑道,“陛下,他全都答應了。”

“竟然這麽痛快?”蕭慶感到很是吃驚,他本以為會談得有來有回,磨蹭個十天半月。

遲疑片刻,他小心翼翼地問道,“這裏邊不會有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