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

大臣們看到蕭慶來了,立馬跪下,山呼萬歲。

蕭慶坐下來,喊道,“平身。不知諸位愛卿急著見朕,所為何事?”

他剛說完,朝臣們就忙不迭地奏請。

“陛下,遼國如今陷入內亂,無力顧及燕山,這正是我大魏收複燕山的最佳時機。若是等遼國人平息了內亂,我們再想收複失地,就難上加難了。臣懇求陛下出兵,收複燕山!”

“是啊陛下。遼國人狼子野心,一直覬覦我大魏疆土。燕山是屏蔽遼國人南下的戰略要地,絕不能讓遼國人長久占據。”

“陛下,現在朝廷內外,所有人都在期盼陛下出兵,收複失地。”

……

七七八八說一堆,歸結起來就是讓蕭慶出兵。

蕭慶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

但他還沒辦法說不。

等大臣們全都說完了,蕭慶突然一拍大腿,猛地站了起來,“遼國欺人太甚。當年他們揮兵南下,侵占我燕山要地,殺害我數萬將士。此仇不報,朕枉為大魏天子!”

“朕決定了,即刻發兵十萬,北上伐遼,定要一舉收複燕山。”

群臣跪下,齊聲高喊,“陛下聖明。”

蕭慶大喊道,“戶部尚書。”

“臣在。”

“如今戶部可可調撥多少銀兩?”

鍾富已經得到了蕭慶的指示,毫不猶豫回答道,“回陛下,戶部可以調撥的銀兩不足三十萬兩。”

“才這麽點?那三十萬兩銀子,夠打多久?”

“回陛下,頂多一個月。”

蕭慶故作驚訝道,“才一個月嗎?”

“這還是不發餉銀的前提下。畢竟十萬大軍,人吃馬喂,一個月僅僅是糧草就要好幾萬兩銀子。再加上其他的軍需開支,三十萬兩真得隻能勉強夠一個月用度。”

“那從大梁城到燕山,十萬大軍要走多久?”

“這個……差不多要一個月。”

蕭慶忍不住差點罵娘了,“也就是說,三十萬兩銀子,僅僅隻夠十萬大軍走到燕山腳下?”

鍾富無奈道,“是。”

說著,他立馬跪下來請罪,“陛下將戶部交給臣署理,但臣沒有為陛下積攢足夠的錢糧,臣有罪,請陛下降罪。”

蕭慶長歎一聲,滿臉失望,“朕雖然很想收複燕山,奈何國庫空虛,糧草不足。朕總不可能讓將士們餓著肚子上戰場吧?也罷,待朝廷積聚了足夠的餉銀,再談出兵之事吧。”

大臣們都傻眼了。

誰也沒用想到,蕭慶會以這種借口,拒絕出兵。

但他們也不是傻子,立馬就有人跳出來表示質疑,“陛下,臣聽說賀陽去西秦購買良馬,戶部撥款一百萬兩。怎麽要打仗了,卻隻有三十萬兩了?這裏邊會不會有問題?”

“你的意思,是鍾尚書監守自盜,挪用國庫銀兩?”

“臣隻是有所懷疑。”

蕭慶怒道,“既然沒有證據,就不要胡說八道。”

這時,鍾富怒道,“本尚書是陛下一手提拔起來的。你懷疑本尚書有問題,豈不是在懷疑陛下用人不察?你到底是在質疑本尚書,還是在暗指陛下?”

那人嚇得趕緊跪下,“陛下明察,臣絕不敢質疑陛下。”

蕭慶一擺手,毫不在意道,“雖然遼國人如今連戰連敗,士氣低落。但燕山要地,他們還是駐防了重兵。如果朝廷派的兵馬少了,恐怕也是徒勞無功。但若是派兵多了,耗費巨大,朝廷負擔不起。所以,並非朕不想收複失地,實在是有心無力。”

說著,他立馬站了起來,當眾表態道,“從即日起,自朕以下,皇宮用度一律減半。節省下來的銀兩,全部打入國庫,以做軍資。待得國庫充盈,朕定要禦駕親征,收複燕山!”

“陛下聖明。”

蕭慶離開了勤政殿,回到後宮。

鍾富思略再三,還是決定來見他。

廣德殿內,隻有君臣二人。

鍾富跪在地上說道,“陛下,此事恐怕很難瞞得住滿朝文武。”

“朕知道瞞不了多久。但是,眼下不是出兵的好時候。”

“臣冒昧揣度,陛下是不是不想出兵?”

蕭慶點頭道,“沒錯。”

“為何?陛下讓上官昊重新製定地圖,讓賀陽去西秦購買上千匹良馬,還組建常勝軍,不都是為了有朝一日收複燕山嗎?為什麽如今機會來了,卻又不想出兵?”

“你以為朕是出爾反爾?”

“臣不敢。隻不過,臣實在是不明白陛下為何要這樣做。”

蕭慶衝鍾富招了招手。

鍾富往前幾步。

這時,蕭慶才問道,“你隻需要靜下心來想想,如果出兵收複燕山,到底對何人有利,你就會明白了。”

鍾富一頭霧水,詫異道,“陛下若是收複燕山,那陛下便是我大魏中興之主,功昭日月。怎麽還有這種問題呢?”

“你替朕管好戶部就是了,下去吧。”

“臣告退。”

鍾富滿臉疑惑地看了蕭慶一眼,他還是不明白。

無奈地搖了搖頭,蕭慶也沒打算和他詳細說。

因為現在還不是時候。

禮部尚書府。

梁天興氣得用力一拍桌子,喊道,“借口,全都是借口!什麽糧餉不足,他根本就不想出兵。”

梁天盛皺眉道,“大哥,你覺得戶部有錢?”

“廢話。上次太後過大壽,滿朝文武都捐了銀子,總共兩百多萬兩。蕭慶又抄了錢緊的家,之後糧食危機的時候,又抄了那麽多大臣的家,戶部分明有的是錢。不然的話,他怎麽敢下旨,叫戶部撥銀一百萬兩給賀陽去西秦買馬呢?”

聽到這話,梁天盛氣得大罵起來,“鍾富這個王八蛋,他居然敢欺君罔上,實在可恨。大哥,咱們參他一本如何?”

梁天興翻白眼道,“說你是武人,不愛動腦子,你還真是。這事很明顯是蕭慶和鍾富唱的雙簧,參什麽參?”

“你是說,是蕭慶那小子不想出兵?”

“當然。”

梁天盛納悶道,“為什麽呢?難道他不想收複失地嗎?難道他不怕全天下人都罵他嗎?”

坐在一邊的梁本宣忽然問道,“爹,我總覺得這件事情不對勁。傻子都知道,現在的確是收複燕山的大好時機,為什麽蕭慶卻死活不出兵呢?”

“你的意思是,他猜到出兵的壞處了?”

“有這個可能性。”

梁天興愁眉緊鎖地思索片刻,一拍桌子說道,“不管他是不是猜到了,我們都要逼他出兵。告訴我們的人,叫他們天天去宮門口跪求蕭慶出兵。同時,把蕭慶不出兵的事情宣揚出去,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有那個魄力和天下人對著幹!”