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上官昊走了後,蕭慶便問道,“秦愛卿,這次你和上官昊去找耶律金光談,有三件事要他們必須答應。否則的話,一切免談。”

“請陛下明示。”

蕭慶豎起了食指,“一,大軍進入遼國之前,醫藥糧草等物資,當然是我朝供給。但是,大軍進入遼國後,則由他們供給,直到戰爭結束為止。”

十萬大軍,人吃馬喂,受傷治療等,每個月的消耗是巨大的。

如果一直由大魏負責的話,是很沉重的負擔。

就單說糧食,一百石糧食從大梁城出發,直到遼國。路途遙遠,人吃馬喂,途中的損耗起碼要占六成。

換句話說,最後隻有四十石糧食能到秦書良手裏。

這就非常可怕了。

就算蕭慶積攢了幾千萬兩銀子,也架不住這樣的損耗。

更主要的是,如果平北王從中作梗,暗中派人截斷糧道,十萬大軍沒有糧草,後果不堪設想。

相反,如果是遼國提供糧草醫藥等物資,這些問題就可以完全避免。

秦書良自然明白這些道理,不由得欽佩萬分,“陛下聖明。”

蕭慶豎起第二根手指,“二,你們十萬大軍進入遼國後,是戰是退,皆由你來定,遼國皇帝也無權幹涉。”

“不瞞陛下,臣也是這麽想的。我大魏將士,絕不能聽從遼人皇帝。否則,軍心不亂。”

蕭慶點頭,豎起第三根手指,“三,大軍進入遼國的同時,他們必須割讓燕山之地,防止遼人事後反悔。”

“有道理。遼人素來狡詐,如果他們事後反悔的話,我們到時候騎虎難下。為了堵天下人之口,就必須和遼國人刀兵相見,則又要死傷不少將士。”

蕭慶點頭道,“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如果他們不答應,則我們絕不出兵。”

“陛下聖明。”

秦書良抬起頭來,又問道,“陛下,如果遼國人同意割讓燕山之地,那派誰來駐守呢?平北王對這塊地盤虎視眈眈,他肯定不會坐視不理。”

“平北王的部下常年戍守邊疆,戰鬥力很強。如果臣分兵駐守,去的人少了,不一定能抵擋得住平北王。去的人多了,可能會影響對付大真人,遼國人也會覺得我大魏誠意不足,兩頭為難。”

蕭慶嗬嗬笑著說,“這個問題朕已經考慮過了。到時候,你留下一萬兵馬駐守。朕再下旨,讓獨孤鴻領兵協防。”

聽到這話,秦書良一臉喜色,“如此,可保萬無一失。”

“燕山的事情,差不多就是這樣了。如果還有不足的,你和上官昊碰麵的時候,再商量。”

“是。”

蕭慶話鋒一轉,問道,“魏武卒訓練得怎麽樣了?”

“回陛下,還在加緊訓練中。如果陛下想讓他們出戰,臣覺得,時機還未成熟。”

“他們至少要訓練一年才能形成強大的戰鬥力。現在太早了,還沒到他們出戰的時候。再說,這是朕的殺手鐧,不到關鍵時刻,朕是不會輕易動用的。”

秦書良猶豫道,“陛下,臣有個建議。”

“講。”

“雖然陛下也讚同,不能讓遼人亡國。但是,如果幫他們消滅了大真人,假以時日,遼國人恢複過來,難保不會南侵我大魏。因此,臣建議,幫遼國人守住一半的國土即可。如此一來,他們既能幫我們抵擋北方野蠻人,又不會威脅到我們,一舉兩得。”

蕭慶哈哈笑道,“好計謀。”

他沒有想過這個。

由此可見,秦書良的確很有智謀。

能提拔這樣的臣子,蕭慶也感到很驕傲。

“謝陛下誇獎。”

“此次北上的十萬大軍,愛卿打算調哪裏的部隊?”

秦書良想了一下,回答道,“既然這次的目的,是幫遼國人守住一半國土,抵擋大真人,那就更傾向於防守。望州的平寇軍,加上袁州的太平軍即可。”

蕭慶點頭道,“之前董襲、楊慎和林飛平三個人,都是來自平寇軍。董襲在訓練常勝軍,分不開身。這樣吧,朕讓楊慎、林飛平做你的參將。有他們在,你統率平寇軍會更方便。”

“謝陛下。”

蕭慶抬起頭,故作思考道,“文書、參將有了,現在還差副帥和先鋒大將。”

“陛下,臣舉薦周鶴做臣的副帥。”

秦書良還是很有眼力見的。

他已經看出來了,蕭慶心中是有人選的,但還是想讓他主動提出來。

所以,他不能裝糊塗。

除此之外,秦書良也很欣賞周鶴。

尤其是這次,周鶴隻帶了五百兵馬,就生擒了曹王。

這足以證明周鶴不僅很有謀略,且膽識過人,又深受陛下信任,出身禦林右軍。

把這樣的人帶在身邊做副帥,秦書良自己很放心,也可以讓蕭慶放心。

聽到秦書良的話,蕭慶故作恍然大悟道,“對啊,朕怎麽把他給忘了。周鶴睿智沉穩,做你的副帥,正好合適。至於先鋒大將嘛……”

“陛下,臣覺得蔣橫應該能勝任。此人不但有膽有識,且勇武過人。”

蕭慶笑著說,“不瞞你說,朕也信得過蔣橫。連州、曹州,他屢立戰功,的確是個人才。”

“陛下之前破格免除蔣橫一死,說實話,臣還是很不明白的,甚至認為陛下這是罔顧律法。但後來的事情證明,蔣橫的確是個難得的將才。陛下慧眼識珠,臣真是欽佩萬分。”

“馬屁就別拍了。你回去後,好好和上官昊研究一下,該怎麽找耶律金光談,這仗該怎麽打,盡快把事情落實了。”

“臣遵旨。陛下若是沒有別的事,臣告退了。”

等秦書良走了後,蕭慶便衝門外喊,“來人,去把皇後請來。”

獨孤明月來了。

看到蕭慶的時候,她眼神羞澀,拘謹了很多。

蕭慶主動走到她麵前,拉著她的手。

獨孤明月立馬緊張了起來,卻也沒有掙紮。

到了龍椅那裏,他摟著獨孤明月坐下。

“啊!”

獨孤明月驚叫一聲,突然起身躲開,“陛下,你頂著我了。”

蕭慶哈哈一笑,“這不能怪朕。是明月你太漂亮,朕情不自禁。”

獨孤明月滿臉通紅。

“好了,不說這些了,聊正事。明月,你能不能寫封信給你父親,請他配合,出兵燕山。”

“你不是不打算出兵的嗎?”

蕭慶解釋說,“現在時機已經到了,必須要收複失地。”

他耐心解釋了一遍原委。

聽完後,獨孤明月深以為然,“你說得對。這時候出兵,的確比之前更適合。但本宮有一個疑問,你怎麽知道遼國肯定會派使臣來求援?”

稍作猶豫,她又揣測道,“莫非你在遼國也安插了眼線?”

“我是很想在遼國安插眼線。但是,奈何現在還做不到。”

“那你是推測的?”

蕭慶笑著說,“道理很簡單。我已經得到確切消息,遼軍在大真人的猛烈攻擊下,連戰連敗。遼國皇帝如果不想亡國的話,隻能對外求援。環顧遼國的四周,能派出大軍救援他們都,隻有我們大魏。”

“原來如此。”

心裏的疑惑解了,獨孤明月便不再廢話,“那行,本宮即刻修書一封,請家父出兵協防燕山。”

正說著呢,忽然有人敲門。

“誰?”

小李子回答,“陛下,太後那邊傳過話來,說陛下若是有空,請前往慈寧宮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